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现代社会龙蛇混杂,很多的出家人、在家人、半僧半俗、非僧非道的大师大德,听说这位大德功夫深呐、有神通呐、持戒精严呐、不倒单呐,名闻就传开了,几百万几千万的利养就进来了,接着盖起富丽堂皇的道场,圈自成一派来了!第三种,是为他属故,而行布施,就是拿属于别人的东西来布施,这是属于偷盗的行为。佛经上讲布施,有为他属故而行布施,这一种是心术不正的布施,所谓慷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些人很爱比较,当看到别人有任何方胜过自己,无论是长得帅、长得美,还是表现好,或者是家里富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拿来比较,当自己胜过别人,就生起了骄慢心;而如果别人胜过自己呢?就生起了嫉妒心而心中闷闷不乐。其实不止上面所说的世间法,有许多人在修行之后,嫉妒心不但没有放下,反而更加严重!看到别人修行的好——有贤、有能,或是修学善法,自 三摩地

2018-07-23

比方说,橘子是由橘子树而出生的,一开始是酸的,后来变成甜的橘子,从酸味渐渐转变成甜味;人们为了要得到橘子,所以要去种下橘子树的种子;橘子树从种子到发芽、生根、长茎、长叶、开花、结果,每一个阶段的每一个部分本来都没有酸味;时节到了,果实成熟了,酸味才开始发出来;这样子的酸味,它不会是无因而有,不能说它本来没有而今时没有理由的酸味就忽然出现了;但也不 三摩地

2018-07-23

月光他只有十六岁,非常的聪明,德行也非常的高,他就劝谏他的父亲不要这样做,并且不断赞叹佛的德行,告诉长者:佛是金刚不坏之体。但是长者完全听不进去月光菩萨的劝谏,就派人去迎接佛。到了长者家,佛带着比丘众以及菩萨众走到那一道又一道的大门,那些火坑突然都变成了水池,而且从里面都冒出非常清净庄严的莲花。这时候长者和外道们看了都非常的惊恐!接着,佛到了屋子 三摩地

2018-07-23

第一种人,他亲自经历了参究的过程,也因此对于恶见的内容会产生具足分别的智慧,他在参究过程当中,也因为不断碰壁,所以会遇到许多我见的变相,当一一整理清楚以后,就不会再落入我见的变相当中,所以后来当他一旦找到这个真如心的时候,就可以当下承担下来而没有丝毫的怀疑,当他一承担下来,般若实相的智慧就开始出现了;而希望别人为他透露密意的人,当他知道了以后,就 三摩地

2018-07-23

除此之外,还有在修学之后能够与实相相应的无相观,则是更为殊胜的;例如世尊在《大乘本生心观经》当中有开示说:善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观者,能伏妄想,唯观实性,不见十相;一切诸法,体本空寂,无见无知,是名正观。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观察,长时修习,无相无为,妄想猛风,寂然不动,圣智现观,证理圆成。(《大乘本生心观经》卷4)也就是说,无相观是 三摩地

2018-07-23

真心接受,这时就不会产生很大的情绪来对抗,至少不会有过激的行为或言语加深彼此的怨恨。有人就是这样去做的。我认识的一位菩萨,正骑着电动车,一辆面包车停在接近路中央的位置,当她路过的一瞬间,正巧车门开了,人、车倒,连磕带摔,当然很惨。疼痛、委屈瞬间涌上心头,眼泪马上下来了。但还没有伤筋动骨,她二话没说,扶起电动车,走了,扔下忐忑不安,正等着兴师问罪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他的极重的烦恼不能伏除,所以说就显示出他的性障深重;那性障深重,就没有办法专心在法上用功,没有办法专心很纯粹来护持,他就没有办法真正进入四加行的修行。所以说,一个菩萨具有了菩萨的种性,他要归依三宝之外呢,他要护持正教之外呢,他还要能够修除性障,让自己的贪瞋痴的烦恼能够逐渐降低。因为把性障降低之后,才能够专心于法,然后对于身边的种种的事相 三摩地

2018-07-23

有一次,这位宰相以价值千万的毛毡供养阿练比丘,阿练比丘不肯接受;由于宰相诚恳且恭敬供养,后来才勉强接受。阿练比丘看到弟弟三藏比丘需要钱财经营,于是将此上好的毛毡给了弟弟三藏比丘,不久这位宰相也给了三藏比丘比较差的毛毡,三藏比丘起了得失的分别心而起瞋,认为宰相厚待自己的哥哥、淡薄了自己。不久这位宰相便以价值千万的毛毡供养阿练比丘,阿练比丘如同以往一 三摩地

2018-07-23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10)二祖的意思就是说,他那时候为了跟达摩祖师求道,他就想著说,古人他为了求道,他敲骨头让髓出来,刺血为墨这样子,甚至像释迦牟尼佛,曾经把头发铺在上,让佛陀走过去,也为了求道投崖饲虎,古德都这个样子了,我现在色身好好的,那我更应该要好好求法。所以他为了跟达摩祖师求法,在那一年的十二月,正是冬天大雪的时候,他站在楼梯,跪 三摩地

