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因果法则执行,究竟依凭是什么呢?佛教看法是,因果法则是超越一切有情,不是任何单一个人所能操控。像在中国禅宗就有一则极为有名野狐公案,说百丈怀海禅师每次上堂普说开示时,总有一位老人随著大众在下面听法,有一天普说完毕,大众都离去了,却唯有老人留在堂内。百丈禅师就问他:“你是什么人啊?”那老人回答:“我并不是人,过去世在迦叶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是物净?佛开示了几种:第一、你所布施财物,不是偷来,不是抢劫得来。若是像廖添丁偷了人家钱财来救济贫穷,就是施物不净。身为菩萨,布施时应该要以清净财物来行施,所以第一件事是偷盗所得之物不可以用来布施,必须是净物才可以用来布施。第二要件是所施之物不是圣所遮物,若是佛诸圣所遮止而不可以用来供养别人财物或饮食,都是圣所遮物。这个范围比较广,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可以观察到世间因果显现有三种类别。哪三种类别呢?第一种世间因果显现类别叫作物性因果,第二种是现世心性因果,而第三种类别则是三世心性因果。首先我们来说明什么是第一种物性因果呢?所谓物性因果,就是说这个因和它所产生关系,是属于物理性质;例如我们将一颗球往空中丢出去,这颗球它飞得多高、飞得多远,然后落在什么地方,是完全由当初 三摩地

2018-07-22

今天我们在谈佛法时候,比较难知道说什么叫因缘果报,众生也常听说因缘果报,但你知道因缘果报有多么细微吗?因为因缘果报意思是说,在你运作当下,这个种子就重新种植进去,有种子是已经显露祂功能性,然后再回熏回去。不管你怎么去思维那个字眼,你种子它是经过如来藏运作,很快又产生在里面。比如说,同样两个人做同样事情,乃至百千万人做同样事情,所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六道范围,事实上,只在欲界里面;若谈人天乘,一般只说到欲界。可是,如果我们要谈到解脱,还要把六道里面天扩大。天,除了天阿修罗、欲界天之外,还有色界四禅天,也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色界天。往上还有无色界天,也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三界六道里,业是如何与之相应?也就是做了什么样事情,就会跟哪个业道相应,下一世 三摩地

2018-07-22

佛在迦维罗卫国和一千二百五十位比丘,一起住在释祈精舍时候。由于九月结夏安居已经结束,于是佛从禅室出来,和一同前往舍卫国祈树給孤独园。这两国之间有一棵大树,叫作尼拘陀树。树高一百二十里,而枝叶覆盖面积则有六十里,树上结树子非常多,吃起来又香又甜,味道有如蜂蜜。掉落地上熟果,人民吃了之后,病都会好而且眼目明亮。佛于是坐在这棵树下,告诉阿难侍者 三摩地

2018-07-22

无色界是没有色身,不需要色身,所以也就不需要中阴身作为往生媒介。那其他往生到色界天、以及欲界天人,除了往生地狱人以外,所有色界与欲界众生,死后都会有中阴身出现。那么往生地狱人为什么会没有中阴身呢?这是因为地狱有情往生过程并不需要透过中阴身,因为地狱众生是化生,不是胎生,也不是由定力而往生。法界因果律,对于即将要下堕地狱人,不会 三摩地

2018-07-22

(《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很明显地讲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时间意思),那么百劫时间话,百劫之前所作业报是不会消失。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时间,过去所作业是没有所谓业会消失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了因缘这两个字。希望各位观众好好把这一点记住:讲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谈是因果这件事情,我们谈到必然就是所谓时间上要有所相续,时间上要有所相续。我们又进一步来看,这个时间上面,正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许多事情,其实每一天、每一天都在连续一样,在佛教里面看来,我们不是只有这一世而已,其实我们有无量前世,我们也有无量未来世;那么从过去世到这一世、到未来世,其实在时间上面是有所相续,这个才能够 三摩地

