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首先,假使有人这么说:众生的色身是无记法,因为众生的色身本身无关善恶;会有善恶是因为有觉知心才会有善恶,以及因为思量作主的意根心才会有善恶,众生的色身本身并没有善恶性可说,所以是无记性的;同理,众生的命根本身也是无记性,命根并不造善恶业。既然命根和色身都是无记性,为什么说杀了众生的色身使他的命根毁坏而会得到杀罪呢?也就是说:【色是无记,命亦无记;如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这一集继续要跟各位说明欲坏十业恶果,当修十善业。经文怎么说呢?它说:【若欲破坏如是等事,应当至心修行十善。是十善法三天下具,或有戒摄,或非戒摄。北欝单曰唯有四事,地狱有五,饿鬼、畜生、天中具十,非戒所摄。】(《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经中所说的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破坏前面所说的这些十恶业的这些恶事,就应该要反过来远离十恶业道,努力修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6)两舌业道也一样有这三种引生的不同:如果是为了获得财物,或为世间法上的利益而挑拨是非,这个是从贪心所引生的;这种事情其实在商场上是很常见的,在道场中不会有,因为在道场中绝对不会为了财利而作两舌的。若为了毁坏怨家的名声或社会地位而去挑拨是非,针对他人和他的事业伙伴加以挑拨,想要使双方不和合,这个就是从瞋心而引生的两舌。如果是破坏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正行》我们所依止的是平实导师所著的《优婆塞戒经讲记》,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十恶业道各各引生的,从贪、瞋、痴所引生的原因。上一集我们刚刚好讲到偷盗的部分,也就是说偷盗、劫盗他财,也有三种引生的原因,比如说:自己为了自己----己身、妻子、眷属而贪他人财物、往取劫夺,这个是因为从贪而起的这样子的一个偷盗。如果去偷盗、劫盗怨家的物品,这个是从瞋来的。如果去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要来看一看什么是十恶业道所得的作色还有无作色?这个是在佛法里面非常重要、非常重要的一个法,这个不单单只是一个名相,这个法在戒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在说明什么是有作色?什么是无作色?的道理之前,我们先来说明一下十业道。有时候它同时造作两个,有的时候同时造作八个业的道理,当把这个说明完以后,我们再来说十恶业道的有作色、无作色到底是什么?我们先看一下在《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继续来看一下,什么是两舌的根本、方便、成已三事?我们继续来看一下口业的另外一个,两舌的根本、方便、成已。《优婆塞戒经》在卷六如是说:【是妄语中杂有两舌,能坏和合,是名根本;若说他过及余恶事,言和合者必有不可,若离坏者则有好事,是名方便;和合既离,受他财物,任意施与欢喜受乐,无有惭愧不生悔恨,自赞其身生大憍慢,是名成已。】(《优婆塞戒经》卷六)这 | admin 2020-02-19 |
![]() |
这也是兼有强盗或恐吓取财的行为,兼有偷或盗的恶行;所以十恶业道有时只有一个业道,有时兼有两个业道,乃至有时兼有多个业道。他完成恶口的这个三业以后,心中没有惭愧、不生悔恨,还对小喽啰们或家人炫耀,自赞其身生大憍慢:你们去骂了他们好几天,什么财物都没有得到;我一去就得了,只有我最行。这样子的自赞其身,这是生大憍慢而自赞其身,这个也是恶口的成已之罪。恶口 | admin 2020-02-19 |
![]() |
现在我们继续来说明口业的第三个----绮语的根本、方便、成已这三件事。绮语的根本罪,经云:若说欲事、非时之言,是名根本。(《优婆塞戒经》卷6)绮语有两个部分:第一是说欲事,第二是说非时之言。什么叫作说欲事呢?绮语的恶业道,喇嘛们几乎没有一个人不犯,因为他们教导或受学双身法时,已经就是绮语了,绝对逃不掉这个恶业道的。他们的法义所说的都是欲事,也就是说:如 | admin 2020-02-19 |
![]() |
也就是说,邪淫之事成就之后,没有惭愧心、心不悔恨,反而沾沾自喜,没有悔恨之心,还心中自己这么想:我多么有女人缘啊!他不会这么想说:我犯了邪淫的恶业,我做了这件事情是大恶业,应该要悔恨的。他离开了那个女人以后,反而甚至于对好友自赞其身、自我吹嘘,无有惭愧、心不悔恨,这个就叫作生大憍慢,这个就是邪淫的成已之罪。所以邪淫之罪的根本罪,是有淫心而对方妇女系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是在世俗法上面炫耀神通,是没有神通而装作有神通,虽也是重罪但仍不是断头罪,最多是堕落饿鬼或畜生道;但是,如果是大妄语业而犯了根本罪、方便罪、成已罪,那就是地狱业了,因为未悟言悟这个大妄语罪,是世间妄语罪中最重的罪。------《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88集十恶业道之根本、方便、成已三事(二)>余正文老师 | admin 2020-02-19 |
![]() |
