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在《楞严经》当中,同为阿弥陀佛胁侍的大势至菩萨有开示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就好像母亲忆念孩子一般;但是若是孩子只想逃开,那么母亲虽然不断的忆念着孩子,又有何用呢?但是,如果孩子也像母亲忆念着孩子那般,时时忆念着母亲的话,那么这对必定是生生世世常相左右而不相远离的。由此可以知道,诸佛菩萨都是时时刻刻不断的怜念众生的。只是,虽然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摄 三摩地

2018-07-22

《楞严经》卷八云: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这段意思是说:行者经由前面初住到六住位的外门广修六度万行,也就是从初住位的布施、二住位的持戒……一直修到第六住位的般若位,都还没有开悟明心;但已经很明确的断除我见了,也正在参禅,而几乎要悟得如来藏,正心住于佛菩提道中。当他进入第七住位的因缘成熟时,就在六住满心位中一念相应而找到如来藏,亲见自己 三摩地

2018-07-22

《楞严经》卷8:【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讚淫怒痴,命终 三摩地

2018-07-22

深信因果的人当然会知道作了什么业会得什么果报,我们前面讲《楞严经》时不也说过十习因吗?也教诸位用十习因去判断一个人将来舍报会生到哪里去。如果还记得的话,用十习因也可以了了而知十善、十恶业道,可以了知自己或他人未来世要往生去哪里。十习因若不犯,未来世你要去哪里就由你自己决定;因为十习因不犯,没有恶业种子来牵制你,又有见道的功德,就没有随重业往生的问题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在《楞严经》当中有开示过,众生的心念中因为情与想所造成的差别:想可以说是神智,意思是说如果神智清明的话,就会聪明灵巧,死后就会往上飞升而往生到天界去;如果是情执深重,就会造成烦恼粗重、身心暗钝的状况,那么在死了之后,就会随着各人情执烦恼的差别,往下堕落到地狱、饿鬼、旁生道去;如果是情执与神智均等的话,那么就会出生在人间。所以,如果在意业上修学不 三摩地

2018-07-22

《楞严经》中佛早就讲过了:传戒者本身若没有戒体,或是持戒不清净,如此受戒者是无法得须陀洹果的,因为是不得戒体的无效传戒,那么修过双身法的大法师们还能为人传什么戒呢?但若传戒者清净自守,也都没有犯过戒律,你就能从他那边得戒;如果真的有得戒,未来一定可以得解脱的。如果有真的得戒,他所传的法绝不会妄传,最多只是依文解义,绝对不会未悟谓悟而误导你:离念灵知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这个时代想要接触到真正的佛法,想要信受到真实的佛法,还真的是很困难啊!现在有很多人信了常见外道的法,就信离念灵知是真如心,结果还是不离常见外道所说的意识心;也有好多人信了藏密无因论的缘起性空的法,也就是达赖喇嘛与印顺法师…等人所弘扬的应成派中观的断灭法与常见法,结果就这样被大师们误导而学得团团转,却永远转不出来,老是在应成派中观的一切法空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的功夫是指定力的一部分,定力非定相、定境,定力是于法心得决定及净念相续的功夫,尤其是要有动中的功夫,这个法门源于《楞严经》卷5〈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p.85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断三缚结,依据《楞严经》的,那真是很困难!衡量现在的佛教界,又有哪个道场敢保证能帮你断三缚结?都做不到!真的很困难。但是佛菩提的亲证又更困难许多倍,所以三归如何真实得?三归又如何能清净?都是很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一切佛弟子对这个部分都必须要很用心的去加以探讨。佛说,受三归后应当观察思惟:我如今若造了恶业,由于恶业的缘故就会获得这一世和未来世的身 三摩地

2018-07-22

《楞严经》更云,众生若能如实如理如法地按照佛经上讲的因果道理去做,求上述世间利益而不能满足者,则十方如来,皆成妄语,话说得多么斩钉截铁!真是把自己的退路都堵死了。末学读过很多宗教的经典,还从来没有看到哪部宗教的经典敢用这个口气说话的!末学相信,为发财而学佛的人很多,不为发财而学佛的人也不少。学佛后不发财者定然是有,学佛后发财者亦恐非无。其实很多学佛 三摩地

