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念处经》卷60)那你看看,因为离开嗔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再加上说众生就已经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之后,自己也受用到实质上离开嗔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说,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嗔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说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的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这个时候,不但是今世得到了利益,未来 三摩地

2018-07-23

谓彼先应如是如是亲近念住。由此念故数数作意内住其心。不令此心远住于外。故名近住。云何调顺。谓种种相令心散乱。所谓色声香味触相。及贪嗔痴男女等相故。彼先应取彼诸相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彼诸相折挫其心不令流散。故名调顺。云何寂静。谓有种种欲恚害等诸恶寻思贪欲盖等诸随烦恼。令心扰动。故彼先应取彼诸法为过患想。由如是想增上力故。于诸寻思及随烦恼。止 三摩地

2018-07-23

而善知识又可分外护善知识、同行善知识与教授善知识,参加正觉同修会之共修,具足了亲近此三种善知识之缘。何以故?无论是一般之禅净双修班、进阶班、增上班或者周二对外开放之萧老师讲经时段,都有已经明心的外护菩萨护持,包括环境卫生、舒适空调与座位、安全与秩序,让听课的学员能安心于佛法正知见的熏息。精进禅三共修,更全部都是已经明心或者已明心见性之外护菩萨在护持 三摩地

2018-07-23

于是遵从师命,把以前所亲近过的名师所说般若法义之错误落处公开出来,并把末学修行上的经验,提供出来利乐有心进入内门修学佛道之佛子们,供有心求证悟之佛子们参考。依这些基本的知见,至少能够辨别的义涵与邪法的落处,以免一再被人误导而专走冤枉路,浪费您一生的宝贵时间与精力,故而写成此册薄书。同时书中并把一些误导众生所开示之法语予以说明之:只针对错解般若法义之 三摩地

2018-07-23

于虔恭奉事,亲近参究之中,真善知识观察因缘许可时,三言两语,一戳一棒,便可决了。此即见道,或曰见道迹、见谛、法眼净。此后便发大心,开始自度度人之修道行。不舍精进,深入禅定及教典,修诸百千三昧,迈向薄贪嗔痴,断五下分结、五上分结之路。永离隔阴之迷,生生世世不离此界,与诸同修一起荷担如来家业,广益有情,即是实义菩萨、真释迦世尊之子也。本书所说乃为建立佛 三摩地

2018-07-23

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他就亲近过钱塘圆照法师。当时,钱塘圆照法师正大弘净土法门。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东坡居士请人画了一幅阿弥陀佛像,用来超荐父母。此后,东坡居士每至一地,都要随身带上这幅阿弥陀佛像,并且告诉人说:吾往生公据也。一天,东坡居士往城南安国寺焚香默坐,克已悔过。坐了一会儿之后,他突然觉得身心皆空,当即便领悟到罪垢之性了不可得。后来游庐山,夜 三摩地

2018-07-23

《瑜伽师地论》卷44〈16供养亲近无量品〉中说:如是菩萨于三宝所,由十种相兴供养时,应缘如来发起六种增上意乐:一者、无上大功德田增上意乐。二者、无上有大恩德增上意乐。三者、一切无足、二足及多足等有情中尊增上意乐。四者、犹如邬昙妙华极难值遇增上意乐。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增上意乐。六者、一切世出世间一切义依增上意乐。由是六种增上意乐,于如来所、若于如 三摩地

2018-07-23

当时与我住同一个兰若,一起亲近恩师仁俊长老的有日X法师和惟X法师。每天下午六点到六点半,我们都会在花园里散步,同时聆听师父的随缘开示。有一次听日X法师与惟X法师提起:修般舟三昧观,很容易消业障,修这个法门要不停的经行,不用打坐。当时我心中一动,太好了,这个法门最适合我了。…』(见《十方》杂志1999年8月号第16~17页)3.笔者本人与同参师友亦深愿诸佛威神 三摩地

2018-07-23

由于本人的水平关系,以及亲近老和尚的时间不长,对于他的事情,只能略说点滴,希望诸方大德们,慈悲多加指正。今天就讲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备考本文校摘自庚辰(2000)年正月「众佛」印送之《绍云法师开示录》第三章,文内批注是编者所加。〔注1〕常住是佛教丛林中,对支配和运作日常事务之住众及相关物事的一个总称。虚云老和尚于乙未(1955)年四月十五日在云居山方便开 三摩地

2018-07-23

故宜亲近。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说。色阴尽的。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于时忽然。十方虚空。成七宝色。或百宝色。同时遍满。不相留碍。忽于半夜。在暗室中。见种种物。受阴尽的。能反观其面。各有十种禅那现境。叫著五十种阴魔。迷不自识的。则谓言登圣。大妄语成。堕无间狱。老子说的。其中有精。和孔子说的。空空如也。是见到 三摩地

