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比方说,如果前世所造的因,全部都是贫穷——会导致贫穷的因,比方说我们前世都非常的悭吝,并且贪着众生的钱财,甚至是侵占众生的钱财的话,那么今世恐怕我们有很高很高的机会就会遭遇到贫穷的恶果。所以,当我们这一世处在现在的情境中,我们觉得自己很贫穷的话,那么应该检讨的除了我们在这一世里面的作为之外,更要纳入考量的是,我们之前是不是也因为同样的吝啬 三摩地

2018-07-22

比方说,如果前世所造的因,全部都是贫穷——会导致贫穷的因,比方说我们前世都非常的悭吝,并且贪着众生的钱财,甚至是侵占众生的钱财的话,那么今世恐怕我们有很高很高的机会就会遭遇到贫穷的恶果。所以,当我们这一世处在现在的情境中,我们觉得自己很贫穷的话,那么应该检讨的除了我们在这一世里面的作为之外,更要纳入考量的是,我们之前是不是也因为同样的吝啬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业行虽然在往世已经过去了,但那个势力还在;所以无量世以来都很喜欢吃众生肉的人,不管去到哪里,他看到众生时,第一个念头就是:它可不可以吃?它好不好吃?这就是业的种子——业的功能差别。业虽然在过去世消灭了,但势力还是存在的,可是必须要待时待器,得受果报。要等待业种成熟受报的时节因缘到了,还要等待报器——也就是受报的工具—&md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来看一下《阿含经》中的记载:有一次舍利弗与目犍连两个人,去了无间地狱,地狱中的热度很高,火焰沸腾,不断地从油锅里面蒸散出来,笼罩了整个地狱,地狱的众生就在哀嚎哭叫。舍利弗和目犍连用神通向他们洒了清净的甘露,地狱众生的苦痛才能暂时得到片刻的休息。这时候他们看到一个罪人,粗大的身体伸出一条又长又大的舌头,上面有五百付的铁犁,正在舌头上面来回的耕耘割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有了业种,也就是有了灯油的缘故,就会使得众生的五阴,有种种的增、减,就好像光明有增有减那样;有了油就有了光明,有了如来藏的业种,就有了五阴十八界的出生,这就叫作有彼即有此。佛在这个地方说到有彼即有此;但是今天很多的法师大德,都误解了这一句话,以为有彼有此,是指相对的因缘法,比方说油灯、灯炷、灯油之间,它们叫作有彼有此,这就是因为知见错误而误解了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就说:如果这一位都提子现在就命终舍报的话,在一瞬间,他就会生到地狱里面去,为什么呢?因为他对我佛陀生起了极大的瞋恚,如果众生对佛陀生起瞋恚,当他身坏命终就会生到恶处,到地狱里面去。于是都提子来到了佛的面前,就质问世尊:沙门瞿昙,你今天是不是来我家里乞食过?世尊就回答:是!我今天有往你家中去乞食。然后如此如此,这般这般;世尊都回答:是!正是如此。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就以偈颂称赞:众生所行皆是无常之法,但众生却说为兴衰法等;其实出生就是死亡,有出生就一定有死亡,轮回生灭,若能寂灭,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就好像陶匠辛苦的做出了各种的陶器,可是一切的陶器,却一定有毁坏的一天,人的性命也是如此。帝释天听闻了这一首偈,立刻就知道了诸法无常的道理,通达了罪业与福德之变迁,了解到了兴衰之本,所以就趣向寂灭之行,欢喜奉受,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以为五蕴世间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就好像这个傻子一样,看到远方地面上好像有水,就冲着追过去,但是到了那儿一看,水不见了,而又在另外一处的远方,所以他只好又追过去;因此众生的一辈子就只好像这样子,一直去追着总是在追远方的水,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天,仍然喝不到一口水。所谓远方不存在的水,就是指我们对于五蕴法的追求,永远没有追到的一天,因为它们根本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部分的鬼道众生,与人类的生活空间是在一起的,因此能够与鬼道众生相应,或沟通的人便能接触到他们。譬如在《念处经》卷16中的开示:观诸饿鬼,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夜行则有见者。饿鬼世界者,住于阎浮提下五百由旬。因此,人类是有机会可以接触鬼道众生。但是因为对于鬼道的真实状况,一般人不容易完全了知,因此就会产 三摩地

