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那为什么经中又说念一声号,能消八十劫的业呢?未受报之前,业种既然完好地被第八识保存,那它就不应被号消除才对。2.另外,杀人犯念号,能将其第八识中贮存此世杀人的业种消除吗?哪些业种可以通过念号来消除?哪些业种不能被号消除?答:1.在经中有开示:「一念具足十二因缘」或者「于一念顷能摄广大无量善根」,同样的道理,念一声号就有无量种子现行流注,因 三摩地

2018-07-23

《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可以持诵的真经吗?(萧老师言,除根据法义外,不得以考证等方式判定经的真伪,故求问。)4.以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作为增长福德之主修是否恰当?忆亦以地藏菩萨为对象好不好呢?5.末学深感身心之苦大大障碍断除我见之观行,遑论求开悟,这似乎属于因果问题,请问上面的方式有帮助吗?(因为因果不可违,布施种下的福田应不能抵销过去的恶业。) 三摩地

2018-07-23

若是无福德的人,一时不忍而自杀以后,死后在七次的中阴身境界中,一定会只有出现饿鬼道的境界,使他不得不往生到饿鬼道中,也不会有经年累月在原地自杀的事件重演,因为意识都已经改换为另一世的意识心了,已经不是原来的意识心了!而且意识心是不会持种的,纵使会持种,也无法带着自杀的情境去到后世,何况意识心是无法去到后世的;又在经历最多七次的中阴身过程时,一定会舍 三摩地

2018-07-23

自从萧平实采用唐朝玄奘大师法义公开辨正的方式,要求与教界一些著名人士辨正教法义正邪后,揭开了教界一千多年以来混淆明心见性目标、你好我好大家好混日子的铁幕,真实还原了教了义的本来面目;打破了教界南郭先生吹竽表面相安无事、实则共同损害中国教文化的局面,同时,也揭露了一些表相大师贻误众生的真实面目,在教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成为戳穿皇帝的新衣的 三摩地

2018-07-23

为什么大家总是对萧平实居士的书一再诽谤?(文/心悟法师)本文作者为中国杭州学院老师(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竺路112号法净禅寺内杭州学院)好久没有发表博文了,最近一直在忙着唯识学研讨会的筹备,最近我也一直在深思一个问题,学术和信仰之间的关係。现在很多的出家人都在搞学术,总是用一些文本考证的方法在考证陀的教法。有的时候,理性的想想,教毕竟是教, 三摩地

2018-07-23

回向×××色身康泰,福慧增长,善根增长,道业增上,护持正法,弘扬正法,摧邪显正,早证菩提,求护向正道,早成道。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愿把无相忆、持诵×××、发愿、忏悔等修学正法、护持正法的殊胜功德回向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父母师长、兄弟姐妹、夫妻子女与他们解 三摩地

2018-07-23

具足解脱道,及菩提道,求正觉子,一切应受持。总持咒涵盖一切法,此一切法有五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法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接出生和显现,是三界及出三界最殊胜的法。心法(一切最胜故)包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二位是心所有法,51个心相应的所有法和此 三摩地

2018-07-23

借我一双慧眼,识别真假善知识!有的喇嘛的道场,他们作一件事情,就是说你去礼拜时候,不是先礼拜。那你说:为什么不是?他们说的很有趣哦,他们说:你要先礼拜我。就是说你要先礼拜这一位。他说理由为什么呢?因为已经过去了,现在只有我能够说法,而且你现在所听的法,就是我传授给你的啊。那你说:好啦!那有的人就想,因为他们也搞不清楚,就糊里糊涂地先礼拜了上 三摩地

2018-07-23

如今一般学人供养诸都是供养过去或者现在,总是供养不到未来,因为他们所谓的供养只是在财物布施、无畏布施上面,只是救济众生而不是供养未来。也无法依这三个法门来对已成之作供养,所以最多的供养就是每天在像前摆上食物、瓜果、净水等,然后奉上香礼拜供养。但这是物质上的供养,福德仍有限度。如果能够作法供养,福德就无限量。法供养就是帮助众生发菩提心, 三摩地

2018-07-23

今生学,我得益于萧平实导师倡导的实证教一开始,对于修学法的认知,大概就是诵经念,说好话,做好事,后来追随萧平实导师学以后,才知道说,学需要建立很多的正知见,来确保自己思想上与真正的法保持一致;那些非教的种种理论,再好,顶多也只是人天善法,不能引导自己走出流转生死的生命的轮回。如果不幸遇到的是藏密教,恐怕就不仅仅是走不出轮回了,还得要 三摩地

