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独有迈俗之志。童丱邈焉异于常伦。年二十余受经于左溪。与之言大骇。异日谓然曰。汝何梦乎。然曰。畴昔夜梦披僧服掖二轮游大河之中。左溪曰。嘻汝当以止观二法度群生于生死渊乎。乃授以本师所传止观。然德宇凝精神锋爽拔。其密识深行冲气慧用。方寸之间合于天倪。至是始以处士传道。学者悦随。如群流之趣于大川也。天宝初年解逢掖而登僧籍。遂往越州昙一律师法集。广寻持犯开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我居邻周给迭互。绷褓间抱乳汝。长成何忘此惠耶。行心慈爱终夕不乐。于是运算毕召净人。戒之曰。汝曹挈布囊于某坊闲静地。午时坐伺得生类。投囊速归。明日果有[狂-王+段]彘引豚七个。净人分头驱逐[狂-王+段]母走矣。得豚而归。行已备巨瓮。逐一入之闭盖。以六乙泥封口。诵胡语数契而止。投明中官下诏入问云。司天监奏。昨夜北斗七座星全不见何耶。对曰昔后魏曾失荧惑星。至今帝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听我三事方誓出家。不断情欲荤血过中食也。奘先以欲勾牵。后今入佛智。佯而肯焉。行驾累载前之所欲。故关辅语曰三车和尚。即贞观二十二年也。一基自序云。九岁丁艰渐疏浮俗。若然者三车之说。乃厚诬也。至年十七遂预缁林。及乎入法。奉敕为奘师弟子。始住广福寺。寻奉别敕选聪慧颖脱者。入大慈恩寺躬事奘师学五竺语。解纷开结统综条然。闻见者无不叹伏。凡百犍度跋渠。一览无差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我母何罪。王曰。生和尚时食鸡卵。又取白傅头疮。坐是之故。职汝之由。邻悲号委顿求王请免。曰絷縻有分放释无门。然则为法师计。请往鄮山礼阿育王塔。或可原也。邻诘朝遵途。到句章山寺叩头哀诉。五轮着地礼毕投策至四万数。俄闻有呼邻声。若蔡顺之解。望空见云气中。母谢曰。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矣。故来报汝。倏然不见。邻后求解经论至于关辅间。外学兼通美声籍甚。以名僧之选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我小乘之人。大德是登地菩萨。乃让席推尊。畏施之以名衣。升空而去。畏复至乌苌国。有白鼠驯绕日献金钱。讲毗卢于突厥之庭。安禅定于可敦之树。法为金字列在空中。时突厥宫人以手按乳。乳为三道飞注畏口。畏乃合掌端容曰。我前生之母也。又途中遭寇举刃三斫而肢体无伤。挥剑者唯闻铜声而已。前登雪山大池。畏不悆。掬多自空而至曰。菩萨身同世间不舍生死。汝久离相宁有病耶。言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猗欤我佛号大遍知。知教法之无依。委帝王之有力。当二千载之后。属一万年之初。伏惟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陛下。神龙在天爱日升上。土疆开辟四夷请吏。而贡琛时律均和。百谷登敖而栖亩。耕籍田而又劝。赐酺饮以咸欢。儒术特兴玄风爰振。是以麒麟非中国之物。白雉非草莽之禽。今游苑囿之间。且类牢笼之畜。近以从澶至濮黄河牵一带之清。自古及今青史载千年之应。斯盖 | 三摩地 2018-07-19 |
![]() |
action=show&id=14814 4、河南濮阳市统战部 围绕做好抵御境外佛教渗透,特别是抵御净空及“净宗学会”渗透工作……特别是净空及“净宗学会”向我渗透的由来、渗透渠道、危害及佛教界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点击:http://py.rootinhenan.com/rootinhenan/html/20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浙江省佛教协会(浙佛[2016]50号)关于防范和制止藏传佛教在我省非法传播问题的通知各市佛教协会,普陀山佛教协会: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更好地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根据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要求,现就防范和制止藏传佛教在我省非法传播问题通知如下:1、未经批准,不得允许藏传佛教僧人在我省住持或参与讲经传法、灌顶收徒、火供等宗教活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我说是慈有无量门。所谓神通。善男子。如提婆达教阿阇世欲害如来。是时我入王舍大城次第乞食。阿阇世王即放护财狂醉之象。欲令害我及诸弟子。其象尔时蹋杀无量百千众生。众生死已多有血气。是象嗅已狂醉倍常。见我翼从被服赤色。谓呼是血而复见趣。我弟子中未离欲者。四怖驰走唯除阿难。尔时王舍大城之中一切人民。同时举声啼哭号泣作如是言。怪哉如来今日灭没。如何正觉一旦散 | admin 2018-07-19 |
![]() |
三宝性相常乐我净。一切诸佛无有毕竟入涅槃者常住无变。如来涅槃。非有非无。非有为非无为。非有漏非无漏。非色非不色。非名非不名。非相非不相。非有非不有。非物非不物。非因非果。非待非不待。非明非闇非出非不出。非常非不常。非断非不断。非始非终。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非阴非不阴。非入非不入。非界非不界。非十二因缘非不十二因缘。如是等法甚深微密。昔所不闻而能得闻 | admin 2018-07-19 |
![]() |