2018-07-23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识认识境界时也一样,既然六根、六识也是因缘所生的虚妄法,那么就应当要注意诸根律仪,要清楚什么是应当远离的,什么才是应当亲近的。」经过了佛陀这一番的解答开示,天帝释解决了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结缚,而不再迷惑、犹豫了,于是天帝释就有感而发地告诉佛陀说:「世尊!无明爱欲真是众生的病根啊!就像是致命的肿瘤,也像是箭、也像刺一样,令众生痛 三摩地

2018-07-23

当地有许多长者子,来共为亲近友好,常在一起饮宴游戏。在宴会的日子,他们的妻子也会一同来聚会,唯有这位公主,独独不来!于是大家商议好,起哄倡议说:后天再来一次聚会,大家都要把妻子带来,有不来的,要重重罚钱!于是又办了一场宴会,然而贫长者子驸马爷,还是老样子,不愿把妻子带来。大家便一起重重地罚了他,驸马爷也甘愿地接受大家的处罚。大家再度商议好:明天再来一次宴会,不把妻子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受戒一件事情是没有受戒的人所不知道的,就是会忏悔,知道亲近三宝。当一个人造了恶业的时候,他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办,他会后悔;但是佛法中你受戒以后,佛门中规定你应当要忏悔,你做错事,在佛菩萨面前,你要对这件事情忏悔,因此业种就会清净,大的业就会转成小的,乃至小的它就会以后转成善的因缘。所以乃至于菩萨应当受菩萨戒,所以要勉励大众来受三归五戒十善,然后受 三摩地

2018-07-23

(《念处经》卷60)那你看看,因为离开嗔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再加上说众生就已经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之后,自己也受用到实质上离开嗔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说,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嗔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说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的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这个时候,不但是今世得到了利益,未来 三摩地

2018-07-23

无毁辱一切众生,名忍辱波罗蜜;自身破坏亦不嗔,名亲近波罗密;说法令发菩提心,名真实波罗蜜,成就此三种,谓之成就羼提波罗蜜。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名为有力大人。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人身难得,如优昙华 三摩地

2018-07-23

城市生活就是这样繁华而淡漠,不是非常亲近的,一般不会在家里待客了。我便替先生解释,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母亲摇头,外面哪儿有家里好,外面饭菜贵不说,也不卫生。再说了,哪儿能不来家呢?来家才显得亲。然后,母亲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同学们带回家来聚一聚。我们拗不过她,答应了。先生分别给同学中几个关系最亲近的老乡打了电话,邀请他们周末来我们家。周末一 三摩地

2018-07-23

(谨以此文献给一切末法众生,愿您们都能有福德与智慧亲近具备真修实证的明师,远离徒有其名的名师,学法无碍,早证菩提!阿弥陀佛!)在进入这个主题之前,有一些问题想请问亲爱的读者们:第一、将佛教道场建筑得金碧辉煌、又高又广,就是大道场吗?第二、徒众众多的道场,就是好道场吗?第三、名声及徒众广大的名师,就一定是真善知识吗?第四、在学术界有所成就、名声远播,就 三摩地

2018-07-23

要克服这些问题,想要正确的理解经中的道理,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亲近道场与善知识,也可以大幅降低走错路的机会,因为善知识可以为我们把基本与核心的正知见,有次第与系统性的铺设,让我们易于理解;而如果我们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请教善知识,这样才是最快而有效的。因此除非不得已,千万不要只靠自己摸索。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佛法它是属于实证性质的,单单从表面的文字, 三摩地

2018-07-23

观身命财速危朽,应施福田济穷乏,施为坚牢无与等,最为第一亲近者。勤修净戒除瑕秽,亦莫希求愿诸有,譬如大地殖众物,戒亦如是生诸善。修忍柔和舍嗔恚,佛说是行最无上,如是精进及禅智,具此名为胜福田。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现世流布大名称,未来福报转无量。龙树菩萨一生中,求法、弘法、破邪、显正,作风皆极为强势,折服无数外道,度脱他们到佛陀的甚深了义 三摩地

2018-07-23

(《念处经》卷60)意思是说:因为离开嗔恚的缘故,常常和颜悦色,这样众生就比较容易跟你亲近;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心念更加调柔,也真切受用到离开嗔恚的利益,也就会发觉自己的慢心越来越减轻;因为不会因嗔恚而跟别人结怨,当然也就不用担心会受到报复,那就离开了种种的畏惧;慢慢各种功德也可以具足了,这样,不但今世得到利益,未来世也还有更殊胜的果报等着您!假如这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