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当他往生去别人家了,就不会再老是骚扰你啦!不要像世俗人一样误以为说:“‘公妈’有拜有保庇。”闽南人所谓的“公妈”,其实就是往生到鬼道去的亲人。亲人如果往生到鬼道去,成为大福鬼、大力鬼的机会是很少的,大部分是饿鬼;他们过的日子通常都不太好,能够不跟你捣蛋就算很好了,还想要他们庇佑你唷?所以要劝导他们赶快去往生!他 | admin 2019-07-18 |
|
![]() |
甚至《杂阿含经》卷20也记载富楼那欲入西方输卢那国游行弘法前,也是事先禀明世尊呢!由此可知,佛世时,上至古佛再来的等觉菩萨下至佛弟子,都只护持法主 释迦牟尼佛,非常尊重世尊,而绝不会另立门派分裂僧团。也只有提婆达多立五法而否定八正道、毁谤 释迦世尊,带着五百比丘离开欲另立僧团,自立为法王,甚至屡次想杀害世尊,最后下堕地狱受苦。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 admin 2019-06-29 |
![]() |
善根信位不满足者,加入也不会信受正法。就算暂时的信受,最后也可能因不信受而退转。以末学为例,本非佛弟子,完全不懂佛法,连平实导师之名都没听过,甚至也觉莲花生的父母,为何要把他取名为花生,姓莲名花生,感到不解,可见末学当初真的没接触过佛法。而原本只看小说的我,有天突莫名奇妙想看佛法书,便于图书馆借了二大本密宗书回去。看了才知原来如雷贯耳的密宗,竟然只 | admin 2019-06-28 |
![]() |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语译:这样自称贫道的僧人心中收藏无量的无价佛藏珍宝,永远也受用不尽!这样的贫僧可以用这种无价珍宝来利益有缘的人物,可以应机逗教而不会吝惜自己所拥有无价法宝。未来佛地的法身、报身、化身,以及大圆镜智等四种智慧,都可以在这个如来藏摩尼宝珠中圆满证得;乃至二乘圣人所证的八解脱与六通,都 | 三摩地 2019-06-25 |
![]() |
佛世初学佛法而证得大乘贤位第七住般若根本智的阿罗汉们,也都不是修学佛法短短数劫的新学菩萨,而是已经修学大乘佛法很多劫的菩萨了!只是由于胎昧及尚无福德或因缘证悟般若(无生法忍)罢了!当他们悟入般若的因缘成熟了,感得佛陀降生人间而初转法轮时,当然都会先亲证阿罗汉果,犹如弥勒佛初成佛时初转法轮的龙华三会一样;但是佛陀绝对不会因为他们已证得解脱果而停止度化 | 三摩地 2019-06-25 |
![]() |
而真正的加行、真正的用功,是要调伏这些种种心,调伏这些种种的作意,这你调伏的越多,你的路就会越平坦,因为呢,你没有污染法,将来你的业道就不会呈现污染行,即使你要在这么样污浊的五浊恶世出生,你那业道的障碍就不会现前。不过,不会现前,不是叫你享受荣华富贵啦,那是因为你的愿力抵过你的业力,因此业道的障碍暂时不会现起,所以不要想太多了。只要你的菩提心不断地 | admin 2019-06-19 |
![]() |
因为,第八识并没有作主性,祂不会去决定什么时候该呈现什么果报;而是碰到适当的缘,就会促使祂主动流注种子,使得果报呈现出来,这是祂法尔如是的体性。我们以前曾经解释过,不良少年看人不顺眼而杀人的事例,必须前世有仇的人出现在他眼前,而且现前并没有强有力的阻碍,他才会起杀人的冲动。因为第八识是依缘而起作用的,所以不能说祂有作主性;祂既然没有作主性,所以不会 | admin 2019-06-19 |
![]() |
佛性是在一切的境相上显现,所以佛性虽然是空性,也具足了有性;因为空有两边都清楚分明,所以不落两边,见性的当下就住在中道实相之中,不会像明心之人比较偏向空的一边。从此以后,可以时时刻刻体验真如和佛性的运作,而世界身心的真实感,顿时消失,因此而得到解脱的功德正受,世界如幻观便得成就。另外,眼根若见性,则六根一时俱见,亦即眼能见佛性,耳、鼻、舌、身、意, | admin 2019-06-19 |
![]() |
但是过了一个礼拜以后,老板有一天叫你去,说:你最近表现得很好啊,赞叹啊,给你加薪啊!那么你一个礼拜前被老板骂的事情,你就慢慢的不会再提醒你了,你就不会再那么痛苦了。因为你被老板赞叹的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远大于你以前被老板骂的;你被老板赞叹的这个重要性,已经远大于被老板骂的重要性,所以意根就开始不再提醒你了。也就是说,意根会提醒你,是因为它有它的重要性 | admin 2019-06-19 |
![]() |
”作者吹嘘他“直觉必须研究三千多部佛经,才不会划地自限”(一二四页),他怎么知道祖师只读一部佛经?六祖不识字,《坛经》是他编写的吗?又错在哪里?还敢谤贤圣,可见“苦海还愿人”之狂妄。 那本八百元的大厚书至少三公斤,一些吃过他的甘露的名法师相片都在里面,悟明法师也有;原来仰谔益西早就把他们拍照存证了,书名叫作《多杰羌佛第 | admin 2019-05-01 |
![]() |
