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的世界的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除了这个之外,我们在这个表里面,有特别表示它跟如来藏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表里面,有说明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所造业行舍报以后,p.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至于众生是如何感招地狱果报的呢?《楞严经》卷8有说:【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CBETA,T19,no.945,p.143,c4-5)什么是十习因?一、淫习交接:此淫习乃是发于互相研磨,而研磨不休息,因此便生大猛火,暖热相现前,故众生彼此之间淫习相然,故招感地狱中便有铁床铜柱等事;因此十方诸佛如来都观此行淫是欲火,会焚烧修道成就的功德;而真修菩萨道者看到淫欲,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所造业行舍报以后,p.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即(一)如果由增上顾恋意乐,顾恋身体、财物等,为此而造作不善之法;(二)或由增上不顾恋意乐,不顾恋身体、财物等而作诸善法;(三)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损恼;(四)或对有情众生,增上慈悲;(五)或对三宝对境,增上憎害;(六)或对三宝增上净信,胜解意乐;(七)或对父母诸尊重等有恩的对境,由增上品,以酷暴背恩等所有意乐,造作不善;(八)或对父母等,由报恩的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其中如果是杀诸地菩萨,罪就比杀阿罗汉重,因为阿罗汉舍报就入涅槃,除非他已回小向大转变成为修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否则仅此一生能利益的众生是有限的;而诸地菩萨在入地之前,就已断尽我执思惑,烦恼障习气种子已不再现行,有能力能入无余涅槃解脱三界生死,但因勇发十无尽愿,纵使虚空有尽,而利乐众生的愿却永无穷尽,因而留惑润生永不入涅槃,世世再来受生。从入初地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他们的恶心所,就是那恶心所比较弱,因为他的恶心所比较弱,是说他们不知道杀人是对这样众生不好的,他没有人来警醒他们,因为那是他们的文化传统,他们这种邪执,然后这种执取的文化造成。可是如果有一个地方,在文明的社会,你同样杀人,可是你是瞋恨对方,因此你的果报,是不是应当就比刚才那一个文化不昌明的地方,所去杀人来得重呢?那当然是!古时候的人生存,他就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如何因善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楞严经》来说明。《楞严经》卷8佛说: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少想多,p.95轻举非远,即为飞仙、大力鬼王、飞行夜叉、地行罗剎,游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都不喜欢生在恶趣,但是偏偏又喜欢广造能引生恶趣之业,所以堕恶趣者如大地土,生于人天中者如爪上尘。众生造了十不善业,重者如谤佛、谤、谤胜义僧等,果报成熟时,当生于地狱,阿赖耶识即化现出地狱身及生出地狱六尘的境界,让地狱身的五阴受苦;若造其余恶业之众生亦如是,皆由各自之阿赖耶识出生饿鬼身、傍生身等。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斗互相残害。二、多病的原因一者好喜打拍一切众生。二者劝他令打。三者赞叹打法。四者见打欢喜。五者恼乱父母。令心忧恼。六者恼乱贤圣。七者见怨病苦。心大欢喜。八者见怨病愈。心生不乐。九者于怨病所。与非治药。十者宿食不消。而复更食。三、丑陋的原因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怀嫌恨。三者诳惑于他。四者恼乱众生。五者于父母所。无爱敬心。六者于贤圣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故事及其背后所显示的道理,对我们的修行来说,是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菩萨道必须懂得如何正确的布施,以及善用此世的资财来利益众生,并且也要知道如何让未来世也有足够的资财来行菩萨道。首先,我们大家都知道,福报是从布施中来的,不是无因而有。譬如在《佛说罪福报应经》卷1中的开示:【为人大富财物无限,从布施中来。……悭贪独食,堕饿鬼中;出生为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了解因果的人总是会怪罪:“嘿!你法官怎么这样判!”但是法官在判案时,他所判的案子,有时是判造业的生因,有时是判了业的了因,有时则只是判一件往世的因果,有时则是在众生的因果中扮演了往世因果实现者的角色,有时则是判案者自己正在造业;其中非常的错综复杂,不一定如表面所看到的那样,所以很难讲得清楚。因此我们在事相上不可随便去评论,即使表面上看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印光法师说:如来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可见连诸佛菩萨,尚不能超出因果之外,何况我们凡夫,不管你信与不信都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因果贯通三世: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人死后,躯体便消失,神识也飘散;有些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得善报,便怀疑因果,怀疑佛法。这是由于不明白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三世因果文说『欲知前世因,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说,一切有情众生必定有过去生、有未来生。如果没有过去生,那么从世间有人类开始,就应当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庄严、一样的健康、一样的有福报,也不可能两个人有不同的性别。应当犹如产品的制造一样,没有差异性。但为什么人会有性别与种别的不同?此即说明了每一个人因为过去生造业之不同,今生会有所不同。有的宗教讲有今生、有未来生,但是却没有过去生。因其认为人是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20.今生有心痛病,前世砍刺众生身体。21.今生常咳嗽,前世冬天给人冰冷食物。22.今生没有儿女,前世杀雏鸟。23.今生多子多孙,前世喜欢救养生物命。24.今生长寿,前世慈心不杀生。25.今生短命,前世好杀生。26.今生大富,前世好布施。27.今生聪明,前世喜欢诵经求学问。28.今生愚笨,前世为畜生。29.今生急躁,前世为猴子。30.今生有恶疾,前世破坏三宝。31.今生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无慢无恶因,得众生敬爱果。四、不杀众生因,得傍生爱敬果。五、克扣父母供养,以之供养三宝为因,得父母怨恨、憎恶佛法之果。六、宣扬邪法因,得邪神邪见人相聚果。七、宣扬世尊因,得善神及正信佛子相聚果。八、修增上慧学因,得远离有所得有境界法果。九、无慢法施为因,得淳善相聚果。十、忄乔慢法施为因,得傲慢相聚为果。十一、喜说他人短处为因,得他人不乐与话为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共业是指许多众生所作之集体行为所产生汇聚之业力大流,它是推动人生、推动历史和推动宇宙流行之大力。3、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有些业的果报与受报的时间都以肯定,称为共业。比如杀人,果报是将来坠入地狱,称为报定;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也肯定,称为定业。如果坠入地狱的时间不肯定,称为不定业。在佛经中说,杀父母亲的业是逆罪,死后下一世必定坠入地狱,称为定业。不定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世宰杀众生身。今生无妻为何因。前世偷奸人女妻。今生守寡为何因。前世轻贱丈夫身。今生奴婢为何因。前世忘恩负义人。今生眼明为何因。前世施油点佛灯。今生眼瞎为何因。前世多看淫书人。今生缺口为何因。前世多说是非人。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今生驼背为何因。前世讥笑拜佛人。今生曲手为何因。前世打过父母人。今生曲脚为何因。前世破坏路桥人。今生牛马为何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大功德拔济众生兴前三愿。以诸众生不知不净起诸罪垢。我当拔置于甘露地。复次欲界众生乐着不净如狗食粪。我当度脱至清净道。复次我当学求诸法实相。不有常不无常。非净非不净。我当云何着此不净。观不净智从因缘生。如我法者当求实相。云何厌患身中不净而取涅槃。当如大象度驶流水穷尽源底。得实法相灭入涅槃。岂可如猕猴诸兔畏怖驶流趣自度身。我今当学如菩萨法。行不净观除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