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你不必自己去勘验,只要告诉他那些道理,让他自己去勘验自己有没有开悟,这样就不会伤了和气。可是另外的五别境心所有法:欲、胜解、念、定、慧。阿赖耶识和五别境心所有法是不相应的。阿赖耶识从来都不会生起欲心所。例如我现在想要去讲堂,我想要去讲堂就是一个,阿赖耶识不会起这个欲念,你要去讲堂也好,不去讲堂也好,祂统统无所谓,绝对地随缘。你说:我要去讲堂,所以我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说若离妄念则无境界差别之相所说的,只是如来藏法身界所出生的五蕴众生,虽住于法身中,却因为无明痴暗而生起虚妄想,颠倒计着虚妄法为真实我,造作三界生死之业;但是法身界的真实与如如,不会改变、不会动摇,永远没有五蕴的虚妄想、种种妄念。从众生的本源如来藏真如心来说,祂是没有任何境界差别之相的,心真如的本来相貌,祂就是这样的。所以已经开悟找到真如心如来藏 | admin 2020-02-18 |
![]() |
然而这种情形终究不会发生,因为每个人的业种及无明,都由自己的第八识所执藏,别人熏习的一切杂染业种都与我们自己无关;我们只要断自己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就可以成就解脱果,就可以成就究竟佛果。正如同说自己吃饭自己饱,别人不肯吃饭他就挨饿,跟我们无关。简单地说,赖耶缘起就是一切业种和无明都依附于各人阿赖耶识而集藏,遇缘而现起,因此令众生一生造恶行善,及修净行 | admin 2020-02-18 |
![]() |
接着我们再来说阿赖耶识的清净性,因为祂从无始劫以来本来就是离见闻觉知的;没有意识心能见能闻之性,所以绝对不会起贪厌和瞋怒的心行。当你看见一朵花很漂亮的时候,就会多看一眼,但是你在看的时候,祂不会看;当你看见一堆狗屎,觉得很恶心不想看的时候,祂还是无所谓,没有看或不看的问题;当你走过珠宝店的时候,看见一尊翡翠观音雕像,翠绿透明又厚又大,雕工又好,真是 | admin 2020-02-18 |
![]() |
但是过了一个礼拜以后,老板有一天叫你去,说:你最近表现得很好啊,赞叹啊,给你加薪啊!那么你一个礼拜前被老板骂的事情,你就慢慢的不会再提醒你了,你就不会再那么痛苦了。因为你被老板赞叹的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远大于你以前被老板骂的;你被老板赞叹的这个重要性,已经远大于被老板骂的重要性,所以意根就开始不再提醒你了。也就是说,意根会提醒你,是因为它有它的重要性 | admin 2020-02-18 |
![]() |
也就是说,半个月以后要去日本,你绝对不会忘记半个月以后忘掉要去日本这个事情,因为这个事情太重要了。从刚刚讲说过去、现在、未来意根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就是对于重大的事情,对于法尘有重大的变动,祂都会提醒你。也就是说,祂虽然不知道六尘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祂有那个功能,就是于过去事,祂能让你想起来,让你的觉知心想起来;于现在事,祂可以让你的觉知心现起 | admin 2020-02-18 |
![]() |
当七识心的见闻觉知性在运作的过程中,能够知道色阴等境界相的时候,很清楚知道自己所领受的相分境界,不会错乱。譬如看到黄色时知道那是黄色,不会误认为是青色,这就是有自证分;又如听见父亲的声音时,知道那是父亲的声音,不会误认为是母亲的声音;能够当下确定是父亲无误,这就是自证分。由于能够确实知道所见所闻的相分,没有误会,也就是对境界相了了分明;即使当时是离 | admin 2020-02-18 |
![]() |
首先建立正确的观念寿暖识三,说为命根,再进一步由寿、暖、识三法中之识,说这个识就是如来藏本识,这样修习阿含解脱道时,才不会唐捐其功。什么叫作寿、暖与识呢?《中阿含经》卷58说:【复问曰:贤圣!有几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法乐比丘尼答曰:有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无情。云何为三?一者寿,二者暖,三者识;是谓三法,生身死已,身弃冢间,如木 | admin 2020-02-18 |
![]() |
种种慢心断除的缘故,身坏命终以后就不会再相续地出生后世五阴了。仙尼!像这样的弟子们,我不会记说他们舍弃这一世的五阴以后,往生到各个不同的处所。为什么呢?是由于他们已经没有出生的因缘,可以让我来记说他们的缘故。假使勉强要我来记说他们,应当这样记说:他们已经断除种种爱欲,永远舍离三有的结缚,真正地想要进入解脱境界中,已经到了苦的究竟边际。我从过往以来以 | admin 2020-02-18 |
![]() |
如来藏也是众生的究竟依靠,因为祂是不生灭法的关系,所以修行究竟成就之后,因为有这个不生灭性的如来藏作依靠,就不会再落入生死轮转之中,这个就是在《杂阿含经》中开示的住不变易法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安住在这个道理上,要能够精进修学;对这个不变异法的究竟了知,也只有到佛地才能够作得到,也就是说只有佛世尊才能成就究竟转依。第三点是在上面所引《杂阿含经》中,它 | admin 2020-02-18 |
![]() |
