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法无我是证得如来藏后,依所证藏识加修唯识一切种智,证知蕴处界、十八界诸法之无我性,诸法皆因如来藏所收集之业种所生,一切境界皆因如来藏与根、尘、识互为缘起而有。如是现见一切境界皆是自心现量,非有外法而为有情之所触所受者,因此便能远离对于自心藏识之执着,便能远离意识心对自己的执着,发起初地般若道种智,这才是初地所证的法无我。故知开悟明心证得如来藏者仍非 | admin 2019-11-03 |
![]() |
四名恶师死后,均堕入阿鼻地狱,其在家、出家弟子与赞助金钱的施主,共同参与破法罪业者,有六百零四兆人也一起下阿鼻地狱,和四名恶师同生同死,此世界坏时,又转生他方大地狱,经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年。出地狱之后,转生人间,有五百世都是盲人,然后才遇到 一切明佛而出家。 然而由于前世破法的业习,他们始终无法顺信正法,虽经十 | admin 2019-09-21 |
![]() |
所以元音老人门徒为了维持元音老人是大修行人、有神通,狡称元音老人是坐脱立亡,没想到,这样的妄语,更害了元音老人,何以故?元音老人所说是常见外道法,不是佛的正法故;以此狡称元音老人坐脱立亡,使得无知学人崇拜名声,修学元音老人的常见外道法,来破坏佛的正法,使佛的正法更荡然无存,也加重元音老人的罪业了。所以说,学佛还是如实的好,以免像达照这样,崇拜元音老 | admin 2019-09-20 |
![]() |
而且现在也有许多慈悲勇勐的菩萨,他们不畏艰苦,发愿要一直留在这个五浊恶世,继续守护著释迦世尊的正法,荷担如来家业救护众生;一直要到九千年后月光菩萨来临时,并且在末法最后五十二年,随同月光菩萨度尽最后一位有缘佛子才会离开。因为到那时候的环境,已经无法度众生了,一直要等到圣弥勒菩萨来到此娑婆世界成佛,佛法才会再度广传。譬如在《佛说法灭尽经》卷1中的开示 | admin 2019-09-13 |
![]() |
佛因为慈悲怜悯众生,防止众生在因缘不成熟的情况下,听闻如来藏的密意,因为心性尚未成熟将会慢心高涨,不但不能够安忍随顺如来藏无生的法性,甚而错说法义而生起诽谤正法的重业;所以世尊就作种种的遮止,不允许佛弟子明说如来藏的密意,也不许随意说法。自古以来,向上一路的如来藏密意,千圣都是不可以明说的;禅门里面有言“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讲的 | admin 2019-09-13 |
![]() |
经过多年的自然发展,正觉目前已在台北、桃园、新竹、台中、嘉义、台南、高雄、香港、美国洛杉矶等地设立共修处,开设禅净班、进阶班、增上班,讲授初、中、高级佛法课程,先后结业的学员总计有数千人之多。 这其中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正觉经历了3次法难,大批人员出走,萧导师如中流砥柱,不畏诽谤,毫不动摇,坚持破斥外道藏密,弘扬如来藏正法,阐述唯识 | admin 2019-09-09 |
![]() |
雾峰无雾(第二辑)——救护佛子向正道 【作者】游宗明老师【出版日期】2019年10月【书号】978-986-98038-2-3【开本】329页【定价】250台币/辑 【目录】 自序序○一 一略论释印顺“生灭即是寂灭”1 二略谈释印顺之“一切法空”与“一切法空性”17 三略论释印顺说“三法印”就是“一切法空 | admin 2019-09-06 |
![]() |
此谓入地前之三贤位中,必须有三种现观:第十住位满心时眼见佛性所得之如幻观、第十行位现观七转识妄心犹如远处热沙地上热焰如水晃动之阳焰观、第十回向位常于定中、梦中亲见往世多劫之造业修福行道往事而得之如梦观。必须得此三观之时始能决定已满第十回向位证德,然后再次加行修证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后,始有资格入地;违此,俱属大妄语业,未来世极不可爱异熟苦果不能免 | admin 2019-09-02 |
![]() |
佛藏经讲义(全套共二十一册) 【作者】平实导师 【出版日期】每二月出版一辑 【定价】NT$300/辑 第一辑【出版日期】2019年07月【书号】978-986-97233-8-1第二辑【出版日期】2019年09月【书号】978-986-98038-1-6第三辑【出版日期】2019年11月【书号】978-986-98038-5-4第四辑【出版日期】2020年01月【书号】978-986-98038-8-5第五辑【出版日期】2020年03月 | admin 2019-09-02 |
![]() |
彼等成为如大伏藏故,对有情众生宣说未曾闻之因相、喻因、能作因及事业,是为具无碍勇气之大藏库施主。彼等成为诸多佛法—力与无畏—之库。 善男子!(E.52)如来、应供、正圆满佛以如来清净眼观一切有情乃如是,为诸菩萨说法,令彼等彻底修炼如来之智、力、无畏及不共佛法之库。(注9) 复次,弥勒之《无上续论》(SublimeContinuum)(注10)及无著之《释论 | admin 2019-09-02 |
![]() |
