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朕于佛教敬信情重。往者周武之时毁坏佛法。发心立愿必许护持。及受命于天。仍即兴复仰凭神力。法轮重转。十方众生俱获利益。比以有陈虐乱残暴。东南百姓劳役不胜其苦。故命将出师。为民除害。吴越之地今敕廊清。道俗又安。深称朕意。朕尊崇正法救济苍生。欲令福田永存津梁无极。师既已离世网。修已化人必希奖进。僧行固守禁戒。使见者钦服闻即生善。方副大道之心。是为出家之业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刻以为记宋文帝集朝宰论佛教文帝即宋高祖第三子也。聪睿英博雅称令达。在位三十年。尝以暇日从容而顾问侍中何尚之。吏部羊玄保曰。朕少来读经不多。比日弥复无暇。三世因果未辨。措怀而复不敢立异者。正以卿辈时秀率所敬信也。范泰谢灵运常言。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政。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理为指南耶。近见颜延之折达性论。宗炳难白黑论。明佛法深尤为名理。并足开奖人意。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而问佛教化一指曰。既是瞿昙在此。望施我一指头满我所愿。才举刀。世尊拽脱便去。世尊徐行。殃崛急赶不上。乃高声叫曰。住住。世尊曰。我住久矣。是汝不住。殃崛忽然感悟。投佛出家。佛却令持钵至一长者门。其家妇人正值产难。长者曰。瞿昙。汝为至圣。当有何法能免产难。殃崛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我回问世尊。却来相报。及返具事白佛。佛告殃崛。汝速去报言。我自从贤圣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看读佛教亦然。当须见月亡指。不可依语生解。古德云。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有志之士。读书看教能如是。方体圣人之意少分也昔李文和都尉。参石门慈照聪禅师。悟临济宗旨有一偈曰。学道须是铁汉。著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妙哉斯言。可以为光明种子发机之助也世间尘劳之事。如钩锁连环相续不断。得省处便省。为无始时来习得熟。若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作者纪华传,1970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一、研究的缘起 中国禅宗从菩提达摩以来,禅法内容和禅风特点历经变化,大致可概括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达摩至五祖弘忍,主要为“藉教悟宗”阶段,即重视佛教经典,将佛经作为指导修行和印证是否开悟的依据,同时重视坐禅和具体的 | admin 2018-07-19 |
![]() |
鼓山是佛教名山,在盛唐以前却并不被地理史学家所重视,直到建寺以后,其景色秀丽才为世人所知,而且因其高僧辈出而名闻于天下,后来鼓山涌泉禅寺甚至被尊为“闽刹之冠”。明末清初无异元来、永觉元贤等住持鼓山涌泉寺,会通儒佛,融合禅教,大扬曹洞禅风。此后,元贤的为霖道霈承继其法,并经门人惟静道安、恒涛大心至遍照兴隆等,形成曹洞宗之“鼓山系”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自此宗杲被视为“定光佛”再现(称锭光佛,即佛教中的“提洹羯佛”)。宗杲在衡州,问心无愧,十分坦然,向佛之心不忘,利用所有空余时间集各先师语录公案编成《正法眼藏》一书(3卷),此书在中国禅宗史上极有影响。在衡州,追随宗杲习法参禅的人很多。官任提举的李献臣,前后四年侍奉宗杲,虚心学禅,终成正果。绍兴二十一年(1151),秦桧闻讯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范成大在宁国游览时,瞻望崇因寺,与宗杲一道探讨佛学,借千僧井泉水之味阐述对佛教的理解。范成大赠诗《妙喜景》:“二士共谈碑上法,千僧同酌沼中泉。法门泉味知多少,水桶绳头一串穿。”以作纪念。宗杲与宣城感情深厚,回到当年绍珵禅师指点他参悟云门宗的景德寺,与同门师兄弟交流习法所得。他与敬亭山下广教寺住持长老交好,到广教寺拜访了长老,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在中国佛教史上,《碧岩录》的出现,标志着禅宗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由讲“公案”、逗“机锋”的《灯录》(如《景德传灯录》)、《语录》、(如《古尊宿语录》)阶段,发展到注释“公案”、“机锋”的阶段。因此,《碧岩录》在禅门声价颇高。这本书和《圆悟心要》一起,被收入日本的《大正藏》,日本佛教界奉为必读经典。杨岐方会一派,不仅继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未悟者,未来开悟也,诚实为禅师之本,故名未悟禅师!