十恶业道之成就,各有它的根本、方便、成已。《优婆塞戒经》卷6里面这么说:【善男子!是十业道,一一事中各有三事:一者根本、二者方便、三者成已。】(《优婆塞戒经》卷6)佛在这个地方接着为我们解说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说,根本、方便、成已这三种罪。每一件恶业、恶道的成就,各有这三个罪;如果不具足成就恶业道,就不具足恶业的果报。换句话说,十恶业道各有三个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接着来看一下,这个窃盗罪的业与道:首先仍然是心中知道那个财物是别人所有的,这个就是有他财之想,而且实际上也是别人的,在这样子的状况之下,心中决定要偷盗了,这个就是根本罪。接下来,自己前去把它拿了,或者派人去拿,这个都是成已之罪。若是在物主家中先把财物换个位置藏起来,有的人想说先把财物换个位置藏起来,方便后面来偷盗这个东西 | admin 2020-02-19 |
![]() |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就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地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 | admin 2020-02-19 |
![]() |
了解了十善业与种种五阴世间的关系之后,接下来我们要来探讨:帮助菩萨行十善业的一些要点。在《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卷三中开示:【菩萨有五种法,修行十善业道,能过一切世间。何等为五?一者愿,二者安隐,三者深心,四者善清净,五者方便。又诸菩萨得五种法故,修行无量十善业道。何等为五?一者无量世,二者无量善法,三者无量观,四者无量尽,五者无量回向。】这里面开示说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都知道十善业是一切佛弟子所应当戮力奉行的,因为十善业是一切世间与出世间善法的根基,而十不善业是一切众罪的根本,因此在菩萨的长劫修行中,都一直要修十善业。在上个节目中我们谈到,因为众生的十善业而感生种种的器世间依报,相对的十善业也使得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正报身,因此正报与依报是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因为众生的如来藏能够执持诸法种子,才能使得这些因果业报 | admin 2020-02-19 |
![]() |
十善业对于一般人来说大多耳熟能详,许多修学者也或多或少都有在行十善业。在经典里面也常常在强调十善业的重要性,而十善业也是得人、天报以及成就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以及成就一切佛法的基础,犹如大地一般,因此其重要性可知。与十善业相对的就是十恶业,因此依据十善业与十恶业,也就有众生之六道轮回生死,同时也能够有山河大地器世间的成就。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 | admin 2020-02-19 |
![]() |
首先我们来看《优婆塞戒经》卷六中的开示:【若有风云为持大水、阿修罗宫、大地、大山、饿鬼、畜生、地狱、四天王处,乃至他化自在天处,悉因众生十业道故。】在这里面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器世间之所以能够成就的道理。经文中所开示的风云,用现代的名词来说,讲的就是动能。因为有动能的关系,星球之间才能维持平衡,不会合并毁坏或飘散开来,这种动能就叫作大风云,因此才能够 | admin 2020-02-19 |
![]() |
修集大乘见道的福德资粮----包括要归命三宝、供养三宝、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以及修十善业道。我们为什么要修十善业道呢?那是因为菩萨在漫长的修道成佛当中,必须要有许多善缘的帮助,才能减少修道过程中的障碍,也才能使得我们的成佛之道得以顺利的进行。因此,每一位菩萨都应该要勤修十善业道,以迅速的增长和累积自己的福德资粮,以作为进修佛道的基础。......什 | admin 2020-02-19 |
![]() |
这时沙弥均提成为阿罗汉后,他以自己所证的宿命通智力观察自己过去世,到底是造作了什么样的业行,今世才能得到舍利弗尊者这样的圣明之师,而最后证得阿罗汉果呢?这时他就看见自己的前生原来只是一条狗,却在将死的时候,蒙舍利弗尊者的施食,并为他演说种种的妙法,让他对于佛的微妙法生起欢喜心,才能获得今世的人身而出家,并归依在舍利弗尊者的座下,证得了阿罗汉果。这时 | admin 2020-02-19 |
![]() |
“你怎么可以来谤我呢?”----所以她还自己振振有辞:“你怎么可以这样诽谤我呢?”所以不要说每辈子,就算是一辈子,这样是不是很难受呢?因此这一生就遇到这样的果报,闪都闪不掉,因为过去生所发的这个业报要怎么受,自己已经把它规范好了。一般的情况下是说,你不发这种的没有意义的这种恶誓愿,这样的话,如来藏会根据各种的因缘最后处理;可是自己把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