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降生于印度修行成佛,后来佛法又传到了大中华地区而发扬光大。佛陀是一切智者,有的大神通和大智慧,能在一念之间就了知我们所有众生过去世的所有事情,而许多有宿命通的大菩萨或大阿罗汉也可以在入定以后证明有三世轮回的存在。现今的某些凡夫俗子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三世轮回?不过我们从古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还没开口佛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本来只是一颗种子,现在已长成茂密的大树,起初是种子时,还没有树根、树干、树叶和果实,在地水火风四大的因缘作用下,种子才发芽,芽再生茎,茎再生叶,叶再生花,花结果实,展转变易,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种子,但又不离原来的种子。你们说,这些根茎花果还能再变回原来的种子吗?弟子们都回答:不能。)佛告诸弟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地藏经》从地藏经中可以看出,遇到鬼的师兄遇到的皆是过去眷属,想仗福力救拔 如何对待?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其数三遍或七遍。如是恶道眷属,经声毕是遍数,当得解脱,乃至梦寐之中,永不复见。(出处同上)从上面的经典中可以看出饿鬼并不可怕,是十分可怜的,如遇有缘饿鬼现形其前,应尽力救拔有谬误之处,请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地藏经》讲3-7部吧。回向给她,愿其早生善处。《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普广,汝以神力,遣是眷属,令对诸佛菩萨像前,志心自读此经,或请人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刀师氏恭敬问讯佛陀后,问说:「大德!西部地方的婆罗门拿着水瓶,佩带着百合花环,以水净身,以火祭祀,他们宣称做这样的宗教祭拜仪式,能使亡者迅速离苦得乐,超生到天界。大德!你是世尊、阿罗汉、正等觉者,你能否把全世界的亡者超渡到天界?」佛陀回答说:「村长!我要问你,你若有适当的想法,你就回答。假如有人一直杀生、偷窃、邪淫、说谎、两舌、恶口、绮语、坏心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住位的菩萨也同时在持戒上面用心,锻炼自己的心性,如实的受持戒法;将修学佛菩提道所知道的胜妙法义,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来以锻炼自己的心性,使原来有所染污的觉知心能够远离杂染,使自己的心地在知见和戒德上都能比以前更加的清净;渐渐的,就如同清净透明的琉璃中映照出来的真金一般。能够这样修治清净而安住下来的时候,就叫作治地住,就成为二住位的菩萨。三住位叫作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修布施的福德也是这样;布施的财物、身力,或多或少,或粗或细,或者只是随喜心,或者亲身前往相助,或是有人在很远的地方看见、听到了而心生欢喜,由于心是平等性的缘故,所得到的果报就没有差别:同样都有福德,因为他有随喜心与随喜行。所以平等心很重要,当遇到有布施的因缘时,不去比较能布施的财物多少、物品优劣,所布施的对象尊贵或下贱,完全以至诚心、恭敬心、平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方说,今天我们有没有福德因缘遇到无相忆佛的法?遇到了,我们能不能够相信?相信了,能不能够付之实修?有些人很奇怪,过去在外面的相似佛法中要怎样就怎样,完全没有问题;可是来到了正觉讲堂,想说好好地来练习无相念佛,想要参禅开悟,结果各种奇怪的事就会发生,让他没有办法、没有时间去修习。比方说,我有一个亲戚,最初来学习无相念佛的时候,开始发心了,想要好好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卷14中说:【又有三种为诸乐欲增上生者所说真实增上生道:一者、布施得大财富,二者、持戒得往善趣,三者修定远离苦受,得生一向无有恼害乐世界中。】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13〈1序品〉中也说:【佛言三事必得报果不虚:布施得大富,持戒生好处,修定得解脱。】由此可知布施、持戒、生天之论是很重要的,这是正修佛道的次法基础,若于此三论能够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为大家详细说明了百福应该要怎么修,并且仔细地说明如何付诸实行才能成就百福的功德,平实导师最后提到:修百福与我们有切身利害的关系,百福修久了可以让我们改头换面、换骨易髓,一个人百福修久了,成为了习惯以后,就再也不是暴戾之人,别人再也不会觉得他不好或不清净,而会觉得他非常的安详!平实导师还开示说:一个人努力修行百福两年,这个人说话就不会酸溜溜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静虑)和智慧(般若)这六度波罗蜜,乃至入地后也有十度。