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非处是说卧房以外的处所,在卧房以外的处所行淫,都是有碍观瞻的,也会使外人对佛弟子有很不好的观感,所以在非处也不可以行淫。非女,有人可能在想非女到底是什么?但是非女是很常见的,并且他们有时还会为自己的主张权利而举行;比如说同性恋,一对同性恋者,两人之中有一人非女而自觉属于女方,或者非男而自觉属于男方,所以如果跟同性者行淫,都是属于邪淫。还有一种情形也 | admin 2020-02-19 |
|
|
有些人不认同,但是佛在经文里面说:【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瞋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优婆塞戒经》卷6)所以杀害自己不得杀罪,因为不起他想的缘故。杀罪是从别人身上成就的,是使别人死亡才叫作杀罪;自残者既没有在别人身上成就杀业道,固然有杀心,但不是要杀别人----不起他想也没有瞋恚心,不是因为生气自己而把自己杀害;都是因为羞愧或日子难 | admin 2020-02-19 |
|
|
既然命根和色身都是无记性,为什么说杀了众生的色身使他的命根毁坏而会得到杀罪呢?也就是说:【色是无记,命亦无记;如是无记,云何杀已而得杀罪?】(《优婆塞戒经》卷6)假使有人提出这样的质疑,佛说:他的说法不对,为什么呢?因为色身和命根虽然都是无记,但是色身和命根却是心运用的工具,如果坏了色身跟命根,就能遮止未来的善恶心生起;由于这个缘故,杀害了众生的色 | admin 2020-02-19 |
|
|
佛特地为我们说明,十善业道在北欝单曰只有四种,不具足十个;因为北欝单曰的人们有褔报,要什么物资就有什么物资,都不必辛勤的工作,所以不需要为贪口腹之欲而杀生,不需为贪钱财而盗劫别人的财物,不需为了世间生活所需而对众生恶口,也不需因贪而起瞋心,因为所需要的资生之具随处都有,积聚起来也没有办法卖钱,所以不用积聚财富,就不需要起贪去瞋别人。北欝单曰也没有邪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是说,譬如有人为了获得广大的供养而得到更好的享用,这个是为了财利而求自受快乐,所以就故意示现上人相;明明只是一个凡夫,但是为了贪求利养或贪求名闻而故意示现为有修有证的上人,甚至于公然接受别人称呼为上人;甚至于公然的让人家称呼是宇宙的大觉者;甚至于让人家公然称呼他是看见佛陀在人间,这个就是为财利自受快乐,这是从贪引生的大妄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要来看一看什么是十恶业道所得的作色还有无作色?这个是在佛法里面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个法,这个不单单只是一个名相,这个法在戒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在说明什么是有作色?什么是无作色?的道理之前,我们先来说明一下十业道。有时候它同时造作两个,有的时候同时造作八个业的道理,当把这个说明完以后,我们再来说十恶业道的有作色、无作色到底是什么?我们先看一下在《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这个时候,佛说学人妄语的时候,如果他夹杂着有两舌,以不如实的言语去挑拨双方,使双方不能再和合相处,这个就是两舌的根本罪;所以两舌其实兼有破和合僧的重罪。有一种人在叙述某件事情的时候,他不照着事情的真相去讲,而是用隐瞒的方式挑拨两个人,破坏双方的和合;或者说话故意隐瞒部分不说,譬如掐头去尾只讲中间的一段,或是只讲起头与末尾而省 | admin 2020-02-19 |
|
|
非时之言,什么叫作非时之言?譬如闲着没事聊天、打哈哈;在应该打坐、修定的时候,或者应该闻熏佛法的时候,应该参禅的时候,却都只是在谈论着菜要怎么炒才好吃,衣服应该要怎么穿才好看,这个都叫作非时之言,也是绮语。如果担任典座,在伙房中教导新进的人作事,这个不能叫作非时之言,因为是必要的。讲话的时机要正确,正在作义工的时候,为义工菩萨们说明庭院该怎么整理, | admin 2020-02-19 |
|
|
一个是在佛法上所说的大妄语,佛法上所说的大妄语所指的就是未证言证,未得言得,这个是佛法上所说的大妄语。世间法上的大妄语,譬如看见某一件事情是善相,去故意把它说成是恶相的事情,也就是说,他所说的已经舍离了本相;或者明明某人干了恶事,他不说某人是作了恶事而说是善事,这也是在大众中舍离本相而说,也就是说,舍离这个事情原来的原貌;凡是所说不符真相的说法,都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6)佛在这个地方接着为我们解说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说,根本、方便、成已这三种罪。每一件恶业、恶道的成就,各有这三个罪;如果不具足成就恶业道,就不具足恶业的果报。换句话说,十恶业道各有三个罪,如果是有智慧的人,知道了其中的差别,就懂得赶快悬崖勒马,让它只有根本的罪,最多只是方便罪,而不会有成已的罪。这三种罪有轻有重,譬如地狱 | admin 2020-02-19 |
|
|
