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说,凡是今日乃至于过往修学解脱道的人,如果你不曾行于种种的谤法乃至于毁佛的种种恶业,而且能够如经中佛为我们开示的:行于惠施、仁爱、利人、等利等四事的供养,那么这一类人将来在弥勒菩萨成佛,初转龙华三会的二乘声闻解脱道的法道的时候,这一类人都可以证得阿罗汉果。这个也就显示说,诸佛成道时,例如弥勒菩萨成道时如果是三会说法,那么这个时候初转的一定是属于 | admin 2020-07-06 |
|
当未来菩萨您所度化的这些有缘众生,他们的道业应该成就时,那时候就是菩萨您的佛国净土应该成就的时候了,所以摄受众生,就是在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土。各位菩萨!其实所有的山河大地乃至十方世界,都是由共业众生他们各自如来藏中的业种感应所共同成就的。那未来成佛时的佛国净土大小,就看菩萨您的愿力大小,以及愿意跟菩萨您共同成就佛道净业的众生,他们的数量多寡,以及染净 | admin 2020-07-06 |
|
因缘果报的轻重呢,是依造业的轻重而定,并不是依有没有受戒而定。受戒的人造了恶事,只是多一条戒罪而已;而且有受戒的人还有另外一个优点:也就是可以因为了解戒的相关戒相及精神,而避免不必要的恶报。知道了这个概念以后,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这个戒是如何去形成的?僧团刚开始建立的时候,众人问佛:应制何戒?佛就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七 | admin 2020-07-06 |
|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八识颂性唯无 | admin 2020-07-06 |
|
”复次,嗢陀南曰:“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无心定命终,无皆不应理。”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谓若离阿赖耶识,依止执受不应道理,最初生起不应道理,有明了性不应道理,有种子性不应道理,业用差别不应道理,身受差别不应道理,处无心定不应道理,命终时识不应道理。(注8)注8《瑜伽师地论》卷51,大正藏第30册,第579页上。略释此段论文如下:&l | admin 2020-07-02 |
|
《占察善恶业报经》佛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楞严经》上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于不知这个常住真心。我们有情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于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祂本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量无数劫生生世世默默伴随着我们,依其大种性自性等因缘化现众生 | admin 2020-06-26 |
|
![]() |
昔迦叶佛时,有婆罗门,生一男,字迦毘梨,多闻第一,后出家沙门,虽通晓义理,却好胜量窄,长与人舌战,恶口以百畜之名骂僧,口业甚重,故而今生投作百头怪鱼,自食其报,故知身口意业,不可不慎。——《贤愚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乃至尊者大目犍连言:我于路中见一大身众生,比丘之像,皆著铁叶以为衣服,举体火然,亦以铁钵,盛热铁丸而食之。乃至佛 | admin 2020-06-23 |
你供养路上随便一个陌生人,他们都没有犯大妄语业,来世还可以生而为人,岂不胜过他们?诸位想想,是不是如此?是嘛!你如果遇到是谤法的人,不但不供养他,而且还要口诛笔伐;因为如果供养了他,你是在赞助他谤法、破法;你一旦供养了他,你就有了破法的共业。所以你每天饭要吃多吃少,都由著你,你乱吃都没关系,一天要吃五餐也没关系;可是供养别人时,还真不能随便供养;因 | admin 2020-06-20 |
|
但是我们毕竟还有很多圣教上的依靠,佛陀却是完全没有的,从一无所有当中要建立三乘菩提,从一无所有当中而去度化众生,竟然也能成就了佛法在人间的种种基业;因此佛陀必须是具足各种方便善巧,才有办法施设三乘菩提,这个施设真的很不容易。也许有人说:“三乘菩提,一定要这样施设,不然怎么弘法?这是必然的。”可是诸位有没有想一想,以前你有觉得这是必然的吗? | admin 2020-06-20 |
|
那有人又要问了:“奇怪!如来藏不是无形无色吗?怎么又会有样子?”可是,谁说没有样子?如果它那个如来藏不该去当狗,怎么会生出它那个狗身?所以它那个如来藏现模现样就是个狗身啊!有时候因为十善业道的修行,来世又到欲界天去,又出生了天身,那他的如来藏就是天身那个模样。变化万端,总是跟“豁公”相似。------------------------第十二辑-摘录精 | admin 2020-06-20 |
|
就像无量劫前净目天子法才跟王子舍利弗,他们那时自己开悟了,可是没有善知识摄受,无法忍于这个无所得法,于是又自行否定;否定以后又找不到万法的根源,就无法信受自己所造的业种都会存在自己的如来藏心中──因为他们把如来藏否定而当作是五阴的功德,所以他们心中认为也没有什么因果可说;因此而退转之后,十劫之中无恶不造;直到无量劫后才终于被释迦佛所度,又修学很久以 | admin 2020-06-20 |
|
所以你看他好像死了,业风一吹,他又活过来了,又好好地重新受苦,那是谁护著他不会死掉呢?有人说是如来藏,有人说是妙音菩萨,统统对。你看妙音菩萨就这样救护他的命,他在那边该活多久就活多久,绝对不会少掉他一天一夜,就一直护著他,让他活得很长寿。在无间地狱里面长寿好不好?不好!可是虽然不好,那是地狱众生的五阴说不好,他们的如来藏妙音菩萨却都不分别,所以一心 | admin 2020-06-20 |
|
你看,他为了放生造了这个恶业,己经先害死七千只鸟了。好不容易终於有三千只活下来,好了,到野外去放,那些鸟飞出去时说:(我到哪里去找食物?这不是我熟悉的环境啊!)然后互相竟争,后来他们终於找到食物了,可是那地区的好多虫都被他们吃掉了,又有好多原本吃虫的生物跟着被饿死了,那么这样的放生到底是善事还是恶事?那些虫如果有知,牠们一定抱怨说:(本来我们活在那 | admin 2020-06-16 |
|
所以,如果司法单位对某比丘或某居士所造的恶业已经开始调查,要求四众中的某人前往作证时,就应当据实陈述其过失,而不应该为他覆藏。否则的话,将会产生一个事实以及衍生一个现象:事实是佛门修行人比世俗人更不诚实;未来会衍生的现象是,佛门修行人都可以引用不举证四众过的戒条来大胆的造恶,使未来的佛教更加随波逐流而向下沉沦。 ------ 正觉电子报 | admin 2020-06-16 |
|
![]() |
净土经典 禅宗经典 唯识经典《心经》 《八大人觉经》《阿弥陀经》 《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卷中 卷下《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善业道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说法灭尽经》《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藏 | admin 2020-06-15 |
![]() |
佛说十善业道经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jie)罗龙宫,与八千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 | 三摩地 2020-06-14 |
![]() |
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疑。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 | admin 2020-06-14 |
舍利弗,念处名为无处无非处,无念无念业,无想无分别,无意无意业,无思无思业,无法无法相皆无合散,是故贤圣名为无分别者,是名念处。如来以是说有念处,随顺无所有故名为念处,随顺念佛名为念处。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 | admin 2020-06-14 |
|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盘,尽诸苦际;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 | admin 2020-06-14 |
|
我所有福业,今世若过世,及见佛功德,尽回向佛道。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无复疑悔,亲于佛前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是诸千二百心自在者,昔住学地,佛常教化言:‘我法能离生老病死,究竟涅盘。’是学、无学人,亦各自以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盘;而今于世尊前,闻所未闻皆堕疑惑。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令离疑悔。尔时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 | admin 2020-06-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