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天,雪庭禅师阅读《楞严经》,至于一毛端上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轮一句时,忽然生起大的疑情。在这种疑情的推动下,雪庭禅师于是念念不间断地参究这句话,以期契入其旨。成化乙巳年(1485),雪庭禅师偶然行脚来到江阴乾明寺。他一抬头,忽然看见万佛阁,金碧峥嵘,晃耀于眉宇之间,当下便会得于一毛端现宝王刹之旨,从此始信幻、寄两间(其义详后),如梦如旅。第二年,雪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德清禅师悟道后,因无人印证,所以只好展读《楞严经》以求自肯。此前,德清禅师并没有听人讲过《楞严经》,于其经义,全然不解。今以所证现量智慧读之,不由思维分别,经八个月的读诵,全经大旨,即了然于胸,更无疑滞。万历四年(1576)冬天,塔院寺方丈大方禅师遭诬陷。为营救大方禅师和保护塔院寺,德清禅师冒着风雪,前往雁平,拜访平阳太守胡公。胡公对德清禅师仰慕已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圆修禅师曾经到附近一所寺院,听一位法师讲《楞严经》。经中讲,“一切众生皆由不识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回。”圆修禅师听了,惕然有省,始知有生死大事,于是前往龙池幻有正传禅师座下出家,二十四岁得度。受戒后,圆修禅师谨遵正传禅师之教悔,精勤参究“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不久,即有所入。一日普请(全寺大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入都,听松、秀二法师讲《楞严经》,至“圆明了知,不因心念”这一句时,忽然有省,顿觉眼前境象,廓然如镜中象,不落空有。常润禅师由是领悟到,前境虚空,只尘劳一息耳。于是,常润禅师便离开九华,往参大方莲禅师。常润禅师问:“现镜中像时如何?”莲禅师道:“直须打破。”常润禅师又问:“打破后如何?”莲禅师道:“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海明禅师听慧然法师讲《楞严经》,至“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回”这一段时,心生迷闷,于是找来《楞严经》,反复熟读,至“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恍然有所悟入。于是他便入室,向慧然法师请益。慧然法师不能为他决疑。不得已,海明禅师便孤杖出蜀,遍参诸方,先后礼谒过憨山清、博山来、云门澄等诸老,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通微禅师偶然翻阅《楞严经》,至“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这一段时,恍然若有所得。后听说圆悟禅师在金粟接众,于是便前往礼谒。初见圆悟禅师,在酬答的过程中,通微禅师因溺于知见,逞口舌之快,遭到圆悟禅师一顿棒打,直得遍体流汗,从前所学得的种种虚头不实的伎俩,都被一并打失了。后来有一天,通微禅师入城办事,忽然听见路旁的一户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通问禅师游山寺,偶然翻阅《楞严经》,上面讲:“此身及心,外洎虚空,山河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当即心生疑惑。于是便特地前往磬山,向圆修禅师请教。圆修禅师便教他看“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之话头。一天,圆修禅师陪一位客人站立在涧边,提举《金刚经》。当时,通问禅师多嘴,说了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圆修禅师突然转身,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方念禅师偶然听古道法师讲《楞严经》,至“七处征心”处,当即便顿悟了缘生不实之法义。方念禅师深感法海深远,若非真修实证,无由穷究,于是决定暂时中止对经教的研习,前往少林立雪亭,参礼幻休常润禅师。初至少林,方念禅师礼拜毕,常润禅师便问:“甚处来?”方念禅师道:“北方来。”常润禅师又问:“北方道法,与此方如何?&r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方念禅师偶然听古道法师讲《楞严经》,至“七处征心”处,当即便顿悟了缘生不实之法义。方念禅师深感法海深远,若非真修实证,无由穷究,于是决定暂时中止对经教的研习,前往少林立雪亭,参礼幻休常润禅师。初至少林,方念禅师礼拜毕,常润禅师便问:“甚处来?”方念禅师道:“北方来。”常润禅师又问:“北方道法,与此方如何?&r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建议8、想有完整的导师讲《楞严经》电子版。以便打印出来。供自己学习或大家传阅。答:不太清楚您的所指,如果是指《楞严经》原经文,点我下载。如果是指平实导师的《楞严经讲记》,请您请购局版书学习,这一套讲记共15本,由正智出版社出版,更便于学习和收藏,此书并无公开的电子版。如果您喜欢电子版,可以下载正觉电子书APP安装后购买电子版。原标题:三摩地网答反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楞严经》云:“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巨灵抬手无多子,分破华山千万重。”