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楞严经》对于五阴的论述,首先强调了,五阴本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之法性,五阴是第八识如来藏藉由五种妄想所变生的。五种妄想有:坚固妄想、虚明妄想、融通妄想、幽隐妄想、颠倒妄想,由坚固妄想变生色阴,虚明妄想变生受阴,融通妄想变生想阴,幽隐妄想变生行阴,颠倒妄想变生识阴。在《楞严经》,世尊开示了五阴的本质其实都只是妄想,说色阴是起于错认色法实有、器世间真实的 admin

2020-02-18

譬如,根据《楞严经》的记载,佛世时的阿那律尊者,刚出家的时候常爱乐睡眠,在听法时常常打瞌睡,于是遭到世尊的诃责;尊者因此而心生惭愧,于是七日七夜勇猛精进没有睡眠,因此就导致了双眼失明;世尊哀悯他,于是教他修学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很快的尊者就得到了天眼,观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知道,由于睡眠心所能令心识昏昧,会障碍修行者修观, admin

2020-02-18

欢喜周年半岁后,因读《楞严经》,见佛说寤寐恒一如,从此疑著:……先佛所谓寤寐一如,自家分明作两般,将非所得未尽善乎?(注2)由以上的这两段记载,可看出大慧禅师悟前参禅的辛勤与审慎,虽偶尔得个欢喜处、入头处,也被名师所印可,却反覆再三地自我检视、读经求证,纤毫有疑,便不肯强作主宰、笼统承担也;必要寤寐恒一如、更作得主,才可自肯。这些年亲历 admin

2020-02-18

但是,这里我们没有时间跟大家详细说明,但是希望大家先远离密教部的经典;那密教部的经典,如果各位要修习要阅读的话,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密教部的经典只有一部《楞严经》可以看!我们如果说能够依佛的经典,来作为判断的依止的话,那么不管上师有多大的名气,或者我们跟上师有多深的情分,其实我们如果为自己的法身慧命着想的话,还是要回归佛说的经典,要对上师所说 admin

2020-02-18

《楞严经》第四卷里面曾经提到说:【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楞严经》卷四)世尊要阿难尊者于六根中,先选择一个根门,固定一个根门深入去观察,目的是要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因为知道说,这个六个根门的运作道理是相类似的,而又 admin

2020-02-18

假如说有人要我宣讲《解深密经》、《楞严经》、《华严经》等等,我就更办不到了;因为这些经典的义理,更加多倍深妙于《金刚经》,远不是我一世就能够了解的。我万万不敢冒着极有可能错说了义经典的重罪,而只是为了要满足自己这所谓百经通的虚荣。所以说,事实上真的没有办法一经通而百经通。只可以说,一一经的基础都是此经,虽然一一经各有其深广差别不同的义理,却仍旧是出 admin

2020-02-18

如何是一门深入?《楞严经》第四卷里面曾经提到说:【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楞严经》卷4)世尊要阿难尊者于六根中,先选择一个根门,固定一个根门深入去观察,目的是要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因为知道说,这个六个根门的运作道理 admin

2020-02-18

)这一段《楞严经》中说的外道五种现见涅槃的过失,于拙著《楞严经讲记》第十五辑有详细说明,谨转载如下,供养佛门四众学人:【讲记:『而且住在金刚三昧中的诸善男子,已经证知金刚心而凝聚澄明正住其心,十类天魔已不能在他身上找到扰乱他的方便,他已穷究众生出生于三界中的各个不同种类的本元;当他观察那些不同种类众生幽隐清净而经常不断扰动的本元就是行阴,于是对无量 admin

2019-11-22

也就是说,历经弥勤佛所讲的《楞严经》等等法以后,最后讲《法华经》时,你们要被弥勒佛所讲的《楞严经》等等法以后,最后讲《法华经》时,你们要被弥勒佛授记。弥勒佛现在虽然还没有来成佛,但他就是在等待那个因缘;而那个因缘不会自已成熟,得要诸位自已继续努力,努力到那个时候,你已经具备了那个根基,弥勒尊佛一来说法,你就成为阿罗汉,接著继续宣讲般若及唯识种智,最 admin

