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然,还会有很多其他的种种的状况,不过现在我们回头来思考说:某甲、某乙他们看破红尘之后,是不是已经离开了红尘?没有!大家都很有智慧,可以马上洞悉出个中的差异。为什么说他们看破红尘之后,其实是没有离开红尘?因为充其量只不过说,他们虽然看破红尘,只是离开一种他们认为是喧嚣的红尘,而进入另外一种他认为是清净的红尘,其实还是在红尘之中,所以说其实是没有离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诸比丘对曰:如是!世尊!如世尊教,我等族姓子所以出家学道者,以求无为道,灭五阴身,是以学道。】(《增壹阿含经》卷十六)这一部分的佛法,是从整体佛法里面析分出来一个小部分,是要对治一分心量狭小又畏惧于生死,希望赶快能够离开生死,而不太在乎说其他有情应该何去何从的这一部分的学人。那么提醒他们说,作道是为了要欲离生死、求无为道故。所以教给他们是欲离生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这些都可以泛指于天上,因为教、天主教或是这个问题所提到的耶稣教,实际上是说这个上帝教,这些就是属于在天界中去施设一个地方,我们称之为天堂。可是实际上,他们所认为安稳自在的处所,实际上是从来不安稳自在。以欲界来说,欲界根据佛经有介绍,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欲界整个会毁坏。当这个世间的天象开始变动的时候,大火焚烧,然后,一切都不安稳;不安稳的情况下,最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人是如何变丑的?我们看一段经典里面这样的描述:【若彼众生以手撮此地味食已,如是如是,身生转厚、转重、转坚,若彼本时,有清净色,于是便灭,自然生闇。婆私咤!世间之法,自然有是,若生闇者,必生日月,生日月已,便生星宿,生星宿已,便成昼夜,成昼夜已,便有月、半月,有时、有岁。彼食地味,住世久远。】(《中阿含经》卷39)这里佛陀又告诉我们一个律则:如果说身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我们透过这样的经典就可以知道,佛陀是多么照顾我们。有那么多的如来在这部《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来告诉我们,祂们都愿意来摄受我们来向往佛道;乃至于大菩萨就是示现。示现什么呢?示现佛陀座下的声闻,因为我们声闻性比较重,所以都想要自我解脱。他们就透过这样的方式,来显示他是小乘人,只关心自己能不能解脱,所以方便来摄受我们。所以我们应当知道这法界的真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佛法所要告诉我们,是超越世间的这种小小福德之上的,就是说佛法所创造的,所创造的这些世界,并不是佛陀自己心目中所想的,而是法界就本有的。所以严格来说,佛教和其他的宗教来说,佛陀所说的法——佛教,并不是创造、并不是施设的,是本有一个法祂存在。法界有这本有的因,不可思议的因,所以因为这个因来成为究竟的道理,因此才有佛教,也才有成为佛陀。而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一类的学人就可能会说:我当然知道课诵就是要求看懂经典里面的真正意涵,可是没办法,我就是看不懂啊!所以有一些善知识就会跟他说:看不懂没关系,你就这么看着,就这么诵着,我们每天不是一样有很多不懂的事情吗?日子多了以后,不也是这样一天一天地过下去吗?累积久了以后,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啦!要是都懂了,还要诵什么经呢?因为自己都已经是《经》了!这位善知识倒也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如果是这样,你为什么不开始就好好把自己的能力作好,好好锻炼自己可以出生人的能力,再来出生人?为什么你要这么着急出生这样的人,然后让这些人感受到痛苦、感受到一切的错乱?所以从这第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出生人第一个就很荒谬。第二个,出生人以后,是不是应该来教养大众呢?是不是要好好呵护他们,不要受到生死中的痛苦呢?结果也没有!出生人以后就任由这人, | admin 2018-07-23 |
![]() |
学佛之后,对父母应当更懂得恭敬礼拜、赞叹尊重;可是有些人学佛十几年了,我看是没有学进去:因为父母来了,他并不恭敬;公公、婆婆来了,也不恭敬奉侍;泰山、丈母娘来了,也不恭敬探问,全都不看在眼里,当然更不可能礼拜了。并且有人还到处去讲:“我公公、婆婆多坏!”有的人到处去讲:“我那个泰山好可恶!”这不但不是赞叹尊重,反而是侮辱了。像这 | admin 2018-07-23 |
![]() |
杀猪宰羊、杀鸡杀鸭一世,我相信他们这样干这个行业,一定常常会想到:“我这一世到底杀了多少鸡、多少鸭,宰了多少牛羊,我未来世会不会有恶报?”一定有想过,我不相信哪一个人不曾想过。可是他除了做这个行业以外,不论做什么行业都失败,都没办法生活,这表示他往世修的福德不够,所以这一世不能净命而活。不说世俗人,说出家人好了:有的人出家后不必去外面托钵 | admin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了以后又是怎么一回事的话,那么生命的意义以及价值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安身立命等等人生当中最根本的问题,就都会变得无法来下定论了。因此就会变成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大家都随着个人的习性、好恶,而产生了种种分歧的价值观。 例如:一神教普遍的认为:人是由上帝所造,信上帝的人,死后会得到永生,在天堂享乐;而不信上 | admin 2018-07-23 |
