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诗人范成大赋诗《明月堂》:“古业禅窟锁岩扃,拂子崔嵬拄杖横。塔上佛光堂上月,莫言公案不分明。”赠给宗杲上人。陆游亦作《大慧禅师真赞》赠与宗杲上人:“平生嫌遮老子,说法口巴巴地。若是灵利阿师,参取画底妙喜。”大慧禅师集毕生精力致力于佛教事业,积极维护佛教的尊严性,对不利于和有损于佛教的言论给予坚决的抵制,例如,他认为师傅克 | admin 2020-07-06 |
|
因为这个屠夫的前六世,的确都是杀羊之后,每一世都是杀羊作为职业,然后之后他就生天;可是,这个并不是真正的因果。因为在前六世之前的第七世,是因为这个屠夫他曾经碰到辟支佛;这个屠夫看到辟支佛他的这个容貌还有他的足迹非常的独特,所以他就起了恭敬心,来谛观这个辟支佛的身像跟他的足迹。因为这样子恭敬谛观之后,他产生了福德跟功德,也就是他对辟支佛的恭敬就有了福 | admin 2020-07-06 |
|
帮助大家总结一番,也就是我们要知道:佛教的因缘观呢,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如是因,如是果,实际上的因缘也不是由造物主创造,也不是由一个单一的业果报系统所创造;佛教的因缘观,实在是众生的如来藏各自成就;并且这个因缘观,是我们所造的业不管多少劫,它都还会存在、还会受报;那么在受报的时候,果报的状况是会因为善、恶,轻、重的不同,而有许多的不同。但即使因果是错 | admin 2020-07-06 |
|
又世间有很多杀生的事情发生,小者杀一有情性命,大者发生战争而牺牲了许多众生的生命,这都是因为往昔杀生的缘故,导致现在的因缘成熟所产生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已经成为定业,那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杀与被杀的现象出现,而无所能为。我们可以从佛在《增壹阿含经》卷26开示有关释迦族被灭的真实例子来说明。在过去很久很久以前,迦毘罗卫城中有一渔村发生饥馑之 | admin 2020-07-06 |
|
不管是上根的人念佛,也有大的成就;中根乃至钝根的人,也都能有所成就;甚至我们说许多,在这个现世上面看起来,似乎是带有许多业报罪行的众生,也都有机会——只要他遵循佛的教导,他也有机会往生极乐净土,这中间的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看起来,似乎所有的因缘关系,都错综复杂,难道只有念佛这个法门是这么确定吗?有一个例子就是说,譬如一颗沙子,我们如果把 | admin 2020-07-06 |
|
随后才派遣那个说是依王而活的内官,带着国王喝剩的酒,去送给国王的夫人喝;而这位说是依王而活的内官甲,刚刚拿着酒才走出门口,鼻子就流血不止而无法再往前走,这个时候正好碰到那一位说是靠着自己业力而存活的内官乙经过,于是就委请他拿着酒去给夫人。夫人一见到送酒的人来了,忆想起国王所交代的话,赏了他许多的钱财、衣服及璎珞,叫他再回去面见国王。波斯匿王一看受赏 | admin 2020-07-06 |
|
你们修行道业也是这样,不要靠任何一边,要能够依止这个正道而行,自然能够修行有所成就。整个重点就在说,修行不要落在常见跟断见这两边;这样的话,不在五欲的境界上追求,不贪求人间的一切名闻利养,也不被天界、欲界天的这些境界、想要生天的这种想法所系缚的话,因为知道有正知见的话,就不会像木头在江水中不断地打转,就没办法进步。自身如果有正确的修行方法,就会逐渐 | admin 2020-07-06 |
|
一人答言:我无所依,自业力活。王闻此已,情可于彼依王活者,而欲赏之。即遣直人语夫人言:我今当使一人往者,重与钱财、衣服、璎珞。于是寻遣依王活者,持己所饮余残之酒,以与夫人。尔时此人持酒出户,鼻中血出,不得前进。会复值彼自业活者,即倩持酒往与夫人。夫人见已,忆王之言,赐其钱财、衣服、璎珞。,还于王前。王见此人,深生怪惑,即便唤彼依王活者,而问之言:我 | admin 2020-07-06 |
|
因此,当众生因为无明而执著我与我所时,就会在世间造种种善业与恶业,导致在三界中不断的生死,不断的轮回。譬如造了大善业,未来就会生天享福,可是一旦天福享尽的时候,就要下堕三恶道受苦了;当造了恶业,未来世就要下堕三恶道受苦,待恶业果报结束后,就只有靠着以往所造的微薄福德来享福了。二者,这位妇人算是很有福报的,遇到世尊为她开示,让她得法眼净,成为声闻的初 | admin 2020-07-06 |
|
猕猴一上岸就对雄鳖说:你这个死脑筋的鳖!(就是乌龟)哪有人会把自己的心肝掏出来挂在树上?这种事你也相信!佛陀就告诉比丘们说:那个时候的哥哥就是我的前身,能够坚守清净的戒行,不愿意去犯乱伦的邪淫,为了偿还过去世还有一些恶业的余习,所以堕在畜生道为猕猴来受报。那个时候弟弟跟国王的女儿,也同样受报到变成乌龟类的鳖这个报身;这个雄鳖就是现在的提婆达多,雌鳖 | admin 2020-07-06 |
|
】世尊真的是慈悲到无以复加了!为什么这么说?须摩菩萨也许只是一不小心造了恶业,落入贫穷下贱的奴隶种姓之中,但从有缘分受生在与应身佛示现同一时代的情况而说,却要说:其福德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毕竟此世得度的因缘成熟了,世尊在一念之间了知以后,特别选择了托钵的路线,就为了要接受须摩菩萨的供养,好消除须摩菩萨的业;然后又示现成就须摩菩萨的时节施,令其再能发 | admin 2020-07-06 |
