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陀以前也只帮助有发菩萨心的菩萨们明心,如果是定性声闻阿罗汉,将来一定会入无余涅盘,那佛陀也不会帮他们开悟;所以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其中有五十位是定性声闻,也就是声闻种性者,佛陀也没帮那五十位声闻种性的阿罗汉明心,只有帮一千二百位菩萨阿罗汉们明心,这一千二百位阿罗汉菩萨们也都在后来入了,并在法华经中被佛受记将来会成佛。因此开悟明心必须要很多福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以前也只帮助有发菩萨心的菩萨们明心,如果是定性声闻阿罗汉,将来一定会入无余涅盘,那佛陀也不会帮他们开悟;所以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其中有五十位是定性声闻,也就是声闻种性者,佛陀也没帮那五十位声闻种性的阿罗汉明心,只有帮其它一千二百位菩萨阿罗汉们明心,这一千二百位阿罗汉菩萨们也都在后来入了,并在法华经中被佛受记将来会成佛。因此开悟明心必须要很 三摩地

2018-07-23

""又见众生毁犯禁戒,当受狱、恶鬼、畜生,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色力、寿命、安隐、辩才,不得自在,是故生悲。""又见众生诸根不具,是故生悲。""又见众生生于边,不修善法,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饥馑世,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处刀兵劫,更相残害,恶心增盛,当受无量苦报之果,是故生悲。""又见众生值佛出世,闻说甘露净法,不能受持,是故生悲。""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都了知这个道理,唯除有特别的因缘或别愿,不然多以示现在家菩萨相,而非声闻出家相处于人间。如华严中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善知识,唯有六位示现出家声闻相,其余则示现在家菩萨相的童子、童女,或者居士、宰官、天人……等各种在家相;以此身相的示现,对于利益众生的层面较为广大,较易符合「恒顺众生、饶益有情」的菩萨道精神。此分法要平实导师于2007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真实的不退,就得要等到初心对般若通达以后了;所以佛说菩萨性的发起,得要靠众生的善法欲,再加上思心所的确定:决定想要利乐有情众生。然后加上遇到善知识的助缘,才能发起佛菩提的菩提心来。(原标题:菩萨性是何时才算具足呢?) 三摩地

2018-07-23

能否请老师开示:菩萨种性的义涵是什么?如何发起、乃至菩萨种性?答:菩萨种性的义理与内涵,平实导师在《明心与初》当中已开示许多,这个乃是十行位性种性菩萨的主修:发起菩萨性、伏除异生性、具足十长养,也就是长养菩萨应该有的圣性,亦即在完成习种性的修习,远离习种性的凡夫习气与熏习进修上该有的知见以后,离开了习种性,进入性种性的十行位当中;十行位的性种性 三摩地

2018-07-23

不过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即你将来生病,生活也很困顿,即使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也绝对不要对佛法失去信心;当生病到了很惨的步,你就当作你就是把它受报了结。即使后来我们不能作身行上的佛事,可是你的心念还是可以念念回向啊,念念灭除你的贪瞋痴,这就是用功,这就是佛事啊!你还是可以改变你这些恶业生起之前的这些念头,因为你之所以会受种种恶报的因缘,它就是来自于你的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他想到这里众生的可怜,才需要在这个世间,一点点把大家这样捏塑起来,不然,导师也不用去藏当那边的法王,想要从那边窝里反,他也不需要这么辛苦啊,他也不需要说一定要创立什么同修会,导师当时一直想要结束这说法的日子,因为确实这世界的因缘是很恶的因缘,那也就是说,现在就是这种很恶的因缘,很坏的因缘,那你想以后会更好吗?我也不知道啦,既然以后的因缘不 三摩地

2018-07-23

而在佛的末法时期,听到而能够信受,又是难上加难,为什么说很难?今天如果有人跟你说无上法,你可能不大会相信,因为他说的法和这世间的许多出色有名的大道场的都不同,你即使有点慧力,可是也很难加以简择,这个世界就是如此,这是个五浊恶世,众生的因缘本来就是如此,你能够要求什么?如果要世间的法师们都要亲证真如,才能够说法,这世间便没有说法的人了!如果要说法的人 三摩地

2018-07-23

就像是我们忏悔的人,会说「永不复作」,可是还是会一直作,可是你愿意这样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六次,终于那个不良的劣行,它会减低它的势力,如果你还能作观行,然后呢,这样最后你会,慢慢你的戒行。虽然没办法达到二,但是你也自己可以终究无愧于所学,无愧于善知识所教,因为呢,善知识只能把《优婆塞戒经》,这样的戒经告诉你,只能够传你菩萨戒,可是没有 三摩地

