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上一次说到,除了一些基本的佛法知见,再加上蕴处界法的知见,要求悟般若之前,当然还应当去进一步摄取有关如来藏跟祂体性的正知正见,作为将来参究正确的方向上的参考,也作为将来破参之后自我验证见地上的整理。今天三乘菩提概说的内涵,要和大家来谈一谈一些禅法知见。首先说:每一个人不会少于八个识,也不可能多于八个识。这个部分是对于一般人间的正常状况而说,因为色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诸法在过、现、未来生生灭灭的同时,心意识也伴随着运作,而如来藏却不在心意识之中;乃至说非色受想行识,不离色受想行识,非地水火风大,不离地水火风大。所以说,如来藏不在心意识,不离心意识,是要以这样的知见去参究。离心意识参不是要保持在无念的状态,不是要把心意识丢掉,而是要以心意识,往离开心意识的方向去参究,因为心意识是我们参究的工具。前面所说,每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前面第二那个是因地无相念佛,这里就是果地无相念佛,这里如果功德成就了,就是真正的念法身佛。可是这里不容易,你必须要去寻觅善知识,因为你要从无相进入真相,必须要证悟法身,证悟我们的真心如来藏,才有办法从清净进入真实。所以你这时候要去找善知识,这个善知识相信大家都知道,现在正觉同修会,正觉讲堂就是有善知识,能够教导你,能够有一些正知见教导你,让你从清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生活在什么地方?娑婆欲界。投生到这里的众生除非圣人乘愿再来,基本都是受业力、欲求牵引而来的,为什么会有欲求?因为无明,因为我见与我执。刚来人世的我们,弱小无助,没有半点自我协助能力,小鸡小鸭破壳而出就可以自己行走,而我们只会躺着,若不是助产师打了一下我们的,那股疼痛和恐惧逼迫我们大声哭出来,如此我们才在外力的协助下,完成生命中第一次呼吸。透过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真悟者以一念相应慧,而随时随地皆能体验如来藏之运作,极为具体,绝非虚无缥缈之想像。证如来藏者若是有形像法、有境界法、有定境法,皆是因缘假合所成,故有所得;若有所得即是变易,不久必坏,于五位中不能持续不断,不能自在。有他心通者若无证悟之一念相应慧,亦不知悟者所悟之内涵;有天眼通者若无重关之一念相应慧,亦不能以其天眼而见佛性。佛性无形无相,然能以父母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6、悟后必须请阅全部的了义经典印证我们说参禅悟了以后必须请阅全部的了义经典譬如《楞伽经、佛藏经、如来藏经、无上依经、不增不减经、金刚三昧经、深密解脱经、解深密经》等等,还要请阅《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来做印证。悟得真的人读过以后,会使他的悟境更深入,提升悟的层次和内容。如果是悟错了的人,他读了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悟错了。开悟的人如果不能用这些书自我印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种净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净土,是唯心净土,真正的、究竟的净土,非如前三种净土是诸佛化现的化土。是故,禅定是方法,净土是结果。明乎此,即无需为禅与净土而互相争执。三宝弟子在此世界修学禅定,是难行道,也是速成道。往生极乐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无相念佛工夫者,欲往生极乐净土,一生即可成办;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几乎没有多少人真的相信这个道理,都心有不甘,情有不愿,还在不断努力尝试、争取!再多的失败也绝不放弃,再多的揭示也不愿意面对这个事实,而这背后的推动力就是无明,就是恐惧、就是担忧、就是不安!究竟谁在恐惧?谁在担忧?谁在不安?那就是自我!在自我的世界里就是如此的破败不堪,就是如此的顽固不舍,于此颠倒梦想勇猛精进,每一个自我都在暗暗发誓:将此轮回进行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诸菩萨已亲证藏识阿赖耶,已住于实相智慧中;或复证得道种智而入初地,或复次第渐修而入三地、五地乃至九地;皆能为人开示大乘实相法义,宣说般若,令人证入,是故名为善知识。若是未悟错悟之人,强不知以为知,误导众生以不正确的方法修学佛法者名为假名善知识。例如,以定为禅,教令广大徒众修除意识觉知心中的妄想,妄以不触五尘境之觉知心为真如心者;或如错认解脱道为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中国这块土地,真正的禅宗祖师是八地证量的达摩祖师。参禅这件事情,祖师是最有发言权的。祖师刚到中土,看见一些有久修的出家人,聚在一间禅堂里面,当然也有人根本就是在打瞌睡、补睡眠的。祖师就静静地拿了片瓦,坐到这些人旁边去,慢慢地开始磨起瓦来。等到这些出家师父结束打坐,看见祖师在做这样奇怪的动作,就好奇地问他:您这是在做什么?