眼见佛性时一定会在山河大地上面看见自己的佛性非常真实,自己亲自证明佛性是常住不坏的(因为菩萨是永远不会灭尽十八界而入无余涅槃的);由佛性的常住不坏,观察出没有什么法可以灭掉诸佛菩萨和自己的佛性;在亲眼看见佛性是如此真实时,眼见之下,世界山河显得无比的虚幻,自己的五蕴身心当然也就更加的虚幻不实了。由此缘故,在眼见佛性的当下便成就了如幻观,不必再观行就 | admin 2019-05-01 |
![]() |
”陈慧故意说得很深,原以为小儿子不会听懂,但谁料奘师竟又接着问:“正道是什么,要怎么走呢?”“正道就是古圣人们所走过的路,他们都会走,当然你也会走了。”好,我也要走圣人们走过的路。”奘师自己对自己说。自此以后,奘师在父亲的薰习教导下,崇尚古圣先贤,如果不是雅正的典籍,他就不看;不是圣哲的风度,就不学习。奘师求学问,少有 | admin 2019-04-29 |
![]() |
一念无明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轮回生死,可是无始无明却不会障碍众生出离三界生死,只会障碍众生成佛;所以阿罗汉不须打破无始无明,只要断尽一念无明就能出离三界生死。但是,如果菩萨亲证了如来藏,就一定打破无始无明;而打破无始无明的同时,就一定会一并打破一念无明,也就是一定会同时断除一念无明中的见一处住地无明,也因此同时断除三缚结,所以打破无始无明也可以渐渐地 | admin 2019-04-24 |
![]() |
在这之前,是不会与无始无明相应的,所以经中称为“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就是这个意思。无始无明又称为智障、所知障。有很多大师误会所知障,他们这样的认为:“学人就是因为所知太多而障碍修道。”(编案:这是圣严法师所说的话)其实错了!所知障的意思是说:“对于法界实相的体性无所知,因此而障碍成佛之法道。”所以叫做所知障。不是有 | admin 2019-04-24 |
![]() |
在这之前,是不会与无始无明相应的,所以经中称为“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就是这个意思。无始无明又称为智障、所知障。有很多大师误会所知障,他们这样的认为:“学人就是因为所知太多而障碍修道。”(编案:这是圣严法师所说的话)其实错了!所知障的意思是说:“对于法界实相的体性无所知,因此而障碍成佛之法道。”所以叫做所知障。不是有 | admin 2019-04-24 |
![]() |
《正法眼藏‐护法集》 明心见性以后一念无明仍然还存在,一念无明永远不会变为佛性。因一念无明是烦恼,见性以后断除了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但其余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不是见所断烦恼。既然一念无明中其它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烦恼,就应该在悟后历缘对境之中去修除;短的话一生修除,长则七次人天往返才能除尽,所以见性以后一念无明也没有变为佛性,说见性之后一念 | admin 2019-04-24 |
![]() |
在这之前,是不会与无始无明相应的,所以经中称为“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就是这个意思。无始无明又称为智障、所知障。有很多大师误会所知障,他们这样的认为:“学人就是因为所知太多而障碍修道。”(编案:这是圣严法师所说的话)其实错了!所知障的意思是说:“对于法界实相的体性无所知,因此而障碍成佛之法道。”所以叫做所知障。不是有 | admin 2019-04-24 |
![]() |
接着,世尊又说:在凡夫众生尚未明心见性之前,都会生起一切烦恼,都属于起烦恼,都不会与无始无明相应。所以,凡夫众生都只有起烦恼,起烦恼则是从四种住地无明而产生的。这四种住地的烦恼之前,没有任何一法能生起,没有任何无始无明现起;除非他开始修学大乘法,而想要究明法界实相,这时才与无始无明住地相应。所以我们说,一念无明四种住地烦恼不是从见闻觉知灵性来,它是 | admin 2019-04-24 |
![]() |
一念无明见惑与思惑烦恼只会障碍人出离三界生死;可是无始无明尘沙惑烦恼,虽然不会障碍人出离三界生死,却会障碍人证得实相,障碍人成佛。所以,阿罗汉不必打破无始无明,就可以出离生死,只要断除我见、我执,也就是见惑与思惑就够了。因此说,无始无明上烦恼的等级是更高的,见惑与思惑烦恼的等级是低层次的。阿罗汉之所以是阿罗汉而不是佛,就在于所知障没有打破,更没有究 | admin 2019-04-24 |
![]() |
这一个末那识的心,祂是不会睡觉的,祂也不会昏迷,祂也不会死亡,只有在阿罗汉、辟支佛舍报入无余涅槃的时候,这第七识末那心才会断掉;所以当众生在昏迷、死亡或是在睡着无梦的时候,仍然有这个恒审思量的末那识的心一直在恒审思量一切法,所以当然也会跟四种住地烦恼相应。底下,我们举一些例子来证明“为什么众生心常常跟四住地烦恼相应呢?”譬如说,你正在欢喜 | admin 2019-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