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佛教的三世因果概述二、业1、身口意三业2、共业和别业3、定业和不定业4、善业、恶业、无记业三、因缘1、亲因缘2、等无间缘3、所缘缘4、增上缘四、果报1、异熟果2、等流果3、士用果4、增上果5、离系果五、对因果规律的误解1、因果是自作自受的2、因果各业不同3、一业多果,多业一果4、因缘果报的运作由心造六、运用因果利益无边一、佛教的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指的是前世造因, 三摩地

2018-07-22

”在唐武宗会昌法难之后,佛教界遭遇空前浩劫,一直到唐懿宗想要振兴佛教,所以迎请知玄与外道徒众辩论而中兴佛法,因此名震一时,成为当时佛教界的领袖。唐懿宗咸通十年,皇帝到安国寺,封知玄为悟达国师,并赐檀香宝座一座,高二丈,非常庄严!当悟达国师升堂讲经时,生起一念憍慢之心,左膝盖生出一个人面疮;这个人面疮有眼睛、眉毛、嘴巴、也有牙齿,而且每天需要喂 三摩地

2018-07-22

梁武帝信奉佛教之后,就十分的虔诚,成为历史上佛门的大施主;甚至,他三次跑到同泰寺去舍身修行,然后再让大臣们拿著钱去把他赎回来,这是他明明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而故意去作,所以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他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死后堕入了畜生道变成一只巨蟒。为了超度他的皇后,他延请高僧写了《梁皇宝忏》,字词优美,至今仍然是佛门中最重要的忏本之一。他建了很多的寺庙,又 三摩地

2018-07-22

佛弟子若欲往生极乐,以持念弥陀圣号较易相应,但事实上,初地以上的菩萨都已发起十无尽愿,誓愿护持一切诸佛教,更何况是等觉菩萨与诸佛;所以行者当知,忆念任何一尊佛菩萨的功德利益都是殊胜无比。经中说忆念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佛一样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管您是念释迦世尊、药师琉璃光世尊、弥陀世尊、观音、势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都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说,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会事半功倍,也才不会为鬼神所利用而障碍了佛道的修学。另外,神通的示现也应该有一个原则:如果某人无论我们示现神通与否,都无法度他进佛门的话,那我们便不应该现神通;如果有一个人——真正的学人,我们只要用智慧来跟他 三摩地

2018-07-22

一般来说,鬼神大多偏于道教的法,佛教中比较少;如果鬼神真的要附身,还得要有前面所说的,远因和近缘才能成就,而不是鬼神想附身在谁的身上,就能够附身。譬如:有些人过去生喜欢神通、有境界法,习气带到今生的结果,就比较容易和鬼神相应;有些人则是体质比较差,意志比较薄弱,也容易让鬼神趁虚而入;有阴阳眼的人,由于能看见鬼道众生,所以也比较容易被鬼神附身,被鬼神 三摩地

2018-07-22

由此可见,佛教是主张有因有果,而且是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缘果报的。如果是主张无善恶果报、拨无一切因果的人,经中就会说他是:拨无因果,断灭善根,往诸恶趣。(《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7)常常有人质疑:世间常看到有造恶乃至作奸犯科的人,可是却不见他们受有报应,善恶因果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其实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不是不报,是时候未 三摩地

2018-07-22

今天要来跟各位说明的一个问题是有人问到说:佛教有没有三魂七魄呢?灵魂是不灭的吗?也就是说:佛教有没有说到三魂七魄这个事?佛教有没有说灵魂不灭呢?那我们从各个层次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先说明一下灵魂不灭,其实是佛法中所说的常见,也就是说灵魂见,它是佛法中所说的常见,所以灵魂是佛法中所说的邪见。佛法并没有说灵魂不灭,当然有人说佛法里面不是说有一个不灭的本心 三摩地

2018-07-22

第二种:有人认为信仰宗教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求平安、求快乐、求健康、求富足,他认为佛教也是这个样子。很显然这个是完全误解了,而且是对于佛法内涵完全的一无所知,才会说信仰宗教的目的,都是一样求平安、求快乐、求健康、求富足。第三种:有人认为异于常人的感应能力就是佛法。一般人学宗教,都是要学异于常人的感应能力,认为这个就是佛法。那如果异于常人的感应能力是佛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骗财骗色都是无智的行为,都是盲从的偶像崇拜,全部统统违背佛教所教导智慧为先导的要领;因为佛陀所教导的,大家是要依智不依识,应当依于智慧为先导而行;而众生大多是因为对于佛法知见的欠缺,所以容易被这些错误的说法误导。所以,如何建立正确的三乘菩提知见,是很重要的工作!我们这一系列三乘菩提的电视弘法节目,就是希望依据佛陀的圣教以及法界实相的智慧而说明, 三摩地

