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五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与五常相关,五常是人间根本,所谓仁、义、礼、智、信。不杀生是仁、不窃盗是义、不邪淫为守礼、不妄语是可信者,饮酒者满口酒话,人多不信,常常败事,故不饮酒人是智者。五戒俱足,可保人身。五戒若犯,人身不保。要想学佛,必须生生世世保住人身,故五戒为一切佛子所必须受持。对于念佛人尤其重要,必须保住人身做为修行工具才好修行。在五道 三摩地

2018-07-23

问:正觉同修各位大德:你们好!在此,致以新年最美好问候!我与我同修们有若干困扰问题,希望各位大德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1)吃素人可以吃鸡蛋吗?(2)修习萧老师这个法门是否不能吃鸡蛋?(3)机械化养鸡场蛋(蛋内没有受精卵)也不能吃吗?答:《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下〉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 三摩地

2018-07-23

】讲记世戒和第一义戒不同,有智慧者应当观察戒有两种:一种是世间法戒,另外一种是第一义法戒。如果不是依三宝而受戒,那种戒就叫作世间戒。我们可以举例说明:譬如在藏密法中受了三昧耶戒,这叫作世间戒;因为那不是佛施设戒法,是藏密祖师自己施设:他们自己发明另一个行双身法而享受淫乐大日如来,又把凡夫莲花生建立为密教主,然后自己施设三昧耶戒,号称是金 三摩地

2018-07-23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从这一小段圣教开示内容我们就知道:有众生生命乃是短命,有却是长命;有众生生来就是庄严端正,有众生生命乃是丑陋难看;有众生乃是威德势力渺小,而有众生乃是威德势力很大;有众生却是生在高贵族姓之家,有众生却是出生在贫穷家族之中;有人生命乃是生活资粮缺乏,有人则是非常富裕生命;有人天 三摩地

2018-07-23

世间三宝这个僧宝,一定要持守他所受这个戒法,如果他不持守这个戒法,乃至他破坏了三归依戒或是五戒,他一样不成为僧宝。所以说一切戒,譬如说这个僧宝他要去受比丘戒、比丘尼戒,乃至要受菩萨戒之前,他一定要先去受三归依戒。所以没有一个僧宝,他是不受三归依戒,所以一切戒是以三归依戒跟五戒作为前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经叫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说:【 三摩地

2018-07-23

——《大宝积经卷四十四》(原标题:佛经中对于戒淫欲开示) 三摩地

2018-07-23

当有因缘作法布施时,除了对法义通达与否很重要之外,态度也是不可忽略,即使说是如实语正知正见,也要能善观因缘并注意说话口气技巧以及态度,不可以强势先否定对方;即使有理也要以爱语来摄受对方,这是身为菩萨人所应该身体力行一课。所以平实导师也常常教导我们,爱语是度众生非常重要方便善巧,《瑜伽师地论》卷46〈菩萨功德品第18〉说:「爱语摄事,于诸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佛教看待爱,就是欣乐厌苦,是有着贪著负面意涵,是染污。像《大般涅槃经》中圣教:【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种:未得五欲、系心专求;既求得已,堪忍专著。复有三种:欲爱、色爱、无色爱。复有三种:业因缘爱、烦恼因缘爱、苦因缘爱。】就是爱著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我及我所。或贪爱五欲境界而一心一意专志追求,求得之后更是专注沉醉其中,无 三摩地

2018-07-23

本期内容:佛陀藉引须菩提因嗔恚习气故,于五百世中,生生都受生成为毒龙之身,为众开示嗔恚种种过患罪恶:嗔恚乃是由于无明愚痴所生之粗重烦恼,嗔恚会烧灭种种善根,嗔恚会增长众多恶业,嗔恚所引生后世之果报,将会堕入地狱中遭受尤重纯苦之报。须菩提因造作何种善、恶业,虽得人身,却又是心怀嗔恨恚恼而且无法止息?而今又是以何因缘而能值遇佛陀世尊,并能够出家修行而 三摩地

2018-07-23

问:以科学方法克隆出来羊有第八识吗?未来若真有克隆人出现,是否含藏第八识?答:第八识又名阿陀那识,阿陀那识即是持身识。克隆羊既然能够活下来,身根不烂坏,并且能够运作自如,在在都证明牠有第八识。科学家真能够克隆羊吗?不然!他们只是以人工方法合成胚胎,材料仍然是取自活体;在胚胎成长过程,科学家更是完全使不上力。除了一丁点加工之外,其他绝大部 三摩地