一、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2013年,后学我工作之余,一个人先后游历了浙江省宁波市的阿育王寺和天童禅寺,当时阿育王寺正在大规模修缮重建,参观者很多,天童禅寺相对安静,坐落于山腰之上,古色古香,惊讶于宁波居然有如此古朴之寺院……可当时游历时,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两个寺院在中国佛教禅宗传承史上曾经起到的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灵山胜水,当引来高僧大德,于是,宜丰的黄檗山注定了要成为佛教禅宗祖庭之胜地。不知何时何日,一位云游四海的印度僧人来到此处,抬头一看,觉得此山水胜景真像天竺国的鹫岭,于是命名曰:“鹫峰”,并建鹫峰寺修行。此僧姓甚名谁、法号为何一概不知,后来他的下落怎样、葬于何处也一无知晓。只是数百年后,从江西奉新的百丈山来了一位禅师,名叫希运,他是奉师命来此处修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身为一代高僧,大慧宗杲禅师推动了中国禅宗佛教思想的发展。大慧宗杲禅师是宋代临济宗杨岐派僧人,大慧宗杲禅师原姓奚,是安徽宁国人士。7岁时,大慧宗杲禅师前往东山慧云寺出家,第二年,受具足戒。不久之后,大慧宗杲禅师外出参访,期间,大慧宗杲禅师拜访过湛堂文准、洞山微等众多佛家名士。宣和年间,大慧宗杲禅师和圜悟克勤在开封生活,等到大慧宗杲禅师大悟之后,就跟随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临济宗是中国佛教中禅宗五家之一,由于此宗的开创者义玄,在河北镇州(今河北省正定县)的临济禅院举扬一家的宗风,后世就称它为临济宗。义玄(?——867)是六祖慧能下的第六代,曹州南华县人,出家后广究毗尼及经论,既而到各处参学。首先参谒洪州黄檗山的希运禅师,问“如何是佛法的大意?”三度发问,三度被棒打,于是向希运告辞,希运叫他到高安滩头去参谒大愚禅师。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将知佛教还可加减否。如慧严重译泥洹经加之品目。忽梦神人怒责声色颇厉。曰涅槃尊经何敢辄尔轻加斟酌。是知兴福不如避罪。斯言允矣。今则不勤课励靡事增修。因搜颖脱之数员。责显盂安之三宝。就今有作何代无人。或京兆开乎海池。或终南建乎兰若。铸大悲之铜像。造相国之伽蓝。或代病利人。或护生掘土。铸钟感瑞。立刹参云。刻像繁多。修台浩博。披榛平田之梵宇。脱样阿育之浮图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未闻中华演述佛教倒传西域。有诸乎。通曰。昔梁武世吐谷浑夸吕可汗使来。求佛像及经论十四条。帝与所撰涅槃般若金光明等经疏一百三卷付之。原其使者必通华言既达音字。到后以彼土言译华成胡。方令通会。彼亦有僧。必展转传译从青海西达葱岭北诸国。不久均行五竺更无疑矣。故车师有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皆为胡语是也。又唐西域。求易道经。诏僧道译唐为梵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佛教宜然无妄酿矣。通曰。灵幽获钟离寺石经。符合无苦。如道明所添糅。使人疑豫。必招诈伪。率易改张称有冥告。诫之哉。唐荆州法性寺惟恭传(灵岿)释惟恭。不详何许人也。少孺出俗于法性寺。好尚逼下多狎非法之友。虽乖僧行犹勤持诵金刚般若。罕离唇齿。酒徒博侣交集门庭。虚诳云。为曾无廉耻。后遇病且死。同寺有灵岿其迹相类。号为一寺二害也。岿偶出去寺一里所。逢六七人少年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又武宗将废佛教也。近寺有陆宣者梦圣者云。受弟子供施年深今来相别。且归西天去也。宣急命画工图写真貌。至会昌五年毁拆寺宇。方知告别之意焉。距咸通七年蝗灾。尔时弥空亘野食人苗稼。至于入人家食缯帛之物。百姓彷徨莫能为计。时民人吴延让等。率耆艾数十百人。诣像前焚香泣告。即日虫飞越境焉。乾符五年寺众当诣阙乞钟归寺。差僧选日登途。圣者先入右神策军本局。预陈嘱托。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佛教儒行合而为一。学者流误。故亲校经论延来者听受。故大起僧坊将警群迷。故广图菩萨因地。善护诸命。故曲济众生寿量。以文字度人。故工于翰墨。以法皆佛法。故兼采儒流以我慢为防。故自负衣钵。以规规为任故纲正缁林。以发挥道宗。故上行恭礼。以感慕遗迹。故不远他邦。以龙象参议。故再至京国。以轨度端明。故研精律部欤。黄门侍郎卢藏用才高名重罕于推挹。一见于慎慕味循环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乃慨儒家为佛教之文而多谬解解既谬欤事多误用。拟白乐天六帖。纂释氏义理文章。庶事群品以类相从。建其门目总括大纲。计五十部。随事别列四百四十门。始从法王利见部终师子兽类部。其间物类检括周旋。令供笔之时必无告乏矣。一十年中孜孜罔倦。起晋开运二年至显德元年毕进呈。世宗敕付史馆。赐紫衣仍加号明教大师。以开宝中终于龙兴伽蓝。俗寿七十四。法腊五十四。楚始谋此作。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若是佛教研究者,在未深入研究考据之前,就先以道听涂说一面之词而信以为真,并且落实于文字上而梓行流通,就不是负责任的学术研究者应有的行为了。又据李乃龙先生的考证:【有一天,胡帅发下命令,要“召请”京城各寺的名僧大德,而且指名要请天宁寺的宗杲禅师,前去切磋请教佛门大道。表面上是邀请,其实是要绑架一批中原名僧,为其扫灭中原文化做准备。克勤大师听 | 三摩地 2018-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