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人问到说:佛法之中求财富得财富,那不就没有因果了吗?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曾经起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会这么问?后来我想到世间法之中,不是也有求官不一定得到官,求如意郎君、美娇娘也不一定尽如人愿,甚至是求子嗣、求阖家平安等等,能否实现也都在未知之数;依于这样子的观念,所以有人会有这样子的看法。因为佛法之中说求财富得财富,那不就是没有因果了吗?会这样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布施除了未来果报好,在人间富裕或生天享福外,重要的是我们还要听闻佛法熏习正知见,然后继续依照佛法的教导行布施之法,乃至证得解脱果及佛菩提果;因此听经闻法的功德很大,获得的利益是超越世间一切事物的,所以我们应该也要排除万难来听导师讲经,因为大菩萨在世间弘法很难得,如果我们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而佛陀也说听闻《法华经》的功德无量,福德超过布施给无量亿世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波斯匿王听了很惊讶!也很感慨地说:佛陀所说的话真实不虚啊!自己所造的善恶业,到头来还是自己要承受!有一天,善光公主要她的夫婿前往宫中,邀请父王波斯匿王来到家中。波斯匿王欣然地接受邀请,而来到善光公主的家里,看到她的宅院里,到处铺设及挂满著非常华丽的毛毯,气派非常华丽,远远超过自己的王宫,波斯匿王见了,叹未曾有:我这个女儿善光,自己很清楚知道自己所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体上说起来,学佛会进步要依靠四个条件,齐步前进才可能作得到。这四个条件就是福德、智慧、定力以及除性障。这四件事情就如同一把椅子的四支脚,一定要齐头并进;哪一支脚长一些或短一些,这一把椅子都会摇晃不稳,我们一坐上去就会摔下来。大家都知道世尊在世的时候,教团中最笨的人叫作周利盘特。在《增壹阿含经》跟《法句经》里面都提到过他,说到:佛在舍卫国的时候,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法中的因果,是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到财富?又或者是怎么样子的求财富,才可以真的得到财富?世间人求财的多不多?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那就是多,而且是多得不得了。在商场上,正当与不正当的求财,或者是说之中,也有运用种种的手段来求财,这一些我们都先不说它;单单来看,为什么现在大街小巷之中有那么多的彩劵行,就可以明白求财的人真的是很多。然而是不是每一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布施在佛法中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又云: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也就是说,就连一只鸡,牠饮一滴水,啄一粒米,都有过去生的因缘。而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为了赚钱养家活口,为了准备退休金而努力赚钱。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个个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人为了明年、后年、晚年的生活都会努力存钱了,何况是未来世,更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婴儿长大后,于一亿里地区之中推行大乘佛法,并引导度化乡里的民众广修供养、行菩萨道。因此之故,所谓:正便亿千出之,一邑里能为室舍,安诸施以道,菩萨所入如是。由此可知,想要未来世有富裕的果报,就是今生努力布施,而不是一直赚钱把钱财积聚在身上,应该要学此篇故事中的菩萨或古今中外的大富豪一样,把大部分的财产拿来救济众生,如此未来世还是一样富裕;并且我们也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我们人生活在世间都需要钱,都需要为三餐奔忙!俗话说:「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的话那可能就会饿死,或者每天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时间学法,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来谈谈佛教徒是否可以参与军事工作这个问题。