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无住者,尚无有作,况有无作?这个说法不对,也说明它为什么不对的理由,也说明了戒罪并不破坏世间的真实道理。上一集我们也介绍了,虽然身三业、口四业都是念念生灭,从实相来说是无常法,实际上身三业、口四业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缘和合而使身业、口业在世间法上成就了,所以就说有有作罪。这是因为有身行、口行的造作而成就的缘故,也由于这个缘故而产生了意业的无作罪; admin

2020-02-21

什么再加上一个贤字呢?因为贤位菩萨从初回向位开始,绝对不可能生起杀害众生的意业,也绝对不可能生起窃盗和邪淫的意业,在十住位内被引诱或被逼迫的时候还有这个可能的;但是初回向位开始的菩萨,宁可自己死掉也不愿意去犯,除非为了住持正法,而不得不忍辱负重,所以贤位菩萨中,也有不得有作罪及无作罪的人。那什么叫作何因缘故名作、无作?这个说的是,什么因缘而说作罪 admin

2020-02-21

无作罪在什么时候才会完全不存在呢?这个是只有在等觉菩萨到最后身菩萨位及诸佛位中才不会有无作罪的存在,因为褔德具足的时候,没有任何众生需要他下令或亲自动手杀,因为褔慧都满足了。但菩萨究竟地的十地时还有可能会有无作罪的,因为该下令杀生的时候还是会主动去作,该杀恶人的时候还是会去动手的。所以说,如果是无记而杀,就如同刚刚举例的无意间杀死了人,根本无所谓善 admin

2020-02-21

什么是余报呢?我们再看一下经中怎么说呢?【余果则得人中短命,贫穷乏财,妇不贞廉;有所言说人不信受,无有亲厚常被诽谤,耳初不闻善好之言;能令外物四大衰微无有真实,恶风暴雨烂臭败坏;土地不平无有七宝,多有石沙荆棘恶刺;时节转变无有常定,果蓏少实味不具足。】(《优婆塞戒经》卷6)这三恶道恶报完了以后,不是这样子就结束了,剩下的往世极微小善业果;这个极微小 admin

2020-02-21

什么叫作失掉戒体呢?譬如说诽谤方广正法,破菩萨十重戒。怎样叫作谤正法呢?譬如有人否定如来藏,谤为外道的神我或梵我,这个是谤菩萨藏的一阐提业;譬如有人跟着喇嘛学双身法,身为比丘却跟女弟子暗中上床合修双身法,这些都是无间地狱罪,他的比丘戒跟菩萨戒的戒体就已经都不存在了,这个意思就是说他已经不是僧宝了;那个时候,你说他的所有不如法事,都不会有事,而且有 admin

2020-02-21

关于邪淫也是有轻有重的,什么样的邪淫是要堕地狱的?经中说:若对所生母邪淫,或于罗汉女邪淫,这个是最重的邪淫,这个是无间地狱罪。因为所生母是报恩田,在报恩田里面竟然敢这样子的侮辱,当然是要下到无间地狱;若不到无间地狱,至少也要到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去受罪。如果是在罗汉女身上作非梵行,那更逃不掉,绝对是很接近无间地狱的;因为比丘尼证得阿罗汉的果位,诸天 admin

2020-02-21

这个说明完以后,我们就要来说明什么叫作作色?什么叫作无作色?经中说:【是十恶业,或得作色,无无作色;或有作色,及无作色。若无方便及成已者,则得作色,无无作色。若有庄严及成已者,则得作色及无作色。】(《优婆塞戒经》卷6)现在先来说明有作色跟无作色是要怎么定义,因为这个是在戒律上很重要的部分,必须要让大家能够了解。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戒律是非常重要的;戒 admin

2020-02-21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42集慎莫嫉妒人之善>卢正娴老师)另外,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讲:学佛要做什么呢?心善良就好了,干吗还要学佛呢?那,心善良就是完整的佛法吗?不完全。为什么?因为心善良,却并不清楚佛法该有的智慧,也并不清楚自己该累积的福德是什么样子,所以说,心善良不是完整的佛法,它只是佛法当中一个小部分。如果把这个心善良当成是完整的佛法,那就是误会 admin

2020-02-21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自己今世所受用的五欲,乃至是智慧的状况,我们缺少了什么东西?或者是说,我们在某一个方面的受用,是否还算是胜妙的?比照上述世尊所开示的内容,若是未来自己希望在某一个方面的受用,能够再更加圆满一些,就可以依照上述世尊所开示的来进行布施了。然而,其实三大阿僧祇劫之中,所应修的福德是很广泛的,这里只能举少数几个例子,也就短暂的一世 admin

2020-02-21

什么叫作两种福德呢?所谓两种福德,就是指世间福德与出世间福德。在末学多年的弘法过程中,常听到有同修抱怨说:老师啊!我来正觉上课这么久了,为什么始终悟不了呢?我以前也曾经助印过很多佛书,护持过很多道场啊!也是累积了很多的福德资粮,应该可以开悟了吧!然而,您助印的是什么书呢?您护持的又是什么样的道场呢?这就是关键所在了。如果您助印的是主张六识论、否定八 admin

