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从本地开元寺智讷禅师出家,后试经得度,学习经教,精通《楞严》和《圆觉》。后因仰慕宗门,子琦禅师便放弃所学,前往礼谒翠岩可真禅师,请问佛法大意。可真禅师是石霜慈明楚圆禅师之法嗣。可真禅师一听子琦禅师之问话,便绷着脸,唾地道:“这一滴落在甚么处?”子琦禅师便摸着胸口,回答道:“学人今日脾疼。”可真禅师一听,便解颜微笑。不久,子琦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因听习《圆觉经》,稍微产生了一点儿疑情,于是便游方参学,专扣祖意。不久,行伟祥师便来到慧南禅师座下,随众请益,时间长达六年之外。一日,行伟禅师入室请益,很快就被慧南禅师喝出来了。行伟禅师刚要举足跨出门槛,一下子顿悟玄旨。行伟禅师后出世,住仰山接众,一时道风大播。行伟禅师平时接众,特别强调:自性虽无形无相,不可以用语言描述,亦不可以用思维拟凑,但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上堂,为众举“风动幡动”之公案[风动幡动之公案是这样的:六祖慧能从五祖得法之后,于猎人队中混迹了十五载之后,出世至广州法性寺,正好赶上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听见后,便上前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大众听了慧能的回答,无不惊诧,作颂曰:“不是风兮不是幡,白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在那里,他新建了一座藏经楼,让太史黄庭坚为它作碑记。碑成之后不久,悟新禅师发现居然有人敢把自己父母亲的墓志铭偷偷地刻在碑阴上。悟新禅师大骂道:“陵侮不避祸若是!”话还未说完,当即雷电暴震,将碑阴截为两半,而藏记却完好无损。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悟新禅师住洪州黄龙,接任祖席。政和五年(1115),悟新禅师示疾。他告诉侍者说:“今年有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惟清禅师读玄沙语录,困倦不已,遂靠着墙壁休息,过了一会儿又起身经行,因为脚步太快,把鞋子弄掉了,于是他便弯腰拾取。就在这个时候,他豁然大悟。于是他便把自己之所悟告诉了祖心禅师。祖心禅师道:“从缘入者,永无退失。然新得法空者,多喜悦,或致乱。”于是便安排惟清禅师到侍者寮,放下一切,好好地熟睡几天。[修禅者当于此处留心,前人之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风动幡动之话头是这样的--六祖慧能从五祖得法之后,于猎人队中混迹了十五载后,出世至广州法性寺,正好赶上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义论不已。慧能听见后,便上前道:“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大众听了慧能的回答,无不惊诧。]一日,善清禅师入室参请,祖心禅师问:“风幡话,子作么生会?”善清禅师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经法秀禅师的警策,山谷居士从此信心日长,孜孜于道,曾著有《发愿文》,并痛戒酒色,每天饮食非常简单,朝粥午饭而已。元祐年间(1086-1094),山谷居士馆居黄龙山,参礼晦堂禅师(黄龙祖心),乞示修行捷要之处。晦堂禅师问道:“只如仲尼道,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者。太史居常如何理论?”山谷居士正要开口论对,晦堂禅师连忙打住道:“不是!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慧圆上座经常以本分事向常总禅师请益。但是,朋辈们不知深浅,见他生得相貌丑陋,举止乖疏,又不识字,就经常戏弄他,欺侮他。但是他并不把这些放在心上。一日,慧圆上座问朋辈道“如何是禅?”众人戏弄他说:“往问能鸣者乃蝉也。”慧圆上座不明其旨,乃面壁深思,昼夜不息,以至于形销骨立。数月之后,有一天,慧圆上座在殿庭行走,忽然被绊了一跤,倒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读《范滂传》,苏轼慨然谓其母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其母道:“汝能为滂,吾顾(岂、难道)不能效滂母耶?”长大以后,苏轼即通经史,日著文千言,后中举,并得到欧阳修的器重。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苏轼被诏为翰林知制。后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排挤,出调补杭州通判。后因以诗讽刺时弊,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遭到,贬至黄州。在黄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悦禅师少时即投本邑普圆院出家,受具足戒后,一度学习经论。后游方参学,于道吾山充当首座和尚。一日,从悦禅师率领几位僧人,前往潭州(今湖南长沙)云盖山海会寺礼谒守智和尚(黄龙慧南禅师之法嗣)。