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幸运地与勇敢地浪迹天涯,从风尘仆仆都市出发,走过台北繁华都会的求学与工作滋味,告别台北的天空飘洋过海至美国国际大都会,与中部人烟稀少小镇求学与体验人生,也曾远渡欧洲与来到亚洲,走过无数大城小镇,结交不同国家的朋友。我曾迷惘过,以为会在彼岸天涯某站永久靠岸。但是,因缘并没有这样发生;我也曾好累好累,很想靠岸,但是漂泊的心一直安定不下来。潇洒的走了一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争执中心里生起一个念头:人家都是以老婆意见为主,他为什么就这么小心眼?从来都不知道让一下!这个念头一出来,语言文字也马上从嘴里吐了出来:我还就是想要这个地方,就要这样装咧!老公不吱声了,我以为他妥协了,可过了一会他走到我的面前,看着我说:你不知道,我早就想好要怎么装了,我在网上看了很多装修的资料,还有家具......听着他的话,看着他的神情,一份柔软在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的人,他心目中有一个想法,他说:实际上,我做人也不是坏人啊,其实我算起来还算是个好人呢!我看到有穷苦的人,我在街头那边就会布施给他一点钱啊!我看到人家很痛苦的时候,我也跟着掉眼泪啊!我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为什么你佛法一定要我来学佛呢?这样的话,听起来好象也有一分道理,但实际上我们检讨来说,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平常对于看不惯的事情,没有办法接受的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门里有不可思议这样的一句话语,是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其实,不只是佛家,我们一般人也常常会说如是的言语,举凡只要是遇到我们的智力所不能够了解的事情,我们总是会不自其然地说出: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这样的话语。然而,世间上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这些事到底有没有答案呢?换句话说,我们的疑问就是: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生命的实相是什么?宇宙的真理又是什么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任何时、任何地都是我们的修行场所,都是菩萨的自住道场。有好有坏才!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很不如意,或许身体又很不好,或许经济状况又很糟糕,或许配偶不学佛又有种种让你无法接受的习气,或许共修的团体让你不满意,或许因为不能直接随菩萨修学而遗憾,或许因为无相念佛功夫(注释²)一直不能成就而气馁,或许因为自己妄念纷飞无法修行而困扰,或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最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份爱,从来情有多深,承诺有多真,恨就会有多浓,毁灭自己、毁灭他人、毁灭世界的能量就有多大!这份无以言表的痛,竟然这样的触目惊心,这样地熟悉又熟悉,一定不止重复了一生又一生,曾经有多少世上演着这一幕一幕恨爱情仇——每一次每一次,牵手时爱的承诺,全变成了松开手时恨的伏笔,承诺背后的系缚,一个又一个的结,爱恨情仇,绵绵不绝、生生世世把彼此系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我们要想一下,这些世间的万事它是不是可以永远获得,譬如我们的生命、我们的钱财,我们是不是永远可以获得呢?事实上我们探讨这些事情,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世间的种种事物它是生灭变异的,因为它是生灭变异的,所以我们可以从小的时候呱呱坠地,一无所有,然后有的人继承家财,有的人自己白手起家,而获得种种的资财、种种的资生之物;可是当我们获得了种种资生之物,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第二类外道所误解的「无我」--常见论者的「无我」主张这一类「无我」的法师居士们常说:当你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时候,你不要对自己起执着,也不要去对世间的一切法起执着,然后你来反观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觉知心自己是空、无相,那就是空性了,这样就是证得真如法身了,不但是证得真如法身,而且是佛地的真如法身。然而他们所证得的真的是真如法身吗?当然不是。他们所证的真如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任何时、任何地都是我们的修行场所,都是菩萨的自住道场。有好有坏才圆满!我们目前的生活或许很不如意,或许身体又很不好,或许经济状况又很糟糕,或许配偶不学佛又有种种让你无法接受的习气,或许共修的团体让你不满意,或许因为不能直接随菩萨修学而遗憾,或许因为无相念佛功夫(注释²)一直不能成就而气馁,或许因为自己妄念纷飞无法修行而困扰,或许因为不能及时得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心经》那么受人欢迎?最主要是这部文字非常少,才两百六十个字而已!只要是识字的人都知道每一个字的意思,如果想要课诵的话可以很快地课诵完毕。