在佛法当中,最根本的教义就是,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真如心,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而凡夫众生与佛陀的真心本体是没有差别的,譬如《华严经》当中所说的:“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所不同的,只是凡夫众生的真心当中所含藏的无量种子还有染污,还没有完成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而把这些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关于佛教徒是否可以参与政治工作这个问题,从大乘菩萨道和二乘解脱道分别来看,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二乘解脱道主要是要克期取证无余涅槃,出离三界生死,所以除了维持色身的基本需求之外,其余的时间就须大多用在经行、禅坐、专精观行、思惟法义上面,以看穿世间五蕴十八界等法的虚妄无常,努力证得初果,断除我见等三缚结,乃至于证得四果阿罗汉,出离三界,安处于涅槃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梁武帝信奉佛教之后,就十分的虔诚,成为历史上佛门的大施主;甚至,他三次跑到同泰寺去舍身修行,然后再让大臣们拿着钱去把他赎回来,这是他明明知道会有这样的后果而故意去作,所以有人说他沽名钓誉。他的皇后郗氏性好嫉妒,死后堕入了畜生道变成一只巨蟒。为了超度他的皇后,他延请高僧写了《梁皇宝忏》,字词优美,至今仍然是佛门中最重要的忏本之一。他建了很多的寺庙,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发于无上大菩提心。愿于众生安乐解脱生死系缚。我今愿以财物库藏金银之属。分为三分。一分奉施如来世尊及比丘众。一分施与舍卫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一分财物留资国用。------------------------------------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于是须达闻法,踊跃无量,身心清净,得〔阿那含道〕!唯有五金钱。一日持一钱施佛。一钱施法。一钱施僧。一钱自食。一钱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回想起来彷佛一场春梦,时光飞逝、青春不再,我已不再是当时那位不知天高地厚与自以为是的了!努力寻寻觅觅十多年后,尝尽人生酸、甜、苦、辣,历经人生悲欢离合,那些不同时期萍水相逢的同窗好友、异国友人、朝朝思慕爱恋对象今何在呢?又实现了多少梦想呢?心中百般惆怅,想到有人曾说:你我相守于年少、相忘于江湖、不见于天地之悠悠。唉!心仍时而觉得不满足、不且漂泊不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八戒斋品〉第二十一语译:善生菩萨为我们请问:世尊!如果有人能受三皈斋的戒法,未来将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佛开示说:善男子啊!如果有人能够受三皈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要来跟大家探讨的一个题目是: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那么我们就分两个部分,分成消灾跟延生两个部分,来跟大家谈一谈。消灾指的应当是说,希望能够消除可能发生的灾祸或者是灾难。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的生活,不要邪命自活。邪命自活的这个邪命,在《大智度论》当中有提到,说有四种邪命:第一是下口食,就是种植田园、调合汤药以求衣食;第二是仰口食,它指的是要仰观星宿、天候变化,以术数之学而求得衣食;第三则是方口食,是说曲媚权贵、阿谀富豪,巧言而求食;第四则是维口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有为我们开示说:应当要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因此,你们应当努力精勤地布施,这样自己的身心才能得乐,也能够让他人得到快乐;不要因为贫穷的缘故而互相的杀害、吃掉对方,因此而无法离开三恶道。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讲记佛说:如果有人这么说:‘儿子修了善法,他的父亲却做种种不善恶业,但是因为他的儿子做了种种善事,所以能庇佑他的父亲不会坠落三恶道。’如果有人这么说,这道理是讲不通的。所以有人说:祖上积德,福荫子孙。那是不对的,因为业是随个人自身而受报的。可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因为共业的缘故,这叫作物以类聚、人以类聚:绅士不会去和小人交朋友。同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缘此,财富之定义不易界定,譬如因于修行而得功德,亦能多致财富;如修四无量心者成就时,得为梵天王,财富无量;又如佛之三十二相,每一相皆因成佛前之无量施而得,故三十二相及八十随形好,莫非财富。然而归根究柢,一切财富皆从心来。此则一般俗人之所不知。每见有人勤苦一生,节俭奋斗,而穷苦潦倒一世,欲求一屋久安身心,竟不可得;有人生而多有财宝,先人已预为彼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此部经称为轮转五道,意思就是指我们众生时常在五道中轮转。一般来说我们常听到六道轮回、或五道轮回,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分类不同而已。五道就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而六道是加了阿修罗道,因为阿修罗道遍布在五道中,因此也可以称为五道轮转。《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的白话翻译如下:我阿难是这么听佛说的: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