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能一日化百千众生故。八果报胜。生莲华藏海。证法性身。一得真常。永无退转故。次观五法。第一欲受菩萨戒者。先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圣人想。第二观十方一切众生。如父母想。第三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师长想。第四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国王想。第五观十方一切众生。如奉大家想。次兴三愿一愿自己三业所作功德。与十方一切众生同共。二愿我共十方一切众生。早度生死烦恼大海。到涅盘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持是戒已,转授诸众生。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大众皆恭敬,至心听我诵。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佛即口放无量光明,是时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戒更进一步,在十重戒里面,戒不能卖酒,所以卖酒本身就是罪恶;酒虽然本身不是罪恶,但是卖酒本身是罪恶,因为卖酒会坏了众生的心性,让众生堕落,所以菩萨是不能卖酒的,菩萨卖酒比喝酒的过失还大。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喝酒会引生哪些罪恶呢?在经典里面,有说了哪一些东西呢?喝酒会促使烦恼业障的现行,我们喝酒的时候自然而然你的心智就会昏沉,心智就不明,所以就容易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就将鬼子母最小的儿子装在钵底,使得鬼子母寻找七日都找不到,心里非常著急;后来听闻他人说,世尊有一切种智,能够解决众生的烦恼,于是来到世尊的处所问佛:我的最小儿子到底在哪里?佛告诉鬼子母:你有一万个儿子,仅失去了一个儿子,何必忧愁苦恼而到处寻找呢!世间的人民或有一个儿子,或有三个、五个,而你却杀害了他们。鬼子母向佛禀白:如果今天,我能够找到最小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与一切众生开心地道。时莲花台藏世界赫赫天光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告千花上佛。持我心地法门品。而去复转为千百亿释迦及一切众生。次第说我上心地法门品。汝等受持读诵一心而行尔时千花上佛千百亿释迦。从莲花藏世界赫赫师子座起。各各辞退举身放不可思议光。光皆化无量佛。一时以无量青黄赤白花供养卢舍那佛。受持上说心地法门品竟。各各从此莲花藏世界而没。没已入体性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其次才是财产;这就是不杀与不盗,接着就是不邪淫以及不妄语。因为你能够不会侵犯别的众生的眷属,能够保护众生的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时众生具五浊故,是故我为鹿子母说:善女!若娑罗树能受八斋,是亦得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善男子!是八戒斋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如是斋者,既是易作而能获得无量功德;若有易作而不作者,是名放逸。善男子!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能教众生净八戒斋,是不为难;在家菩萨教他清净,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假使声闻道是佛法的中心,就以声闻戒为正统的解脱戒,那么佛教的全部都应只维持阿含法道就够了,其余所有大乘经法都应该废止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吗?难道佛只照顾声闻人,对其他种性的众生都不照顾吗?都不为他们施设戒法吗?不可以这样想,所以还要依佛法的根本思想而施设菩萨戒或人天戒,譬如三归戒、五戒、十善戒。出家戒只有人间才有,所以只有人间才有出家人,其余五道中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诸智有几种?几戒众生性?------《楞伽经》几戒众生性?此问戒有几种?众生根性复有几种?世间宗教悉有戒法;鬼神信仰亦复有戒,如诸禁忌即为其戒,虽无明文规定,信徒奉行不犯。道教依其宗派不同,亦有各种不成文之戒禁,由诸神降乩宣说,信徒笔录奉行。一神教亦有经典说戒,譬如十诫。各类外道邪戒极多,各有立论根本,故有牛戒、狗戒、鸡戒、水戒、火戒、常蹲不坐戒、常立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行四摄法;为一切众生故,以不爱染心、无厌足心、无罣碍心、摄受众生。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为深信三宝功德,则从体解大道发无上心,到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而能为众生导航、广度众生,能得一切无碍,这都是由信三宝开始。从体解大道,就是从信外在的三宝而入自性三宝;因为我们每个人自身,就全然具足了佛法僧三宝,如此则能真正的发起无上的菩提心。由于对三宝能有具足的信心,不断地依熏习,有一天我们至诚礼敬佛陀时,就能感应不在外求的佛相、法相、僧相上,因为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3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2)您所谓的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中佛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修行八关斋戒呢?就是在农历每个月的八号、十四号、十五号这三天,前往长老比丘等人所在,向他们报告自己的名字后,长老比丘们对于有智慧受持八关斋戒的人,应当为他们作以下的教导:你应该从早到晚,就如同阿罗汉一样:持住自己的心,而不被种种的欲贪所动摇,更不会对众生施加刀杖等伤害,对于一切众生普遍地生起希望,给予他们快乐的慈心。并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比丘。思惟观察。若人三种恶不善业。所谓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彼决定受合大地狱。受苦恼处。1。在不应该行淫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的不正确观察,觉得这样也可以,而喜乐欲邪行众生何业。生初大量受苦恼处。彼见有人。不应行淫。不正观察。乐邪欲行。生彼大量受苦恼处地狱之中。受大苦恼。所谓炎热锋利铁矛。刺令穿彻。以彼铁矛。从下刺之。背上而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杀人是最基本的啊!可是在我们这个修学佛法里面,我们还要长养慈悲心,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众生应该要慈悲。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受了三归之后,虽然我们也不杀人,可是我们应该还要继续增长我们的悲心,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开始来吃素,如果说还不能吃素,我们至少应该要来吃所谓的三净肉。那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杀。也就是说众生的这个众生肉,如果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优婆塞常能出至寺庙僧坊,到已亲近诸比丘等;既亲近已,咨问法味;既问法已,当至心听;听已受持忆念不忘,能分别义;分别义已,转化众生,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若优婆塞不能习学如是所说,轻慢比丘,为求过失而往听法,无信敬心;奉事外道,见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诸宿,是优婆塞不名坚固如法住也。若优婆塞虽不自作五恶之业,教人作者,是优婆塞非如法住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持五戒的人有大福德【善男子!后世众生身长八丈,寿命满足八万四千岁;是时受戒,复有于今恶世受戒,是二所得果报正等。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应该知道,五戒中的杀戒,原则上是不应该杀一切众生,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随伽长者会》,说到五戒文中就说:不杀一切诸众生等。这是说在家菩萨爱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的根本罪不可忏悔。《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命:一者自作,二者教人,三者遣使。自作者,自身作夺他命。教人者,教语他人言: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杀人是最基本的啊!可是在我们这个修学佛法里面,我们还要长养慈悲心,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众生应该要慈悲。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受了三归之后,虽然我们也不杀人,可是我们应该还要继续增长我们的悲心,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开始来吃素,如果说还不能吃素,我们至少应该要来吃所谓的三净肉。那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杀。也就是说众生的这个众生肉,如果我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