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化作大鱼饱众腹,来世成佛度群蒙在《贤愚经》佛曾开示:自己往昔为了让众生免于饥饿之苦,愿意身为一只大鱼让众生得到安乐。在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以前,阎浮提有一位大国王叫作设头罗健宁,统领阎浮提八万四千国,六万山川,八十亿聚落等。当时国中出现火星,占星师看到便向国王禀告:如果有火星出现,就会久旱不雨十二年,如今火星已经出现了,会有饥馑之灾,请国王赶快加以因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佛在另一部经曾开示:如果能够度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人成为阿罗汉,反而不如度一个人发菩提心。为什么?因为阿罗汉很少度众生,而且死后入无余涅槃,从此在三界中消失了,不再度众生,不如度一个人发菩提心;因为这一个人发菩提心后,未来可以穷尽三大无量数劫,来广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这些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行菩萨道,还可以度更多的无量无数无边众生来成就佛道。再者,当菩萨成佛后,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满怀着感动和喜悦在心里感恩佛菩萨,除了这种重逢的快乐,最重要的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克制后的快乐。其实我们常常误解了戒的含义,谈戒色变,误会戒就是用来遮止我们的。当然,戒本身的确有遮止之意,可是当我们处在悬崖边想下去玩耍,还不知道跌下悬崖会粉身碎骨的时候,慈悲的佛菩萨当然要赶紧设个栏杆挡住我们啊!想想看,当我们还小的时候,常常会埋怨父母为什么不许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无人能够代替。所以佛教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之根本戒。作为一个学佛之修行人,是要去除如来藏中的染污的种子,使之变为清净之种子,走上成佛之道。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把心放在佛法上,小处不要随便,把心安住于佛法上,随缘努力修习六度,修行一切善法,实践一切善法。从起心动念处,发起善法欲,生起善法,熏习善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后,想尽量体会佛陀视众生如独子的胸怀与慈悲。如果能像佛陀一样对每位众生都具足了知、看到他的全部,想必就能用慈悲与智慧相待吧。因为了解,所以慈悲,愿将此作为我每一期生命努力的目标!您呢?(原标题:汤普森夫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常常会有年轻的学佛人,对于学佛与婚姻之间的取舍,心中产生困惑,而问到:在家居士是不是一定要结婚生子?自己没有断烦恼,如果结婚生子肯定会有更多的烦恼,担心会因此而堕落;但是如果不结婚,由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又怕周围亲朋不能理解,因而对佛教产生了不好的看法。(一)众生成就之时,就是菩萨成佛之时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先确认: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学佛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句譬喻经》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有梵志(佛教以外的出家修道人)四兄弟,他们这四兄弟都具备五种神通,因而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与未来,一天这四兄弟运用神通知道自己七天之后都会命终,于是他们就说:我们有五通之力,可以翻覆天地,手摸日月、移山挡海,无所不能!难道我们就不能躲过这一死劫吗?于是这四个人就各显神通来想法躲避无常杀鬼,一人想要躲到大海里,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真的,这期心香真不是关于雾霾的!笃信佛法的我其实在体验每一个见解的不确定性。试想,什么是真理,世上所有的真理都是有前提条件的,离开了这个前提条件,还有必然的结论吗?既然大家都想找一个最靠谱的真理,那可以不可以真的存在一个没有所有前提就可以存在的真理呢?如果您找到了,您就是最牛的,都得认! 呵呵,这就是小编我的逻辑,不管您认不认,也算为您开一次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中国网全国中国访谈特别报导之网络直播节目,即将于2015年3月11日(周三)下午2:00开始,播出采访正觉同修会亲教师之现场报导,阐述有关弘扬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议题,访谈时间约1至2小时,敬请准时收看,并广为介绍亲朋好友一同收视。访谈报导之网址:1、2、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是国家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问: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在《成唯识论》课程中有极详细的解说,所以此书中只作补充的提示,因此较为简略。