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也就说百种福德它的庄严的时候,它要有修心五十,就是在修三十二大人相的时候,先要有五十种心来修这个大人相,那是叫作修心五十;在修了之后还要去检讨:我之前所实践、所修的三十二大人相是不是有啊!是还有什么要改进的地方呢?经过检讨之后,让所修的三十二大人相的业能够越来越,那个叫作具心五十。好!那我们说,什么是修心五十的内容呢?这个修心五十事实上也就是说,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当代有些名声响亮的大法师们胆子很大,把佛所传的如来藏否定了,说如来藏只是个名言施设,公开宣称没有如来藏这个心可证;但其实,如来藏是确实存在的,也是可以实证的,而我们正觉同修会中已经有很多人实证了。那么如来藏是有自性的,因为祂出生了山河大地,出生了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所以有自性;而这些自性也能由亲证如来藏的菩萨们,透过现前观察而证实祂能生万法的自性。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之法身则是无垢识真如,常乐我净,能与二十一心所相应;于十方界之有缘众生,随缘赴感,靡不周详。此谓佛真法身无形无相,乃是真如。真如法身与三大无量数劫前之阿赖耶识非一非异。因地阿赖耶识修除执藏三界有漏法种之执藏性已,舍阿赖耶名;复修除变易生死之种子流注,断尽尘沙惑已,复舍庵摩罗名,无有异熟,方名真如。一体三名,随于修证层次差别而分别安立,实唯一心,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来是究竟觉,所以如来不同于阿罗汉,如来所得不同于阿罗汉,所以如来有「真常」义,有「我」义;若有人说,如来也是生灭义,则此理不当;以涅盘无有所入,阿罗汉必灭自我,以破除自我见故,灭去自我,又破除我执,因此无有一个我,所有十八界法皆是灭去,根尘识一切不再,因此寂灭,以此寂灭,所以说涅盘。然灭者,不同于「非十八界法」,以灭「十八界法」,毕竟何涉于「非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声闻人只知道总相上的法性,只知道解脱的总相:断我见、断尽我执;舍寿后把所有的五蕴我、十八界我都灭尽而不再出生,就成为无余涅盘。声闻人不知道涅盘的别相,不能称之为佛。辟支佛也只知道总相,他也知道把我见、我执断尽了,把自我灭除了就是无余涅盘,就没有三界我、五蕴我、十八界我,也没有我所了,这就是出三界的境界;辟支佛也不知道别相,不过,他不是从别人那里听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常常说解脱有二种:第一种是分段生死现行的断尽,就是分段生死烦恼的现行断了,这就是二乘圣人所证得的解脱果。但是,如来在成佛之前,从进入初菩萨地时,就开始一步一步的断除习气烦恼,但是阿罗汉们并不断习气烦恼。初菩萨地开始就已经在与众生同事利行时,逐步断习气烦恼:故意留着一分思惑不断而开始先断习气烦恼,一直到佛地时才究竟断尽习气烦恼种子。所以诸佛都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我们了解佛的十种功德名号的由来,就能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了,就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测度佛,何况我等众生?因此对佛的殷重恭敬心就会油然升起。一、佛为什么被称为无上尊(同无上士)呢?佛在《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中说:如来从观不净,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庄严地至解脱地,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是故如来名无上尊。也就是说,由于佛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时,波斯匿王、长者须达多等,来诣舍利弗所,语舍利弗:「佛不以无事而受人请;大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白衣云何当得大信清淨?」舍利弗言:「我大师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今不得受人请。」于是波斯匿等至佛所,白佛言:「佛不常受人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云何心得大信?愿佛勅舍利弗还受人请!」佛言:「此人心坚,不可移转。」佛尔时,引本生因缘:「昔有一国王为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他想:我下辈子得要还他一千倍,但我用这些钱财来护持正法,下辈子可以得到无量倍,就能还那个被骗的人,也可以从此离开贫穷。因为他这一世根本没办法赚钱。这样庄严来的福德,他的庄严就是不清净的。有人借钱不还,把借来的钱去护持正法,都是属于福德庄严不清净。到未来世虽然能有很多福报来还清欠债了,也还有剩余好多倍的钱财,但这是投机取巧,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想出来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论坛上有曹兄质疑佛陀,以凡夫知见来窥测如来,此举动如同没有学佛的愚人,将来只是多障碍自己的道业,异想天开的越多,只是让自己将来更加的辛苦,不论是继续轮回,或者是求取佛道,都是障碍!