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后来她也离开第二任丈夫独自为生,成了一位有名的;不久后她跟一位卖香男子生了一男一女,因为害怕影响她的工作,因此她先后将这两个小孩分别遗弃在东门和西门,儿子被东门守卫收养,而女儿被西门守卫收养;两名守卫因为感情好,早在过去就约定如果双方有小孩,分别是一男一女的话要结为亲家;后来东门守卫收养的儿子长大了,有一次跟朋友进入莲花色的淫坊中与之交欢,因此而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过七天这样的状况,这艘船只仍然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办法移动分毫,后来海神就托梦给货主跟他说:你如果能够把那个穷人遗弃在海上,我便让你们的船离开这里。这个货主从梦中醒来之后,神情当然就是很哀伤,内心也感到很悲痛,不知道怎么办,就跟其他的商人在暗中商议怎么解决这件事情。这个穷人、这位修行人,面对这样的景象详细地观察之后,就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那就主动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佛子,应好心先学大乘威仪经律,广开解义味,见后新学菩萨有从百里、千里来求大乘经律,应如法为说一切苦行:若烧身、烧臂、烧指。若不烧身臂指供养诸佛,非出家菩萨;乃至饿虎狼师子一切饿鬼,悉应舍身肉手足而供养之,然后一一次第为说正法,使心开意解;而菩萨为利养故,为名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若佛子自为饮食、钱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千百亿释迦,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听我诵佛戒,甘露门即开,是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受持是戒已,转授诸众生。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离开以后到寺院,那个时候酒势便发作起来,进到寺门旁边的时候,就卧倒在这个地上,那衣服、僧伽梨大衣、还有漉水囊、还有他的锡杖,还有比丘所应该具备的这些十八物的这些器具,这些油囊、革屣还有针筒等散落了一处,身在一处醉无所觉,就是当他躺在那个地方都没有任何的知觉。这个时候佛跟阿难刚好就走到这个地方,佛见莎伽陀比丘这个样子,就故意问:阿难!这个是什么人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此缘故,佛在《杂宝藏经》卷9曾开示,一个不持戒而堕入鬼道的真实故事。在佛世,有一鬼子母非常凶残,经常杀害世人的儿子来吃,当时的人民深以为患,便向世尊禀白,希望世尊能够解决他们的困扰。世尊就将鬼子母最小的儿子装在钵底,使得鬼子母寻找七日都找不到,心里非常著急;后来听闻他人说,世尊有一切种智,能够解决众生的烦恼,于是来到世尊的处所问佛:我的最小儿子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略开百千恒河沙不可说法门中心地。如毛头许。是过去一切佛已说。未来佛当说。现在佛今说。三世菩萨已学当学今学。我已百劫修行是心地。号吾为卢舍那。汝诸佛转我所说。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尔时千花上佛千百亿释迦。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先说五施,佛陀是这样的开示的,佛陀说:【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现在办归依时没有同传授五戒,只是说明五戒的大略内涵,期望归依者能开始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可以正式成为在家佛弟子。如果有人说:‘没有先归依三宝就去受戒,他无法得戒的,所以没有得到戒体。’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在一般情况来说是正确的,但因为有例外,所以这种说法就不正确了!譬如我释迦牟尼佛有时说‘善来比丘!’他当时须发自落、袈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戒法常有开缘及遮止,既有开遮就不能一概而论,所以有智慧者不会随便对戒法作狭义的定论。〖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戒,是名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明相出时,是时则失,是故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如是戒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理,戒要制止我见存在,也要制止我执存在,更要制止我所的贪着,心既然不愿意放弃戒,又不许在这上面攀缘,当然要离开这些烦恼,烦恼离开了以后心自然就不热而清凉了,就会觉得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时就好读经、参禅、打坐修定、思惟诸佛法了!