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经论中又会说到:“一切恶友诸烦恼,即是菩萨道庄严伴。”这里说的是,一切恶友诸烦恼,是菩萨成就菩提的助伴。又有的经论说:“汝今可自庄严,着好衣裳。”是说,某甲你要赶快好好地打扮。经论中又会提到说:“实时庄严衣被冠帻,庄严种种乘骑,往至天帝释所。”这里的庄严,就有整顿清理或者是整顿准备的意思。有的经论里面又会说:&ldquo admin

2018-08-15

到底是谁能成就这个三十二大人相呢?这边我们来看一下经文:【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谁能作耶?”佛言:“善男子!智者能作。”】(《优婆塞戒经》卷2)在这里,佛陀教导我们大家要在菩萨因地时发愿,也教导我们发愿的因果、原理等等。善生童子问:“世尊!这三十二大人相的福是谁才能作呢?”善生童子在这边问的三十二大人相的福 admin

2018-08-15

有三十七种:一、以信重心而行布施,当得离众嫉妬,人所崇敬;二、依时施,得三清净,四时安隐;三、常行施,得身心适悦,无散乱失;四、亲手施,得手指纤长,身相端正;五、为他施,复得他人行大舍施;六、依教施,心离取相,得无为福;七、以妙色具施,得身色端严,众所爱乐;八、以上妙香具施,恒得旃檀之香,受用供养;九、以上味施,得味中上味,充益肢体;十、如法尊重 admin

2018-08-13

」女答父言:「我有力!不因父王。」如是三问,答亦如前。王时瞋忿:「今当试汝有自力?无自力?」约勅左右,于此城中,觅一最下贫穷乞人。时奉王教,寻便推觅,得一穷下,将来诣王。王即以女善光付与穷人。王语女言:「若汝自有力不假我者,从今以往,事验可知。」女犹答言:「我有力!」即共穷人,相将出去。问其夫言:「汝先有父母不?」穷人答言:「我父先舍卫城 admin

2018-08-13

”本节主要从放生的观点来谈无畏施,佛经中也提到说菩萨应以慈心行放生,如《梵网经》卷下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菩萨行放 admin

2018-08-13

”这句话流传甚广,但是世人仅知济公的此句,却不知还有后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致使前述谬说流传至今,招致口,贻害非浅。-----微信公共号<佛法文摘> (原标题:“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后面两句话着实吓人!) admin

2018-08-10

从种种不同的这些报来看,都是因为众生心性的不同,因此而造作不同的身口意行,这些种子都储存在各人的第八识如来藏当中。所以,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就依著各人的种,以及上中下品的不同差别而对现出千差万别各种不同的果报,因此而有多采多姿、非常丰富而不同的生命情境,以及个人千变万化的际遇不同与差异。 从这一段佛陀的开示很清楚的知道,这个短命报乃是与杀生 admin

2018-08-10

但是一般人在世间,因为不知道善恶因果的道理,大多只是随顺习而造,所以到了要死亡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下堕到地狱、饿鬼道或畜生道去受苦,所以心里就会担心害怕,这也是一般人无法坦然面对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解脱道中的有学及无学的圣弟子们的心中,已经没有这种担心了。接著我们再来看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法的修行也同样是依于涅槃而修,但是是依本来自性清 三摩地

2018-08-10

而且我们要明白,错误的知见不只会影响这一世,而是多生多劫的遗毒,并且这样的邪见,不仅让自己陷在邪见网当中,还会不断地用这种邪见去影响其他人,甚至因为错误的教导,令人因而犯下恶,遭致未来世要承受极不可爱的报。各位菩萨想想看,这样的问题严不严重?是不是要更谨慎小心,正视明辨正确与错误的佛法,尤其是相关于证悟这件事情呢!    ——三 三摩地

2018-08-10

由此可见他的力量是从修福而来的,如果不是广修善,就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福德;没有那么大的福德,就不能有那么大的力量来当第六天的天主;欲界天都以福德的大小来高下,所以才说福力。但是成为天魔的原因是他所做的善事太广大了,福极大而先报,所以先生天界受报,报尽随即下堕无间地狱。佛弟子与天魔都同样是广修善的,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魔与佛弟子的差异呢?很少人知道, admin

2018-08-10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似。直饶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净身。若逢真正导师,切须勤心亲近。假使参而未彻,学而未成,历在耳根永为道种,世世不落恶趣,生生不失人身,才出头来,一闻千悟。须信道,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能化众生得见佛性。深嗟末世诳说一禅,只学虚头,全无实解,步步 admin

