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善男子!智人行施,为自他利;知财宝物是无常故,为令众生生喜心故,为怜愍故,为坏悭故,为不求索后果报故,为欲庄严菩提道故。是故菩萨一切施已,不生悔心,不虑财尽,不轻财物,不轻自身,不观时节,不观求者;常念乞者如饥思食,亲近善友谘受正教。见来求者,心生欢喜;如失火家,得出财物;欢喜赞叹,说财多过。施已生喜,如寄善人,复语乞者:‘汝今真是我功德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布施就其积极面而言,以己之所宝爱惠舍施予所需之众生,是名布施。《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一言:与净妙物广修财施,拔除恐怖修无畏施,劝修善业而行法施。显见积极面之布施就其样态,可划分为有形及无形两个面向;有形面系以世俗法上所认可之有价之物而行布施(财施),无形面则可区分为精神层面之抚慰依止(无畏施)及心灵成长之增上解脱(法施)两个层次。而《说无垢称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菩萨生生世世要与众生在一起,生生世世要大力的利乐众生,所以菩萨得要有很多的福德——能世世获得法财与世财的福德——而且要越修集越多。因此多财巨富和远离烦恼是同时要重视的。而且寿命、色力、安乐也都是从具足五阴的布施中获得,若不是具足身口意而布施食物给别人,让别人的五阴获得长养,就不会有来世的健康色身与力气的果报;若不是以身口意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要之一部份,一个人想要求得禅定、智慧的功德,如果过去生没有做好布施,今生就会有许多的障碍。由平实导师之开示即可知布施为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也是菩萨行佛菩提道的第一步,亦为吾人欲求解脱痛苦、烦恼、无明,及求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没有钱,当然不可能一切时中布施,因为遇到众生需要财施时就办不到了!但是在家人身上至少总有个三百、五百元的,遇到个乞丐乞讨,十元、五十元总是有的。所依照古时的戒律来说,出家人是无法一切时中一切施的,因为身上没有钱财,不能做财施;只有一个时候可以布施,就是托钵回来还未进食之时,路上刚好有人需要饮食,就可以拨一半布施出去,这时才能施财,所以出家人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信心施者得何等果?信心施已,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信心施者得如是报。时节施者,得何等果?时节施者所得果报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时节施者,兼如是果。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若以味施,是人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是齐头式的平等,那就不是真的平等!有人辛勤努力,又加上聪明才智,使得许多的利益众生的事情都能顺利成就;有的人懈怠懒惰,又没有才智,因此连一件利益众生的事情都做不成。这两个人是不是让他们同样在佛法的证量上有同等的果证呢?所以齐头式的平等并不是真正的平等。依立足点的平等,凭着个人的努力及才智的胜劣而产生修证上的差别,才是真正的平等。同理,一样的布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性罪,譬如伤害众生,心性受到了染污,都是性罪。譬如杀害众生则是有杀心、是有染污,邪淫也是一种染污,都属于性罪。又如欺骗众生、窃盗众生财物,都是有关心性的染污或清净,所以侵害了众生就有性罪。戒罪则是于性罪之上再增加的罪:因为受持戒法而违犯了,犯戒以后就在性罪之上再加一条戒罪。没有受戒的人,当然就没有戒罪;但是虽然没有戒罪,性罪仍然还是在的,仍然要在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地菩萨不会在心中起一个念说:“现在全球我最棒!”他不会这样想,即使为了显示正法而说全球只有他的法才是最胜妙的,但是心中也不会有高慢,只是为了摄受众生而说。他总是拿上面的佛、菩萨来比:“自己的修证真的很差!很差!要到何时才能成佛?何时才能像十地、等觉菩萨们那样?”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从来不会拿下面的人来比较,所以就没有高慢可说,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难陀得到以后心里非常高兴,其所得的油量,刚好可以成为一灯来供养;难陀便将此灯置于佛前众灯之中,并且发愿:“愿我来世可以得到智慧光明,来灭除一切众生的愚痴与黑暗。”发是愿已,礼佛而去。到了晚上,所有灯都熄灭了,唯有难陀的灯还继续点燃着。次日白天,刚好目连尊者当值,看见此灯不仅亮着,而且灯芯还完好如初,犹如新的一样,心里想着:“白天点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一个人过去世如果跟很多众生结怨,那就可能被这些冤亲债主给遮障;或是有诽谤正法的话,那这一世学法就容易遭遇不顺,或是怎么学都学不会;这些都是根这个人的种子有关,种子流注出来的是过去谤法、造恶业的种子,这一世学法就会不顺,或被许多事情给遮障。