2020-02-21

从以上说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胜鬘经》会说这个自性清净心不接触烦恼而有烦恼染污。经过以上的说明,相信菩萨们多少也能了解经中胜鬘夫人所说的真实义才是,因为都是你在帮祂染污的嘛!所以是你染污了祂,不是祂染污了你。也就是说,上一辈子的觉知心的你死了、灭了以后,祂就回馈给这一世作主、不反观自己的末那识的你,以及这一世新生起的见闻觉知的你去受苦或受乐。各位菩 admin

2020-02-21

】(《贤愚经》卷6)佛陀向波斯匿王说:凡是人处于世间,是能得到尊贵或者是卑贱,或得到的是贫穷的苦或富贵的乐,都是因为要过去世所造的身口意行,看是什么样的身口意行,才能导致这样的结果。佛陀继续说着:【仁慈谦顺,敬长爱小,则为贵人;凶恶强梁,憍恣自大,则为贱人。】(《贤愚经》卷6)佛陀说:如果过去世,他的心性是仁慈谦顺的话,尊敬长辈、友爱晚辈,那么这一世 admin

2020-02-21

那么这里指的是什么呢?有殊胜之妙香,指的就是尼提有戒德之香。因为他在过去世出家,能够持戒不犯。虽然说因为他的心性娇恣傲慢,导致犯了那个过失,可是他这样的戒德,为什么是殊胜、是妙香呢?因为有顺风香,也有逆风香。也就是,当他没有犯错的时候,大众都恭敬他;可是一旦当他因为烦恼而犯了过失,处在逆境中的时候,那么这样的戒德,仍然会呈现出功德。所以佛陀说他有殊 admin

2020-02-21

这个比丘尼既然是佛的弟子,为什么会怀着恶心,来毁谤如来呢?世尊知道大众心中所想,想要除去大众的疑惑,于是抬头仰望上方,这时释提桓因知道世尊的意思,立即从空中下来变成一只老鼠,跑到暴志比丘尼肚子里,将绑木盆的绳子咬断,于是木盆掉在地上,暴志比丘尼所说的谎言,当场就被揭穿了。于是真相大白,当大众看到木盆掉落时,既生气又欢喜,实在想不透暴志比丘尼,为什么 admin

2020-02-21

什么这些缘会如影随形跟着?最主要的原因是,众生自己所造的种种行,包括了身行、口行、意行,也包括了善行、恶行在内,从来没有离开自己真心如来藏所含摄的范围。为什么?这牵涉到共业有情的真心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间,以及自己的如来藏,变现了五根身来摄取外境,这两个部分来说明:首先谈第一个部分,共业有情的如来藏,共同变现了山河大地的器世间;由于众 admin

2020-02-21

离开了衣服,也就没有真如如来藏了,这是从心真如自体来看;而万法皆心真如所生,这一件衣服当然也显示出真如妙心的妙功德啊!哪有什么吉祥与不吉祥呢?所以僧团并没有与算命师灾祸的共业,并没有什么会独立存在的灾祸随着这一件衣服来到僧团。所以佛菩提道的修行,既在于心生灭门的万法上,也在于心真如的本质上。------《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二)》<第010集一心二门(二)>余 admin

2020-02-21

什么?因为法身如来藏有大自在及甚深的作用故,这可以用一些例子来说明。譬如念佛人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很用心执持阿弥陀佛圣号,所以这位念佛人的法身,已经开始去运作了,于是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出现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大愿,以及念佛人发愿往生共同形成的,随着念佛人在人间是否精进念佛而有所不同。如果念佛人很精进,这朵莲花 admin

2020-02-21

’她就说自身的例子:刚好她这一辈子就是一个长者的女儿,家里面也是很富贵;可是等到她嫁人以后,就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事情是什么呢?当她嫁人,她丈夫是一个梵志,就是一个修行的人。嫁过去以后,后来她夫家的父母都过世了,有一次她要待产,待产的时候,她想,我是不是……(因为待产,古时候生产是有危险的),所以她跟她先生要求,就带着她 admin

2020-02-21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要继续跟各位分享《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我们今天要讲的佛典故事,是一个有关堕饿鬼道的因缘,这个故事在说,有一个优多罗的母亲,她堕到饿鬼道的因缘,在讲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看一下,众生为什么会堕到饿鬼道去呢?在《菩萨本行经》里面这么说,它说因为什么:【悭贪、嫉妬、不肯布施、不知衣食、不信三尊,悭火所烧,死堕饿鬼,形体羸瘦,骨 admin

2020-02-21

不论是什么业,善业、恶业或无记业,不论是什么法,善法、恶法或无记法,都是以如来藏为根本因,以意根与法尘为缘而生起意识,再由意识了知法尘为缘,才有一切法出生;所以,一切法都是由根本因如来藏,以及众缘和合而有。事实上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如来藏中,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如来藏,所以在一切法中成就身口意行之后,所造作的业种必定会收存在如来藏中;而如来藏本来不生,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