|
譬如说人间,人间有法律,如果是犯法的人,他不能称之为好人;那如果是修行人呢,还是要依五戒作依止,五戒是佛陀能够现观三界轮回里面的善业、恶业,这些能够现观才知道。所以如果是想要身体健康,你如果是喜欢杀害众生,那身体就没有办法,因为杀害众生是有关断人生命,自己当然也没有办法得到健康。然后偷心如果不除的话,这一辈子想要赚钱,就变成很辛苦,因为过去世有欠人 | admin 2020-07-06 |
|
因为众生有种种的不同的过去的业力,所以要随着他能够信受的,然后来讲解,所以佛陀才不断地讲各种法门,佛法的修证一定要从整个三界的基本架构知道之后,然后能够如实地知道我们修行的方向。这些方向在前几次讲到八正道里面,都有讲到;其中八正道里面,就有一个标准,它到底要怎么修?这些八正道里面又把它归纳后,其实就是要断五戒里面这些容易违犯的恶,然后甚至能够修行变 | admin 2020-07-06 |
|
其实念佛法门还有非常非常多的,比如来讲,譬如持名念佛完了,其实还有观像念佛——你透过观佛的形像而来修证,让你的定力增进来消除业障;也有透过观想念佛,譬如《观无量寿佛经》当中所说的种种观,总共十六观,这个观想的念佛法门;那也有忆念思维的法门,透过忆念思维诸佛的功德、诸佛世界的无边的庄严,种种的无边功德、福德,以思维忆念思维的方式来训练自己定 | admin 2020-07-06 |
|
也就是说他利益众生而去布施持戒等等,累积了众多的功德福德的结果,他都是发愿回向给有情众生的道业增上,并且发愿回向共同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早日成就,发愿共同实证一切智智的圆满究竟。因此这个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真实证悟而转依成功才能够做得到。若是一个人他的所悟不真,他就不知道佛的境界多么的深广,他便误认为自己一悟即至佛地,也会误把见性成佛的方便说当成 | admin 2020-07-06 |
|
也就是说上品上生者,他在听佛开示而证得无生法忍以后,再透过弥陀世尊及观音、势至菩萨的加持,这个上品上生的行者可以在经过极乐世界的须臾之间,就能够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这是非常迅速的道业增上,这是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者非常殊胜的利益。因此,我们如果是大心的念佛人,劝请大心的念佛人,如果要求生极乐上品上生者,在此世就必须要深 | admin 2020-07-06 |
|
但这都是在造作严重的谤佛、谤法恶业的,果报当在下三途之中。现在就借着宣说佛典故事的因缘,来为大家简略地说明世尊宣演《本生经》的本怀,也从这些过去世曾经发生的事情,好让大家知道,菩萨道修学过程中的一二事。然而,因为经文的内容不会太深涩,看过一次以后,大略也知道其意涵;加上节目的时间有限,所以就不再另外再作语译了,只针对其中要为大家说明的佛法义理的部分 | admin 2020-07-06 |
|
因为知道说,某甲若是得了这一分的福德,对其佛菩提道上的进展,是没有帮助的,甚至于只会令其更贪爱三界法的缘故;乃至是说,在受用那一分福德之后,反而会因为这样而欺压众生,更造作恶业而下堕恶道。所以世尊怜悯众生的缘故,是接受或是不接受众生的供养,其道理就大略像是这个样子。再者,也就是因为上述所说的道理,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须摩布施线缕给世尊,但其实是世尊 | admin 2020-07-06 |
|
排除障难是什么?他不应该要有这个恶业的行为——往生极乐世界最大的障难就是毁谤大乘法!如果一个毁谤大乘法的人,他往生极乐世界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说不管是因为自己的邪见所导致自己去毁谤大乘法,或因为恶知识的邪教导所成来毁谤大乘法,这些人他就没办法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个障难不能有!所以说所有要求生极乐世界或诸佛净土,就要注意这个部分,这是一个很重 | admin 2020-07-06 |
|
甚至于,因为你对于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的这样子的准则,你对于因果观念并不是如实地了知,而是只是因为世间的一个懵懵懂懂的因果观念,您可能并不是在存好心,并不是在说好话,并不是在做好事,反而是在造身、口、意行的重业,反而是在伤害众生。所以,所谓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必须得要能够落实在佛法的修行上面。那佛法所说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应该要如何行 | admin 2020-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