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初住位是修布施,你们没有办法做法施,那你就做财物的布施;二住位严持戒法,……乃至六住位熏习般若;那你破参的时候就进入了七住位,七住位之后得要继续修学,锻链功夫,准备眼见佛性;后来你眼见佛性了,就进入第十住位,就是《大般涅槃经》中佛所说的十住菩萨眼见佛性,但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都还是习种性人。习种性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他的习性还很重,因为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多情的阿难尊者(一)(发愿走阿难尊者和大迦旃延尊者路线那我们平常就是要不攀缘五欲,不要贪财色名食睡,不要贪吃也不要贪男女,也不要贪爱去看美色、美景等!但菩萨对待众生还是可以热情招呼,不要走成声闻的方式,都变成很无情很冷感、很冷漠!那就变成像导师所说的某某尊者都常住在「空性」中不帮助众生,但他成佛的速度会很慢很慢!而应该如导师所说的要学阿难尊者与迦旃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我们不论要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乃至要入地,菩萨道每一个阶位都有所需要的福德!因此我们应该要努力修集六度,努力摄受众生摄受佛土,摄受众生行菩萨道,如此我们的福德才会增上!才能够慢慢自己的大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正钧老师开示-----佛法长兴博客(原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要分辨所谓的真善知识以及假名善知识,难道不需要意识及意根抉择与论定吗?当然需要嘛!如果不经过意识如理的分析、归纳、整理,你又如何抉择及论定真善知识及假名善知识之差异呢?如果连真、假善知识都无法判断,你又如何随之修学,将意识及意根修行清净呢?既然对真善知识已经有所简择而随之修学,真善知识所说的每一个法,你有没有去思惟、整理及吸收呢?如果没有,你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一个烦恼使你产生一个问号?由这个问号去探究,你有了道种智就有能力去探究它为什么会这样,探究完成时才会知道原来是某一种现观;刚出现疑问时跟现观智慧看起来是两回事,好像无关,所以每一个疑惑都不轻易放过,这些疑惑都是在烦恼之中出现的(只有十住位见性所得的身心世界如幻观,是因为眼见佛性而出现的,其他的都在烦恼中出现),所以烦恼是菩萨的庄严道伴。如果你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一个烦恼使你产生一个问号?由这个问号去探究,你有了道种智就有能力去探究它为什么会这样,探究完成时才会知道原来是某一种现观;刚出现疑问时跟现观智慧看起来是两回事,好像无关,所以每一个疑惑都不轻易放过,这些疑惑都是在烦恼之中出现的(只有十住位见性所得的身心世界如幻观,是因为眼见佛性而出现的,其他的都在烦恼中出现),所以烦恼是菩萨的庄严道伴。如果你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每一个疑惑都不可以轻易放过,这些疑惑都是在烦恼之中出现的(只有十住位见性所得的身心世界如幻观,是因眼见佛性而出现的,的都在烦恼中出现),所以烦恼是菩萨的道庄严伴。如果你把思惑断了,你根本不想理会众生,也不会与众生往来,就不可能有那些烦恼作因缘,无法证得六种现观,所以烦恼是菩提的道庄严伴。《维摩诘经》不也这么说吗:烦恼淤泥中出生莲花。菩萨的道业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他这样一念相应的缘故,所以亲眼看见佛性遍满于十八界。不但眼见自己的佛性,也眼见一切有情众生的佛性。这就是观经里面所讲的见十方一切诸佛。当他眼见佛性真实不灭的空性时,他便亲证了一切都无所得的境界。因为真如佛性虽是本然不生,永远不灭,但是在三界六道之中,一向没有任何所得,因为他是空性。所以对于时间、空间、色身以及能知能觉的这个心、处处作主的这个妄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也已经知道、已经能够辨别当今在说法教禅的这些人之中,哪些人还没有明心?哪些人还没有眼见佛性?但是我们不去跟他诤胜,我们绝对不公开的指名道姓,说某一个人是没有悟,某一个人是没有见性。我们也不公开指出哪一个人开示错了。当然哪!也不公开的说哪一本书、哪一个道场。我们只是纯粹的针对他开示的错误的部份辨正知见,导正佛子们参禅的知见就好。所以,只是讲这个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既然俱足福德因缘参加禅三,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该如何努力使看话头的功夫成片,而能眼见佛性,找到本来的面目﹖谨呈上后学参加禅三的心得经验,提供诸位莲友参考,祈望能有所助益,稍许尽到后学丝微心力,以报答无尽之师恩。一、早晚的拜佛要确实、要诚心:时间为半小时或一小时,每一拜十分钟为适当。有妄想生起时,不要理它,重要的是看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阿罗汉辟支佛虽断尽一念无明,仍不能成佛,不明真如不见佛性故。明心见性的菩萨,最多七次人天往返,必断尽一念无明(详楞伽经卷二),将来必定会成佛。要成佛,在断尽理障之前,还须断事障。事障就是一念无明--因起烦恼而续诸生死。一念无明就是刚才讲的四种住地烦恼。其中见一处住地烦恼,在明心见性时断除。其余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三种住地烦恼还没有断。不断尽就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除此之外,恩师还说:拜佛一定不能免,定力要从拜佛来;定力不够,话头就看不好;话头看不好,就无法眼见佛性。最后还交代:心一定要专注,否则话头也看不住。(详略)历缘对境修习性明心回来之后,恩师要我时时注意自己习性性障,我就在历缘对境中时时关照自己。恩师说:来修这个法一定是直心的人,如果心不直,想要明心见性就不容易。但是太直心的结果,常常不小心就得罪于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正觉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称三拜)六、发愿正觉发愿文(胡跪叉手念)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别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无相忆念拜佛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视各自情况确定)五、发愿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开经偈》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胡跪叉手,以至诚心诵《正觉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别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八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回向位到十回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能这样说的关键也都是要在于说,您能够先破参明心,找到了真如、眼见佛性之后,才有办法真正体会到《心经》上面说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境界;一旦您亲身体会这个境界的时候,您也才能说为什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如果一个说法者,没有教导们如何才是真心的境界,没有教导们怎么样才能够找到真如佛性,没有实际的方法告诉大家的话,而只是用大乘佛法的名相来告诉你寂灭为乐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这只是一种状态、只是一个过程,我不主张大家去追求这种境界和过程,但也不能反对,因为这是参禅明心悟道、特别是眼见佛性十分清楚者,所必然会遇到的状况和过程,不是故意去追求和证取的,这在我们来说,叫做觉明现前,是由证悟的禅悦所产生的。这个境界并不须要故意去保持它,因为对于修行而言,它只是一个现象;但是如果要藉它来修定的话,这就有大用处了。通常觉明现前的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