2018-07-23

对于财,我们必须要慢慢减损对它的攀缘、执着,乃至五戒里面有邪淫戒,比丘、比丘尼里面相关于邪淫的部分,乃至于出家人也没有正淫,出家人所有的淫,都是归于这一个邪淫戒,是断头罪的。不贪色才能够遵守这个邪淫戒,那财色名食睡,您不能贪财、您不能贪色,乃至于您不能贪名。身为出家众,你不能大妄语,你不能未得言得、未证曰证。你没有证初果、你没有证阿罗汉,你说我证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大迦叶就回绝了,他说:“现在的比丘大部分都自以为是,很难教化!”佛陀就问大迦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原来,大迦叶看到有两个年轻的比丘跟大目犍连学习,结果这两个比丘在学的时候,发现彼此对法义上有不同的看法,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在那边争吵起来,然后看谁学得比较深妙、谁比较殊胜,两个人在那边大声比较。这时候大迦叶看到 三摩地

2018-07-23

佛说,哪一个众生没有伤害过你,哪一个众生没有跟你结仇过,哪一个众生没有让你不愉快过?大家都有啊!既然是这样,如果今天这个众生跟你不愉快,那你想:其实跟你更不愉快的有好多好多的人,整个屋子都是,整个村庄都是,整个都市都是,乃至整个国家、乃至整个球、乃至整个宇宙都是,除了诸佛菩萨以外。在那种情况下,你有需要跟每一位众生来算旧帐吗?来说不行!我们今天就 三摩地

2018-07-23

后来学佛了,学到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并且学到菩萨所谓的广度一切众生竟然要包括因果上十恶不赦而下狱的恶劣众生。既然恶劣众生下了狱,不就应该让这些活该下狱的众生好好受教训吗?为什么要去救呢?而且又读到藏王菩萨还是为了狱众生故现声闻相,表示藏王菩萨是随顺狱众生所喜好的声闻相来示现的,因为菩萨其实是讨厌心志狭小的声闻相,可是为了狱众生,菩萨还 三摩地

2018-07-23

经过其他人向佛陀举报,所以佛陀就制定这个戒,公众跟大家说明以后不可以这样!所以譬如优陀夷比丘,他后来也是鼎鼎大名的阿罗汉!但他在未证果之前,佛陀就为了他制定了好多戒律!因为他很喜欢去亲近女人!而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犯了五戒十善,不要犯菩萨戒,也不要犯了讲堂的规矩,因为讲堂的规矩就是各种小小戒,这些小小戒都是在保护我们的道业,也在保护正法不要受到外道或 三摩地

2018-07-23

(多情的阿难尊者(一)(发愿走阿难尊者和大迦旃延尊者路线那我们平常就是要不攀缘五欲,不要贪财色名食睡,不要贪吃也不要贪男女,也不要贪爱去看美色、美景等!但菩萨对待众生还是可以热情招呼,不要走成声闻的方式,都变成很无情很冷感、很冷漠!那就变成像导师所说的某某尊者都常住在「空性」中不帮助众生,但他成佛的速度会很慢很慢!而应该如导师所说的要学阿难尊者与迦旃延 三摩地

2018-07-23

有情倘若造作了三恶道的恶业,造作了三恶道的恶业,当然是因为心性的关系而去造作,心性上有烦恼相应而造作这个恶业,相应而牵引到三恶道去受报,受报一定要经过畜生道、鬼道以及狱道,这样的果报来偿还,将这些所造的业来偿还,让它能够消除。有情如果说,他沾上了恶习气,长养恶念,他要怎么样消除呢?他一定要经过教导,长养善根,熏习佛法正知见,这样慢慢的降伏他的恶习 三摩地

2018-07-23

佛教在最早开始约略在汉朝末年的时候传入中国,当时其实在中国区的人们,对于佛教所谈的许多的观念跟名相,其实都不了解的。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从西方所传来的这个教义,要理解的方式,当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过既有的、固有的文化思想内涵,然后把它用这个固有的东西去对应、去理解,这个当时就叫格义。这个方式其实我们讲说,用固有的方式去了解它。什么是固有的方式呢?对 三摩地

2018-07-23

但不是每个众生都很好命,也是有很多辛苦的众生与菩萨们,都还是要为三餐奔忙,这时候太深妙的佛法对他们来说都只是风凉话,因为要解决当务之急是他们的经济,也就是能不能先安稳生活下去!善知识也曾说:如果能体谅每个人都累积了很多年的经验,才有今天的思想;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背景,换成我们是他,我们也会跟他一样。倘能先这样想的话,我们对于他人就不会有‘厌恶&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虽然不要求菩萨们急证解脱道极果,但教导菩萨们在佛菩提道的修证次第中,是必须具备有相应的解脱果德之亲证及现观的,证悟的三贤位菩萨们,要进入初的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历经断我见、降伏我执具备永伏性障如阿罗汉的解脱功德!所以,菩萨仍然要能够离欲证得初禅,也因此世尊常常在经中细说观身不净的内涵,目的就是要让大家不要因为贪爱恋著于女色而障碍修道。例如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