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佛法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并且让众生修集福德与智慧直到成佛;因此这一切修行都是从过去生延续到这一世,再从今生延续到未来无量世。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们得到好对象时也会跟对方说:能与你当夫妻是我上辈子修来福气!俗话说:七世夫妻。或愿生生世世结为眷属。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 三摩地

2018-07-22

这家喻户晓一段话就是在说明因果昭昭不爽,因为佛道基础在于相信有三世轮回、因果业报,如此我们所作一切修行才会功不唐捐,因为我们所作业都会被带到未来世去。众生会有生死轮回、因果业报,代表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一定有个永远不灭主体,把我们身口意所造业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来,再从这一世带到未来世;而我们身体和意识心在死亡时都毁坏了,所以这一世出生 三摩地

2018-07-22

到底造了什么样业报会得到畜生报呢?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一里面这样讲,我把它念一下:【复云何业获畜生报?有十种业。云何为十?一中品恶身业,二中品恶语业,三中品恶意业,四起种种贪,五起种种瞋,六起种种痴,七布施非法,八禁呪厌术,九毁菩萨梵行,十起常边见人死为人;如是十业获报畜生。】(《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一)这是在《分别善恶报应经》里面所说十种。那 三摩地

2018-07-22

211《法句譬喻经》卷第1之中〈无常品第1〉,有这样一段故事:欲界第一天是在须弥山山腰,东南西北各有一天,有四天王统领,所以也称为四王天。欲界第二天叫作忉利天,是在须弥山顶,东南西北四方各有八天,最为当中还有一天,总数三十三处,所以忉利天又称为三十三天;最当中一天,为天主帝释所居,即称为天帝释,又名释提桓因;此天之有情,以人间百年作为此界 三摩地

2018-07-22

今天我们要回答问题是:学佛修行,能不能消除宿业?若能,怎么出家人也会有死于非命?大多数学佛人对于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都是耳熟能详。说起来,因果道理确实是极为甚深而错综复杂,难以让人理解,当然也就更难让人深信。一般凡夫众生只害怕得到恶果,却不知或不去思考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总是随兴任意而为,只图一时快乐,不知因此造作了恶业,正是苦 三摩地

2018-07-22

因果这两个字看起来似乎再简单也不过了,一般人对于因果印象是什么呢?我们说有一个名人说了一句有名话,叫作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这个在一般人印象里面也正是如此。如果对于任何一个信因果——觉得因果是可信人,往往就会觉得,我们种了什么样因就好像是我们栽种了什么样种子;这个种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经过适当条件充分配合之下,自然而然就会长出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次,百丈禅师说法结束,这位长者向百丈禅师说明,自己就是从迦叶佛以来就住在这里野狐,已经有五百世了,算是非常长寿野狐。当时有学人问他: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自己回答:不落因果。因为错说佛法缘故,从此成为长寿野狐身,所以从迦叶佛一直到现在,都无法脱离野狐身;因此今天向百丈禅师请法,希望能够让他脱离野狐身。后来百丈禅师为老者开示:大修行人不 三摩地

2018-07-22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大富长者他夫人生了一个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没几天就能开口讲话,问他父母说:世尊还住世吗?他父母回答说: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问:尊者舍利弗、阿难等都还在吗?父母回答说:都在。父母看见儿子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口讲话,认为这孩子不是普通一般人,觉得奇怪,怎么会这样呢?就去请问佛陀。佛说:这孩子是有福德人,你们大可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一次我们将继续讲三福净业里面第三部分部分。上次讲是发菩提心,部分第一个就是所谓深信因果。其实因果这件事情,实在是错综复杂。我们在上次讲次里面,曾经跟大家提到,一般人有四件事情难以相信:第一个是难信因果,第二个难信轮回,第三个是难信净土,第四个难信成佛。先不管净土跟成佛,光是这个因果跟轮回这两件事情,假设你要是不相信因果跟轮回话, 三摩地

2018-07-22

三世因果、善恶报应以及六道轮回,可以说是世间、出世间圣者所共同观察到。在《大般涅槃经》中佛陀开示说: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佛陀也说到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另外,在《莲修起信录》中也说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像这些都是古德劝化 三摩地

2018-07-22

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世界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对应关系表: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在这个表里面,有特别表示它跟如来藏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表里面,有说明三 三摩地

2018-07-22

今再续说佛教五果中异熟果。众生所造业行舍报以后,p.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善、恶、有漏、无漏一切业种,过去所造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自己消失,因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众生是如何感招地狱果报呢?《楞严经》卷8有说:【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CBETA,T19,no.945,p.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欲火,会焚烧修道成就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欲,心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一目异熟果今再续说佛教五果中异熟果。众生所造业行舍报以后,p.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善、恶、有漏、无漏一切业种,过去所造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 三摩地

2018-07-22

」《十善业道经》是世尊藉着对龙王开示,劝戒众生要行十善业道。一切众生想法不同,造业也不同,才会有六道不同种类众生轮回。众生本心无形无相,不可见取,本来无自主、无我、无我所,却因所生之蕴处界不相同,显示出各自所造业不同。众生本心如来藏从不造恶业,也不会造善业,因此应当说:没有一个真正造业者。了知这个道理,就应当勤修善业,善业所感生蕴处界都是 三摩地

2018-07-22

即(一)如果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身体、财物等,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二)或由增上不顾恋意乐,不顾恋身体、财物等而作诸善法;(三)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损恼;(四)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五)或对三宝对境,增上憎害;(六)或对三宝增上净信,胜解意乐;(七)或对父母诸尊重等有恩对境,由增上品,以酷暴背恩等所有意乐,造作不善;(八)或对父母等,由报恩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戒法中逆罪,是极重恶罪。造作了逆罪,就要下堕阿鼻无间地狱中,受极为严苛而惨痛罪报。然而五逆或七逆罪各个逆罪之间,彼此还是有轻重之别。乃至每一逆罪成就程度不同,也会有轻重之分。逆罪轻重罪报种种差别,就是这一集节目所要探讨内容。释迦牟尼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说:【是五逆罪,杀父则轻,杀母则重。杀阿罗汉重于杀母,出佛身血重杀罗汉,破 三摩地

2018-07-22

业障、共业与别业问:何谓业障,业障能维持多久?共业与别业又如何解释?答:业障通常指乃是因为过去、现在种种业行熏习势力与果报现行,而对于修学佛法增上产生了障碍,名之为业障。但业障未必是恶业,有时善、无记业亦成业障;因为,会障碍佛道修行增上皆是业障。有时候善业障碍佛道增上更为严重,例如有人应修解脱出离三界之法或成佛法道,但是却爱乐贪着后世人 三摩地

2018-07-22

世间上人很难要求自己在每一个境地之下,都可以完全达到一个完美标准。因此就会想:是不是佛法中可以通融,把善标准稍微降低一下?或是说我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善法?是不是变成了以后会遭到恶果?也就是说,我是不是触到恶底线呢?在那种情况下就引生第二个问题是:我怎样去看待世间上人?为什么有人我觉得说他好象是一个好人,但他怎么会遭到那样报应呢?实 三摩地

2018-07-22

异熟果是有情造善恶业以后所感得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善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善恶业而招感下一生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经》来说明。《楞严经》卷8佛说: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