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世间法上所说的善,都不是真实的善,只是表相的善;那什么才是作了以后,永远都不会消失掉的真实善、善事呢?从事相上来说:当然就是能让众生真正解脱三界轮回生死的善,才是真正的善。因为像在人间募化许多钱财,来救济众生的贫病,这是世间的善事,并不究竟,不是真实的善事;因为这种事情会使行善的人,生到欲界天去享福,但是享福的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一生 admin

2020-02-20

幼年时虽然不知天高地厚,却有着对世间一无所知的苦;进了学校,有课和同侪压力的苦;出了校门到社会上找工作,也有种种的苦。譬如近年来大学毕生工资低,工作高不成低不就,乃至看不到未来的苦。结了婚有了家庭和小孩,开始有身心压力、情感压力,以及身心劳累的种种痛苦;尤其是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如果本身没有成熟的心智,和正确教养子女的方法,往往会因教养的不当, admin

2020-02-20

既然说各人造各人担,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办法尽孝心,来为亡故的父母、亲属做些事来利益他们呢?这倒是不一定的,这是要看亡故的亲人是往生到何道去,而有种种不同的差异的。就如世尊开示说:【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优婆塞戒 admin

2020-02-20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一段经文就是鼎鼎有名的〈普贤行愿品〉,内容是普贤菩萨对诸菩萨及善财童子的开示说:十方一切诸佛的功德,即使经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的微尘数劫相续演说,还是无法说尽。一切菩萨如果想 admin

2020-02-20

因为如果我们受持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等五戒,众生会知道从今以后我们就不会再去恼害他们,所以能够让众生离开被我们所恼害的怖畏,并且不再怖畏我们会因为酒后乱性,而对他们造作前面四种杀、盗、淫、妄等等恶。而且,因为持不杀戒,是对所有的一切有情众生都发起誓愿,从今以后不再去杀害任何一位有情众生;所以,持不杀戒的功德果报,是从所有一切 admin

2020-02-20

譬如色阴的生起乃是众生有所需要,由自己的如来藏以及共有情的如来藏共同变现出来的,可以为一切有情现前体验及领受,所以它不是真实法。又识阴六识的生起,乃是色阴成就之后才出现的,祂是六根触六尘,再由如来藏流注六识的种子而现行的,是在色阴之后才有的法,所以是被生的法,不是常住法。受阴是色阴与识阴之后才出生的法,既然色阴与识阴是生灭法,更何况是依附色阴与识 admin

2020-02-20

然后就说:我们吃众生,那是因为众生的报。我是法王,我是活佛,我是仁波切,我把牠吃了之后,这个众生就被我度了。这样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为什么呢?由于因果的关系。不是说某某众生他过去吃了我,所以这一世我就要把牠吃回来。如果我们所说的因果的道理是这样的话,所有的有情都互相吃来吃去,永远都不能解脱了!真正的道理是:如果我们今天受了他人的伤害,这是因缘果报显 admin

2020-02-20

以上所说四圣六凡十法界世间,其实都是唯心所成;即使是我们所住地球的粗硬世间,也是由有缘众生如来藏中所含藏的共种子互相感应,才能在虚空中形成,使众生得以在这世间受报,乃至继续造;所以说三界唯心,因此心就是世间。世尊在经中常为弟子们宣说三界二十八天的境界相,以及往生三界的种种因由果报,希望弟子们能够了知,三界所有境界都是幻有幻灭,不可贪爱,因而能够 admin

2020-02-20

那这个大能量其实是众生的共所形成的。这个共是从什么所形成的?是众生的别相互影响所产生的共所形成的。所以,基本上回归过来,这个还是属于内我所含摄;因为内我所辗转虚妄想施设出来的外我,所以都还是不离五阴。但是五阴对我们是一种。但是,religion这个字它本身,是要在跟神还有我之间,继续的互相重复的;re这个字的字根,re这个字本身就是重复的意思,ligion这 admin

2020-02-20

也就是说,因为对于五阴世间不明了,不知道你这个五阴是从什么地方所出生的,不知道你生从何来,不知道你这个五阴,跟你的器世间的共也是有关系的,所以就会去遵从这样子的一个日月、星辰、水旱。所以,从佛法的角度来讲的话,这基本上就是我见还有我所见的一种具体的表现。但是,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的话,这个基本上是有稳定这个社会结构的一个功能。所以,宗法制度跟它所 admin

