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昧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净安乐,道就不会失去了。▲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优婆塞戒经?禅波罗密品》)[今译]善男子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以气质长相来评断学佛的成绩,又是如何呢?所有的学佛人尽知,福德的来源是修习善净业,然而在《华严经》中,佛却明确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谓魔业。」这表示,同样是福德,有没有以菩提心作为核心,那是天差别的。由于气质之类的福德乃是世间法所摄,佛道的修证乃是福慧兼具,若不知、不问、不管,或忘却菩提心的前提与内涵,只是专顾履行善业的结果,至多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我们所根据的是弥勒菩萨的教授,在《瑜伽师论》卷三十四,这边我们所看到的等觉菩萨对于证初果这方是非常非常的重视。也就是说,如果今天你是自称是二乘的声闻人,那你应该要特别的留意这一份的数据、这一份的经卷。因为弥勒菩萨在里面说的实在是太过详细了,所以希望大家,你若是说要修学上,你可以作依止,那我们这边就开始作少分的这样的讲解,让你能够从这方来观 三摩地

2018-07-22

当劝他们应该弘扬佛说的经典时,他们反驳的理由还会很多:“这不就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吗?一切法不都是佛法吗?印光法师也曾弘扬过《太上感应篇》等书啊!”那么做为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猛一看,《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似乎也在宣扬“因果”,劝人为“善”。但是它们所宣扬的“因果”、“善恶”等概念,与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国家中有一位婆罗门,他只生了一个女儿,后来这位婆罗门命终之后,就由婆罗门的妻子独自来养育这个女儿,这个女儿随著年岁增长,也渐渐长大。他们家中就只有一座果园,其他什么都没有;母亲就叫女儿守护著果园,自己出外求粮食温饱。母亲自己在外吃过之后,就会带一份食物回家给女儿,每天都是重复著这样的生活。有一天,她的母亲不知何故,而延迟了带食物回家的时间;这 三摩地

2018-07-22

今天我们要来讨论的题目是真有自由意志吗?这个是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说:在佛法里面,所有的果都是由因缘而来的,既然所有果都是由前面的因跟缘而来,那我们都被之前的因跟缘所限定了;我们在这个因缘果报的限定之下,我们还有所谓的自由意志吗?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其实这个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容易不了解的方。所以在《长阿含经》的卷9里面,佛陀就有说到,佛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其实分宗立派对真正的佛法来讲,是不适合的;因为对于菩萨而言,应当是要依照佛的施设,依六度万行乃至是十度万行,全面来修证佛法或者是说修学佛法。再加上说,毕竟各个宗派它主要的法义其实都只是佛法中的一部分而已。可是刚刚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多半是因为自己的心性、环境,所以就选择了某一个宗派。当然除了自我原因以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因素,那就是说假如当世没有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说这五种无畏布施是随时随都在布施的,所以叫做自在无碍,而且也不必失掉财物,但是却一样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如果佛离开了这五种无畏布施,就不可能获得须陀洹果,当然更不可能获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更不可能获得佛菩提果。【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所以,若能受持这五个重 三摩地

2018-07-22

它只是恒常不断把六尘的内相分源源不绝的显现出来,源源不断供应六七识的识种,让你可以在梦中受种种苦乐。在梦境当中,第六识还是在做了别——了别第八识依第七识之命而供应给你的内相分六尘;在梦境当中,你以为自己去到什么方了,或者以为自己成就了多么辉煌的事业,其实都只是在自己第八识所示现的内相分里面,从来没有离开过第八识所示现的境界,也从来没 三摩地

2018-07-22

是凭着每个人的运气?还是造物主的安排?这些都是医学难以回答的部分,由于我们过度的依赖科学与医学,偏重于技术性和唯物式解决方法,以至于对疾病的根源和致病机理缺乏全面认识,所以才会对于太多的疾病而束手无策,令无数患者饱受疾病的折磨。佛家认为,因为福报大或业力较轻,所以有人生长在良好的环境,遗传优秀的基因,得以享有健全的饮食,因此而健康长寿。因为福报乏少或业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在修学佛法各种禅定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一个境界是触而不了别呢?有!就是未到定过暗,在未到定过暗时,意识触法尘,在触的那一刹那,在触法尘的这个生灭的每一刹那当中,突然间停止在某一刹那上面,那么我们的(意识觉知)心就没办法分别那样子的境界是什么境界,所以叫作未到定过暗。那么我们的心,到底在分别六尘的时候,祂是怎样完成分别的?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 三摩地

