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编案:永明禅师之《宗镜录》说,第八识如来藏才是证悟之标的,故永明非以第六意识之离念灵知作为证悟标的,而是以离见闻觉知并且不会任何一法一尘之第八识心,作证悟之意涵,详见书后附载公案拈提第184则:永明不会。该拈提文后并已同时列举永明《宗镜录》所说的开示为证。)为了证明圭峰宗密与大德所说者,皆是阴界入我见之「离念灵知」,兹举示其留存之语录如下,供大德及 | admin 2018-08-08 |
![]() |
如果是真心归依的话,在归依佛之后,他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自在天等等的外道天神;当他归依法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的经典;当他归依僧之后,宁愿舍弃身命,也不会再依止外道邪师。当一位菩萨能够以至诚心发起这样的誓愿,并且如法受持三归依之后,那么就成了佛门四众之一的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比丘、比丘尼了。在台湾,有许多人自称为是佛教徒,但是 | admin 2018-08-07 |
![]() |
祂所出生的妄心,所生起的善恶念头,以及所造作的身口意行的业种,全部都会收藏在如来藏心——藏识当中,即使经过百千万劫那么久远的时间也不会漏失,因此如来藏心又称为藏识。因为祂又有大种性自性以及异熟性等等自性,能够随著众生所造作的善恶业因来酬偿业果;所以会在有情众生这一期生命结束之后,随著众生所造业力的轻重,以及各种时节因缘,而出生在三界六道的 | admin 2018-08-07 |
![]() |
有心求证佛法的佛子们!您说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这话没有错!但是万千法门,到最后都只有归入大乘佛法殿堂,回归到如来藏──只有第八识如来藏才是真正的佛法,才能使二乘菩提的涅槃不会成为缘起性空的断灭境界,二乘菩提的缘起性空必须以如来藏为前提来说,才不会成为断见外道的戏论。离开了第八识如来藏,则无一切法可言。如果您所学的法门,不是以如来藏作为依止,而单说缘 | admin 2018-08-07 |
![]() |
难陀听了觉得非常的恐怖,所以从此就不再期待生天了,只希望能够真实解脱,将来不会下堕到沸汤地狱中去受苦。当佛陀看到难陀的出离心已经很坚定了,所以才开始为他说解脱之法;只在短短七天之内,难陀就证得了阿罗汉。这个故事正是告诉我们,欲爱的境界是不清净的,不究竟的,只有认清欲爱的祸患,确定“欲为不净”,才能够真的出离。进一步来说,就算能够离欲发起四 | admin 2018-08-07 |
![]() |
所以,佛教的灭亡,已经不会很久了;除非我们能尽快的摧邪显正,不要再姑息养奸、养痈遗患。如果能这样做,这些邪见反而提供了教育佛子建立正见的一个机会,那佛教就有了转机,就能如实的具有真实本质而兴盛起来。以前,我们不管演讲或会内开示,都不指名道姓,可是今晚诸位听了我的演讲,也许觉得有点儿刺耳,因为今晚都指名道姓而说。为什么我要这样?因过去六七年来,我们陆 | 三摩地 2018-08-06 |
![]() |
在佛菩萨不放弃任何一位有情众生的大悲光明普照之下,我们要如何报答佛恩与师恩?然而,又有多少有情众生尚未能值遇正法,以致苦趣无由可出,我们难道不该帮助他们脱离邪法、进入正法?自己受用了佛菩萨的恩泽,又怎能狠得下心弃众生于不顾呢?若果真如此,岂不是愧对诸佛菩萨的大恩,也是愧对自己的良知!在此感谢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安排了大悲、大愿、大精进的菩萨摩 | admin 2018-08-06 |
![]() |
什么是三归依?三归依的真实义?为什么要三归依?三归依之后是不是就不能吃肉喝酒杀生了?三归依以后就要遵守五戒了?三归依要同时守五戒吗?三归依的好处?三归依功德很大,怎样才不会失去三归依?一定要在寺庙里面归依出家法师吗?我已经归依某某出家法师了,还要再次归依吗?有关三归依的戒体通讯皈依三宝注意事项,归依费用全免*************什么是三归依?三归依的真实义 | admin 2018-08-06 |
![]() |
我们今天就以弥勒菩萨所开示的九住心来看:如何依著这个九住心,来调我们无相拜佛的忆念的这一个心念?修止观,一定要有定的功夫,才能够作如实的观行,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因此断我见,也一定要能够有定力的支持,这样断我见才不会退失。而大菩萨的开示,也让学人更加积极于无相拜佛的功夫,以及断我见的观行。“九住心”就是在修定的过程中,这九种安住的心行变化 | admin 2018-08-06 |
![]() |
所以说,假如有这种清净信的善男子,能够日夜来观察这些真如妙理的这种般若空性,原来只是这样的随顺因缘而现起种种法,完全没有所谓自我的这个存在,没有自我的执著,也没有系缚在三界中任何一法,一切罪障就能够消除;也因为这样子,所以就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个贪、怨、爱以及恨种种心,也不会对一切众生生起这些因为烦恼执著而相应的这些身、口、意行,也不会去对众生造成 | admin 2018-08-05 |