2020-02-20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思是说,一个造恶多端的人,只要能够及时的醒悟,并且决心改过,在忏悔罪之后,一念之间就可以改往修来,发愿走上成佛的道路。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世间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和人们常说的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是一样的意思。立地成佛一词,也常被禅师用来警策学人,应当努力求证自己的实相心----如来藏之所在。譬如宋朝克勤圆悟大师,就常用这句话来开示弟子 admin

2020-02-20

譬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菩萨如是所修回向,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 admin

2020-02-20

但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外道,就是一般的民间信仰,他所拜的这个偶像,它不但有名字,它这个名字还赋予它能够保祐你,它能够出生你的色身的虚妄想,乃至于它能够保祐你赚钱,它能够保祐你能够获得事的满足。但是,佛法不是这样讲的,佛法讲的是各人造各人担,各人吃饭各人饱,所以不是说透过这偶像崇拜,你就能够得到这样的满足。所以,佛教徒拜偶像,并不是这样一个动机。这 admin

2020-02-20

也就是说,因为你想要祈福的对象,有可能是要为你色身祈福,有可能要为你的家人祈福,甚至于是要求平安,甚至于要求财,甚至于是要求学,甚至于是要求职,这都是属于我所;也就是说对于我所的需求,所产生的对一个偶像的崇拜。这个对我所的一个需求来自于什么地方呢?最主要就是来自于我见。也就是对于你这个我,是谁所组成的、是因何而出生的,你不知道。这个我其实是由五 admin

2020-02-20

那公司的部分,譬如说公司有公司的文化,我们透过对于公司的Logo的认知,甚至于现在的企有所谓的企颜色,这些企颜色有的人是用蓝色,有的是用黄色,有的是用绿色,这些颜色代表着这个企的一个符号,代表了一个企颜色,其实本身就是透过这样的一个形象的符号,来跟这个世间、来跟你所要投射的这一个群体作互动。这就是符号互动最主要的一个理论的基础。这个理论在社会 admin

2020-02-20

第三个,佛不能灭除定。那这个在佛世的时候,佛对于释迦族被这个琉璃王给灭掉的这个因缘,这个都是耳熟能详的。琉璃王三度的去灭释迦族,当然这个当然有过去的这样子的一个定,那佛还是没有办法去帮释迦族灭掉这个定。所以,佛非万能。何谓佛非非万能呢?佛非非万能最主要是说,我们都有一个自性佛,我们都有一个如来藏,那这个如来藏是出生一切万法的根本。也就是说, admin

2020-02-20

行缘识有两层意义,一个就是因为身口意行缘于六识,所以由六识配合身口意行来造作诸;那造作这诸的话,这些诸再一次地落谢于如来藏,也就是说阿赖耶识这个齐识而还的入胎识里面。所以,行缘识的这个识有两层的意义,一个最主要是在指如来藏,一个最主要是在指我们的六识。如果从十因缘法来讲的话,这个是在指我们的如来藏入胎识;如果从十二因缘来讲,这个是在指六识。因 admin

2020-02-20

所谓五阴世间跟器世间它的形成,是因为我们众生的力,这个力有我们的别,也有我们的共。别就是属于我们的别妄见,因为别妄见所形成的我们各自的五阴世间;也就是说,因为每一个众生有每一个众生不同的力,所以会形成你不同的色身。每一个众生跟每一个众生相互之间互相感召,就会形成我们居住的山河大地的这个国土,那这个国土就是器世间。这个器世间是因为我们 admin

2020-02-20

【梵天!众生所有种种疾病,所谓风冷热病及诸杂病,时节代谢,四大相违,若他所作,若先报,所谓眼耳鼻舌身病,若復众生种种心意热恼等苦。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大悲经》卷1)佛就继续追问:梵天啊!那所有一切众生的种种疾病,有可能因为风冷或是说风寒,或是热病所产生的这些杂病;或是因为春夏秋冬时节更替,因为四大相违,也就是水土 admin

2020-02-20

这五种观察呢,是从唐朝道宣大师他所作的一个内容,他的内容是说: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应受此食。也就是说,佛教徒如果要吃饭的时候,就应该要考虑:这个饮食来之不易啊,它是从檀越之处来供养的,所以要衡量自己对于佛教有没有什么样的贡献,有没有什么功劳跟功德呢?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任何的德行来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