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正是因为不管我们在三界六道中的哪一道,我们每一位众生的本心如来藏,时时刻刻都不曾远离我们的身心,而我们的起心动念、身口意行当中所造作的善恶业种,都会毫无遗的储存在我们的如来藏藏识当中;由于如来藏所具有的异熟体性,将来因缘成熟的时候,果报就会实现;纵使经过了百千劫那么久远的时间,我们过去世所造的一切业种,在还没有实现之前也都是不会销亡的;将来在因缘 三摩地

2018-07-22

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因为欲为不净、上为患、出要为上。然而,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智慧,是让人可以亲证生命实相的智慧,乃至得以成就佛道具足一切种智,最终成佛。学人若欲实证如是胜妙的佛法智慧,必须先有此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这些业、这些烦恼的这些的染法熏习,然后就会回摄到第八识当中,就成为有的法;如果说是这个第七识,祂能够依著第六识的如理作意思惟,然后决定去修学种种的清净道品,这样子修学所成的业,回熏到第八识里面,那就成为无的。所以说,成染、成净都依这个第七识祂怎么样子去作决定,然后去造作。因为面对境界的时候,究竟是要造作善的净业,或者是要造作染污的业,除了意 admin

2018-07-21

但是在这个心体不变异当中,祂所含藏的善恶染净、有法种,会有生灭增减的变化,所以叫作非无变异!那么各位菩萨!您认为是有变异好?还是无变异好呢?当然是因为有变异,我们才需要修行啊!如果不管你怎么修行,祂(心中的)种子那么脏就永远那么脏,没办法转变(清净),那么(修行就没有用了)我们就不会有人要修行了,所以叫作非无变异。如来藏的第六个体性叫作非有作 三摩地

2018-07-21

声闻初果是这样子,四果阿罗汉当然更不会认可蕴处界坏灭时的寂灭相为真,这从《杂阿含经》记载了舍利弗尊者破斥焰摩迦比丘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这样恶邪见的一段,就可以得到印证。在这段中,舍利弗尊者指出问题,来问焰摩迦比丘。首先是问:五阴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在这五阴中能够见我、异我、相在不?就是在总问这五阴与真实常住我的关系。接着,就一项一项的来提 三摩地

2018-07-21

这就如同《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当中佛陀的开示:【大慧!刹那者,名识藏:如来藏意俱,生识习气刹那;无习气非刹那,非凡愚所觉。计着刹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刹那非刹那,以断见坏无为法。大慧!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这一段中,佛陀开示说:如果是错误的认知,而执着常见外道所说的神我,或者梵我,或者离念灵知我的话,那这些都是刹 三摩地

2018-07-21

梵王当知,戒不内不外,即无性戒也,凡有心、情者,悉皆无不住此性戒。”──《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佛说到了:“一切众生都有真如与佛性,但是要以持戒才能显露。所谓佛性的种子就是戒的实性,如果能见佛性,持戒的功德就圆满了,这样子就成就了无上的菩提,梵王啊!真正的戒不在内也不在外,也就是转依如来藏本来无性之戒,凡是有心、有情的众生,皆是住于这个 三摩地

2018-07-21

在上一集我们解说了涅槃的意涵,知道涅槃就是如来藏恒不变异,无无为的中道性,而说涅槃妙心不是意识心;因为意识心祂是无常的法、祂是生灭的法,无常生灭的法就不是安隐安乐之处,所以说意识心不是涅槃妙心,而说涅槃妙心就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在这一集我们要来解说为什么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我们举经中的来解说。中第一个(部分)佛说:【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凡愚 三摩地

2018-07-21

《入楞伽经》刹那品第十四:「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刹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之法,亦刹那不住。』破彼真如如来藏故。」(1-4,p.48)2.由法身之实义中可知,如来藏即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法身即是如来藏,且法身即是真如(心),是故真如(心)就是如来藏、就是阿赖耶、异熟、无垢识心体。五、阿赖耶识、异熟识、无垢识三者间之关系(一)阿赖耶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譬如 三摩地