时时变化的真理是永远都不会停住的,行阴则是不断持续运作而暗地里都在变移着,所以指甲渐渐增长,而头发也逐渐在出生;随着日月的消逝,气力慢慢地削减了,而容貌也慢慢地变皱了;这样子从白天到晚上不断地互相接替着,然而大众却从来都不曾觉知或领悟到这个行阴;阿难!这个行阴若说不是你自己,又如何会在身体上有种种暗中的变迁呢?如果因此就说这个行阴必定是真实的自己, | admin 2020-02-18 |
![]() |
若是胜义根已经毁坏,就无法接触外尘境,就不会被外法光明所照;譬如内耳处(也就是耳根的胜义根)以现在的话说,就是脑中掌管听觉的部分,它毁坏时,就不会被外声尘的光明所照,就无法使本识在胜义根中变现出内声尘的相分来,意根与意识都无法在这上面有意念出生,那耳识就不会出生。同样的道理,五胜义根如果全部毁坏了,意根就无法假借五根来对五尘及法尘接触,也就是内意处 | admin 2020-02-18 |
![]() |
我们举个例子各位就能够了解,譬如有一个小孩,一个婴儿在充满吵杂声的工厂中来睡觉,而且睡得非常地安稳,没有受到任何的惊吓,然后突然间停电了,所有的设备全部停止运作,瞬间所有的吵杂声全部都没有了,变得非常地安静,这个时候小婴儿却反而放声大哭,这就是意根了别慧差的具体呈现;除非境界有大变动,否则祂不会生起作意去警觉,但是意根还是一样有其他难可思议的功能, | admin 2020-02-18 |
![]() |
菩萨们如果能够确实了解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道理,那么修学三乘佛法,就不会落入我见、边见等错误见解之中。接下来我们就依据论文的次第,来说明其中的详细意涵。论曰:一切最胜故。为什么说一切最胜故呢?意思是说八识心王乃是三界一切法的根本;如果没有八识心王,就没有十方三世的一切万法。所谓八识心王就是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以及阿赖耶识。 | admin 2020-02-18 |
![]() |
总合来说,信、精进、轻安、不放逸等四个法,可以使人建立起正确、乐观、勤奋的价值观;而行舍和不害,则可以消除人们的暴戾之气,长养慈悲的胸怀;无贪、无瞋、无痴等三法,称为三善根,则可以使人从根本上去除贪、瞋、痴三毒,而不会去造作身口意三恶业,这样就可以免除未来无量世的痛苦果报;而惭和愧两个法,则是藉由内心的自觉与外在的力量,来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可以止 | admin 2020-02-18 |
![]() |
高慢在诸地菩萨中是不会存在的,只存在于三贤位中,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诸地菩萨总是拿佛和菩萨来比,就会觉得自己的修行差得远呢!要到何时才能成佛呢?因此,总是心心念念想着应该如何才能往上提升,才能利乐更多的有情,所以诸地菩萨不会有高慢产生。但是在三贤位中有时会生起,那就会随着每个人修证的高下而有所不同。然而高慢通常都是在凡夫位中出现的多,如果在亲证实 | admin 2020-02-18 |
![]() |
在这三界中,欲界人间的众生有八个识,但是到了色界初禅天的众生就只剩下六个识,那是因为色界不需吃东西,那里的众生以禅悦为食,所以不会有鼻识和舌识。如果再深入进入二禅的等至位中,则只剩下知道定境法尘的意识,以及不知定境法尘的意根和阿赖耶识,总共只有三个识,眼识、耳识等前五识都不见了。在四禅八定中,从二禅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定的等至位,都只剩下这三个识 | admin 2020-02-18 |
![]() |
所以,对于众生种种的关于实相的部分的这种邪见,也就是这个法界里面的根源到底有没有如来藏,有没有一个第八识存在,如果有人有邪见,他也不会去强加破斥,因为那样子会妨碍他的解脱。所以在声闻道场里面,对于法义辨正他是不论的;因为声闻人不可以有世论,乃至世间论他都随缘而做,他不会积极去做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接触到声闻法的这些大乘通教菩萨,他就熏习了这个知见 | admin 2020-02-18 |
![]() |
乃至说忉利天人他们在天上,他们实际上跟地狱暂时是没有缘分的,那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说了那么多在地狱里面摄受众生的事情呢?为什么要说那么多地狱的法呢?就是也是要让大家能够警醒:你现在虽然在三界中的果报非常殊胜,你在天上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但你幸福快乐的日子也不会永久的啊!因为三界无安,将来你还是有沦落到这种地狱的可能啊!而且就算不是如此,难道你父母、亲 | admin 2020-02-18 |
![]() |
各位菩萨,我们修学佛法首要目的,无非想要证悟真心如来藏,这样更须要依止大乘法中真实证悟的菩萨;因为这样的善知识,自己经历过这些过程,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建立正知见,也能教导我们如何锻炼参禅的功夫,可以减少我们自己摸索的时间,就不会因为对实相法的知见缺乏或不正确,而参错方向。而知见正确最重要的一点,是信受大乘方等经典,相信大乘经是佛所说法,不是一些学术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