2018-07-23

萧平实掀起新判教议题的时代意义(下)(教是什么?)上半篇导读:判教,在期由陀在《阿含经》中建立三会、二会、一会说法之判教典范。像法期则有不正确的判教夹杂其中,但在中土名师辈出的判教风潮背景下,形成唐宋大乘教的复兴。于现代末法期,萧平实提出世俗化、法义浅化二个属于什么是教的判教议题,并且提出外道化、密意失传、道次第混淆三个属于教是什么的判教 三摩地

2018-07-23

摘要判教是帮助世人认识教的重要方式,故有《阿含经》释迦牟尼亲自示范的期判教,南北朝与隋唐之像法期判教。现代则由萧平实提出了富有时代意义的判教议题,本文称之为新判教,期使末法期众生正确认识什么是教及教是什么,以畅本怀。一、楔子多年前阅读了髻智比丘所撰写的《陀传》(TheLifeofTheBuddha)。髻智比丘是一位英国人,俗名是欧斯博·莫尔(Osbert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生命能够存在于宇宙中就是一则不可思议的大公案,也是教所要探讨的核心命题。一、楔子萧平实先生在1990年开始弘法不久,写了第一本书《无相念》,介绍现代人如何快速修定的方法。不久之后,1995年写出介绍如何参禅的《禅─悟前与悟后》。这是一本关于禅宗如何开悟明心、眼见性的书。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本书,可以发现萧平实在书中将中国禅宗明心见性的学理论、修定 三摩地

2018-07-23

一、楔子萧平实的学术思想核心,在其第一本著作《无相念》中对自己的介绍,可以一窥全貌。该书的作者介绍说:「作者早年游于世务,厌恶迷信,中年归命三宝,矢志求道」。这样的自我介绍,直到现在从来没有改变过。由此可见萧平实虽然他的著作经常归类于宗教,可是他的真正精神,其实是科学而非迷信。宗教信仰与学术研究的差别,在于宗教信仰只是纯然的相信而没有科学的证据与 三摩地

2018-07-23

大乘法胜妙极胜妙,深奥极深奥,广大极广大,富丽极富丽,谓此唯一乘妙法,意识思惟研究之所不解,非意识境界故,说为不可思议之大乘解脱境界,名为大乘菩提一切种智,函盖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然而此等极胜妙乃至极富丽之果境界,要从因地之大乘真见道始证,次第进修方得。然大乘见道依序有三个层次:真见道、相见道、通达位。真见道者位在第七住 三摩地

2018-07-23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 三摩地

2018-07-23

那我们现在就来探讨八识论,它可以让人实证三乘菩提,可以让人家得到究竟啊!那我们可以从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菩提来分别探讨。声闻菩提是的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把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断了,成就了初果人;乃至于将我所执、我执断尽,成就了四果的阿罗汉,所以他可取证无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从经典及禅宗祖师所证悟的心体,来证明八识论才是所说的,六识论是相似法;我们也从六识论的起源加以探讨,乃是部派教的声闻凡夫误会的真实意,就有六识论发生,后来衍生了两个中观派,第一个中观派(自续派)堕入到常见,他们主张世俗谛无、胜义谛有;他们承认有如来藏第八识,可是因为无法证得的关系,就将意识取代了第八识(属于六识论者);另外一个中观派(应 三摩地

2018-07-23

六识论的起源是因为部派(教时)的声闻人,误会所说的真实理啊!因为就是以第八识来说一切的蕴处界虚妄,也是以第八识来讲第八识的种种中道性,也是依第八识讲八个识种子的智慧。可是六识论的人却误会了,就只采取六识(否定七、八识)而成为六识论,最后分成为两个(密宗的)中观派:第一个中观派主张世俗谛无、胜义谛有,它知道有如来藏第八识的存在,可是在哪里?无法 三摩地

2018-07-23

综合结果,无论从经典或是从禅宗祖师所悟的心体,都可以证明第八识才是所说的。反过来,我们来观察六识论。六识论主张人只有六个识,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识;与八识论相比,就少了第七识与第八识。因为少了这两个识,就产生了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就是,它认为世俗谛是无,胜义谛是有;可是这个胜义谛到底在哪里,他无法亲证;无法亲证的结果,就拿意识心取代第八识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