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中国地区佛法弘传,以大乘佛教为主;大乘佛教乃是人菩萨行为主,天菩萨行为辅之佛教,是故大乘佛教中,将僧宝分为凡夫僧与胜义僧。凡夫僧谓一切出家剃发、身披僧服之三乘比丘比丘尼,尚未见道者,具名凡夫僧。胜义僧则谓一切于大乘法中见道不退之人,不论其身为出家相抑在家相,亦不论其身为人身、天身、傍生身,俱名胜义僧。胜义僧又得名为菩萨僧,依菩萨藏法而见道故。若人受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进入正确的佛法殿堂里面,进入真正的佛教里面,因为“佛教”这个名称它不是专利权,因为没有人能够来验证这个,所以很多人就可以假冒佛教的名义来欺骗众生,所以我们在五浊恶世里面就要具有这个智慧,来区别善恶,来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什么是外道的徒众,什么是外道之法。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当自己想了解佛教、想学习佛法,就去皈依即可。◎皈依不是皈依哪个人,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当自己愿意受持五戒时再受戒即可。4、皈依三宝的功德利益有哪些?答:可以说在人生中,所得一切利益总加起来,也不及皈依三宝的功德之大之多。《佛说希有校量功德经》中说:皈依三宝所得的功德之大,若具足四事供养,乃至建七宝塔供养舍利的功德,尚不及皈依三宝所获得功德的百 三摩地

2018-07-22

例如,假藏传佛教的,不懂佛教的深义,却说佛陀三转法轮的说法互相矛盾。说:佛陀有三次重要的转法轮——传统上,佛陀对主要的三次佛法教示,传统上称为三转法轮——严格地说,这三次转法轮所开示的法教是互相矛盾的——某些内容不相符合。既然这些法教皆是佛亲口所说,却又互相矛盾……另外,世尊明明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进入正确的佛法殿堂里面,进入真正的佛教里面,因为“佛教”这个名称它不是专利权,因为没有人能够来验证这个,所以很多人就可以假冒佛教的名义来欺骗众生,所以我们在五浊恶世里面就要具有这个智慧,来区别善恶,来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什么是外道的徒众,什么是外道之法。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意思是说,生长善根的方便行,首先就是于佛法僧三宝应当要生起爱敬心,因为三宝存在,代表著佛法还存在人间,人间还有佛教,众生可以依止它来安身立命。所以对三宝要有爱敬心,特别是修学佛菩提道的学人,于三宝所在更应当要生起爱敬心,才可能有证悟佛菩提的因缘。如何才能于三宝所在生起爱敬心呢?就是先要认识三宝,对三宝有了正确的认识,才会生起爱敬心乃至归命三宝。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如果说有些宗教,他把这个三宝视为秘密,你就可以知道说:实际上他不是佛教,他说的也不是佛法,所以他们所说的不是正确的三宝的意涵,他们只是把佛法中的这个名相(三宝的名相)偷去,然后说成是他自己的,就把它当成是秘密。可是当他说成秘密的时候,事实上他是每个人去的时候,他都告诉你说:我们的‘三宝’是什么……直接告诉你,而告诉你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也许有人发觉到了:你萧平实似乎少讲了一种声闻僧──声闻圣僧,难道声闻僧之中都没有圣僧吗?从目前的文献上来看,当代声闻法中已经没有圣僧了,连声闻初果都没有了;包括南洋的佛教界或台湾的南传佛法中,全都一样。也许有人不相信,那么平实就从五百多年前南洋觉音论师所写的《清净道论》来说明:从觉音论师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连我见都还没有断除;而南洋佛教五百多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是在空旷荒野,没有如来的舍利塔、佛教寺院、如来圣像的地方,也应当常常系念于如来、尊重赞叹。若在空野没有塔、像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的力量兴建塔庙,或劝别人与我们一起来作。看见别人正在作如来形像、塔、寺时,若是自己没有能力共同合作,也应当心生欢喜,就会有随喜的功德。如果在法上有所修证了,应当凭借你实证的智慧功德,广教众人共同兴建寺庙来供养如来形像。 三摩地

2018-07-22

弥勒菩萨承佛教旨即与出家,受于具戒。】(《大宝积经》卷八十五)有一个跋陀罗他想要出家,就到佛前跟佛说他要出家作比丘,这个其实就是他想要剃发、要著染衣,要作佛弟子的,要进于僧团里面。那这个时候释尊告诉弥勒菩萨说:你应该对这个善男子(也就是说跋陀罗)剃除须发,授具足戒。也就是帮他授具足戒,那授这个声闻的这个解脱戒。那弥勒菩萨承佛教旨就对这个跋陀罗剃除须 三摩地

2018-07-22

那是否念佛求佛,佛菩萨才会保佑众生吗?《大智度论》上有记载,世尊成佛后一直在关切每一个众生的善根是否成熟,没有成熟的巧设方便予以成熟;善根是否增长,没有增长的,巧设方便予以加持成长;一心一意在呵护每一个众生,默默的给予关心和加持,无论你是否有求佛菩萨,无论你是否有信仰佛教,无论你是否有给佛菩萨上供,这一切都不是佛菩萨是否护佑你的条件,佛菩萨是无条件 三摩地