2018-07-21

习气非剎那。非凡愚所觉。计着剎那论故。不觉一切法剎那非剎那。以断见坏无为法。No.671入楞伽经(卷8)T16,p0559c大慧。意识共五识身相应生。一念时不住。是故我说彼法念时不住。大慧。言剎尼迦者。名之为空。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熏习法故。名为不空。大慧。愚痴凡夫不觉不知。执着诸法剎那不住。堕在邪见而作是言。无之法亦剎那不住。破 三摩地

2018-07-21

简单的说坦特罗佛教认为,我们的微妙身中、内在身中有“白明点”与“红明点”,这个白明点跟红明点呢本来是和合在一起的,自从有了生命出了娘始之后红白就分离,男性逐渐失白明点,女性逐渐失红明点;如果靠着自己透过修行,把中脉打通,清净了脉轮以及一个一个的支脉,让红明点上升,白明点下降,两者和合则可以红白光明会,而成就了“佛身&rdqu 三摩地

2018-07-21

换句话说,祂将会只剩下真如,而没有世间的无有为法的功能,那就是有缺陷的心体。有缺陷的这个如来藏心,怎么可以说是圆成实性呢?所以真正的如来藏一定是双具有为法性以及无为法性,那才是真正的圆成实性。这个是我们在参禅——希望能够找到真如,要特别注意的这个真如的体性,这个第八识的体性。大家可以知道:如来藏因为具有圆满成就一切法的真实性,也就是这个 三摩地

2018-07-21

具足无熏习法故。名不空如来藏。胜鬘依无为义。烦恼为能覆藏。真理为所覆藏。楞伽依有为义。阿赖耶识为能摄藏。种子名所摄藏。二种能藏。二种所藏。皆名如来藏。2、问——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于外道我耶。大慧菩萨在做好铺垫后,开始提问。很清楚的是,大慧菩萨问佛陀如来藏和外道的我有什么不同呢,而大慧菩萨事先简要 三摩地

2018-07-21

即得无转依差别。此差别法得者甚难。如月在云中性恒明洁。《占察善恶业报经》如是数相者。显示一切众生六根之聚。皆从如来藏自性清净心一实境界而起。依一实境界以之为本。所谓依一实境界故。有彼无明不了一法界。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生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以依内六根故。对外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以依六识故。于色声香味触法中。起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2)T16,p0489b「佛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盘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 三摩地

2018-07-21

一般而言,文献考据着力于从古代史籍,特别是经录的记载中,寻找文献中的混乱和洞,然后依据这样的原则作出伪经或伪论的结论:大凡记载有混乱者,肯定是其事情本身就是不清不楚的,基本上是虚构的翻译事件;凡是说法有洞者,都是有意识的作伪者。因为事情本身是虚构的,因而关于此事的言说,则肯定只能走作伪的道路,而大凡作伪都是内心发虚而欲盖弥彰,因此,今人透过对于 三摩地

2018-07-21

善男子!一切有法,无量无边因;一切无法、无量无边因。有智之人,欲尽知故发菩提心。是故如来名一切智。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世尊!云何而得修于悲心?善男子!智者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拔济,是故生悲。又见众生未有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 三摩地

2018-07-21

能化众生,作人天业,是名为学;作无业,是名学果。能施众生一切财物,是名为学;能行法施,是名学果。能自破坏悭贪嫉妒,是名为学;破他悭贪嫉妒之心,是名学果。受持五根修行忆念,是名为学;教他修集成就具足,是名学果。善男子!菩萨信根,既自利已,复利益他。自利益者,不名为实;利益他者,乃名自利。何以故?菩萨摩诃萨为利他故,于身命财不生悭吝,是名自利。菩萨定 三摩地

2018-07-21

观有为法多诸罪过,独处修行得甘露味,故名为佛;一切无无为法界,故名为法;受持禁戒,读诵解说十二部经,故名为僧。若有问言:‘如来灭已,归依佛者是何归依?’善男子!如是归依,名为归依:过去诸佛无学之法—如我先教提谓长者:‘汝当归依未来世僧;依过去佛,亦复如是。’福田果报有多少故,差别为三;若佛在世及涅盘后,供养果报无有差别,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