2018-07-22

对此世尊在《楞严经》中云:陀那甚深细,种子如瀑流;我常不开演,恐彼执为我。也就是说:阿赖耶识陀的心行极为微密深细,其所含藏的种子就好像瀑布流淌一般不断的流注;我对凡夫及二乘圣人常常都宣说这个关于阿赖耶识的妙法,因为我恐怕那些人将产生误会而将阿赖耶识执着为常见外道所说的常我、神我。世尊如此明言,但还是有愚痴凡夫,一叶遮目,自蒙其眼,不能安忍如来藏,不 三摩地

2018-07-21

对此世尊在《楞严经》中云:“陀那甚深细,种子如瀑流;我常不开演,恐彼执为我。”也就是说:阿赖耶识陀的心行极为微密深细,其所含藏的种子就好像瀑布流淌一般不断的流注;我对凡夫及二乘圣人常常都宣说这个关于阿赖耶识的妙法,因为我恐怕那些人将产生误会而将阿赖耶识执着为常见外道所说的常我、神我。世尊如此明言,但还是有愚痴凡夫,一叶遮目,自蒙其眼,不能 三摩地

2018-07-21

杨博士又引用到了,他说:在《楞严经》里面,这个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他双目失明而在佛的教导,终于修成了天眼通之后,他所看到的这个地球、这个南阎浮提,就如同掌中的庵摩罗果一样(庵摩罗果是印度的一种椭圆形的一个水果)。换句话说,这也可以证成在两千五百多年前这样子的一个阿罗汉,有神通、有天眼通的阿罗汉,他确实已经能够依他的天眼而见知到整个地球的形状是如何 三摩地

2018-07-21

《楞严经》卷八(《大正藏》19-143上)中佛语为证:“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佛在经里说:“若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责怪;如有人执空见,说一切法皆空,一切都是缘起性空;执着这 三摩地

2018-07-21

书中重点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佛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佛性论》、《大乘起信论》。在将如来藏经典的汉译历程及其十一部经和三部论的结构、基本内容以及如来藏思想等问题作了详尽分析之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三摩地

2018-07-21

《楞严经》上说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于不知这个常住真心。我们有情生命之所以得以延续,乃是赖于有真心如来藏的执持,祂本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量无数劫生生世世默默伴随着我们,依其大种性自性等因缘化现众生七转识心永无疲惫,而我们的见闻觉知意识心在死后再去投胎时即会永远消失,不能到未来世,所以来世定为另一个全新的意识心,张三变成了李四,此世为人来 三摩地

2018-07-21

注10入地前仍有加行应修:大乘四圣谛之十六品心及九品心的修习而证得第四果(即是《楞严经》中所说入地前应修的加行),然后生起十无尽愿的增上意乐,永远不入无余涅槃而回心佛菩提道。注11《大正藏》册03,页135,中5-17。-----平实导师《涅槃21-22》<正觉电子报第119-120期> (原标题:证大乘涅槃前的四加行) 三摩地

2018-07-21

只有远离见闻觉知的知,确实现观见闻觉知的知,正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才有可能摆脱恶法习气的制约,渐渐迈向成佛境界;这是一切大乘佛法修行人的首要之务,所以在《楞严经》中佛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正是此意。而在意根末那与意识觉知心互动的过程中,如来藏的配合是不能缺席的,也是必备的,而且如来藏才是储存所有档案的海底深处,也是让一切运作的根源。祂虽储存了许 三摩地

2018-07-21

譬如,根据《楞严经》的记载,佛世时的阿那律尊者,刚出家的时候常爱乐睡眠,在听法时常常打瞌睡,于是遭到世尊的诃责;尊者因此而心生惭愧,于是七日七夜勇猛精进没有睡眠,因此就导致了双眼失明;世尊哀悯他,于是教他修学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很快的尊者就得到了天眼,观见阎浮提如观掌中庵摩罗果。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知道,由于睡眠心所能令心识昏昧,会障碍修行者修观, 三摩地

2018-07-21

”又如《楞严经》卷八,佛言:“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为诛瞿昙族姓,善星妄说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恶取空或空见有如此严重的后果,故世尊殷切告诫,“阿难!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增上慢人执著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无上依经》卷上)。学人落在有见,尚能以“空”来对治; 三摩地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8   9   10   11   12   13   …   14   15   下一页»   共300条/15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