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父亲过世后,由于不懂得经营家,导致家道中落,渐渐地成为贫穷人;虽然他也值遇佛陀出世的年代,却没有资财来供养亲近佛陀。他只要一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闷闷不乐,于是他舍弃了豪姓身分,卖身到豪富人家去作长工;当他做满一年时,就跟主人索取一千两黄金。主人问说:‘你是不是要娶老婆呀?’他回答说:‘不是的。’主人又问:‘那你要这么多钱, 三摩地

2018-07-23

此时在会中听闻到此法的大众们,各各道增上,乃至有人得到了四果阿罗汉,皆非常欢喜,顶戴奉行,敬礼而去。俗话说:给他鱼吃,不如教他怎么钓鱼。意思是说我们给众生钱财,不如教他们怎么获得钱财的方法;菩萨道也是同理可证,我们布施众生钱财,不如也教众生布施。从这一篇老妇卖贫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菩萨布施时还会教导众生佛法,就像迦旃延尊者也教导了老妇人要布施,让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亲近善友非常的重要,因为善友能够帮助我们在道上不断地增进;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能力简择善友还是恶友,而随意听从恶友的邪见,也没有能力去思惟对错,那么不但没有办法累积福德资粮、增长智慧,反而很容易就毁谤三宝,造下堕落三恶道的大恶。所以我们应当非常谨慎地简择善友来亲近啊!第三、不贪着财的人,则是能够深观无常以及不自在。观察无常是说,自己的五蕴身 三摩地

2018-07-23

是说布施了以后,看见受布施的人,他的身口意行不清净,或是把钱财用到不适当的地方去,受施了以后他反而去造恶,所以来世将会遭受苦报;所以这位布施者,因此生起了后悔心。这叫作见受者过,所以生起了悔心。佛陀接着又说:另外还有三件事,也是会让人在布施以后产生后悔心:第一种,是畏他呵责。是说自己在财物上不自在,所以在布施以后,担心家人知道了会呵责他,所以心中 三摩地

2018-07-23

像这样的出家人,虽然身穿僧服现出家相,早已经不是出家人;佛弟子们不应该供养他们,因为供养他们,让他们得以继续弘扬常见、断见以及邪淫外道法,非但没有功德,反而让他们继续破佛,不仅与他们成就破佛的共,而且还成就误导众生的大恶。(原标题:布施不都是福田,有时可能是毒田)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五种是不信因果的人,他当然总是不分善恶随意地造作,一般的学佛人,通常是很不喜欢这种人的。第六种人是强乞索者,这种人不会对你低声下气、说好话,不论你愿不愿意,他就是硬要。一般人遇到这种人,总是觉得很烦、很不乐意;但是你仍然愿意布施,那就是不思议施。还有大势力的人,常常仗著权势来强求。而第八种是常恶言恶语的人,他一出口就是三字经、五字经的,让人很不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些人听了佛陀有关布施的开示以后,明了了由于有如来藏异熟性的缘故,所以今生所造的善,在来世会得到百千万倍不等的果报;但是却认为,来世命终之后,今生所造善的果报,就会完全失坏了,要再靠来生努力去造作善,来积累后世的福德。但是这种见解其实是不正确的。世尊为我们开示说:【若人以房舍、卧具、汤药、园林、池井、牛、羊、象、马,种种资生布施于他,施已命终 三摩地

2018-07-23

以致使末学因为不如法的布施而得罪了所有的家人,也因为这样的布施是背离了三福净的基础,所以本身已非佛教中的布施。但是,因为身边没有真正的善知识摄受,所以末学在雷区中徘徊了好几年,搞得自己跟家人遍体鳞伤。平实导师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三章第三节所讲的三福净中,有这样的开示:孝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的部分是布施,而内心又盘算着钱赚不多,如何布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就是有些佛法的内容或是事相的内容,是要选择根器或场合,以免外道或是盗法者,乃至未悟的人诽谤三宝或嫌弃,这些内容我们也不应该流传,以免害众生造恶。4.我们不可任意而无简择地,将禅净班、进阶班、论义班,乃至增上班以及周二讲经的课程内容贴在网络上,有的佛法不是众生那个阶段该听到的,如果乱传那就有过失了。5.我们也要观察自己有没有无明、憍慢,或者好为人师 三摩地