2018-07-22

因果这两个字看起来似乎再简单也不过了,一般人对于因果印象是什么呢?我们说有一个名人说了一句有名话,叫作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这个在一般人印象里面也正是如此。如果对于任何一个信因果——觉得因果是可信人,往往就会觉得,我们种了什么样因就好像是我们栽种了什么样种子;这个种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经过适当条件充分配合之下,自然而然就会长出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四意思是,如果外道说:五阴身所造作善恶业,这个业完成了,就过去了,没有了,只剩下色身还存在,所作行为已经消失了;那么所谓业,就没有可以依住处所,那就是没有业种存在;那为什么你释迦牟尼要说,舍离了这个色身以后,下一世还会得到这一世造下这个业果报呢?也就是外道不认同异作异受道理。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四意思是,如果外道说:五阴身所造作善恶业,这个业完成了,就过去了,没有了,只剩下色身还存在,所作行为已经消失了;那么所谓业,就没有可以依住处所,那就是没有业种存在;那为什么你释迦牟尼要说,舍离了这个色身以后,下一世还会得到这一世造下这个业果报呢?也就是外道不认同异作异受道理。各位不要以为这是外道质疑佛陀,因为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叫作灯明呢——油灯光明呢?油灯光明,必须要有那一个油灯,必须要有那个油,必须要能够让它烧起火来那个火炷,必须要有火,当然还需要有人力去帮忙,把这个油灯给点起来,众缘和合缘因,我们才说油灯光明出现了。也就是油灯光明,它是由各种因,再加上各种缘和合,方能有油灯光明。如果你单说哪一个东西叫油灯,哪一个东西不叫油灯,这个都是错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四如同有人会说阿坻耶语,也就是上古时代梵语。这个阿坻耶语呢,是上古时代人所说话,现在今日已经没有人使用这种语言了。但是因为世间人代代相传,次第相续传下来了,所以还是有少数人会讲这种阿坻耶语。有智慧人可以说:现在人说阿坻耶语,这是阿坻耶语,也可以说这不是阿坻耶语。因为就现世而言,已经没有人使用阿坻耶语了,这种语言只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四如果这个时候外道说:你释迦牟尼佛说是异作异受,我也是说异作异受,我们两个人说是一样啊!如果都说是异作异受,那你应该和我一样有过失啊!为什么你不说自己过失,却只来责备我呢?佛回答说:你这个说法不正确,因为我所说异,与你所说异并不相同。为什么呢?我所说异有两种:第一种、是次第出生而且次第灭。如同前世五阴身灭了,而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同一件事情,却可以有三种不同叙述呢?简单来说,即作即受,它意思是说:我们今生这个五阴身所造作行为,由未来世五阴身来承受果报;这一世身体是由色、识、受、想、行五阴所构成,而未来世身体也是由五阴所构成;所以,可以说是由五阴身造作前因,也由五阴身承受后果。异作异受,这个意思是说:如同前面所说,今生这个五阴身所造作行为,由未来世 三摩地

2018-07-22

(《大宝积经》卷五十七)这个很明显地讲是说,即便是经过了百劫(在佛教里面劫就是表示很长时间意思),那么百劫时间话,百劫之前所作业报是不会消失。也就是说,我们不管是经过多久时间,过去所作业是没有所谓业会消失道理;一旦到因缘会遇时候,就会呈现果报。所以,《大宝积经》在这里,正是使用了因缘这两个字。希望各位观众好好把这一点记住:讲 三摩地

2018-07-22

在国人传统文化里面,有一部分人有人死为鬼观念。例如:在古代《说文解字》这本书里面,鬼有人所归为鬼这样意思。因此认为人死后归趣就是鬼道,这样说法是古人对于生死现象一种观察与推论而得到结论;但是因为缺乏正确佛法知见,也没有办法对于六道轮回现象有完整观察,因此便有人死为鬼这种观念产生。如果有正确佛法知见,就会知道有六道轮回;因此人 三摩地

2018-07-22

首先,我们来说明成为饿鬼道有情原因。《大智度论》中说:恶有三品,但造下品之恶,即生饿鬼趣中。意思是说,恶业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恶业,下堕地狱;中品恶业,下堕畜生道;下品恶业即生饿鬼道中。《念处经》中则说:若起贪嫉、邪佞谄曲、欺诳于他,或复悭贪、积财不施,皆生鬼道。《佛说业报差别经》中更说:具造十业生饿鬼中,一身行轻恶,二口行轻恶,三意行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功德是无量,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⑤,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⑥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⑦。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