![]() |
这里面我们也要了解一个道理,就是如果弟子没有出现有漏的问题,就先为他们制定各种戒条,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以防患未然,但是这样的做法,可能引起众生的毁谤;因为众生会认为修行者既然已经抛弃一切世间财物、眷属等,发心来出家修行,而且也没有这些戒相所规范的问题,那为什么还要预先去施设这些戒相呢?因为这样的缘故,便不会对世尊及戒法产生敬重之心,反而不利于众生 | admin 2018-08-05 |
![]() |
而且我在布施的过程中,我布施完以后我也不会认为这个是我所行的一个布施;因为布施之中,实际上就只有这样的菩提法在推动,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一个布施者。如果说有一个布施者存在的话,那又是回到“我”在作施舍。所以菩萨可以方便说:实际上不论是布施或受布施的,实际上都是如来藏,因为一切有情就是如来藏——真心。既然是如此,我不过作了因缘假合的这 | admin 2018-08-05 |
![]() |
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正法团体,让你可以在正法团体修学正法,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正法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了正法团体,让你明心见性了。诸如上面所说的缘都是善缘。因此,凡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 | admin 2018-08-05 |
![]() |
同样的道理,众生对于自己尚无法亲证的佛法实证境界怀疑亦属正常,但愚痴傲慢的人就以自己的无知迳行否定,迷信于自己的决定一定正确;有智慧的人虽然有疑,但是他会理性地探究:如何实证法界实相的真实存在?如何实证诸佛净土的存在?以前有没有祖师曾经实证过?而不会像一些无明愚痴且性障重者之鸵鸟心态,不加了解就对于已经实证者所说的法直接否定,理性有智且心性淳厚者, | admin 2018-08-05 |
![]() |
说实在我们尊重每一个人自己的选择,可是如果我们问到说:我们发心要修行的初衷的话,您会不会觉得,如果在修行的过程中,始终都没有办法接触到佛法真实的义理,而只有在作善事、布施,甚至于只有在僧团里面帮忙一些个职务的话,那么这样子过了这个修行的一生,您是不是会觉得有一些可惜呢!事实上真正的修行,我们如果谈佛教的修行,就必须要回到佛法的范畴来谈修行。这个修行 | admin 2018-08-05 |
![]() |
既然大家都有的话呢,也不会因为你特别用功,你就比较厉害,不会。还记得上次所说的《华严经》地狱天子的事吗?如果说一个人,不管他之前出生的前辈子,或是之前他做了多大的恶业,他只要能回心向佛道,他只要勇猛、够勇猛,他的超劫精进是你没办法想象的。也就是说,他可能一刹那就可以度过一劫,更像地狱业道过来的,出生于天界的天子们,一下子就从凡夫地成为十地菩萨,所以 | admin 2018-08-04 |
![]() |
总不会一面念佛一面想著:“我这朋友的太太不错喔,可以勾引勾引。”不会这样想。为什么?因为念佛的时候,只要这个念头一出现,就会想:“唉呀!惭愧死了。”所以就不犯邪淫业。还有一业:杀生,念佛时不会想到杀生,一定不会做,所以可以净身三业。04那么口四业呢?绮语、妄语、两舌、还有一个叫恶口,也不会做。心里面念佛时不会破口大骂。如果习性很严 | admin 2018-08-04 |
![]() |
我们举个例子各位就能够了解,譬如有一个小孩,一个婴儿在充满吵杂声的工厂中来睡觉,而且睡得非常地安稳,没有受到任何的惊吓,然后突然间停电了,所有的设备全部停止运作,瞬间所有的吵杂声全部都没有了,变得非常地安静,这个时候小婴儿却反而放声大哭,这就是意根了别慧差的具体呈现;除非境界有大变动,否则祂不会生起作意去警觉,但是意根还是一样有其他难可思议的功能, | admin 2018-08-04 |
![]() |
所以呢,你如果是以这样有无量无边“睁大眼睛来看护你的诸佛菩萨”来警惕自己的话,你的身口意行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杂染了。摘录于《甘愿做菩萨》(原标题:受用诸法心不贪爱) | admin 2018-08-04 |
![]() |
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你看有的经论它就这样列的:菩萨不会怎么样作,菩萨会怎么样作,菩萨不会怎样、起哪种心念,菩萨会怎样、起哪种心念……。你想,奇怪,这样看起来都很像戒行,因为有的菩萨不是那么敏锐,所以如来可以一口气说一百多个,讲到一个地方的时候,说菩萨一定在这个地方有十个法,这时候他会怎么样。接下来又讲,菩 | admin 2018-08-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