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情众生就好像是生活在猛烈燃烧的屋宅中,受到种种恩爱别离、烦恼无明纠缠的痛苦,世间的情爱实在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有智慧的人就应该赶快舍离这些爱恋。毘舍离听了佛陀的说法之后,恍然大悟,当下就证得阿那含果。在佛陀说法完毕离开之后,毘舍离打开了波斯匿王所送来的盒子,看见盒子当中竟然是她三十二个儿子的头颅;由于毘舍离听完佛陀开示以后,心中已经没有情爱的执著 三摩地

2018-07-22

诸佛菩萨都是时时刻刻不断的怜念众生的。只是,虽然诸佛菩萨没有一刻不想摄受众生,可是众生却心心念念不断攀缘着五欲境界,深陷于世间烦恼当中而不愿意出离;即使在祈求佛菩萨的时候,也常是信力不具足而心怀犹豫的,这怎么能够怪佛菩萨没有感应呢?由于众生念佛的诚心以及信心等程度各不相同,感应当然也就因此有所差别。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我们应该要瞭解,那就是佛 三摩地

2018-07-22

阿难前来顶礼佛陀,双膝长跪请教佛说:是如何的宿世因缘果报呢,我们这些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慈悲演说,以开示教化不知道的众生。佛陀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人如果培福德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本来只种下一粒种子,后来渐渐长大,却能结成无量的果实。为人而能当国王、大臣、长者等,并且地位尊贵而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 三摩地

2018-07-22

这浮尘根就是众生身上可以看得见的部位,比如说眼识的浮尘根是眼球,说是眼如葡萄;耳识的浮尘根就是耳朵,说耳如荷叶;鼻识呢,鼻根是鼻子,说鼻如悬胆,好像悬吊的那个胆,猪胆一样;还有说舌,舌识的这个根是舌头,说舌如半月;那身呢?身识的根就是这个身,它是身如肉桶,这个是五浮尘根。另外还有五胜义根:五胜义根就是我们头脑当中掌管感官知觉的部位,眼、耳、鼻、舌、 三摩地

2018-07-22

而其中很多的目的,我们简略来说常见的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乃是要让行者起信,能够继续进步,但是却不是让众生要执著这个瑞相。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就信力;对于三宝的信心生起的缘故,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信乐,对于自己能够产生足够的信力;所以,诸佛菩萨偶尔会现起一些特殊的境界,让某些众生遇到;但是不会常常遇到。 三摩地

2018-07-22

从这个例子可以知道:当众生被杀的时候,心里当然不会平衡,一直想找机会报复,导致未来杀与被杀的事不断重演著,直到两人心结打开,愿意化解这样的冤仇为止,否则杀与被杀冤冤相报的事,根本没有机会化解!从上面两个杀与被杀的例子可以知道:杀生本来就不是善事,乃是恶事。因为往昔杀了对方的生命,而成为杀者;于未来因缘成熟时,成为被杀者,来偿还对方的生命,使得杀与被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一个修行人,能够懂得作大布施,但是个性急躁多瞋恚,不能够依止正念而修行,这样子的话,他未来就会投生为龙族,虽然有著世间的财宝、眷属,受用丰饶这样的一个大福德,可是身上却要承受著火烧跟虫咬的恶报;修行人如果能修大布施,但是对众生多所轻慢,未来生投生为大鹏金翅鸟;如果多贪求者,未来世会投生为狼;性多愚痴者,则投生为狮子。如果是持戒的修行人,却不 三摩地

2018-07-22

一、【什么是冤亲债主】?在今生前世或长久以来,我们与众生有了不同的牵缠和纠葛关系:有的是互为彼此的关心、照顾、帮助而形成的善缘;有的是彼此争执、抢夺、侵犯、伤害、、杀吃等种种形式而形成了的恶缘;这就形成了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的关系。彼此的各种因缘缠结得愈深,不论是良善的或不良善的,彼此就愈容易在来世的轮回中再次相遇。属于情感引起的业缘,这次就用情感的 三摩地

2018-07-22

这位沙弥谨遵阿罗汉的意旨,回家与家人团聚,在回家的路途中,看见许多蚂蚁被水围困无法出离而且命将终绝,这位沙弥看了以后,心生起了慈悲心,不愿意让众多蚂蚁众生的生命受到威胁乃至死亡,所以将衣服脱下来,用衣服装土来阻截水的侵犯,并且将蚂蚁一一置于干燥的高处,使得众多的蚂蚁得以脱离险境而存活下来。到了第七天,这位沙弥回到阿罗汉处所,阿罗汉看到以后觉得很讶异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的回答是:执持有根身,乃是属于众生如来藏不可知执受的部分功德,每一个有情的有根身,都是由自己的如来藏来执持。民间乩童的神明附身,或者鬼魂附身,其实是乩童本身的末那同意鬼神末那的意志,将自己的色身暂时借给神明或鬼神来使用,并不是真的由神明或鬼神来执持,只是由乩童的末那来执行神明的指令,让自己的色身来配合而已。这种所谓附身现象发生的原因,大多是乩童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的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的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5,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6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7。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的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的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一 三摩地