复次,若是心躁不止之人,性障深重而未曾实修五停心观,莫说定力未充,其实本无丝毫定力;虽然依此书中正理精心实修,以无伏障得止之故,至多只得乾慧而无证涅槃、获解脱之实质,于初果之实证依旧绝缘,更恐其犯下大妄语业而致下坠三涂,以是缘故另立专节强调定力之重要。乃因众生我见、我执、我所执等烦恼极为深重,单凭智慧无以实证初果解脱,更不能得证涅槃,是故经中明载&l | admin 2019-09-02 |
![]() |
平实导师序 修证佛法之难,在业障之排除;业障排除之难,在不能了知往世曾经造作何种障法之业,是故无以改往修来及造作悔灭之善业,导致无法排除业障,终究成为证法之障难,令实证佛法之事遥遥无期,世世精进修行而犹不得实证,劫劫精勤而皆唐捐其功,诚为可悲之事。 犹如《佛藏经》中世尊所言:“舍利弗!是诸人等,如是展转乃至我今,于其中间得值九十 | admin 2019-09-02 |
![]() |
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 | admin 2019-08-29 |
![]() |
问二、想请教“乘愿再来”如何能知?是自知或者知他?又如何可能有这样的情形?若这一世的知见够了,果然好不容易找到如来藏法身了,那么下次有缘再来,是否还是得要同等的辛勤寻觅一次,再开始往上修证呢?----------------------------------------答:“乘愿再来”的菩萨是乘愿力而来投生人间,不是如众生一般而随业力来投生人间。因此从最广义宽松的角 | admin 2019-08-25 |
![]() |
毁谤法罪与无间业。此二恶行为相似不。尔时佛告舍利子言。勿谓此罪似无间业。所以者何。五无间业虽感重苦。而不可比毁谤正法。舍利子。谤正法者我尚不听被服袈裟况受供养。何以故。舍利子。诸有毁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知彼名坏正法者。堕黑闇类如秽蜗螺。自污污他如烂粪聚。诸有信用坏法者言。亦受如前所说大苦。”——《大般若经》净空说:“还有很不幸 | admin 2019-07-30 |
![]() |
又阿难知筹量众生志业大小,是故不于声闻人中说摩诃衍,说则错乱,无所成办。】 而所谓的摩诃衍,就是大乘的般若波罗蜜,早于阿含部之《央掘魔罗经》中,世尊已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若有人以灭除五阴当作是究竟之出世间法,认为即是佛所说之无我法全部,正是不知如来隐覆所说无我性之真我如来藏一乘中道教义者。是故佛般涅槃以后五百年之正法时期中,由于声闻人阿罗汉只 | admin 2019-07-29 |
![]() |
】(《杂阿含经》卷32)也就是说,如来的正法不会因为大地的变动而毁坏,也不会因为水火风灾的侵蚀所坏失;当人们的心性开始转变后,也不会消失;乃至于最后有邪见的众生出现于世,喜欢与想要造作种种恶事,乃至于成就了种种的恶业,如来正法都仍然不会被毁坏灭尽。因为如来正法是依据法界实相而开演出来的,有不可攻破、不可毁坏、常不变异之真实理为根基;我们如果依照如来正 | admin 2019-07-22 |
![]() |
现在世中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得人天身;和合不善业因缘故,得师子等畜生之身;菩萨亦尔,和合众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故名菩萨。若有说言一切众生有菩萨性者,是义不然。何以故?若有性者,则不应修善业因缘、供养六方。善男子!若有性者,则无初心及退转心。以无量善业因缘故发菩提心,名菩萨性。”“善男子!有诸众生受行外道,不乐外典颠倒说故,发菩提心。或有众生 | 三摩地 2019-07-20 |
![]() |
这些说法全部都是堕在外道常见法以及断见法之中,以外道法来取代佛法,还大量的盗取佛教的资源,使得真实的佛法开始逐渐衰败,因此而成就了毁佛谤法的大恶业。所以说藏密这四大派都应该判定是假藏传佛教,因为他们所传的都不是佛教正法,全部都是外道法。佛陀在《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七住位菩萨在实证了“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的 | admin 2019-07-19 |
![]() |
壤塘的佛教事业突破了种种障碍,以诸如开办传统文化传习所的形式,把觉囊传统的文化资源开放给当地群众,给当地群众谋得福祉。建阳上师表示,“作为现代人,我们不应该拒绝任何新的东西,我们要主动学习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只有把我们自己的文化继承好了、传承好了,壤塘和觉囊才能实现良性发展。”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保护个人,健阳仁波切积极建立唐卡学校 | admin 2019-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