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后来就自己常常去观察十八界一切法缘起缘灭,观察这十八界一切种种现象的虚妄性,并无真实有能取所取,慢慢地了知觉知心我并非真实;了知一切我及我所也非真实,慢慢地藉由意识去说服意根这个事实。但因意根无始劫来计执觉知心为我—以为真实,不断地受觉知心误导而计执色身为我所—以为真实,计执种种五欲及六尘为我所有—以为真实,因有这些执著性导致对我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断。(《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四住地、无明住地,也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这两种障都依于阿赖耶识而有。因此一定要先实证阿赖耶识,自己明确且真实亲证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实体法、是法源、法母,不同于前七识;有其本自清净无染的真如体性,能真实的成就一切法,不是施设法、不是假名法;所以能明确地转依于第八识中的真如体性,而来灭除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指的是说,既然是凡夫身、口、意业会常常与罪业相应,以这样的因缘来看,命终之后,应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受无量苦,要为此感到惊怖、恐惧才是。第三种生起厌离心。应当经常要观察生死之中,唯有无常、苦、空、无我、不清净,对这个在生死中的五阴,它是虚幻假有,它完全是因缘所生,犹如水上浮泡,速起速灭,往来生死流转,好像车轮一样转个不停,生老病死八苦的交煎,无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透过不断地观行,观察烦恼的生住异灭,观察五阴的虚妄,才终于消除了这个烦恼。但是有些累劫来的习性可真不是容易改变的,譬如对于欲界爱的贪着。有一次妈妈过生日,和妹妹生日没差几天,全家人当然要为她们庆生,妹妹说妈妈喜欢吃牛排,就去牛排馆吧!我不好拒绝,心中决定:到时可点色拉和烤洋芋。可是,当服务生来为大家点餐时,我莫名其妙地说要牛排,话说出口也不好修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是大乘法中见道通达位的初地菩萨所断异生性,性质极为宽广,必须先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再经由悟后进修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再进修一切种智而发起了初地道种智的初分,并且已完成解脱道中的三果取证,这时才能说是已经断尽大乘法中异生性相应的烦恼了,从此以后不会再因性障而谤大乘贤圣,也不会因为对于大乘佛菩提的误解而谤大乘法及上位的大乘贤圣。这是大乘法中所知障所摄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念无明本身就是烦恼染法,也就是会导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所以一念无明又称为见惑跟思惑,也就是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住地烦恼、色界爱住地烦恼,跟有爱住地烦恼这四种。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熏习一念无明,明心后断除一念无明的见一处住地烦恼,其余的三种烦恼是修所断的烦恼,在悟后历缘对境中修除。见一处住地烦恼就是见惑,是见所断的烦恼,是属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甚至大部分的人,应当说几乎都是还没有抵达信不退的地步,也就是在六信位还不满足,遑论七信、八信、九信、十信,到初住位呢!你要能够到初住位,才会说作种种的甘愿,才会说:我就是菩萨,我就是顶这个菩萨名,要在三界中出生入死;二乘人能够解脱我不羡慕,一点都不欣羡!能够如此才是菩萨的行谊显示了一分而已。所以,我们也不应当诃责这个当事者所认识的这个人,因为信力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在《无相念佛》一书中也有开示修定要先消除“攀缘心、觉观心和三毒心”;在正觉同修会中,除了平实导师有初禅乃至二禅的实证之外,还有一位正雄居士也有初禅的证量,正雄居士在《广论之平议》一书中曾提到自己修习“未到地定”的经验。《正觉电子报》第96期中正雄居士开示说:然以末学的实际经验,提出来供大众参考:大家都知道,初禅天众,已经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情绪的运作,是制约行为最容易观察出来的地方,尤其是负面的情绪。由于潜意识末那的顽强,意识除了为它提供服务以外,是很难与其抗衡的,除非能有智慧从根本加以解决。由于意根末那的一意孤行,造成大脑中神经蛋白元错误的释放,神经传导物质分泌的错乱,意识不得不沦为其附庸,并为其所操控;如此而来,使得情绪管理只有每况愈下而已;世纪三大病症之一的忧郁症的形成,与此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个契证阿赖耶识而迈入相见道位且深入观行的人,一定能如理作意、如实了知:如来藏之性用,在众生因地时之阿赖耶识位已是深不可测,何况如来藏于佛地时之无垢识位,更是难思难量。细观自身八识之互动状况,烦恼习气如何形成?与习气形成息息相关之记忆如何运作?如何储藏?又如何提取?