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问、《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言:「世尊!众生性为悉共有?为各各有?若共有者,一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一切众生亦应同得。世尊!如二十人同有一怨,若一人能除,余十九人皆亦同除;性亦尔,一人得时,余亦立得。若各各有,则是无常,何以故?可算数故。然所说:『众生性不一不二』;若各各有,不应说言诸平等,亦不应说性如空。」言:「善男子!众生 三摩地

2018-07-21

在如来藏的众多功能体性里,有一样是「大种性自性」,就是所谓「造色」的功能,有人说我们是父母造出来的,或是上帝捏粘土拆肋骨把我们变出来的,这都是错误的,事实上上帝的境界不脱离意识觉知心的功用,但意识觉知心却是生灭变异的,而父母也只是提供你出生所需要的「缘」而已,好比说温暖的子宫,或是他们交合的过程等等,但真正能让你这颗受精卵能够开始分化,生长,却完全 三摩地

2018-07-21

681大乘密严经(卷3)T16,p0747a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关键词:如来藏,阿梨耶识,藏识)No.670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T16,p0510b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方便而生。外道不觉计著作者。为无始虚伪恶习所熏。名为识藏。生 三摩地

2018-07-21

目前正在演述的是平实导师所写的成之道《宗通与说通》。我们要来介绍第五章第三节、二乘菩提与如来藏。各位菩萨,您是否听人说过,现在是末法时期,要开悟明心,证悟菩提非常的困难这样的话呢?然而现在真的是末法吗?什么叫作末法呢?是不是人间已经没有了呢?其实所谓末法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根器普遍越来越陋劣、福德浅薄、性障深重,多半不讲求实证,唯贪着于外境的攀缘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现在上的课程是为大家导读:教正觉同修会所出版的口袋书,由我为各位导读其中概说坦特罗教系列,这个系列的书是摘自于平实导师所着的《狂密与真密》的巨着。从今天开始将会有六集的课程为各位节录的介绍:有关坦特罗教不是真正的教,而是披着教的外衣,它的内在却是婆罗门教、印度教外道思想的一个教门。首先,我们来先谈一谈坦特罗教的源头。印度作为一个世界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如来藏衪是背于这些真正是属于断见论者,或是说不信法、不信三宝的人,可是他又明明看起来是出家学的人、在家学的人。那我们来看如来藏到底是什么呢?在《央掘魔罗经》有说,这是属于四阿含里面的经典,说这个如来藏是一直存在的,衪是一个本住、常住这样的一个法;所以,不论众生如何的毁辱,这个法还是一直在。因此就会产生,如果在这个世间,在这末法时期,想要弘 三摩地

2018-07-21

法中有所谓的三自性,这个三自性其中之一就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又称为圆成实自性,祂是三自性之一,这个三自性也是第三转法轮唯识增上慧学重要的法相。要知道圆成实性当然就要先知道三自性,三自性在《瑜伽师地论》当中说:“诸法自性略有三种:一、遍计所执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圆成实自性。”所以说三自性指的就是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还有圆成实自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菩提道的宗通,就是大乘见道,也就是明心见性。明心就是找到第八识本体,是菩萨参禅的时候,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找到了第八识。菩萨可以现前观察祂的运作,因而发起了般若智慧,并且可以现前观察祂所出生的蕴处界虚妄。眼见性是菩萨用一念慧相应,找到第八识的作用,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 三摩地

2018-07-21

禅门经论中有关的语句处处表明,禅宗所证,即是第八识如来藏:(1)圆悟果禅师语录卷第四江府虎丘山门人绍隆等编「同古同今契物契我。正体一如非生非灭。所以道。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夫如是则生未尝生。灭未尝灭。去未尝去。来未尝来。都卢是个如来藏体真如正性。敢问。提举中奉。即今在什么处。还委悉么。无生无住着。处处是全身。」「……檀越请小参。 三摩地

2018-07-21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恚痴等妄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价宝在垢衣中。外道说我是常作者。离于求那自在无灭。世尊所说如来藏义。岂不同于外道我耶。言。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如来应正等觉。以性空实际涅槃不生无相无愿等诸句义。说如来藏。为 三摩地