如果累积许多福德,像是护持正法和消除性障,那种子都是清净的,以及有许多善业的可爱异熟果报,那么学正法时就会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受持八关斋戒的人,佛说应该他要发起这样的誓愿:我今天以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回向不要下堕于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中,也不要出生到无法听闻佛法的八难之处,也不要出生到佛法的边境,也不要出生到罗刹国等凶弊之处;更不要追随奉事教导错误佛法知见的恶知识,出生我们的父母他们能够专注而闻熏到正确的佛法,不要熏习到种种不正的佛法知见;希望我将来能够出生在听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戒更进一步,在十重戒里面,戒不能卖酒,所以卖酒本身就是罪恶;酒虽然本身不是罪恶,但是卖酒本身是罪恶,因为卖酒会坏了众生的心性,让众生堕落,所以菩萨是不能卖酒的,菩萨卖酒比喝酒的过失还大。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喝酒会引生哪些罪恶呢?在经典里面,有说了哪一些东西呢?喝酒会促使烦恼业障的现行,我们喝酒的时候自然而然你的心智就会昏沉,心智就不明,所以就容易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的导师在各种的书中,他有评论各个宗门、教派的法义上的是、非与对、错,这是一个护念的行为,这是一个善行的口业呈现;这样的一个善行的呈现,是为了要救护众生,所以这样的一个因缘业果,反而是一种非常的积极的承担与付出。在《杂阿含经》当中是这样说的:如果所说的话是不如实的,所说的话是:没有看到当作看到了,看到当作没看到;没有听到说听到了,听到了说没有听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造作这四种恶业,它的性质就是会让众生下堕到三恶道中,所以称为性罪;而持守不犯这四种性罪,那么就称为性戒。一切世间以及出世间的戒法,都是一定要持守这四个基本重戒的。而饮酒呢,基本上是没有性罪;但是因为喝了酒之后,很容易让人昏醉、不清醒,因此就很容易会造下前面四种性罪的重业,因此世尊就遮止大家饮酒,而把不饮酒列为遮戒。这些年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杀生,通常我们说杀人,杀人就是夺取别人的生命,我们就称它作杀人;所以杀生,杀生就是夺取众生的生命,我们就叫作杀生。但是众生不是只有人,不是人的部分,还有六道轮迴的众生,所以说有人、有非人的部分;那非人的部分呢,有天、阿修罗、地狱、鬼还有畜生。天、阿修罗、地狱跟鬼,事实上我们是杀不到的,不是人的部分我们能杀到他的,只有畜生;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积集资财,来行广大布施供养,是不能接受别人的供养,来为自身的生活资财所需,所以要先通达如何的如法求财;尤其是现在家相菩萨行的人,因为外相的关系很容易和众生行四摄法,来接引众生学佛,所以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就能够接引各类的众生来学佛。当如法得财以后,佛陀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他要修一切善法,所有善法都要修;而且要摄一切律仪,所以会遵守佛的戒律,因而不会造作诸恶;另外还要饶益一切有情,广修一切善法以利益众生。所以他是从自利利他,一直到成佛;所以,为什么我们要学佛一定要受菩萨戒的道理,也是在这里!菩萨戒跟声闻戒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在后面会有更详细的说明。--------《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028集学佛为甚么要持戒?(上)>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十地品第26〉:【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六通具足的阿罗汉——莲花色比丘尼,她是一位绝色美女,但她在出家前,婚姻一直都不幸福。首先,她的第一任丈夫跟她妈妈外遇;后来她改嫁另一位丈夫,想不到这位丈夫后来又娶了她以前所生的女儿为妾。后来她也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有慈心的关系,又自己能够愿意发大愿,他发的这个大愿,就是希望十方所有的众生身心都能够解脱自在,没有烦恼恐怖,不会像现在的这个我这种状况,希望我将来如果成佛的时候,一定能够度脱这一类的众生,使这些众生也能够跟我一样的修行,解脱这些痛苦烦恼;希望于未来的无量劫,大家都能够修行、能够成佛。经过七天这样的状况,这艘船只仍然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办法移动分毫,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