关于轮宝,请见《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从佛法的眼光来看,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人有八个心,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有这八个心,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我们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与「无我」是佛法里面一个很重要的题目,因为佛法在在处处都在讲「无我」,可是「无我」是不是究竟法呢?先来说明「我」这个题目,「我」可以分成二大类:第一类是佛所破斥的「我」--世俗的我一般人在小的时候,多半会以为身体就是我。譬如在学校里被同学欺负了,回家向爸爸妈妈告状说:某某人打我。这就是以身体为我的例子。渐渐长大以后,看见有人会因为年老、疾病,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阿含部《央掘魔罗经》【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阿含部《央掘魔罗经》【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成唯识论》卷三【佛告迦叶菩萨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说菩萨有这种法乐?因为他从证得法界实相的人无我开始,乃至法无我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明白:原来生活就是佛法!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要把佛法用到生活之中。世间的种种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一种道理?而其间的互相关系又是什么?那又互相影响,又怎么互相影响的?他慢慢自己就明白了。乃至当他在观察、思惟某一个法义的时候,又会有另外一个法从他心中自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看看那些打从出生就生在非洲的一些人,生下来就是要面对饥饿、面对战争,哪来的光明面?哪来的快乐面?从上面我们看到,能不能一生之中,都一直有或者是常常有爱人相伴、事业顺利、饶有财富、康泰安宁等种种的快乐,完全取决于每个人各自福报的多寡,而凡事必有因,这些福报的因是什么,佛为我们开示:因为过去生持五戒、行十善,今世得以在人天中受乐。五戒就是戒杀、戒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自己一向不是个随和的人,学佛后依然十分个性,对于许多情理之中的事情仍然非常抵触。比如说礼貌寒暄、彼此送个礼物、客气推让、频繁聚会、吃饭不能AA等等,这些事情恨不得躲得远远的。在自己的逻辑里,只要说完该说的、做完该做的,就应该彼此独立、不再干扰。学佛三年了,知道了成佛就是依众生而成就佛土,就是从利益众生中获得广大福德与智慧;从理论上知道了佛与众生等无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谨以此文献给一切末法众生,愿您们都能有福德与智慧亲近具备真修实证的明师,远离徒有其名的名师,学法无碍,早证菩提!阿弥陀佛!)在进入这个主题之前,有一些问题想请问亲爱的读者们:第一、将佛教道场建筑得金碧辉煌、又高又广,就是大道场吗?第二、徒众众多的道场,就是好道场吗?第三、名声及徒众广大的名师,就一定是真善知识吗?第四、在学术界有所成就、名声远播,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邪见邪法的在家出家法师们,吸取了佛教资源,壮大了势力后,必定会排挤到未来了义的生存空间。有很多法师跟我讲(陈履安居士也这样跟我讲):萧老师︰你就说你的法,我们说我们的法,井水不犯河水。我们不说你错、你亦不说我们错,各人弘各人的法就好了。我说:对不起!我没办法同意;为什么会有《集》出版?因为我们不说他错,结果自在居士反而说我们的法错,派人渗透,把我们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一切问题的答案都能从佛法中找到,我们要用佛家的智慧看待世间一切事,那么,清明节祭奠亲人烧纸钱,是为了在那个世界里依然生活富足,这样做管用吗?我们知道人有六道轮回,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狱道。如果亲人死后生到了天道,天界一切不缺,比我们人富足百倍,当然不会需要我们的钱财;如果他投生在人间也收不到,有谁听说一个人睡醒一睁眼忽然看到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师应劫而生,遍参南北丛林,更在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闭关阅经数十载,深入念佛三昧,通宗通教而专修净土念佛法门。粗衣淡饭,不登大坐,不纳出家徒众,不打经忏佛事,远离名闻利养。不离因果,不谈玄妙,依于当时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景况而倡导学人老实念佛,自号常惭愧僧,度化众生无以计数。印光大师以前有眼疾,因为眼疾的关系,所以大师有时几乎都没办法写字读书!但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