所以戒能遮除烦恼热,所以又叫作清凉。第四、戒又名为上,不是低下之法;因为持戒的缘故,能使人上生欲界天;乃至由于持声闻戒或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她说:“世尊!我从今日开始,乃至将来成就究竟菩提的时候(也就是将来成佛时),于所受的戒,不会生起违犯的心来。”然后就继续再讲第二个愿戒。这第一个愿戒,其实就是一个总相,它是最困难的;这个戒也是我们讲堂常常要求的,悟后一定要有这个戒,这就是我们墙壁上挂着的“摄心为戒”,就是那四个字的意思。换句话说,先不必管什么戒相,凡是心里起心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就是开示真正常乐我净的妙道,而戒律的学习与持守,就是这个妙道的护栏,这护栏有着积极向前的正确方向,和不会再入三途的分际。经过了前面许多亲教师为我们说明了菩萨正行中,许多积极性的内涵和该戒止的作为。我们听了、知道了,但是栏外五欲爱染的喧闹,一直鼓动着我们的心房,每天一醒来就是生活在缤纷灿烂的五尘中,我们要如何让我们能够将戒律的积极向上性和清净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上海开示菩萨戒:这个问题就是刚刚讲到「菩萨戒」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我来之前,我就已经排好这个主题我今天要讲,也就是说,现在因为我们不能一直经常性来跟大家互动,刚刚有说只能看书啊!那怎么办呢?很多学习,像刚提到学习的方法,以及怎样知道对?要怎样修正?哪里错了?现在就是问题在这里,但是我们在学习菩萨的这个法,说让自己成为菩萨,学菩萨道的过程里面,不是只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过一天一夜后到隔天的清晨,受持八关斋戒之后,这四个神王才开始互相交谈,并前往面见摩竭王,于是摩竭王就问说:你们是谁呢?一人回答说:我是天王。一人回答说:我是海龙王。一人说:我是金翅鸟王。另一人说:我是人中国王。四人各自介绍完毕后向摩竭王说明,他们前来摩竭王的后园是为了受持八关斋戒,这时四位神王也才知道,原来彼此都是为了持八关斋戒而来到摩竭王的后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唱唤口开。彼地狱火。从口而入。火既入已。先烧其心。既烧心已。次烧其肺。如是次第。至生熟藏。根及粪门。如是烧已。次烧其足。既受如是被烧苦已。复有乌来啖食其身。彼受如是二种大苦。唱声吼唤。而烧不止。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于地狱中。受极苦恼。如是苦恼。无异相似。如是无量百千年岁。乃至恶业。未烂未坏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若于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受了三归之后,虽然我们也不杀人,可是我们应该还要继续增长我们的悲心,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开始来吃素,如果说还不能吃素,我们至少应该要来吃所谓的三净肉。那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杀。也就是说众生的这个众生肉,如果我们见有人在杀这个众生,结果拿那个肉要给我们吃,我们吃不下去,为什么?不忍见它那么痛苦。所以看见有人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法以后,僧宝开示了,就得要以至诚心听受;听受以后要记持住,不可忘掉;并且还要自己能加以分别,也就是加以思惟、整理。思惟、整理好了以后,还要转过来度化众生同样的供养三宝、护持正法、学习正法,这样的优婆塞就是能自利利他的佛。如果优婆塞不能这样熏习修学,并且还轻慢于比丘众,甚至有人心态更不好,是为了寻求某某比丘的过失而去听法,然后到处去宣扬那位比丘的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受戒后还真不是开玩笑的,要正眼看待戒律。【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另有人说:不杀戒,要在可断命之处才得戒。他的意思是说,有人落在你手里,你可以杀他而不杀他,这样持不杀戒才算成就。这个道理不对,佛解释说:所谓禁戒,是于一切可杀和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受了三归之后,虽然我们也不杀人,可是我们应该还要继续增长我们的悲心,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开始来吃素,如果说还不能吃素,我们至少应该要来吃所谓的三净肉。那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杀。也就是说众生的这个众生肉,如果我们见有人在杀这个众生,结果拿那个肉要给我们吃,我们吃不下去,为什么?不忍见它那么痛苦。所以看见有人杀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