2018-07-21

何以故?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云何不触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由有烦恼,有随染心,随烦恼染,难解难了;唯世尊为眼、为智、为法根本、为尊、为导、为依,如实知见。《大乘密严经》卷中阿赖耶建立品第六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譬如明月现众国土。世间之人见有亏盈。而月体性未尝增减。藏識亦尔。普现一切众生界中。性常圆洁不增不减。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入楞伽经》云:「真如、空、实际,涅盘及法界,种种意生身,我说皆(是阿赖耶识心体的)异名。」《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99)T06,p1068a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若谓如来应正等觉有来有去亦复如是。当知是人愚痴无智。何以故。善男子。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不可以色身见。夫如来者即是法身。善男子。如来法身即是诸法真如法界。真如法界既不可说有来有去。如来法身亦复如 三摩地

2018-07-21

《楞伽经》告。大慧。我说如来藏。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大慧。有时说空无相无愿如实际法性法身涅盘离自性不生不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如是等句。说如来藏已。如来应供等正觉。为断愚夫畏无我句故。说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大慧。未来现在菩萨摩诃萨。不应作我见计着。譬如陶家于一泥聚以人工水木轮绳方便作种种器。如来亦复如是。于法无我离一切妄想相。以种种智能善巧方便 三摩地

2018-07-21

书中重点研究分析的如来藏类经和论典为《如来藏经》、《央掘魔罗经》、《不增不减经》、《鼓经》、《胜鬘经》、《无上依经》、《大云经》、《大般涅槃经》、《圆觉经》、《楞伽经》、《楞严经》、《究竟一乘宝性论》、《性论》、《大乘起信论》。在将如来藏经典的汉译历程及其十一部经和三部论的结构、基本内容以及如来藏思想等问题作了详尽分析之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要知道这个生天在教里面是有它的主张的,譬如说,在这个《长阿含经》卷十二里面有说:【或有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毁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长阿含经》卷十二)这里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人违犯了身的恶行,造作了身的恶行(身的恶行就是杀人、偷盗、邪淫,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优婆塞戒经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一<集会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在舍卫国祇树林中阿那邠坻精舍,与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五百比丘尼、千优婆塞、五百乞儿俱。尔时会中有长者子,名曰善生,白言:世尊!外道六师常演说法,教众生言:‘若能晨朝敬礼六方,则得增长命之与财。何以故?东方之土属于帝释,有供养者,释提桓因则为护助。南方之土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二<发愿品>第七善生言:世尊!是三十二相业,谁能作耶?言:善男子!智者能作。世尊!云何名智者?善男子!若能善发无上大愿,是名智者。菩萨摩诃萨发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业,愿为众生将来得果一切共之。菩萨摩诃萨常亲近、声闻、缘觉、善知识等,供养恭敬,咨问深法,受持不失。作是愿言:‘我今亲近诸、声闻、缘觉、善友,宁无量世受大 三摩地

2018-07-21

善男子!菩萨若无如是等事畜者,名弊恶人、假名菩萨,非义菩萨;名旃陀罗,臭秽不净,破坏法。是人不为十方诸之所怜念。善男子!菩萨若能随时教戒,所言时者贪恚痴时:起贪结时,当为种种说对治法,令得除贪;余二亦尔。次当教学十二部经,禅定三昧,分别深义,调其身心。令修六念不放逸法;瞻养病苦不生厌心。能忍恶口诽谤骂辱,苦加身心,亦当堪忍。设其有苦,能为救解; 三摩地

2018-07-21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四<六波罗蜜品>第十八善生言:世尊!如先说供养六方,六方即是六波罗蜜;是人则能增长财命。如是之人,有何等相?言:善男子!若能不惜一切财物,常于他人作利益事;念于布施,乐行布施;随有随施,不问多少;当行施时,于身财物不生轻想;净施不择持戒、毁戒;赞叹布施,见行布施欢喜不妒;见有求者,心则悦乐,起迎礼拜施床命坐;前人咨问,若不咨问 三摩地

2018-07-21

善男子!复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者施已、见受者过,二者施时、心不平施,三者施已、求受者作,四者施已喜自赞叹,五者说无、后乃与之,六者施已恶口骂詈,七者施已求还二倍,八者施已、生于疑心;如是施主,则不能得亲近诸贤圣之人。若以具足色香味触施于彼者,是名净施;若能如法得财施者,是名净施;观财无常不可久保而行布施,是名净施;为破烦恼故行布施,是名净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