巨灵神有大神力,以手擘开太华,放水流入黄河,定上座疑情,如山堆岳积,被临济一掌,直得瓦解冰消。⊙碧岩录第三十三则垂示云: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从朝至暮从暮至朝,还道伊瞌睡么?有时眼似流星,还道伊惺惺么?有时呼南作北,且道是有心是无心?是道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又《楞严经》云:“湛入合湛,入识边际。”又《楞伽经云》:“相生执碍,想生妄想,流注生则逐妄流转。若到无功用地,犹在流注相中,须是出得第三流注生相,方始快活自在。”所以沩山问仰山云:“寂子如何?”仰山云:“和尚问他见解,问他行解?若问他行解,某甲不知。若是见解,如一瓶水注一饼水。”若得如此,皆可以为一方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净裸裸赤洒洒露地白牛,眼卓朔耳卓朔金毛狮子,则且置,且道:作么生是露地白牛?举,《楞严经》云:“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楞严经》云:“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雪窦到此,引经文不尽,全引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万历三十年(1602),在山中的寺院读书时,因听到有人诵《法华经》中的偈颂:“我尔时为现,清净光明身”,欢喜不已,认为“周孔外乃别有此一大事”,于是开始钻研《楞严经》、《法华经》和《圆觉经》等大乘经典。第二年,前往福建董岩,随无经(1548-1618年)习禅。四十五年(1617),父母去世后正式出家。慧经是明末著名的禅僧,与绍兴云门显庆寺的湛然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不久,去成都等地,先从师照通和尚学经问法;后又在参礼敏行和尚,研读《楞严经》;俄而游真觉寺,参学于惟胜禅师等教内前辈。约在宋哲宗赵煦元祐元年(1086年)离川东下,谒见法演,于门下潜心领悟禅理,前后约十数年,终得法演真髓。法演中有“三杰”,即“佛果”克勤、“佛鉴”慧勤、“佛眼”清远,时称“东山三佛”,而以“佛果&r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祖师们的公案,我还没有找到这么一个例子,只有在《楞严经》里面,有个香严童子,闻香而悟。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人,鼻根不利,所以很难悟。但是有个香积国,只要闻到饭的香味,一个个都悟了,鼻根猛利的原故。第四门:舌尝味而悟入。《楞严经》里面有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因为尝味而悟入。祖师的公案里面,我只见到一则跟舌头有关的,但是也没有悟入。有个当官的人,姓韦,他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所以佛在《楞严经》卷十曾开示:“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楞严经》卷十)也就是说,在理上能够开悟,属于一念相应的顿悟;于顿悟时,也仅是断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我见,并不是一悟即至佛地。在事上还有一念无明的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随眠、无始无明尚未断除;所以还要将近三大无量数劫,依序将这些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所以佛在《楞严经》卷十曾开示:“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楞严经》卷十)也就是说,在理上能够开悟,属于一念相应的顿悟;于顿悟时,也仅是断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我见,并不是一悟即至佛地。在事上还有一念无明的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随眠、无始无明尚未断除;所以还要将近三大无量数劫,依序将这些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未入地菩萨所见的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平实导师依《楞严经》的意涵说为“觉精”,即是第八识的见分,与六识的见闻觉知等六种自性同时同处并行运作。地上菩萨所证的佛性,则不是末学目前所知道的内涵;而诸佛所运作的佛性,更不是末学所能想像于万一。稍后会将平实导师于诸法宝中有关四种不同层次的佛性开示,举出来为读者解说。这本书中所说的见性,是以父母所生眼,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他们其实本来也不是以这个作为佛性,本来是以识阴六识的离念灵知作为佛性,是认为长时间的离念灵知,或者是以“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的极短时间离念灵知”作为真如心;但他们因为被平实在《宗门血脉》书中破斥了离念灵知,所以现在(此演讲时间为2005年)不得不引用《楞严经》,改说能见之性乃至能知觉性即是佛性,然后再把佛性与真如混为一谭,坚称六识的自性即是佛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