2018-08-10

没了实体,一切皆空,那般若有何本体可依而得?又有何涅槃不同于断灭可说呢?若以「灭相不灭」取代「如来藏」,本质上的断灭,会让菩萨留惑润生这件事是办不到的;一期生命结束就一切结束了,还要润什么呢?一期生命结束就结束,那哪里还有经过三大无量数劫能成佛的菩萨?三界中有佛的事实也将不成立,难不成要以佛法否定佛吗?要是如此,众生也不须被救度,反正有灭相不灭足矣 三摩地

2018-08-09

这样的罪有多严重呢?在《杂阿含经》里面有提到: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的时候,大目犍连尊者早上托钵回来,路上看到了一位现童子相的鬼神,身体非常的巨大,两边的腋下各有一个燃烧著火的轮子,把这个鬼神托起来在天空飞行;听起来好像很威风,但是他一边飞一边大声的哭嚎著。目犍连尊者回来以后,就请问佛其中的原因。佛说:那是在迦叶佛时代的一位小沙弥,有施主供养了石蜜饼 三摩地

2018-08-09

胸襟宽大肚量能容的人,明了“大恩与大怨,人我原无两”的道理,环境与他人施与自己的一切恩怨,都能激励启发自己,恩与怨都是成就道的助缘。相反,心胸褊狭的人,除了求一时之快以外,积累恶缘、阻绝善缘,结果只有逐渐封闭自己未来更多可能的走向。或许,要如故事中那位住持般的胸怀修为,可能不易,然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以此为人生成长的标杆 三摩地

2018-08-09

如来藏把我们每一世做过的善恶统统收存起来,犹如飞航数据记录器“黑盒子”,再依照这些记录,成就我们来世变成猫、狗、人、天人等等,这就是宇宙中的因缘果报,以及轮回的公平法则。末那识带着如来藏去继续轮回时,前六识无法跟去。人死后,这一世的意识绝对无法去到下一世。而且意识在沉睡无梦时就消失了。若坚持意识可以去到未来世的人,是由于贪爱意识的觉知性 admin

2018-08-09

】 21、《大乘入楞伽经》【内证智所行  清净真我相此即如来藏 非外道所知】 2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沈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23、《大乘密严经》【圣者现法乐等引之境界人天等诸趣一切佛刹土如是染净法如来藏为因由彼悟成佛为诸乘 admin

2018-08-09

同样的一个湖泊,不同的众生看了之后,却由于各自的报所感,所显现出来的内相分却是完完全全不同的。然后又各自在自己的内相分中去执着、去运作,在里面产生了喜、怒、哀、乐,各自的内相分已经是虚妄了,再从虚妄上面继续去虚妄地运作,所以最后就叫作“自己玩自己”,自己去玩自己所产生的内相分,这就是众生轮回三界而没有办法出离的实际相貌啊!因此,还记得弥 admin

2018-08-09

譬如有情众生为冤亲债主所障碍而求救于菩萨的时候,有修有证的菩萨则以慈悲力和修持力,来感化疏导那些冤亲债主的仇恨和执著,使其得以解冤释结而转生善道,被加持者也就因而可以得到消灾免难、吉祥如意的结果;不过事情过后,被加持者必须要归依三宝、护持正法、断恶修善、改往修来;假使无法记取教训而不断的重蹈覆辙,则难免恶果报的再度现前。我们也常看见,有人持大悲咒 admin

2018-08-09

然而这是从某一种相类似情况的较量分别,而实际生活之中,每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会有所差别的,所以也不能一定说福报的大小,都由官位大小来认定;因为实际生活之中,也有企家的大老板,甚至是富可敌国的,也有可能某一个影歌星,他的粉丝或有百万人,乃至是千万人,所以这是受用福报的方式不同罢了,一时之间,还真难说是谁的福报比较大,或者是说谁的福报比较小。佛法之中 admin

2018-08-09

大家看他聪慧明达又有福德,就劝他说:『你父亲在世时,常入海中采集宝物,你现在为什么不也入海去寻宝呢?』慈童女听到这话以后,回家请问母亲:『父亲在世的时候都做什么事呢?』母亲说:『你父亲在世的时候,都入海中采集宝物。』慈童女就对母亲说;『既然父亲能够入海采集宝物,那我为什么不可以也入海采集宝物呢?』母亲看到儿子这么慈悲仁爱且孝顺,认为他不会离开老母 admin

2018-08-0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