2018-07-22

神通在佛教中是存在的,有时为了摄受众生也是必要的。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会事半功倍,也才不会为鬼神所利用而障碍了佛道的修学。我们常会在经典中看到,佛菩萨为了摄受教化众生,以其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示现种种的神通变化。比如说在《妙法莲华经》卷六〈如来神力品 三摩地

2018-07-22

在唐武宗会昌法难之后,佛教界遭遇空前浩劫,一直到唐懿宗想要振兴佛教,所以迎请知玄与外道徒众辩论而中兴佛法,因此名震一时,成为当时佛教界的领袖。唐懿宗咸通十年,皇帝到安国寺,封知玄为悟达国师,并赐檀香宝座一座,高二丈,非常庄严!当悟达国师升堂讲经时,生起一念憍慢之心,左膝盖生出一个人面疮;这个人面疮有眼睛、眉毛、嘴巴、也有牙齿,而且每天需要喂食,犹如 三摩地

2018-07-22

类似的传说当然不会是正统佛教中的主张。但是自从婴灵之说流传以来,除了人工流产过的父母与家庭受到困扰之外,一般人在遇到物质或者精神上的突发状况时,也总会疑神疑鬼,认为是婴灵在作祟;好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到处都有婴灵正等待时机来对人们下毒手报复似的。人们对于婴灵之说的恐慌,可能是认为婴儿无知、任性、不可理喻,因此,一旦认为是受到婴灵干扰时,也就束手无策 三摩地

2018-07-22

可见佛陀苦口婆心说法,讲菩萨行的六度并不是为了所谓的「佛教」而说。这也是佛陀说世间一切法即是佛法的原因,怕人们执着于宗教的名称而失去了修持「离苦得乐」法门的机会。也就是说,六度并不是说你想要修行成佛、成菩萨才需要修行的,它们乃是一套有力的方法,可以让人们在无法得到究竟之前,能够在这有苦有乐的世间多造「乐」的因,少造「苦」的因,而得到世间法中的「离苦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的许愿和还愿无论看似多么的虔诚,无疑是对佛教的亵渎,对佛菩萨的亵渎。所求‘灵验’者,无非也只是因缘巧合,实在与佛菩萨加持无关。那么,佛教讲的许愿、还愿是什么呢?佛教经典里你是找不到[许愿][还愿]这两个词的,但是会经常见到[发愿]这个词。[发愿]和[许愿]有什么区别?[发愿]简单的理解就是——我希望通过我的某些行为达到某种结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的人他也会坐在法座上,不过他却不是佛教道场的法座,而是神道教、鬼神教的这些道场的法座,然后爲衆生办事,干预因果。如果大家想要学好、学好佛法的话,其实是不应该祈求跟鬼神魔亲近的;有鬼神魔接近的时候,也应该要远离。也不要心里面老是想说:「我可能开悟了,那如果我开悟以后要有神通。」这样的想法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爲我们菩萨的佛菩提道的次第,是要安排在三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些佛教信徒在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在世间功名、婚姻、健康、财富等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常会到佛寺里祈求佛菩萨的加持庇佑。甚至有些人,只带了少量的供品,所求的却比天还要大。而且,有的人信佛都只是随心所欲,即刻就要满意;若是没有立刻实现,那么就说佛菩萨不灵啦!这些人心中常常是这样子想:我信佛已经很多年了,经常的供养三宝,也常参加各处的,而且也常常劝人行善;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死亡之后还有来生,因此佛教都说死亡为往生。而从现今科学的角度来看,在Discovery频道中也有一个节目叫作前世今生—轮回的故事1,科学家找了一些拥有前世记忆的孩子们,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也证明了有前世。在故事中有一位已往生的爸爸投生成为自己女儿的孩子,那个孩子还记得自己的前世,跟他妈妈说很多上辈子细微的事情,让他的妈妈,也就是让他上辈子的女儿非常惊讶 三摩地

2018-07-22

不了解佛教的人会以为佛教是厌世的或消极的,其实那都是错误的观念!佛教因为包含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也包含了大乘与小乘(或称三乘菩提:大乘菩萨道和声闻、缘觉二乘)。大乘佛教就是菩萨道,也就是佛菩提道,佛菩提道中也包含了小乘所修解脱道的内涵;佛菩提道就是从信受大乘佛教、信受大乘三宝开始修起,信具足以后开始修习六度波罗蜜多,乃至修学十度波罗蜜多,才完成佛道 三摩地

2018-07-22

若想得到无上妙智慧,当然要在三宝种福田,但是不该在破坏的藏密毒田下种,因为他们不能增长你的无上妙智慧,还会变成破法的共业:成为帮助他们以外道法取代佛教原有的。所以种福田时千万不能随便乱种,种福田时还得要有智慧,所以佛特地教导我们要能分别福田与贫穷田。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而能分别:布施给一般贫穷的众生是布施于贫穷田,来世也有收获:施于畜生可得百倍之回报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