2018-07-23

是说布施了以后,看见受布施的人,他的身口意行不清净,或是把钱财用到不适当的地方去,受施了以后他反而去造恶,所以来世将会遭受苦报;所以这位布施者,因此生起了后悔心。这叫作见受者过,所以生起了悔心。佛陀接着又说:另外还有三件事,也是会让人在布施以后产生后悔心:第一种,是畏他呵责。是说自己在财物上不自在,所以在布施以后,担心家人知道了会呵责他,所以心中 三摩地

2018-07-23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种,都会毫无遗漏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即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正命清净见亦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施相。以无施故即无受者。若施者有所见相。即身口意三不清净。命亦不清净见亦不清净。若离是相即施者受者二皆清净。又复何名所施清净即无受者。若受者身不清净口不清净意不清净。命不清净见不清净。即有所施相。若受者三清净。命清净见清净。如是具足即无所施相。由离相故即所施清净。又复何名能受清净即 三摩地

2018-07-23

忍这个法不容易修,但是我们都应该努力学著修,因为忍这一关,如果能够顺利通过,您的道也将会迅速增长,因为可以完全不被情绪所影响,一直都住在一种很沉稳、很深沉的内心境界之中,心中没有任何的妄动,有了这样的功夫,未来要修学无生法忍就容易多了。各位菩萨!对于忍有了以上的了解之后,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呢?这主要是在讲:在面对众生给我们的 三摩地

2018-07-23

时诸比丘见是事已,白佛言:世尊!今此须菩提比丘,宿造何,虽得为人,常怀瞋恚未曾休息?值佛世尊,出家得道?」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善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于彼法中有一比丘,常行劝化,一万岁中,将诸比丘处处供养。于后时间,僧有少缘,竟不随从,便出恶骂:『汝等佷戾,状似毒龙。』作是语已,寻即出去。以是缘,五百世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别人骂的是假话、诬赖的话,那与我无关,又何必生气呢?如果因此而生气,就和他一样在造口,甚至会因此而下堕三恶道,那一点都不值得。譬如,佛世时有个女人,每天到了傍晚世尊在讲经时,她就走进精舍,故意众目睽睽下让大家看到,等到大众都了,她才最后一个走;到了明天大众要来听经时,她又故意绕到后面去,再从精舍里走出来,让大家误以为她是在精舍里过夜。过了没多 三摩地

2018-07-23

造作恶而引生罪时,往往是缘于心中生起了大瞋恚,这种瞋恚心坚固地住在有情的心中,犹如盘石一般不可动摇。但是真正的善于调御修心的人,即使是炽盛的瞋恚心,也都能够把它持守安忍住,就如同能够驾驭控制纵腾奔驰的马车一般,能够让它安稳地在正途中行驶。而我释提桓因这里所说的善于调御的人,并不是指善于驾驶马车、手执缰绳的人,而是指能够善于调伏瞋恚的人。能够善于 三摩地

2018-07-23

当往生者刚断气时、呼吸心跳停止时候,这一生的记忆将转至第八识中,导致的境界现行,就像播放电影片子一样,由上而下,一张张、一格格快速现前,每一张、每一格所造作的善、恶,或净、不净,皆一一呈现,无所遁形、无能脱逃。再来是进入死亡的阶段,在唯识学中称为正死位,这时第八识开始舍身,若是造诸恶濒临死亡,在死前和正死位时,方有四大分离种种痛苦相续发 三摩地

2018-07-23

祈愿您能早日修除嗔恚的习气,以避免长时培植的珍贵功德大林,被一把无明火给烧毁殆尽,那您的道当然也就能迅速增上,从此就能大步迈向学佛的坦途。 -----学佛释疑(三)【共130集】第071集 (原标题: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的五种方法) 三摩地

2018-07-23

忍这个法不容易修,但是我们都应该努力学著修,因为忍这一关,如果能够顺利通过,您的道也将会迅速增长,因为可以完全不被情绪所影响,一直都住在一种很沉稳、很深沉的内心境界之中,心中没有任何的妄动,有了这样的功夫,未来要修学无生法忍就容易多了。 -----学佛释疑(三)【共130集】第071集 (原标题:忍可分为:世间忍、出世间忍和法忍等三种) 三摩地

2018-07-23

忍这个法不容易修,但是我们都应该努力学着修,因为忍这一关,如果能够顺利通过,您的道也将会迅速增长,因为可以完全不被情绪所影响,一直都住在一种很沉稳、很深沉的内心境界之中,心中没有任何的妄动,有了这样的功夫,未来要修学无生法忍就容易多了。各位菩萨!对于“忍”有了以上的了解之后,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呢?”这主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