在菩萨道中就是不停地利乐众生、摄受众生迈向佛道,而在利乐众生的同时自己顺便得到解脱,因此解脱道在菩萨道中也是副产品,可以顺便得到的!所以学佛当菩萨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快乐、解脱自在,福德也会越来越好!在行菩萨道中累积福德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和十善、修定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进入了七住位以后,一直到初地之前所必须成办的福德,那就更加深广,因为已经亲证了般若,就依于亲证后所发起以及继续修学而得的种种智慧,让菩萨上求佛道的信愿行,辗转而更加坚定,然后还要发愿,也教导众生亲证菩提;当然这个时候,自己的我执、我所执也要加以断除。而由于后无住行施,福智无能比。所以这个时候所得的福德,已经不是一般人之所能够理解的了;然而菩萨从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进入了七住位以后,一直到初地之前所必须成办的福德,那就更加深广,因为已经亲证了般若,就依于亲证后所发起以及继续修学而得的种种智慧,让菩萨上求佛道的信愿行,辗转而更加坚定,然后还要发愿,也教导众生亲证菩提;当然这个时候,自己的我执、我所执也要加以断除。而由于后无住行施,福智无能比。所以这个时候所得的福德,已经不是一般人之所能够理解的了;然而菩萨从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说:虽然我们能够以上面所说的眼施、和颜悦色施、美好言辞施以及身施等来供养三宝、父母、师长等恭敬田;但是,如果我们的心不和善的话,那就不能够称为是真正的布施,所以应该是要以发自内心,诚恳深切地来行供养,如此才称得上是心施。能够这样子来布施的人,在他舍寿以后,于未来世受身时,就会得到智慧明了心,而不会有愚痴狂乱心;而在未来成佛时,会因此得到一切种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我们想要盖一栋像台北101那样高的大楼,那么请问大家:我们是不是就直接盖最上面的那一层就可以了呢?或者我们可以从第五十层开始盖起呢?相信大家都会摇摇头说:欸,你是不是在开玩笑啊!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房子想要盖得多高,地基就得向下打得多深。绝对不可能是要盖一百层的大楼,却直接可以从地面上盖起,而不用向下把地基打好的。各位菩萨,就像是这样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稻子种在无肥的砂砾之地,再怎么洒水,能长出来的稻子总是很少;如果种在福田就不一样了,有福之田表示很肥沃,随便种一种,未来世结果时都是一大串又一大串的美好果实,这就是贫穷田与福田的差别。菩萨为了增长无上妙智能而布施于福田:想要获得无上胜妙智慧而必须布施的对象就是福田,不在福田上布施,而在世间法中布施,只能获得世间法智慧;在表相中布施,只能获得表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任何时、任何地都是我们的修行场所,都是菩萨的自住道场。有好有坏才!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很不如意,或许身体又很不好,或许经济状况又很糟糕,或许配偶不学佛又有种种让你无法接受的习气,或许共修的团体让你不满意,或许因为不能直接随菩萨修学而遗憾,或许因为无相念佛功夫一直不能成就而气馁,或许因为自己妄念纷飞无法修行而困扰,或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最新的书籍而埋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布施的时候,就好像农夫春天耕耘一片田地之后,而在秋天从田地中得到作物的收成。佛法中就用这一层关系而说从种福田得到来世的福报,然而《优婆塞戒经》之中,又将一般所说的报恩田、功德田合并为福田;然而不管布施的是财物身力等,布施的对象是哪一种田,未来都一样会有福报,只是福德的层次有所不同罢了。报恩田是说,接受布施的对象是于己有恩的,这包括善知识是于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九提及:云何菩萨此世、他世乐施?当知此施,略有九相:谓财施、无畏施、法施,总说名为能令众生此世他世乐施。财施者:谓以上妙清净如法财物,而行惠施;调伏悭吝垢,而行惠施;调伏积藏垢,而行惠施。调伏悭吝垢者,谓舍财物执着;调伏积藏垢者,谓舍受用执着。无畏施者:谓济拔狮子虎狼鬼魅等畏,拔济王贼等畏,拔济水火等畏。法施者:谓无倒说法、称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段明示布施需具足十种条件──财、法、无畏三施具足,并以清净、怜悯、不轻心、尊重、恭敬承事之态度布施,对于佛法僧之供养,乃至对于一切受施者须能尊重及承事恭敬,且于布施之功德秉持不望报、不求有之心态──其义分述如下:(一)法施具足:云何名菩萨法施具足无希望心?自受持法为人演说,不求利养不为名誉,为除一切众生遇恶不为于利,心无高下平等说法,若为王、若王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