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年纪稍长,道旻禅师便辞亲到大梁游学,后依景德寺德祥禅师出家,试经得度。不久,道旻禅师便辞师参访,遍历禅席。其间,道旻禅师于潭州大沩慕哲真如禅师座下参学最久。末后,道旻禅师因仰慕泐潭应乾禅师,遂前往礼谒。泐潭和尚一见,知是法器,心里很器重他。道旻禅师于是向泐潭和尚详细地陈述了自己的参学心得,并且说诸方都没有印可他。泐潭和尚于是举“世尊拈花,迦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知和禅师与天童普交禅师曾经是好朋友,二人经常结伴游方问道。他们曾相约盟誓:“他日吾二人,宜踞孤峰绝顶,目视宵汉,为世外之人,不可作今时籍名官府、屈节下气于人者。”后来普交禅师因为被郡僚以天童寺住持席缺为由,苦苦逼请,不得已,便入住天童寺。这在知和禅师看来,是违约的行为。后来普交禅师前来看望他,知和禅师果然不接见。知和禅师后来自己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瑞仙禅师二十岁出家,试经得度,后专习毗尼(戒律)。经过一段时间的究习,瑞仙禅师领悟到“戒性如虚空,持者为迷倒”这一道理,遂谓同学曰:“戒者,束身之法也。何自缚乎?”于是便放弃对律学的研究,专习天台教义。一天,瑞仙禅师读天台典籍的时候,偶然看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这首偈子,忽然生起大疑问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十九岁那年,入京应举,途中经过向氏家族。向翁前一天晚上梦见神人告诉他说“明日接相公。”第二天凌晨,张商英正好赶到这里。向翁一见,颇为诧异,于是便殷勤招待。向翁道:“秀才未娶,当以女奉洒扫。”张商英以应举为由,谦辞再三。向翁道:“此行若不了当,吾亦不爽前约。”张商英见盛情难却,便答应了,及第后,果然取了向氏之女为妻。张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西蜀銮法师悟道因缘西蜀銮法师,法云杲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专攻经论,精通大小乘。后投东京法云佛照杲禅师座下参学。佛照禅师辞去住持之职后,隐居景德寺,銮法师亦随而前往。一日,銮法师问佛照禅师:“禅家言多不根(没有根据、不实在),何也?”佛照禅师没有正面回答,却问道:“汝习何经论?”銮法师道:“诸经粗知,颇通百法。”佛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至临安府径山涂毒智策禅师前来礼谒他的时候,天游禅师已经有九十三岁了。 (原标题:236云岩天游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猫有歃血之功,虎有起尸之德”这句话,在宗门中经常被引用。意指,有大手眼作家,既能令学死,又能令学活,所谓“生杀自如”是也,其德能犹如猛虎。“起尸”,就是令死者活。而那些只能死、不能活的人,好比一只猫,虽有虎之相似外形,却不是真正的虎。]宗显禅师于是便留在五祖和尚身边,侍奉了很长时间。五祖和尚非常钟爱他。宗显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告诉道旻禅师:“某往赴省试(又称会试,由尚书省举行的考试),过此(途经庐山圆通寺),过赵州关,因问前住讷老(指圆通居讷禅师):‘透关底事如何?’讷曰:‘且去做官。’今不觉五十余年。”道旻禅师便问:“曾明得透关底事么?”吴居士道:“八次经过,常存此念,然未甚脱洒在(我八次经过圆通寺赵州关,心里一直存着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汝霖居士曾把自己手写的《观音经》赠给庐山圆通道旻禅师。圆通禅师拈起《观音经》,问:“这个是《观音经》,那个是谏议经?”汝霖居士道:“此是某亲写。”圆通禅师道:“写底是字,那(哪)个是经?”[此处所问的“经”,非关语言文字,乃指实相、自性、本来面目]汝霖居士笑道:“却了不得(即了不可得)也。”圆通禅师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途经江西云居山的时候,被大风雪所阻,于是涂毒禅师便在云居山坐参了四十二天。一天中午,涂毒禅师正在用功,忽然听到寺院里板声(丛林中上殿、坐禅、过堂、出坡等,均击板为令)铿然而响,当即便豁然大悟。不久,涂毒禅师便来到云岩典牛和尚座下。一日,涂毒禅师随众参请,刚一跨进丈室之门,典牛和尚便单独指着涂毒禅师,问道:“甚处见神见鬼来?”涂毒禅师道:&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游庐山,经圆通居讷禅师的举荐,住持承天寺,一时声名籍甚。次后又移住法华龙门、兴化海会等道场。守端禅师每至一处,皆学众如云。守端禅师接人,虽然不似德山、临济那么峻烈,但是其平实的机语中,却如铁壁一般,全无你商量的余地。