祖师反问:你们打坐在做什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释圣严并不了解经论中使用「含藏」所表达的意涵,皆是以第八识如来藏心体的存在作为前提,因此错误地使用「含藏」,以致产生「无明为心体」的荒谬意涵而不自知。由于其用语矛盾处甚多,但因篇幅所限,皆略而不论。36释圣严著,〈空性与孤独〉,《人生杂志》第319期,法鼓文化(台北),2010,页9。37阿罗汉们都知道还有一个第八识独存于涅槃中,因此都无这种恐怖,《阿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到此地位,随意得生诸佛三种净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净土,是唯心净土,真正的、究竟的净土,非如前三种净土是诸佛化现的化土。是故,禅定是方法,净土是结果。明乎此,即无需为禅与净土而互相争执。(二)禅净互通之事修一般念佛人大多执持佛号,散心念佛。虽然称为念佛,但大约是打妄想的时候居多。较精进者,发觉妄想时,便赶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圜悟大师讲:“这个事情虽然它是无分别的,可是到了这个地步,却得要有眼睛来分别、筛选、选择。”参禅的时候“心、意、识”固然是妄,但是心意识这个妄心却不能不要;没有了心意识这个妄心的作用,就无法开悟。因此,参究的时候,我们参寻的方向应该要远离心意识,但是参究的过程必须要用心意识做为工具来参究。没有心意识这个工具,我们就无法参究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露柱就是古时候插在地上,专门绑驴马缰绳用的木樁,叫做露柱。这些都属于眼见色而明心。第二门:听到声音,从耳根而入。譬如香严智闲禅师在开垦竹林的时候,把瓦片丢出去,碰到了竹子:空的一声,悟了!又譬如克勤圜悟禅师听到鸡啼的时候,他也悟入了。又譬如临济门派,凡有学人入门,便大喝一声,这都属于耳闻声而悟。第三门:是鼻嗅香而悟入。祖师们的公案,我还没有找到这么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达摩大师付法传衣于二祖慧可大师时,曾预计中国地区末法时代修禅者曰: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无轻未悟。意即末法时代,在中国地区,说真如佛性者多,而能参究通达真如佛性者少。但私下与真如佛性相符密证,而不为外界所知者,数逾千万人,所以交代慧可大师阐扬禅法,不可轻视未悟者。是故,我虽不敏,又无威德,且无师承,敢发大愿:愿于此生助10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次第进修到佛地以后,佛世尊才能具足了知的;所以真心如来藏不称为“空相”,而称之为“空性”;因为祂有许多真实的法性存在,而且这些法性常住于世间及出世间境界中的缘故。若人在没有证悟之前,在阅读善知识的著作时,可能会变成这样子:那一段是那一段,这个法是这个法。不能连贯起来,得要真的悟了以后再来读,才能连贯起来。那么,真心既没有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难怪阿难尊者亲见如此胜妙之事以后,他要惊讶地赞叹,说这是他从未曾见、从未曾听闻的事情。那么前面说到《维摩诘经》里面所说的“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的这个经文,就让我们想到教外别传的禅宗。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起大梵天王致献的金色波罗花示众,当时一会大众看了都默然,无言以对,只有金色头陀摩诃迦叶破颜微笑。世尊就说:“吾有正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专意坐禅修禅定的人,他们一心一意所想的,就是如何能证入于禅定境界中;而这样的禅定境界,是入定时禅定境界出生了,出定时禅定境界就消失了,是有生有灭的法,怎么会是不生的法呢?禅定的境界必定是三界的境界,譬如说,初禅前的欲界定、未到地定是欲界的境界,初禅到四禅是色界的境界,乃至修到四空定也还是无色界的境界,都是不离三界的世间境界。既然不离三界世间境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然,也包括众生共业所感,而由众生的如来藏所共同变现出来的器世间,乃至说种种地矿产材料,那这样叫作第一义相。声闻人跟缘觉人,修证虚妄分别相或者因缘相的一部分;而菩萨尽未来际修证第一义相的内涵,并且也分证虚妄分别相跟因缘相,而进一步去证知说,其实都是从自心流注而运作,然后最后遍知如来藏中的一切种,究竟了知第一义相。所以才说,二乘法是含摄于大乘法中;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尽大地是个解脱门。头头物物皆证入无边刹海如来藏。(2)大慧普觉禅师法语卷第二十四宋径山能仁禅院住持嗣法慧日禅师臣蕴闻上进又佛谓富楼那曰。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如来藏即此心此性也。(3)永嘉证道歌唐慎水沙门玄觉撰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