2019-09-16

 不止如此,在释惟护的离间之下,某个非常支持正觉的朋友-花某山,号称能背诵七万三千字《楞严经》的明白人,也被释生如法师拐走了。 忽悠傻了正觉铁杆释惟护,生如感觉取得了重大胜利,不敢诽谤正觉的她,也在开始在她的文章中大胆地暗讽萧导师是魔。实际上,以定力标榜自己的生如法师,其定力还没有我的几个朋友高。另外,定力跟般若智慧是两码事,有些外道即使达 admin

2019-09-09

 《念佛三昧修学次第》赞叹念佛圆通法门: 念佛圆通法门可以从初信位一直修学到妙觉位:在《楞严经》中,总共有二十五种圆通法门,第二十四种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里面开宗明义:“大势至菩萨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从座而起,顶礼佛足……”,为什么讲五十二菩萨?意即从初信位开始,到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些菩萨跟 admin

2019-09-06

 想要理解因缘法之前,得先要具足了解五阴、十八界、十二处、六入,甚至有时佛陀还故意开示“六大之法”,在《楞严经》中叫作六界。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因缘生、因缘灭的道理,所以得要一一详细说明;从这个面向讲过来一部分人听懂了,但其他人体会不出来,只好从另一个面向再讲过来,又有一部分人听懂了,但还是有其他人依旧不懂,于是从另一 admin

2019-09-02

) 这一段《楞严经》中说的外道五种现见涅槃的过失,于拙著《楞严经讲记》第十五辑有详细说明,谨转载如下,供养佛门四众学人: 【讲记:“而且住在金刚三昧中的诸善男子,已经证知金刚心而凝聚澄明正住其心,十类天魔已不能在他身上找到扰乱他的方便,他已穷究众生出生于三界中的各个不同种类的本元;当他观察那些不同种类众生幽隐清净而经常不断扰动的本元就是 admin

2019-09-02

《楞严经》中,甚至有说到了末法时节,邪师说法将会像恒河沙一般那么多。因此,到了末法时期的现在,佛法在表面上看起来很兴盛,但其实到处都是充斥著邪师,各各自称为大师、法王,却大多是在破坏佛陀的正法。所以我们在选择道场以及善知识的时候,当然应该要非常地小心谨慎,要长时间来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不然的话,很容易就误入歧途的。而且法身慧命被伤害,可不像是被杀 admin

2019-07-19

未入地菩萨所见的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平实导师依《楞严经》的意涵说为“觉精”,即是第八识的见分,与六识的见闻觉知等六种自性同时同处并行运作。地上菩萨所证的佛性,则不是末学目前所知道的内涵;而诸佛所运作的佛性,更不是末学所能想像于万一。稍后会将平实导师于诸法宝中有关四种不同层次的佛性开示,举出来为读者解说。 这本书中所说的见性,是以父母所 admin

2019-05-01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圆觉经》云:「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是真如佛性,「理」是顿悟以外,《楞伽经》等其它诸经也是讲 admin

2019-04-24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圆觉经》云:「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是真如佛性,「理」是顿悟以外,《楞伽经》等其它诸经也是讲 admin

2019-04-24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圆觉经》云:「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是真如佛性,「理」是顿悟以外,《楞伽经》等其它诸经也是讲 admin

2019-04-24

《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圆觉经》云:「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理障就是不明真如佛性,又名所知障,就是无始无明,事障是指烦恼障,被根本烦恼及各种随烦恼所障碍,不能取证涅盘。事障就是四种住地烦恼,也就是一念无明;除了《楞严经、圆觉经》说「理」是真如佛性,「理」是顿悟以外,《楞伽经》等其它诸经也是讲 admin

2019-04-24

所以有人以未到地定至四禅定境的觉知性误认为是涅槃本际,此即是《阿含经》、《楞严经》所说的外道五现见涅槃论,其实都不离意根、意识及法尘,都是妄心所摄境界相。若是修到四禅等至位中,把意识觉知心舍掉,却不愿舍去色界天身与意根,误以为此不落断灭境界即是无余涅槃,则成为外道无想定境界,此时六识虽灭,却仍未证涅槃而无法解脱。若舍弃欲界及色界身的执着,则能进入四 admin

2019-04-2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