请看他的几则上堂法语——1、上堂:“乾坤之内,宇宙之间,中有一宝,秘在形山。大众,眼在鼻上,脚在肚下,且道宝在甚么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唯识学中有一疑团,曾经在西天竺引起外道对佛教的责难——唯识学派认为,菩萨入见道位时,智与理冥,境与神会,不分能证、所证。当时,西天竺有一外道曾就此观点,诘难比丘僧团:“既不分能证、所证,却以何为证?”当时因为没有人能应对此诘难,故比丘僧团遭到了外道的羞辱和贬损:寺院不让鸣钟击鼓,比丘们被勒令反披袈裟。后来玄奘大师来到天竺,有力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过几天的参究,一日,祥正居士偶然听到有一小儿背诵这道偈颂,忽然有省。于是他便作书报告白云禅师,白云禅师遂作偈答曰:“藏身不用缩头,敛迹何须收脚?金乌半夜辽天,玉兔赶他不著。”为了进一步勘验郭祥正居士,一日,祥正居士来参,白云禅师问道:“牛醇(同“驯”)乎?”[古人把观心做功夫比作牧牛。牛驯服了,表示功夫上路。]祥正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便立志出家,依寺僧自省法师落发,后又从文照法师学习讲说,从敏行法师学习《首楞严经》,不知疲倦。一次,克勤禅师得了重病,病得快要死了,痛苦不已。回想起平生所学,在病死到来之际,一点都帮不上忙,克勤禅师感叹道:“诸佛涅盘正路不在文句中,吾欲以声求色见,宜其无以死也!”于是病好之后,克勤禅师便放弃了过去那种沉溺于文字知见的做法,离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慧懃禅师少时从广教圆深禅师出家,试经得度。一日,偶然听人说“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慧懃禅师于是品味再三,恍然有省。不久,慧懃禅师便辞别剃度师,游方参学,遍访名宿。后投五祖法演禅师座下,虽参学有年,却一无所得。慧懃禅师经常抱怨法演禅师不为他印证,心怀愤恚,后与圆悟克勤禅师相继离去。圆悟禅师离开五祖之后,在金山曾身染重病,悔过之后,又重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清远禅师《法华经》,至“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一句时,产生了大疑问。他手持经书,请问讲经师,讲经师未能给他满意的回答。清远禅师感叹道:“义学名相,非所以了生死大事。”于是他便放弃了纯粹的义学研究,卷衣南游,来到舒州太平法演禅师(也就是五祖法演,当时他在太平接众,后移住蕲州五祖)座下。一天,清远禅师正在庐州化缘,不巧天正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道宁禅师准备洗脚,在洗脚的间隙,他偶然读诵《金刚经》,当他读至“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这一句时,忽然身心双忘,不经意将脚垂入沸水中。就在脚被烫的那一刹那,他突然发明了心地,见到了自己的本性。不久,他便来到蒋山,依雪窦老良禅师落发。两年后,他又离开蒋山,遍历丛林,广参名宿。末后他来到白莲,听五祖法演禅师在小参时,为大众举忠国师古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元静禅师十岁时曾得重病,他的母亲祈祷佛菩萨保佑他病好,后感得异梦,于是便让他出家,从成都大慈宝生院宗裔禅师落发,北宋元祐三年(1088),试经得度。后留住讲肆,学习经论有年。既而南下参礼永安恩禅师,后在临济三顿棒这一公案上,发明了心地。此后,元静禅师虽遍历丛林,访诸名宿,但是没有碰到真正让他称心如意的。后听说五祖法演禅师机峰峻捷,元静禅师心中颇不服气,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宗杲禅师此前曾经参究过雪窦重显禅师的拈古、颂古及古德悟道之因缘,因此,经绍珵禅师之指点,宗杲禅师很快便能洞达先德之微旨。绍珵禅师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叹为“再来人也”。不久,宗杲禅师便辞别绍珵禅师,四方游学。他先后参礼过大阳山元首座、洞山微和尚、大沩慕□禅师、开先智珣禅师等大德,终于通达了曹洞宗旨,最后又辗转来到宝峰湛堂文准禅师座下。湛堂文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绍隆禅师悟道后,克勤禅师上他管理藏经。有人曾经问克勤禅师:“隆藏主柔易(柔和平易)若此,何能为哉!”克勤禅师道:“瞌睡虎耳。”绍隆禅师后归故里,住城西开圣寺接众。建炎年间,金兵南下,绍隆禅师避难,结庐于铜峰之下。后应郡守李光之邀请,居彰教,开法接众,次迁虎丘。一时道声显著。绍隆禅师接众,颇得克勤禅师三寸软舌逼拶之妙用。请欣赏他的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