它们又如何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如上一言难以尽举之问题,现代科学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慢的意思是说,你确实胜过别人,所以心里面有个比较高下的想法,因此心里就想我的境界远远超过他,我比他年轻,比他健康,比他有钱,比他有地位,比他有名望等等;因为是确实胜过别人,所以心中就生起了慢心,甚至于有时会开口说我胜过他,这就叫作慢。第二种是过慢。过慢中的过字是指过失的意思,也就是说,有过失的慢就叫作过慢。譬如他明明没有胜过别人,却颠倒事实而开口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在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有时候他会皱着眉不讲话,有些就会嘴巴嘟噜嘟噜地念。所以今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在观看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就可以看到自己在发脾气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样貌;一般来说,我们看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他的整个脸型一定会产生很大的变化,跟原来会完全不一样。所以,当我们在细观别人是怎么样发脾气的时候,在看别人——我们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五阴十八界生灭法,《金刚经》很清楚地说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而不生不灭法呢?菩萨们或许还记得,我们在上个单元曾经提到过,六祖依《金刚经》而开悟,开悟的时候他说,他所悟的就是这一个如来藏。《六祖坛经》里面有记载,除了六祖依于《金刚经》而开悟之外,悟道之后写了《证道歌》的永嘉玄觉禅师,他在《证道歌》里面,提到自己所证的一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不信次法修习所得的因果,即是心地不净者,所修解脱道、佛菩提道都将不能成功。2.次法的修习,可以修除性障、成就福德,是佛菩提实证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3.发愿不舍人间一切有情,愿尽未来际与人间众生结缘而救度之。舍此无由成佛,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故。4.人间具足一切法种故,不同阶段的现观因缘皆具足故,方能使人具足一切种智而成佛。5.应教导随学者广修次法,否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证得初果的人断了三缚结,就是断了一念无明的第一个部分──见一处住地,所以还剩下欲界爱、色界爱与无色界爱的烦恼,因此证得初果的下一步,就是要断除欲界爱。那么为什么三界爱当中,首先要断除的是欲界爱呢?因为欲界爱的内容深广,现前就已经被这个欲界爱所缠缚了,因此三界爱当中,首先要断除的就是欲界爱。初果人虽然已经亲证三界五阴法当中,没有一个法是真实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时先生顺手接过来这个瓶子,往地上一摔,瓶子破了,原来里面装的是臭味不堪的粪便,流了满地都是。先生问他妻子:你现在还觉得我好看吗?妻子说:那当然不行。先生就说:如是!如是!我们的身体里面装的是三十六种不净之物,有什么可以贪爱的呢!从这个历史故事当中我们知道,初果人断我见之后,再来就是要断除欲界爱;能够淡薄欲界爱(或降伏欲界爱),就成为二果斯陀含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几年之后邻国真的入侵了,这时候国王派了这些战马上阵;可是战马由于已经习惯于每天在磨坊中,绕着石磨转圈圈,所以上了战场,竟然不懂得如何冲锋陷阵;士兵急着拿马鞭鞭打这些马,马反而是更努力绕着原地转圈圈。邻国看到了这个弱点,就一举攻下了这个王国。这就是说,由于过去多生以来,熏习欲界的五欲,已经变成一种习惯,变成一种思惑,这就是三界爱的烦恼。初果人断的是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对于能来正觉熏习的我们来说,小弟认为其首要关键,「一定要对自己诚实!」明明自己情绪很糟糕,食欲不振、面带惆怅,但却是告诉自己告诉别人,我一切安好!若连自己都要骗自己了,那就真的太不直心了!我从小到大,就很喜欢在观察自己观察别人,来学,定力不断增长后,我更要不时「作意」提醒自己去「观行」!若当前觉得闷闷的情绪,其原因出在哪?身体那边有气滞、血瘀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有时生天享福,有时下堕地狱受苦,有时生为恶鬼、畜生、人间等等,不一而足,导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已。所以佛曾说:「如来藏犹如魔术师一样,能够变现种种物出现,让众生受用;又如来藏无始劫以来就在,离于无常的过失,本性清净,却出生了七转识,所以祂含藏了七转识所造作的染污种子,导致众生不断地受异熟果报。」像这样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众生真的很难了知!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于末那识具有这种「恒、审、思量」的特性,所以不管是在清醒的时候,或者闷绝等五个状况之中,祂都是不断地想要作什么,不甘于寂寞,不愿处于无为的状态之中,所以当意识的你正在修定,想要使忆佛的净念能够相续成片,或者想要证禅定而在定中长时安住,祂却常常会悄悄地突然给你一个没有语言文字的妄念,你若没有察觉,就跟着那妄念转,接着就是语言文字的妄想出现了。由于这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