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若自杀,则是违犯戒律的,因为菩萨没有自杀的权利,必须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宁可为众生辛苦受苦而死,也不愿为逃避痛苦而死。即使是故入难处,都是犯菩萨戒的,何况是自杀而死?所以菩萨不许自杀,必须善护身命,用自己身命来为众生作事,来为佛教正法久远流传的大业、教导众生亲证菩提的大业而作事,所以菩萨没有自杀的权力,连「故意进入危险境界而让人杀害自己,藉以免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语译:一个人如果有五种事情存在的话,这个人就 三摩地

2018-07-22

不杀人是最基本的啊!可是在我们这个修学佛法里面,我们还要长养慈悲心,也就是说我们对于众生应该要慈悲。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我们受了三归之后,虽然我们也不杀人,可是我们应该还要继续增长我们的悲心,这个时候我们应该要开始来吃素,如果说还不能吃素,我们至少应该要来吃所谓的三净肉。那什么叫三净肉呢?就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杀。也就是说众生的这个众生肉,如果我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比丘戒规定是日中一食的,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餐;在二乘法中,最多是早上过堂以后中午再过堂受食,午后就不许受食了;你若做不到这一项,将来如何出家修行呢?但在大乘法中则有开缘,所以晚上还可以再吃一餐,这是因为大乘比丘、比丘尼与二乘出家众不同;二乘人出家之后,不为众生做很多事情,不必熬夜为众生做事,所以不需要晚上再吃一餐。他们出家后是以托钵而得到食物的, 三摩地

2018-07-22

应该知道,五戒中的杀戒,原则上是不应该杀一切众生,如《大宝积经》八十二卷《随伽长者会》,说到五戒文中就说:“不杀一切诸众生等”。这是说在家菩萨爱了五戒,修习慈心不应该杀一切众生,但并不是凡杀了一个众生都是犯了杀的根本罪不可忏悔。这以下对于五条戒相都依《优婆塞五戒相经》作一简略地简择。《优婆塞五戒相经》说:“佛告诸比丘,犯杀有三种夺人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三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2)您所谓的口交,是属 三摩地

2018-07-22

持戒而犯,不愿意舍戒者,最多不过下地狱受苦,受苦之后不久究竟解脱,亦比凡人众生好得太多。如果已见道者,可以在佛像前自誓受戒,不但今生受持,也尽未来际受持。总之持戒的目的在于使我们身心清净,不犯威仪,让我们勤学菩萨五明之学。让我们能够起心动念饶益众生。俱足众戒:对在家人而言,是指五戒及菩萨戒。五戒之重要,是因为它是一切戒之基础,所谓五戒为不杀、不盗、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当一个人在三皈依的时候,他发了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修,佛道无上誓愿成。当他发了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个大誓愿以后,那么他就可以称作菩萨了。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初发心的菩萨,只是表义上的菩萨,也就是假名菩萨,真正的菩萨他一定要证得菩提,也就是证得佛菩提。但是证菩提,有多分证与少分证的差别,所以在佛菩提道当中,有贤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三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慕,寿命短促,是名邪淫现在恶果。舍此身已处在地狱,受恶色力,饥渴长命,无量苦恼,是名后世恶业果报。若得人身,恶色、恶口,人不喜见,不能守护妻妾男女。」这就是邪淫的果报。(2)您所谓的口交,是属 三摩地

2018-07-22

佛经中对于戒淫欲的开示汇集★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不回心阿罗汉仍不是佛,已回心菩萨道之阿罗汉位菩萨们亦仍不是佛,本在菩萨道中之诸大菩萨亦仍不是佛,所以无人能私自施设戒法;是故佛陀灭度之后当然应该遵守佛戒,令正法得以久住而继续利益众生。是故经中世尊如是开示:【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十事功德,如来与诸比丘说禁戒。云何为十?所谓承事圣众,和合将顺、安隐圣 三摩地

2018-07-22

尔时世尊以偈颂曰淫欲不断绝相续生众生无明为根本老死刀所切横受毒蛇林血盛囊不净如粪虫乐屎贪淫者亦然九孔流欲火恩爱如毒刺颠倒妄见起幻惑故生爱一切女色滑如树生狂花颠倒风所吹萎花为虫聚女人如画瓶渧渧脓血流瓶满复淋漏不净盈于外眼见不净汁如偷狗贪淫当自灭诸爱一心观不净服饮于甘露住大涅槃城佛告舍利弗。若有持心持身不造淫欲。持眼不视淫色。持耳不听淫声。持鼻不嗅淫香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呵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语译:一个人如果有五种事情存在的话,这个人就 三摩地

2018-07-22

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返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物、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来先看这一段,这段佛说,一切的布施里面,无畏施是第一;因此佛说,这个五种最大的布施就是五戒。这五戒指的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这五戒持了这五戒,能令众生远离五种怖 三摩地

2018-07-22

那受了菩萨戒后,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是否天天都要得失意罪了?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之第112页开示:「修学菩萨的法是这么胜妙,不是只有日中一食自苦其身;只要是为了众生、为了道业的成就,早上也可以吃,中午也可以吃,晚上也可以吃,宵夜也照吃不误。当菩萨真是好啊……」但是应当如何依法受持呢?跪请导师慈悲开示!答:修学大乘菩提者乃 三摩地

2018-07-22

《十善戒经》说,持八关斋戒的人,一不堕地狱,二不堕饿鬼,三不堕畜生,四不堕阿修罗(阿修罗道众生,善恶夹杂,也可以列入恶道)。五福报优厚如果有人担心因世乱米贵,会遭受饥饿之苦,那么就必须受持斋戒。《佛说护净经》上说,一天持此斋戒,即可得到六十万世不愁吃穿的果报。六成就迅速如果年高体弱,恐怕将不久于世的人,或者身陷牢狱,性命朝夕难保的人,想要在极短的时 三摩地

2018-07-22

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八关斋戒的重心是关闭众生生死之门。生死的主要关键在淫欲、饮食二事,此为两大祸根。淫欲为生死的根本。饮食为生死的增上缘。儒家说:食、色性也。其性者生死原因之性也。出世的生活端从戒淫与持斋开始。受了五戒、菩萨戒的人也可受持八关斋戒。六斋日的来由《大般若经》卷十四:六斋,月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诸天众会。《四天王经》 三摩地

2018-07-22

若鞭打众生。斋不清淨。虽即日不鞭打。若待明日鞭打。亦不清淨。以要而言。若身口作不威仪。虽不破斋。斋不清淨。设身口清淨。心起贪觉。欲觉。瞋恚觉。恼害觉。亦名斋不清淨。虽身口意三业清淨。若不修六念。亦名斋不清淨。受八戒已。精修六念。是名斋清淨。故婆沙论云。近住律仪。或有根本业道淨。而近分不淨。如自在者。受此律仪。有彼厨人。欲杀害生命。拟充所食。彼便告曰 三摩地

2018-07-22

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斋戒,修行诸善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又云: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一日一夜持八斋戒,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以此之证,则凡欲求生净土者,不可不持斋戒,明矣!故袁中郎云:戒急生最稳!愿我念佛同人记住此言。十、临终欢乐如有念佛工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