2018-07-22

简单来说,我见就是众生轮回的根本。所以三乘菩提的修行,必定都必须要以断我见为基础,不管您是声闻菩提、您是缘觉菩提、您是佛菩提。您声闻菩提的依于苦、集、灭、道四圣谛、三十七菩提分,而来证得所谓的沙门四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乃至您是缘觉菩提──所谓的辟支佛,您依于十二因缘、十因缘的流转还灭,而来证得这样子的缘起,相应于辟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就有人仅以所知所见,认为众生都只有现在一世,不信有过去世和未来世,进而否定有善恶苦乐三世因缘果报的道理。这样的人所作所为,就会完全以自己一生的名闻利养为考虑;上焉者求世间善名——所谓立德、立功、立言,期待死后流芳百世;下焉者只求一生乃至一时的自我享乐,甚至杀人越货、作奸犯科在所不惜。其实从许多世间现象,就可以观察到众生一定是有过去生, 三摩地

2018-07-22

身的三种恶业,就是杀生、偷盗、淫欲,这三业是欲界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语的四种恶业,就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种业不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意的三恶业,就是贪、瞋、痴,这痴就包括无明和邪见;这三毒是无量无边烦恼的根源,和三恶道直接的业源。相对于十恶业的反向,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乃至远离杂秽语、无贪、无瞋、正见等十种善业。还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如果受持三归依戒就会有三十六位神保佑!如果又受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戒)那又会有二十五位神保佑!(每一戒有五位神!)而一般人没受三归依和受五戒,如果福德又修不够的话就容易被鬼神干扰!所以应该要受五戒修十善,如此才会有比较多善神护佑!那如果一般人被鬼神干扰该怎么办呢?好在可以持诵《正觉总持咒》!持大悲咒或《正觉总持咒》时都会有很多善 三摩地

2018-07-22

那什么是五逆十恶呢?就是所谓的第一杀父,第二杀母,第三杀阿罗汉,第四出佛身血(因为众生是没有办法杀死佛的,因为佛的福德威德非常广大,所以最多只能够出佛身血),第五就是破和合僧。如果造作了这样的恶业,他就沦落到地狱里面。因为父母、阿罗汉、佛、僧团是对众生恩德最大的,如果有人违犯、触犯对我们有恩的人,就会沦落一地狱里面。除了这个之外,还有十恶;如果违犯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这个灵魂见是所有的一切众生的一个迷惑,所以不单单只是中国的儒家,还有道家所说这部分的问题。灵魂见它其实是对于生命的实相不了解所产生的一种邪见,因为对于生命的实相不了解,所以有错误的一个妄想,认为说有一个能够常住不灭的这样子的一个心,能够往生到未来世去,这个常住不灭的这个心,他们所认知的这个心,其实是摄属在五阴里面,我们后面就会用三魂七魄,道家跟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经忏跟超度,本来是修学佛法的一个助道法,也就是说,你如果是如理的忏悔,而且以菩萨的慈悲心去行超度这些有缘众生、如法超度的话,这本来是一个助道法,但也不是佛法的本身。一天到晚赶经忏,甚至于超度,但是对于自己的身、口、意行,并没有去落实到如何去持戒、如何去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那这样的经忏和超度,不但不是佛法,甚至于连人天的善法你都没有做到。如果 三摩地

2018-07-22

那为什么众生会去贪着佛法的功德呢?众生会贪着佛法的功德就是想不劳而获、就是想不修行,那你死的时候只要烧一烧东西给你,你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烧一烧东西给你你就能够离开三恶道的痛苦,你就能够离开世间法的痛苦,乃至于这样子你就能够解脱。这个叫作妄想、这个叫作痴心妄想,痴心妄想就是想不劳而获。众生都是这个样子,众生都是想说平常都不用修行,到最后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众生却是迷信盲从而偶像崇拜,结果这些迷信者还是继续的盲从无智,并且捐输了大笔的钱财,给这个修双身法的外道带去国外。这样找一个修双身法的外道来祈福,这也是一个很标准常见的偶像崇拜的没有智慧情形。所以,根源问题就是因为迷信、盲从、没有智慧的缘故。同样的情形,我们也常常看到有人说,传说某个大名师乃至是什么大菩萨转世,因此对于那个假冒的佛菩萨产生了迷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