2018-07-23

我真的是很优秀啊,怎么大家都不知道我」,当你一直在这个过程中的时候,你就像是说不断消耗自己,当你一生起这个心行的时候,你的功德刹那间就亏损掉,那你的福德呢,也会日益减少。可是,最可怕的是,你的功德性会不见了,因为你的功德性会影响到你的种性,让你的菩萨种性会很不牢靠。你会很容易被人家牵引,人家说这个有好处,这个有好处啊,那你就会跟这三界法的种种三界 三摩地

2018-07-23

你这样想想,你这一辈子,在座的每一个都想想,你可能间接的帮助过别人成就佛道,或是间接接引他到来,那你没有直接让那个众生,有没有直接摄受他走入中?或是他有因缘可以到我们说的极乐净土等等。你要去作这样思维,你要每一辈子都可以作这样的思维,也就是说,你甘愿不甘愿作一位这样的菩萨?你甘愿不甘愿来摄受众生走向佛道?我们知道你终究一定是会转依的,当然你可以讲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说,你是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佛陀已经替你准备好,已经替你准备好你的莲花座啦,乃至于有的人已经准备好金刚座给他了,只要呢,你在这个佛道上继续用功,它会成形的,它会真正成就的,如来没有亏待你啊!所以这样来思维,到底是佛的恩典比较好,还是跟众生一起混吃等死好?这是很明确的,你所依仗于此世间的──知识、财力或什么,都比别人强吗?就算是都比别人强,佛陀也 三摩地

2018-07-23

善知识也没有说过,也没有保证过,将来你就可以一步轻轻松松走过第二大阿僧祇劫,这世界没这么便宜的事情啦,绝对没这么便宜!那个是要你拿出你世间的性命来换得的,如果没有精进到这样的步,如何可以显示你可以获得这殊胜的果位的殊荣,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如果你要还价的话呢,那你就要认命,你要从这点开始就要很清楚知道,当你开始讨价还价的话,你是在你菩萨道的路上 三摩地

2018-07-23

真正能够被称誉的人,以戒行来说,叫做二满心的菩萨。真正能够从解脱有一点所得的,然后可以不再生生世世迷惑中流转的,叫做远离整个胎昧,那是三满心位菩萨。于世间法的智慧能够多修学而了知者,是五满心位的菩萨。然后能够远离末那的种种不善性,那个叫八菩萨。真正于法界中受职法王子位子的,是十菩萨,所以以这样来看的话,真的没有什么好去衡量,好去接受他人的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当你就是觉得自己修行真的很好的时候,那个念头,那个想,你要把它活生生掐死,你要生起惭愧心,好好忏悔,自己于出世间法中,这样生起贪染名誉的过失,生起轻慢自得的过失。出世间法的成就,就是不要世间法的恶法为伴,不是因为希求世间的赞誉,而来成就出世间法的。你要把这个爱瞋、毁誉的心,轻轻丢掉,从这些众生对你的赞叹和诋毁里面走出来;像是自己的五蕴身一 三摩地

2018-07-23

可是,今天你听了,就要想:世间的人关心的事,都是以为他可以主宰的、都是眼前现下的事;而我自己呢,我关心的是佛道佛事,我关心的都是尽未来际,至少我关心的是我舍报以后,会何去何从?这都不是一般人所关心的,因此「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只能够走我自己的道路,行我应该尽的菩萨行,世间人要的三界有,是他们的份,毕竟我有佛法为伴,有诸佛为伴,有大觉者作我的明灯,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通常作这样主张的人,他是说不出来大乘跟小乘具体的修证差别,只有可能含糊笼统说:“哎呀!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就说解脱生死的法门啊!然后这样就叫作声闻的小乘。然后对于根器深厚而又悲愿化世的听众,那这样就是菩萨的大乘。”可能他又转着又会说:“事实上佛法又分为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修上品五戒十善的人生天,中品五戒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无边誓愿度」应该进一步来解释,因为永远永远永远的永远,不管这宇宙怎么成住坏空,不管你将来修行多么好,摄受众生的智慧能力是如何高明,这永恒的永恒,这永恒也没有尽头,众生是度不完的。你必须要体认这个事实,不管你已经成佛安乐多久,不管你再怎么努力,众生永远是度不完的。你从这个时间点,你就要知道这件事情。所以你要甘愿于众生的懈怠性,你要甘愿于众生之 三摩地

2018-07-23

你要转过这个念头来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业果性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才可以自在学佛,将来可以成佛;当我们都不去造这些恶业的时候,以后我们就会和这些恶果绝缘,这我们所领受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善的境界,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得到也才会心安理得啊!而对于以前的恶业,将来会产生的恶果,也当作是还债来想,乃至想想世间人说的「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肯诚心忏悔,对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