守智和尚刚与从悦禅师交谈了几句,便完全摸清了他的底细,笑道:“观首座气质不凡,奈何出言吐气如醉人邪?”从悦禅师一听,面红耳赤,热汗如雨下,说道:&ldquo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悟后,他经常告诉别人说:“我于绍圣三年(1096)十一月二十一日,悟得方寸禅。”杲禅师出世后,先住归宗寺,后又应诏居净因寺。曾有上堂法语云:“西来祖意,教外别传,非大根器,不能证入。其证入者,不被文字语言所转、声色是非所迷。亦无云门临济之殊,赵州德山之异。所以唱道须明:有语中无语,无语中有语。若向这里荐得,可谓终日著衣,未尝挂一缕丝;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文准禅师曾经跟同行的恭上座讲:“老汉无意于法道乎!”一日,文准禅师拿拄杖疏通沟渠,因用力过猛,水溅到站在一旁的真净禅师的衣服上。他忽然大悟。真净禅师大骂道:“此乃敢尔藞苴(laju,粗糙)邪?”从此以后,文准禅师“迹愈晦而名益著”。后应豫章太守李景直之邀请,开法于云岩。不久又移居泐潭。当时,深禅师住持泐潭,令文准禅师分座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十九岁时,慧洪禅师于东京天王寺参加试经,得度。后重点学习成实、唯识二论,同时博通子史。慧洪禅师文才纵横,以诗名闻于京城士夫之间。四年后,他突然觉得这些文字作略毕竟不能解决个人生死大事,于是便放弃过去所业,前往庐山归宗寺礼谒真净克文禅师。真净禅师后迁石门,慧洪禅师亦随而前往。博学多闻,对于世间人而言,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修道者而言,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十四岁从智慧院宝偁(cheng)禅师出家,二十二岁试经得度,后讲习经论,长达十二年之久,深得宿学之敬慕。他曾经想会通诸宗之法义,以正一代时教。一日,有一位禅者问他:“杜顺乃贤首宗祖师也,谈法身则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此偈合归天台何义邪?”怀志庵主被问得无言以对。从此他便放弃讲经,游方参学。怀志庵主后至洞山,投克文真净禅师座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童年试经得度,后游历讲肆,听习经论。有朋讲师曾经为《楞严》、《维摩》等经作过注疏,故有不少学者跟他学习经教。有朋讲师虽然精通经教,但是对禅宗的了解却不多,甚至怀疑禅宗祖师的直指之道。为了弄清祖师禅是虚是实,他经常与禅僧交游。一日,有朋讲师到开元寺,礼谒子琦禅师。他的脚还未踏进丈室之门,心里便豁然有省。开元和尚从丈室中走出来,问道:“座主来作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间,他经常上黄檗山,亲近道全禅师。道全禅师是真净克文禅师之法嗣。道全禅师曾经仔细地打量着苏辙,说道:“君静而慧,苟留心宗门,何患不成此道?”在道全禅师的鼓励之下,苏辙从此便开始参禅打坐,并多次向道全禅师请求决疑。奈何因缘未到,未能契会宗旨。后来,苏辙又前往筠州寿圣寺,礼谒省聪禅师。省聪禅师是圆照宗本禅师之法嗣。省聪禅师道:“圆照未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本才禅师见老宿达道者在看经,于是他便凑上前跟着看,当看至“一毛头师子,百亿毛头一时现”这一句时,本才禅师便指着,问道:“一毛头师子作么生得百亿毛头一时现?”达道者道:“汝乍入丛林,岂可便理会许事?”本才禅师由此疑情大发。于是他发心充当净头,负责打扫寺院厕所。一天晚上,本才禅师正在打扫厕所,恰好赶上海印和尚在夜参。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应端禅师有一个毛病,因为读了不少经论,知见很深,非常自负,每有所问,都不自觉地从文字知见中讨答案。这对他修道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障碍。灵源惟清禅师知道他有这个毛病,所以每每故意痛刺、逼拶他。可是应端禅师却不服气,还援引马祖、百丈等大德的机语,以及华严宗旨等,为自己的知见辩解。灵源和尚笑道:“马祖、百丈固错矣,而华严宗旨与个事(这件事,指本分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道震禅师一见善清和尚,因缘相契,于是便留在善清和尚座下,每天到经堂里阅藏。一天晚上,道震禅师听到晚参的鼓声敲响,于是便走出经堂。不经意间,他抬头一看,一轮明月正挂在空中,当即便豁然大悟。于是他匆匆地赶到方丈寮。善清和尚一见,知道他已经彻悟,遂为印可。道震禅师悟道后,初住曹山接众,次迁广寿黄龙。鉴于当时参学之士,知见深重,故道震禅师在接众时,常常用违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他便放弃经教的学习,游方参学,投泐潭应乾禅师座下。初礼泐潭和尚,普交禅师的脚才刚跨进门,泐潭和尚便大声呵斥他。普交禅师正要开口申问,泐潭和尚便拿起拄杖将他赶出丈室。一日,泐潭和尚忽然将普交禅师叫到丈室,告诉他说:“我有古人公案,要与你商量。”普交禅师正要说话,泐潭和尚便大喝一声。普交禅师豁然领悟,于是哈哈大笑起来。泐潭和尚一见他这样子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