日若念言我不至西还东方者。无有是处。佛性亦尔。若不闻不戒不施不修不智。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无有是处。世尊。诸佛如来说因果性非有非无。如是之义是亦不然。何以故。如其乳中无酪性者则无有酪。尼拘陀子无五丈性者则不能生五丈之质。若佛性中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树者。云何能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树。以是义故。所说因果非有非无。如是之义云何相应尔时世尊赞言。善 | admin 2018-07-19 |
![]() |
我经中说。若有比丘修习定者。能见五阴生灭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间之事尚不能了。况于出世。若无定者。平处颠坠。心缘异法。口宣异言。耳闻异语。心解异义。欲造异字手书异文。欲行异路身涉异径。若有修习三昧定者。则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能大利益。一者定。二者智。善男子。如刈菅草执急则断。菩萨摩诃萨修是二法。亦复如是。善男 | admin 2018-07-19 |
![]() |
时非时常无常我无我乐无乐净无净。色受想行识非色受想行识。内入非内入。外入非外入。十二因缘非十二因缘。是名如来佛性有无。乃至一阐提佛性有无。亦复如是。善男子。我虽说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众生不解佛如是等随自意语。善男子。如是语者。后身菩萨尚不能解。况于二乘其余菩萨。善男子。我往一时在耆阇崛山。与弥勒菩萨共论世谛。舍利弗等五百声闻于是事中都不识知。何况出 | admin 2018-07-19 |
![]() |
文殊师利!尔从本已来无有我、人,但以内心见有我、人,内心起时,『我』必被害,即名为害。」于是五百比丘自悟本心,如梦如幻;于梦幻中无有我、人乃至能生、所生、父、母。于是五百比丘同赞叹曰:「文殊大智士,深达法源底;自手握利剑,持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真的不知道要怎么杀啦!有一天世尊因为灵山会上说法的时候,看见五千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想想看:我们觉知心以及作主的意根,时常有喜怒哀乐,也会喜欢、也会厌恶,所以会做许多的决定,决定要继续享受、或决定要赶快远离;可是如果你的如来藏祂也跟你一样有喜怒哀乐,也会做种种思量决定,那么每一个人都将会成为精神病患,成为双重人格者。所以真实心是恒时随缘、随顺众生的,就像普贤十大愿王讲的恒顺众生一般;祂自己从来都没有意见,永远随顺众生的心想而运行,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有一天,有个当官的人去拜访,接待就坐之后,他问玄沙禅师:“如何是日用而不知?”玄沙禅师随口就说:“吃果子吧!”就把果子端给他,他就拿了个枣子吃啰!可是他吃果子时一直在想:“为什么我正在吃果子的时间这么长,禅师都没有为我回答?”好不容易三口并两口把果子吃完了,玄沙还是没有回答,他就赶快再问:“禅师啊!如何是日用而不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佛陀如果没有教导破除「我见」,来作为佛法中所说的禅定的基础,那就和世间一般的禅定相同,佛法就没有特别殊胜的地方。根据佛典的资料,无量世以来,在六道轮迴的一切有情(补特伽罗),都曾经证得过四禅,因此这看似非常困难的禅定工夫,实际上每位众生都曾经修得过。而「禅思」和「禅定」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禅定」是专心致志地在捨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境界地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祖师们的公案,我还没有找到这么一个例子,只有在《楞严经》里面,有个香严童子,闻香而悟。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人,鼻根不利,所以很难悟。但是有个香积国,只要闻到饭的香味,一个个都悟了,鼻根猛利的原故。第四门:舌尝味而悟入。《楞严经》里面有药王菩萨、药上菩萨,因为尝味而悟入。祖师的公案里面,我只见到一则跟舌头有关的,但是也没有悟入。有个当官的人,姓韦,他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楞严经》卷十)也就是说,在理上能够开悟,属于一念相应的顿悟;于顿悟时,也仅是断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我见,并不是一悟即至佛地。在事上还有一念无明的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一念无明的习气种子随眠、无始无明尚未断除;所以还要将近三大无量数劫,依序将这些无明一一加以断除。譬如,菩萨进入初地以前,已经将三界爱现行加以降伏,也就是最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在佛门中有人主张“顿悟与渐悟”,或者主张“开悟来得很快,我们称为顿悟;需要长时间修持的,我们称为渐悟”,或者主张“悟是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累积多了就会开悟”,或者主张“很简单,你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并且通过训练与修行的过程,经过一段长时间,可能会达到最高点,这即是被称为渐悟”。这样说法,如果没有佛法正知见以及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