因此奉劝网络上一切大众,若是不知此理,随说着去,切莫于此留下证据!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八种妙声,我把它查出来说:第一是极好音,极好音就是非常美妙的声音,谁听了都喜欢。第二是柔软音,诸佛说话不会让你觉得耳朵有刺激不顺的感觉,声音听起来很柔软。就好像爱好听音响的人,一般音响他听不进去,往往觉得声音很硬。所以有人为了想听比较软性的声音,可以花上几百万元,就是因为想要获得柔软音。第三是和适音,和适音就是听了你觉得身心舒畅,不会太大声,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606,b4-c23)以何缘故,如来及僧在于婆罗门毗兰若聚落,三月之中食马麦耶?善男子!我于昔时知此婆罗门必舍初始请佛僧心,不给饮食,而故往受请。何以故?为彼五百马故。此五百马于先世中已学菩萨乘,已曾供养过去诸佛;近恶知识,作恶业缘;恶业缘故,堕畜生中。五百马中有一大马,名曰日藏,是大菩萨。是日藏菩萨于过去世在人道中,已曾劝是五百小马发菩提心;为欲度此五百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可如同某些愚痴人,心中嫉妒就背地里说:哼!他有钱啦!我没有钱嘛!我没办法。有钱!有钱也不必在我面前护持炫耀嘛!这真是愚痴人!不但少了随喜的福德,又增加了自己学法的障碍。所以随喜功德、随喜福德都是很重要的,那就看他懂不懂得把握了。 (原标题:赞叹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贪瞋痴、远离一切无明;祂不用休息,而可以尽未来际来救护一切有情来脱离这生死的苦海;佛陀的智慧是无上的,他没有一个止尽;佛陀对于一切世间的法,完全了解,这就是我们说的佛的威力。佛有十种威力,其中有一种就是:这世间哪一件事情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不论你口说的或是想的或是存在的,这道理有没有真正的道理?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结果?佛都清楚。这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时,波斯匿王、长者须达多等,来诣舍利弗所,语舍利弗:「佛不以无事而受人请;大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白衣云何当得大信清淨?」舍利弗言:「我大师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今不得受人请。」于是波斯匿等至佛所,白佛言:「佛不常受人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云何心得大信?愿佛勅舍利弗还受人请!」佛言:「此人心坚,不可移转。」佛尔时,引本生因缘:「昔有一国王为毒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善知识的五十三参,使善财童子从凡夫位到达等觉位,是在一世之中完成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诸位愿意不愿意来修童子行?我想应该大家都愿意。也许女众们会这么说:童子行,我没办法修。那你们来世也可以修童女行,一样可以五十三参之后成佛啊!而且,来世是否还是女人身?也是不一定的。所以我想,你们应该也是愿意这样修的。童子、童女,是大乘法中的两种出家人,譬如文殊童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之法身则是无垢识真如,常乐我净,能与二十一心所相应;于十方界之有缘众生,随缘赴感,靡不周详。此谓佛真法身无形无相,乃是真如。真如法身与三大无量数劫前之阿赖耶识非一非异。因地阿赖耶识修除执藏三界有漏法种之执藏性已,舍阿赖耶名;复修除变易生死之种子流注,断尽尘沙惑已,复舍庵摩罗名,无有异熟,方名真如。一体三名,随于修证层次差别而分别安立,实唯一心,非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上承第四辑(息恶品)未完部分)讲记如来十号具足,当我们了解如来十号的由来,就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了。由于大略了知佛的境界相,终于知道诸大菩萨、诸大阿罗汉、辟支佛都无法测度如来,何况凡夫未悟众生?所以对佛就有了殷重的恭敬心,如此心态,念佛时就会使戒行次第转变清净。如来的十号是怎么来的?如来从因地还没有见道的三大无量数劫之前,在凡夫地中为求离欲,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为什么生在兜率陀天呢?因为告诉我们说,兜率陀天以下的欲界天比较放逸,而且兜率陀天以上的天以及色界天,禅定力比较强,因为寂静的关系,不求于生到人间;那因为在天界享乐的关系,不为众生生起慈悲心,所以一生补处也就是妙觉菩萨都是生到兜率陀天。那么如何来教化有情呢?菩萨不然,但为教化诸众生故,生兜率天。下界诸天为听法故,上兜率天,听受于法;上界诸天复为法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知道「即生成佛、即身成佛」这句话对于已经降神人间母胎的最后身妙觉位菩萨来说一定没有问题,因为最后身菩萨下生人间的目的就是要示现成佛,妙觉菩萨也有具足的功德来示现佛陀所说这些诸佛示现成佛的恒常法则;然而,换个角度来说,若有人夸口宣称自己在佛法中已经获得悉地了、已经成佛了,佛弟子们就应该要有智慧能够以圣言量这些事相上的道理来检验这个人出生时是不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