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短寿的原因:一者自行杀生。二者勤他令杀。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二、多病的原因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令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天我们要以《增壹阿含经》中“但食故福,更不造新福——婆提长者布施后悔因缘”的故事,来与诸位探讨其中相关的法义。这个故事及其背后所显示的道理,对我们的修行来说,是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菩萨道必须懂得如何正确的布施,以及善用此世的资财来利益众生,并且也要知道如何让未来世也有足够的资财来行菩萨道。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福报是从布施中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413,b8) (原标题:佛教一些基础的方法供人粗略地判断其前生来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佛初说发菩提心,为是生因?是了因耶?”〗讲记:现在善生菩萨又提出疑问:“佛所说的发菩提心,和外道所讲的外道菩提,二者有什么差别呢?”善生问:“外道说,修学他们的法,他们是不谈因果的;可是如来今天所说的发菩提心,以及发心后证得的菩提果,却是互相为因果的啊!如来今天所说因果的因又有二种:一个是生因,一个是了因。譬如佛说的初发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报』就是业的报应,即由三业的善恶所导致的后果。因就是业,果就是报。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种因;随其善恶的性质和分量,都有恰如其分的结果在后面,迟早总要由自己承受的。概括说,种善因得福果,种恶因得苦果。其实,怎样的善得怎样的福报;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报,也有恰如其分的『因果律』。佛说:『行上品十善者生天,中品十善者做人,下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的人并不相信因果,不信因果之人,大多是断灭论者,称为断见。这种人不相信有过去生,也不相信有未来生,他只相信当下这一生。因为没有过去生、没有未来生,所以他认为:如果今生放弃享乐来修行,若万一不能明心见性,那放弃一切享乐来吃苦修行不是太冤枉了吗?就会产生这样的怀疑。而这样的怀疑,即是断灭论者。这是心里面怀疑有没有过去生、未来生的人,所会产生的必然现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佛教的三世因果概述二、业1、身口意三业2、共业和别业3、定业和不定业4、善业、恶业、无记业三、因缘1、亲因缘2、等无间缘3、所缘缘4、增上缘四、果报1、异熟果2、等流果3、士用果4、增上果5、离系果五、对因果规律的误解1、因果是自作自受的2、因果各业不同3、一业多果,多业一果4、因缘果报的运作由心造六、运用因果利益无边一、佛教的三世因果三世因果指的是前世造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今天我们要借由毘舍离的三十二个儿子的故事,来说明因果显现的三个层次。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一位非常尊贵的妇女,她的名字叫作毘舍离;她不但非常有智慧,而且又贤能有道德。毘舍离十分敬爱信受佛法,常常恭请佛陀和祂的们来家里接受供养。而当时的国王,名字叫作波斯匿王,他因为非常赞赏毘舍离的智慧和贤德,就和毘舍离互相以兄妹称呼。毘舍离总共生了三十二个儿子,每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佛菩萨都是时时刻刻不断的怜念众生的。只是,虽然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摄受众生,可是众生却心心念念不断攀缘着五欲境界,深陷于世间烦恼当中而不愿意出离;即使在祈求佛菩萨的时候,也常是信力不具足而心怀犹豫的,这怎么能够怪佛菩萨没有感应呢?由于众生念佛的诚心以及信心等程度各不相同,感应当然也就因此有所差别。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应该要瞭解,那就是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本人误打误撞进了易学圈,这么久的算命经验使我对易学界和八字等算命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曾经在qq算命群整天的算命,也担任过国内各大主要易学论坛的八字斑竹(版主),到现在一些论坛还没有把我的名字去掉。这一年来我对中国易学界上至国内大师下至民间高手基本都有了解和接触,对各种算命方式也清清楚楚,在北京和全国各地也拥有很多易友,更有数不清的算命qq群,我是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在迦[jiā]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释祇[qí]精舍的时候,由于九月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一同前往舍[shè]卫国的祇树给[jǐ]孤独园。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作尼拘陀树。树高一百二十里,而枝叶覆盖的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的果子非常多,吃起来又香又甜,味道有如蜂蜜。掉落地上的熟果,人民吃了之后,病都会好而且眼目明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老年痴呆症的定义:痴呆描述了一个症候群,并不是一种单一疾病的名称,具有三个特征:1.患者认知功能的几个方面受损,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响;2.成年之后出现症状;3.患者的意识清楚,是清醒的。据统计2010年全球大约有3560万痴呆患者,到了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570万,预计2050年痴呆患者人数将达到1.154亿人。全球范围内,多数地区60岁以上的痴呆患病率为5%~7%。我国人口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念佛时或者打坐修定的时候,你见到的如果是真正的瑞相,不论是见到光、见到花,听到美妙的音乐乃至闻到异香种种,这其中的内涵必须是要与三乘菩提的内容吻合。而其中很多的目的,我们简略来说常见的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乃是要让行者起信,能够继续进步,但是却不是让众生要执著这个瑞相。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就信力;对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二个例子,是唐朝发生的真实故事,那就是《慈悲三昧水忏》所叙述悟达国师与人面疮的因果关系;后来是透过迦诺迦尊者的帮忙,而化解两者之间的冤仇。悟达国师俗姓陈,名知玄,四川湄洲人,七岁出家,十四岁时已经为皇帝、大臣以及文武百官等人讲解《涅槃经》,所以世人称之为“陈菩萨”。知玄年少时,有一次在长安京都挂单,遇到一位僧人名叫迦诺迦,当时这位僧人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畜生的福报远远的不能跟人比,怎么算,作人都比作畜生来得快乐自由的多。可是如果生为一个人,却不懂得好好地去行善,那其实会比出生为畜生更加的危险;尤其是那一些有财、有势、有福报的人,他所造下的恶业,会比畜生所造的恶业更加来的可怕。过去有一条狗,是有人驯养的。有一次,这一只狗跑到外面去闲逛,逛了很久,它的肚子饿了,所以就随便跑到一户人家的门口,想讨一点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什么是冤亲债主】?在今生前世或长久以来,我们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杀吃等种种形式而形成了的恶缘;这就形成了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的关系。彼此的各种因缘缠结得愈深,不论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彼此就愈容易在来世的轮回中再次相遇。属于情感引起的业缘,这次就用情感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必须要了解,神通都是意识的境界。就如前面所说的,神通的修证必须要依禅定正修之后,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然后才能够证得;四禅八定都是意识的境界,都是三界中有漏有为法;由四禅八定而引生的神通,或者是说由欲界定、未到地定而引生的粗劣的神通,也都是世间法,都是有为法,不离意识境界。如果离开了禅定的三昧,那就不能够得到世间法的四禅八定,当然就更没有神通力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些人喜欢骂人,或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他可没想到,听到的都是他自己。骂人的声音就像魔音一样,听得最多的人,伤得也最深。当口出恶言成为习惯后,经由自己的耳朵日以继夜地聆听、灌输,久而久之,这种语言就成了心田的种子,早晚会给自己创造厄运的果实。思想具有能量,语言是有声的思想,所以语言具有很强的振波。当我们说一些不中听、不吉祥的话时,常会听到人们说:快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论逃到天空、海中或山洞,作恶的人都无法逃避恶报。一群比丘出发前往佛陀的住处。他们在路上的村子暂时休息。一些村民就煮了食物要供养。这时候,一间房子着火了,火焰直冲上天,一只正好飞过的乌鸦,不幸被火烧到,跌下来死掉了。这群比丘看着死去的乌鸦,心想只有佛陀有智慧解释这乌鸦做了什么恶业,才会如此死去,所以吃完供养的食物后,他们就继续上路。另有一群比丘,欲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