就算是不识字的阿公阿婆们,他们也会想尽办法了解每一个字怎么念,常看见他们会问识字的人,问这些字怎么念,然后在每个字旁边用他们自己所能了解的语言或文字加以备注,让自己很快地知道这些字怎么念;当他们知道每一个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我们在沟通中会有意无意地注意方式方法。而亲人是比外人更稳固的一种关系,我们知道,即使言行出格,他们也不会计较、不会记恨;即使拿他们当出气筒,也能获得宽容、理解、忍耐、体谅。家庭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在外受了委屈,我们会回家宣泄。在这样一个能给予心理安全感的环境里,我们就容易忘记怎样好好说话,以致对家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的语言。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为生苦,大意有两种;一种是说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承受种种痛苦,从一开始你在妈妈的肚子里三个月后刚刚对外部环境有了知觉,就不得不忍受种种苦受;一会儿热(妈妈穿多了),一会儿冷(妈妈喜欢吹空调),一会儿饱一会儿饥,一会儿被挤压(妈妈睡眠时翻身),万一再遇到妈妈生病吃药,那就更惨了,住胎十月如同被关在黑暗中的地狱一般备受煎熬。有数不清的凶险在等着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眼见佛性呢?见性也是舍,表面上看来有得:哎呀!我现在得到见性的境界了,山河大地上都看到我自己的佛性。好像是得,可是山河大地上看到自己的佛性,这佛性也不是我给你的,而是你本来就在的东西,只是你从来看不见,我又没有给你佛性。并且见性以后,反而说:哎呀!我太虚妄了,山河大地太虚妄了,根本用不着执著。还是舍。一直到佛地,一切种智成就,四智圆明,那时有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和事情:清楚地想要做某些善事、好事及应该做的事,但是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却又不去做,并且做出与想法相违背的事;另一方面,很清楚地知道不该做的恶事、错事及不该做的事,却偏偏去做了。如在修学中,有人知道拜佛很重要,想每天坚持拜佛,也有时间,但就是不拜;又如有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时间紧迫,想要精进修学佛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道种智者地上菩萨方得;大乘佛子以明心故,般若正观现前,初得大乘无生智忍,此名法智,唯知般若空之总相,不解别相;般若经六百卷所说,乃依般若空之总相而说别相,悉唯法智类智,未及种智。佛子以般若中道观之总相别相为基础,方能修学一切种智;若未明心证真,不能体验如来藏之运作,则不能证验一切种智,唯能依唯识名相,于外门熏闻一切种智。佛子若能证验种智,证验八识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大站,下了一些乘客,他终于有了回转余地,愤怒地以皮鞋顶开那刺人的雨伞尖,并转身以最严厉的表情怒视那个「不长眼」的乘客。结果他发现对方竟是一个盲人,刺到他脚踝的并非他想象的雨伞尖,而是她的拐杖!他心中原本难以扼抑的一股怒火突然消失无踪,而脚踝似乎也不再那么疼痛了。为什么整个感觉会突然转变呢?没错,是想法变了。表面看来,这个人的愤怒是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二乘人的放下?二乘人他若要放下,他必须要有正知正见,他要以无常、苦、空、无我的角度,以四圣谛、八正道或因缘观的现象界去观行,逐渐由断我见再慢慢地去断我执,也就是放下我见也放下我执,他才能够出离三界,这是二乘人所谓的放下。那什么是大乘人的放下呢?大乘人的放下,那就比二乘人的放下更殊胜了。大乘人的放下,仍然需要正知正见,还是一样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什么都没做错,大家为什么要这么对我?然而据我了解,他晋升失败是因为能力不足;朋友变少是因为他脾气太暴躁;就连妻子也不能再容忍他毫无缘由地情绪波动,争吵无可避免地出现。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理你,有可能是对方的问题。但是如果大家都不理你,就要从自身找问题了。他人是你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别人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1、对治法----大凡有心修学佛法之菩萨,经熏习佛法一段时间,略具知见与定力后,就可逐渐观行到自身七转识之粗重烦恼(微细之烦恼乃至随眠,待日久功深才能反观到)而生起忏悔心、反省心,想要汰除心中之贪瞋痴等染污种子,这是每位学人开始想要面对自我、修正自我(以前看不到,或不愿意看自我之染污)之必经阶段,却也是最辛苦之时期,因为这是意识我和末那我两种力量之交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过其他人向佛陀举报,所以佛陀就制定这个戒,公众跟大家说明以后不可以这样!所以譬如优陀夷比丘,他后来也是鼎鼎大名的阿罗汉!但他在未证果之前,佛陀就为了他制定了好多戒律!因为他很喜欢去亲近女人!而我们要努力学习不要犯了五戒十善,不要犯菩萨戒,也不要犯了讲堂的规矩,因为讲堂的规矩就是各种小小戒,这些小小戒都是在保护我们的道业,也在保护不要受到外道或其他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