2018-07-22

尚有食吐鬼、食粪鬼、大力鬼等等,总有三十六种,可说是种类繁多啊!也就是说,有情为人的时候,以何等的身口意恶业对待众生,死后下堕饿鬼道中,也必须因为法毗奈耶的关系,由自己来承受当时所加诸于有情身心的痛苦,使如影随形的因果律,得以毫厘不差的如实履践。各位菩萨,虽然说鬼道众生,总有三十六种之多,但概略的可以分为三大类,《瑜伽师地论》卷4云:又饿鬼趣略有三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讲到此经非常重要,佛陀说把这部《罪福报应经》跟大家宣传的功德是无量的,因为这部经教导了众生六道轮回、因果业报的道理;所以佛陀说宣传这部经的人,将来可以亲自值遇贤劫千佛⑤,并且亲自奉侍供养,而且不会堕入三恶道或是八难⑥之地,并且还可以得到戒定慧⑦。既然功德那么大,我们就接著来为大家介绍这部经的内容,也希望您能仔细阅读佛陀的开示,并且转介亲朋好友们 三摩地

2018-07-22

佛法的目的是让众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并且让众生修集福德与智慧直到成佛;因此这一切的修行都是从过去生延续到这一世,再从今生延续到未来无量世。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们得到好对象时也会跟对方说:能与你当夫妻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俗话说:七世夫妻。或愿生生世世结为眷属。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会有生死轮回、因果业报,代表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一定有个永远不灭的主体,把我们的身口意所造的业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来,再从这一世带到未来世;而我们身体和意识心在死亡时都毁坏了,所以这一世出生的新意识无法再了知过去生的事情,除了诸佛了知我们无量众生无始以来的过去世之外,世间上就只有少数有报得一点宿命通能力的人,或者是有证得宿命通的修行者才可以记得某些 三摩地

2018-07-22

人身还是诸天所仰望的乐土,怎么生而为人,反倒自怨自卑,空过此生呢?(《成佛之道》,正闻出版设,页48-49)他的说法是不如实的,目的只是要人间的众生,都不要发起出离心罢了,只能说是其心可议啊!那么这个时候释提桓因只想到,三界之中只有世尊才能够救度众生的苦厄,所以舍报还没有成定局的当时,立刻奔驰往到佛所。世尊当时虽然入于普济三昧之中,释提桓因见到了佛,二 三摩地

2018-07-22

今天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学佛修行,能不能消除宿业?若能,怎么出家人也会有死于非命的?大多数学佛人对于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这句话,都是耳熟能详的。说起来,因果的道理确实是极为甚深而错综复杂,难以让人理解的,当然也就更难让人深信。一般的凡夫众生只害怕得到恶果,却不知或不去思考恶果起缘于恶因,平常总是随兴任意而为,只图一时的快乐,不知因此造作了恶业,正是苦 三摩地

2018-07-22

比方说,如果前世所造的因,全部都是贫穷——会导致贫穷的因,比方说我们前世都非常的悭吝,并且贪著众生的钱财,甚至是侵占众生的钱财的话,那么今世恐怕我们有很高很高的机会就会遭遇到贫穷的恶果。所以,当我们这一世处在现在的情境中,我们觉得自己很贫穷的话,那么应该检讨的除了我们在这一世里面的作为之外,更要纳入考量的是,我们之前是不是也因为同样的吝啬 三摩地

2018-07-22

从上面可知,众生所造的业,经过很久时间,譬如超过八万大劫那么久,最后还是要受报的。正由于这个人超过八万大劫以前造了善业,在佛世因缘成熟了,得以在佛陀座下出家,乃至证得阿罗汉果。这不是证实了真的有因果可言,而且因果昭昭不爽啊!所以经中说得好: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第二点,从一切有情的真心如来藏来说明。既然所造的业不会亡失,未 三摩地

2018-07-22

佛是大医王——一般医生只能医世间病,佛能医的却不只是世间病,还能医治众生生死轮回病,这样才是能救护世间的世尊。由于这种能够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的功德,也就是福德、智慧而威德无比,所以称为世尊,是三界世间的至尊。修多罗——修多罗就是佛法。请问为什么要修学佛法?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许有人说:修学佛法就是要修证解脱, 三摩地

2018-07-22

那我们倒是谈到说,世间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不像无因论者一样,只要过完一生就不去管他,那世间也有许多人,在追寻着、在探问着:到底这个世间,有没有第一因存在?有没有其中的因果运作存在?有一派的论点会觉得,宇宙间存在一个独立自在而运作的所谓的业果报系统,也就是这个系统它掌管了世间所有的有情众生一切所做的事情。那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所有做的一切事情),都在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佛陀也说到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另外,在《莲修起信录》中也说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像这些都是古德劝化众生要深信三世因果的偈语。在2500多年前佛陀住世的年代,大多数的众生都是善根深厚的,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很适合修学禅定,所以在当时,有许多人证得四禅八定,发起宿命通、天眼通等等通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