2018-07-23

简略说,若以接引众生、利益众生角度来说,示现在家相较容易与众生共事,方便摄受修学佛道,如大慧宗杲祖师开示:四摄法中,以同事摄为最强。因此菩萨四摄法中,与众生同事来利益众生最为重要。诸地菩萨都了知这个道理,唯除有特别因缘或别愿,不然多以示现在家菩萨相,而非声闻出家相处于人间。如华严中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善知识,唯有六位示现出家声闻相,其余则示现 三摩地

2018-07-23

问:一大阿僧祇劫到底是多久?是否可长可短?是否看各人精进与否?答:劫有大、中、小劫,若无特别指明,一般所指劫通常是指大劫。人寿自十岁起,每过百年增一岁,至八万四千岁,此为增劫;人寿自八万四千岁起,每过百年减一岁,至十岁,此为减劫,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一小劫共计约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一中劫含二十小劫,共约三亿三千六百万年。一大劫则含成住坏空四中劫,共 三摩地

2018-07-23

像大家所熟悉佛法中净土法门,修是念佛求生诸佛净土,例如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或药师如来东方琉璃净土。自古至今就不断有修学净土法门大德,至心发愿求生诸佛净土,精进念佛一心不乱,而感应弥陀世尊、药师如来及观音、势至等他方世界佛菩萨,在梦中或定中示现,或在梦中或定中观见极乐净土或琉璃世界种种依正庄严,而更坚定求生净土信愿。可是专门从事学术研 三摩地

2018-07-23

佛学研究者是佛弟子吗?佛学就是佛法之学,口语说就是研究佛法学问,是把佛陀开示经典或菩萨演义论典,拿来加以研究、探讨一门学问。简单地说,就是从事佛法学术研究,是把佛法当作一门专门知识,来进行探讨与研究。而研究探讨方向或许各有侧重,总之,在于就佛法思想体系、源流及发展等方面加以阐述;尤其强调因应时代学术潮流,而以学术方法,加以比对、分 三摩地

2018-07-23

问:受五戒、菩萨戒者自杀犯不犯戒?若以自杀手段往生净土,是否莲品会下降?而世俗法说者因阳寿未尽故会入枉死城或地狱受苦,是否为凭空捏造?若自杀无罪,那么世人因病苦、贫苦等烦恼而自杀,是否也是他权利?虽不鼓励自杀,但也不应批评自杀,人只要不想活就可以自杀,无罪故。答:《优婆塞戒经》卷六: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嗔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 三摩地

2018-07-23

你真懂得一门深入?一般人所说一门深入,个人是觉得说,其实是还有一点讨论空间;但是不妨说,也有方便地受持,可以作为达到阶段性目标而来运用。先要来看看一般所说一门深入意涵,再来思惟如何一门深入问题。《楞严经》第四卷里面曾经提到说:【十方如来于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无上菩提,于其中间亦无优劣;但汝下劣,未能于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于一门 三摩地

2018-07-23

答:佛教不以度化鬼神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人为主要对象;因为鬼神福德大多不足以证道,人类之中则部份人可以具足见道福德因缘。至于对鬼神布施,其实并不需特别方法,只需依照佛指示出食,就足够了。至于为受施鬼神咒愿……等,请依照施食佛事办理即可,不需要特别仪轨与咒语。也请不必在此事上特别用心,以免未来生中出世弘法时,所度众生都是见道 三摩地

2018-07-23

解剖学是验证生命结构动态性方法与过程,而结构学呈现一切生命结构有其不变性事实。释迦牟尼佛教导众生解脱于生死流转重病,非世间医师之所能为,故称为大医王,即是采用高超优雅解剖方法解剖身体与心理,发现生命结构而获得解脱智慧与实相智慧。生命解剖学亦名生命结构学。解剖学是验证生命结构动态性方法与过程,而结构学呈现一切生命结构有其不变性事实。决定撰写 三摩地

2018-07-23

摘要:l释迦牟尼佛将十因缘观隐藏在十二因缘中千余年来无人能解,菩萨辟支佛重来人间,依于见道通达智慧功德发现隐藏十因缘,才能称为辟支佛。l萧平实老师在《阿含正义》中正式提出十因缘观,解开无师独觉菩萨辟支佛如何观察生命结构逻辑与方法,发现生命一定要有入胎识存在,作为十因缘观中轮回主体。l爱因斯坦相对论孪生子悖论存在逻辑错误:不同时间怎么见 三摩地

2018-07-23

小偷小盗无伤大雅?会遭此恶报!偷盗就是不与取,就是没有经过所有人同意,擅自偷走或抢走他人财物。譬如顺手牵羊,偷摘他人果树上水果,乃至偷拔一枝草、一朵花都算是偷盗行为。有句俚语(河洛话发音)说:细汉偷挽匏,大汉偷牵牛!意思是说:小时偷摘别人家胡瓜,长大了就会偷牵别人牛。也就是说,如果小时候偷小东西我们不去制止导正他,那他长大了以后可能就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