![]() |
今天我们要谈论的题目是:人死后投生是怎么个投法?关于人以及其它道的有情众生,在死了之后怎么去投生的问题,在经论当中有不少的开示,我们今天就依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开示来作说明。 一般的凡夫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我见、无明、贪爱,不明了一切世间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所以就会贪着世间的种种境界而无法放舍;再加上无始劫来,所形成的善恶业因、习气, | admin 2018-07-23 |
![]() |
世尊曾经在《契经》中说过:在四天下中,我们南阎浮提洲的人,有三件事情胜过其他三大洲:第一是勇健、第二是有忆念之心、第三是身口意行清净。什么是身口意行清净呢?就是说,他虽然没有天眼可以看见未来世的果报,但是却能够为未来世的善净果报,预先种下清净因、福德因;他看不见果报却愿意去作,所以叫作身行、口行、意行清净。第二个念心,就是念念想着布施,因为有这个心 | admin 2018-07-23 |
![]() |
首先我们来介绍“夜叉鬼”,夜叉鬼虽然称为鬼,但也有人称他神。夜叉的往世其实是乐善好施的,但是由于他在往昔熏习造作生为夜叉的种子和行为,所以出生为夜叉;夜叉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称为“地行夜叉”,这类的有情虽然喜欢布施,但是他的嗔心很重,所以夜叉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嗔心重。这一类的众生都有他的众同分,每一类的众生都有他的众同分, | admin 2018-07-23 |
![]() |
鬼神也跟我们一样都有第八识如来藏,他们也曾经当过人,因为造作不善业力的关系,所以就投生到鬼道中了。 一般人死后都会出生中阴身,作为投胎转世的媒介。如果,往生者因为太执着于生前的眷属、钱财等等不能放舍,而在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没有去投胎的话,那就只能沦为鬼道众生了,也就是一般民间信仰所供奉的“祖先”。所以,有些旅馆或饭店 | admin 2018-07-23 |
![]() |
而事后得知此状况的邻居,却将本持探视邻居并且祈福的本意,变成了我们也觉得再不去看就看不到的借口。当天,我告诉这些邻居:有慈心是美意,但是以此事为借镜,真的要体会什么是有智慧的布施才好。而邻居却被他人称我为菩萨与我大菩萨做的都是大慈悲等名相、名声所框架,自认为是菩萨身分,自认为所做之事是大慈悲,无法忍辱我的善言纳谏。有一则故事:有个人看到一头牛,在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见舍内物,的确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事,是要有更高的智慧,要明了色身无常,非真实我的道理,而且我执要很淡薄,才能够做得到的。但是佛仍然不该以这第二种能舍内外物就满足了,除了能够舍外物、内物之外,我们同时应该还要教化众生,以种种的方便,将众生安置于佛法之中,使他和佛法结上缘,而使得他将来也能有机会得到究竟解脱。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布施时,同时又作教化呢?佛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鹿王看见这种惨状,忍不住悲从中来,哽咽地说:我身为这群鹿的首领,应该深思熟虑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让大家可以栖息;但是我却草率地为了丰美的草原,把大家带来这里,使得整个族群凋落衰败,这是我的罪过啊!因此,鹿王决定亲自去觐见国王,让国王知道狩猎对鹿群的伤害。于是鹿王直接去到京城,来到皇宫,在大殿前下跪,请求国王说:我们这群卑微的牲畜为了贪求活命,因此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有为我们开示说:应当要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因此,你们应当努力精勤地布施,这样自己的身心才能得乐,也能够让他人得到快乐;不要因为贫穷的缘故而互相的杀害、吃掉对方,因此而无法离开三恶道。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爱好布施的人也是如此,因为知道我们这个色身是危脆的,财物是无常的;修福的时候就如同在火灾中把财物搬出去,后世受到快乐就如同这个人重新整修屋宅一样,财物依旧存在而搬回屋里去。而愚痴的人就只知道保护着屋宅,急忙间营救不及,不知火势而全部烧尽,屋宅也没了,财物也没了,只好饥寒受冻,忧苦的过完一生;这就譬如很悭吝的人也是如此,不知道身命无常,也许很快的就死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