2018-07-22

于大乘法中出家之人,爱声闻戒而不曾爱菩萨戒,总以声闻戒为自高之根本,歧视在家菩萨;如是诸人,不速求大乘见道,而汲汲于抵制大乘见道之居士,终将难免使得大乘佛教渐渐推向在家佛教之路;佛教若真步向此途,则必咎在出家法师,以大乘法师无智自证、兼亦不乐证得大乘第一义谛故;一切佛子若有欲求大乘第一义谛者,必须向居士礼求,则大乘佛教最后将无出家法师住持宗门正法,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是在空旷荒野,没有如来的舍利塔、佛教寺院、如来圣像的地方,也应当常常系念于如来、尊重赞叹。若在空野没有塔、像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的力量兴建塔庙,或劝别人与我们一起来作。看见别人正在作如来形像、塔、寺时,若是自己没有能力共同合作,也应当心生欢喜,就会有随喜的功德。如果在法上有所修证了,应当凭借你实证的智慧功德,广教众人共同兴建寺庙来供养如来形像。 三摩地

2018-07-22

懂得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这就是懂得佛法、亲证佛法啦!他们都是用自己错误的想法来衡量佛地的智慧境界,所以那些弘传所谓原始佛法的法师们(编案:指印顺法师!等人),他们都不承认有报身佛,只承认在人间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道成肉身佛;他们绝不承认有天界的报身佛j也不承认有真实存在的自受用的自性法身佛;所以他们绝不承认天界也有佛法的弘传,认定只有人间才有佛法,才会 三摩地

2018-07-22

《三称三拜,合掌》○○○,皈依佛教大乘贤圣僧,皈依大乘正见菩萨僧:皈依证悟实相诸胜义菩萨僧,皈依学地诸正见菩萨僧,皈依十方一切胜义菩萨僧。皈依僧竟,听受教诲,永不随顺外道言教。《三称三拜,合掌》发愿○○○,自皈依佛,尽未来际,永不堕地狱。○○○,自皈依法,尽未来际,永不堕畜生。○○○,自皈依僧,尽未来际,永不堕饿鬼。《三称三拜》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 三摩地

2018-07-22

皈依僧:皈依佛教圣、凡正见僧,清净众中尊。一、皈依证悟实相诸胜义菩萨僧。二、皈依学地诸凡夫菩萨僧。(录自〈正觉同修会三皈依文〉)《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5〈4有依行品〉:【云何名胜义僧?谓佛世尊;若诸菩萨摩诃萨众,其德尊高于一切法得自在者;若独胜觉,若阿罗汉,若不还,若一来,若预流。如是七种补特伽罗,胜义僧摄。若诸有情带在家相,不剃须发、不服袈裟,虽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修学佛法应该要进入正确的佛法殿堂里面,进入真正的佛教里面,因为“佛教”这个名称它不是专利权,因为没有人能够来验证这个,所以很多人就可以假冒佛教的名义来欺骗众生,所以我们在五浊恶世里面就要具有这个智慧,来区别善恶,来分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什么是外道的徒众,什么是外道之法。那我们要知道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之后,我们还要知道这个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由是缘故,学大乘法者,当以阿赖耶识心体及一切种子之证知,作为佛教之正法,异此则无真如可证故,异此则无任何佛法可修、可证、可知也。由是缘故,说阿赖耶识之集藏生死体性应加以对治,应灭除其阿赖耶性,是故方便称说「阿赖耶识是生灭法」,然是指灭除阿赖耶识心体中之执藏生死种子,改名为异熟识,名为「灭阿赖耶识」,非是灭除阿赖耶识心体也,阿赖耶识心体永远无法可灭故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如果单纯只有自性三宝,而没有世间三宝,那众生怎么学习?而如果只有这个自性三宝,没有出世间三宝,那众生怎么循序渐进的方式来成就呢?所以说因为有自性三宝,有出世间三宝也有世间三宝,所以使得佛法能够一直延续,也使得这个三界里面的佛教能够建立,能够利益众生,使得这个三界的众生能够逐步地迈向成佛之道,也使得佛种能够永远没有断绝。所以说世间三宝、出世间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世间有情毁辱圣教,事常等闲,无可更道;然诸出家众剃染求道,舍诸家亲,孑然行止,孜孜勤苦,誓志宏扬圣教,宁可万年孤灯,要受如来圣典,亲蒙旨意,不敢大言以为世间法;若不得旨趣,心地不明,宁默终生,紧护身口,尚且不自为标榜,何有立诸异说以邀世名!如是僧宝,人天礼赞,虽不得悟明宗旨,深可景仰;袈裟被身,道统是临,真未来佛!岂可以其今生道业而轻之哉!如幼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