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就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地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来探讨这个与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议题。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 | admin 2020-02-19 |
|
|
而菩萨行十善业的对象,也是对于一切的众生,并没有局限于特定对象,因此他的思考角度也是广及无量众生的利益,同时能够尽自己所能,满足众生一切所需,并且能够回向众生都得到清净法,回向众生出离生死,回向众生证佛菩提,回向众生圆满一切智,能对众生作无量回向,也能回向自己尽未来际利乐众生永无穷尽。菩萨因为这样的缘故,他就能够有十善业的殊胜之行,也可以让十善业非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都知道十善业是一切佛弟子所应当戮力奉行的,因为十善业是一切世间与出世间善法的根基,而十不善业是一切众罪的根本,因此在菩萨的长劫修行中,都一直要修十善业。在上个节目中我们谈到,因为众生的十善业而感生种种的器世间依报,相对的十善业也使得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正报身,因此正报与依报是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因为众生的如来藏能够执持诸法种子,才能使得这些因果业报 | admin 2020-02-19 |
|
|
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就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地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来探讨这个与大家都有密切关系的议题。首先我们引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 | admin 2020-02-19 |
|
|
而这里面众说纷纭,其中也只有佛法,才能圆满说明这些现象之所以能够形成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是要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相信这个议题也是大家都非常有兴趣的,当然它也是很重要的知见。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长的修道成佛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使得我们的成佛之道得以顺利的进行。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业道,以迅速的增长和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作为进修佛道的基础。......什么叫做十善业道呢?所谓十善业道,就是十恶业道的相反。首先说身有三道,身的三道就是杀生、偷盗、邪淫( | admin 2020-02-19 |
|
|
虽然这只狗最后还是受伤过重而死亡,但在它临命终前,因为接受了舍利弗尊者的布施,并听闻到舍利弗尊者为它所说的微妙佛法而心生欢喜,因此就出生到舍卫国的婆罗门家中。有一天,这舍卫国的婆罗门看到舍利弗尊者一个人托钵独行时,就问舍利弗尊者说:尊者您独自一个人行脚,为什么身旁没有小沙弥来服侍您呢?舍利弗尊者就回答说:我没有小沙弥作为侍者,我听闻你有个儿子,希望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今天来继续讲一个佛典故事,这是一个微妙比丘尼的故事。当波斯匿王他过世之后,琉璃王继位,当时候搞得民不聊生,因此豪门的妇女,她们发起了出家的念头;总共五百人,她们就决定舍弃贪、瞋、痴,然后舍弃了富贵的夫家,或是舍弃自己的家庭,最后来到佛寺----佛门中来出家了。可是她们虽然想要断除自己的贪瞋痴,却很难作到,于是大家感觉到这样不是办法,于是她们就去找待 | admin 2020-02-19 |
|
|
但是在佛法中,真正的修行人却大部分是不畏惧死亡的。譬如:二乘解脱道的修行人和世间人刚好相反,因为他们都已经清楚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真理,也明白四圣谛、八正道的正理,知道一切世间法无非是苦,所以就很厌离这种自无始以来不断在三界当中生死轮转、头出头没的状态,而极力想要断除修集世间苦的因,想要从生死苦当中解脱出来,因此就会很努力地修行八正道,最终才能够成为 | admin 2020-02-19 |
|
|
虽然这只狗最后还是受伤过重而死亡,但在它临命终前,因为接受了舍利弗尊者的布施,并听闻到舍利弗尊者为它所说的微妙佛法而心生欢喜,因此就出生到舍卫国的婆罗门家中。有一天,这舍卫国的婆罗门看到舍利弗尊者一个人托钵独行时,就问舍利弗尊者说:“尊者您独自一个人行脚,为什么身旁没有小沙弥来服侍您呢?”舍利弗尊者就回答说:“我没有小沙弥作为侍者,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