2018-07-22

(因郑启煌菩萨之邀稿,小弟非常厚脸皮来整理一下心得,左证就放小弟一岁的小人照XD)小弟与观音菩萨非常有缘,若非观音菩萨冥佑,小弟很难活到现在。我在梦中曾亲近观音菩萨多次,在福慧两足尊的观音菩萨座前,我就像个乖小孩,眼睛瞪着大大,静静听着观音菩萨演说佛法。亲眼目睹观音菩萨庄严法相的当下,是非常难升起一丝丝不好的心行的,这是观音菩萨的威德力使然,而观音 三摩地

2018-07-22

往往有人淊淊不绝倾诉着一己的想法,轮到别人说话,却没耐心「听闻其详」;经常打断他人的叙述,让人无法将事情讲完,或者挿话表示意见,抢回发言机会,叙述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引到别的主题,让主述者根本无法再说话,故而在莫名的情况下,被别的话题取代而作罢了!探讨这种情形发生的一些因素约略有:1.缺乏人际互动最基本的EQ修养功夫:自己讲完了,对其他人的观点、感觉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篇里面说,这个婆罗门尼,因为她的六个孩子相继死亡,因为她思念孩子的关系,所以就发疯狂了,然后裸形到处游走,走到佛陀说法的方。然后里面说这个婆罗门尼,她遥见世尊之后即得本心。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在《阿含经》里面,所说的本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说,如果这个尊贵的族姓子,他是个尊贵的种姓,他想要出家来修学佛法,他有一个本心,那个本心就是想要 三摩地

2018-07-22

终于有一天在父亲生病而因年数已高不能手术时,我在藏菩萨像前发愿:从今以后不再杀生,不再吃众生肉,吃他们的肉,如吃我父母的肉,如吃我兄弟姊妹的肉,如我同类的肉。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今生的父亲,愿他色身康泰,无疾病侵扰,晚年幸福。愿力如此神奇,从此以后真的不再想吃肉了,不是以前的克制,而是没有了吃的。父亲也如我愿,虽然因八十多岁不能手术去除病根,但也与它 三摩地

2018-07-22

四、第一义悉檀:不在一切语言文字等表面意思来论议,直接以第一义实相之理指示,令众生依之而能真实契入大乘空性心如来藏理体,悟后而得之般若中观总相智[注1]及别相智[注2]之法智忍、法智、类智忍、类智,乃至亲证上菩萨无生法忍之道种智[注3],及究竟佛之一切种智[注4],大乘所谓即是专指此第一义悉檀而说,三种悉檀摄属「次法」的部分,用以帮助的。[注1]总 三摩地

2018-07-22

生活中的佛法-面子在人生学习过程中,现在可是听到最多的为他人设想、成就他人的名言,诸如「四摄法」、「六度波罗蜜」、「十度波罗蜜」、「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入廛垂手」…等等,这是在人生中心存「以真实的生命智慧服务人们」的智能型过客所「无限甘愿」付出的心行;然而身为服务人群的「无限甘愿」这类智慧行者,深知骄慢的过患,所以在修学过程中,向来看 三摩地

2018-07-22

生活中的佛法~人生的探讨我们不妨试着这样推敲,若这世界上都是假的,佛家不是说有轮回吗?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也有某些特异功能或利用摧眠确实知道自己所经历的前生往事?所以说轮回是被证明不可推翻的,那表示在众生轮回的循环里必然是有一个可以将有情生命相接续的东西存在,才会有众生轮回的现象存在了?不是这样吗?那众生无始来轮回的生命如何相续呢?相续不断的生命是以 三摩地

2018-07-22

愿诸菩萨们绝对不要放弃今生可以开悟的机会,尤其特别是护教的师兄们,今生的道业必定成就,绝对不要退转,要思考诸难:佛世难遇、难闻、怖心难生、中国难生、人身难得、诸根难具,虽然对于我们今日而言,不觉得有何困难,然而天中天世尊所说,岂有虚语,所以轮回的苦痛应当今生了结,应当勤修菩提心,决定发愿成佛,救护众生,以发菩提心的功德,可以尽未来际,必定成就佛道, 三摩地

2018-07-22

这种绵密的撒网都在暗里发生,再进一步,内心的小手就伸出去了,轻轻的触碰、试探,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彼此的扫描和检测,测试彼此能深入交往的程度,因着彼此都是有自我性的生命个体,都有着自我的疆界和领域,因而彼此这样的入侵基本上是带有相当风险的,在这样风险的刺激下,更增加了内心的愉悦,这份愉悦会进一步引导想再次体验这样的感受,而这样感受不断的累积就是人类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