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人认为:皈依,就是要进入一个很严格戒律范围中,担心自己毕竟是在家人守不了清规戒律,就怕皈依,不敢皈依。其实:皈依不是受戒,皈依就是你成为佛弟子。皈依并不会改变你任何当下生活习惯。皈依就比如去学校注册一样简单。注册了你就是在册生,没皈依去学佛法等于旁听生。皈依后是否受五戒全凭自愿:有条件,愿意受持五戒当然很好。如果只能受持其中一戒、两戒那也很 三摩地

2018-07-22

但其实三宝真实内涵,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认识,所以我们要再大略说明一下。所谓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我们要修学这个念佛法门时候,我们要把人天乘福德修集好之后,我们就应该要开始进入。进入第一步就是要受持三归,就是受三归依戒。这个三归依它本身就是戒,为什么它是戒呢?就好比说佛法就像一个学校,我们要进去里面学习时候,这个学校它有它校规,这个校规最基本校规就叫做三归依。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这个学校去修学时候,我们当然要当一个好学生,当一 三摩地

2018-07-22

出家实义菩萨,他对于他出家,要如何来调伏呢?我们来看一下怎么说:出家菩萨,教出家者十二部经;随所犯罪谕令忏悔;教习八智,何等为八?一者法智、二者义智、三者时智、四者知足智、五者自智、六者众智、七者根智、八者分别智。佛陀说:出家菩萨教导出家众要教导十二部经,这些十二部内容是含摄在声闻藏、辟支佛藏、菩萨藏三藏;也就是这三藏十二分教真实义理, 三摩地

2018-07-22

1依经总说皈依三宝功德,其殊胜广大难可校量。《希有校量功德经》中,阿难请问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得几所功德?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此阎浮提纵广七千由旬,形如车箱,南陕北广,假使善男子善女人,满一百年,持于世间一切所有娱乐之具,尽给施与,复以四事具足供养,恭敬礼拜;乃至灭度之后,收其捨利起七宝塔,一一塔庙,皆以香花酥油灯烛,作倡 三摩地

2018-07-22

1总说学佛人,在皈依三宝之后,应随时以清净信心,忆念三宝功德,随已力能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这是培养自己福德事,也是自己依正二报庄严因行,所以应该欢喜虔诚地时时无间于三宝前随力勤修供养。《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戒品》中说,于日日中,应于三宝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若未广设供养,最低限度亦应做到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 三摩地

2018-07-22

1善知识德相善士即善友异名,亲近善士,就是通常所说亲近善知识。圆满善友,必须具足八种功德。如《瑜伽师地论》二十五卷说:“云何名善友性?谓八因缘故,应知一切种圆满善友性。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忍;无有怖畏;语具圆满”。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所受学所有学处,不 三摩地

2018-07-22

1五处观察作为一个追求宇宙人身真理人来说,皈依对象选择是至关重要。皈依对象,也叫皈依境,就是皈依处所。所皈依境既然是我们发心皈投依靠处所,那我们就必须慎重选择,观察它是否可以作为我们真正皈依处。否则,若是一个三业不净,有诸过失人,他自救之不暇,他们以他为皈投依靠,那是永远也不会得到真实好处。《瑜伽师地论》六十四卷说,选择皈依处 三摩地

2018-07-22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单元是《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马鸣菩萨说,佛弟子修证佛菩提正因,大略来说有四种方便行: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息方便;第三,生长善根方便;第四,大愿平等方便。这是佛弟子在佛法修证上,直接切入正因,如果不修这四种方便行,佛菩提道就很难有证悟因缘。前面两集已经解说:第一,行根本方便;第二,能止息方 三摩地

2018-07-22

】佛意思就是说:受三归依就是要破除流转生死无量苦,为了要断尽一切无明烦恼,领受涅槃无上寂灭妙乐,以这样因缘才来受三归依。外道一神教,当然不知道有三宝可以归依,自然无法破除流转生死无量苦,以为说上了天堂就可以永生了,其实连欲界无明烦恼都具足存在,更别说领受无上寂灭涅槃妙乐,所以当然一神教是出不了三界。至于一贯道跟喇嘛教,他们都 三摩地

2018-07-22

上个单元,已经跟各位介绍自性三宝,以及一些错误说法。我们接下来还要再跟各位补充,有关于三归依戒里面一些错误说法。譬如说:佛法中我们说有三宝,可是有一些别宗教也会说他们也有三宝,他们会盗用佛法这个说法。可佛法里面所说三宝是指佛、法、僧三宝,而且我们这个佛、法、僧三宝是没有秘密,是要让大家知道,要让大家归依,要让大家知道这个三归依戒持守 三摩地

2018-07-22

出了家专门修学声闻解脱道凡夫僧,就是声闻僧,这也是人间僧宝之一。虽然他是心量较小而不敢求受菩萨戒,所以他们只修声闻道──只修解脱道,不敢真修菩萨道,但他们仍然是僧宝之一。虽然仍只是凡夫僧,但你还是不能轻易批评他,只能从法义上来讨论他说法。我们有没有这样声闻僧呢?这是不受菩萨戒声闻僧,我想应该是没有!因为佛门中出家人都是兼受菩萨戒,所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只有如来能把最究竟、最了义、最胜妙法教导我们。法界真实相究竟了义,只有如来能告诉我们,一切人、天皆做不到,一切阿罗汉、辟支佛都做不到,而菩萨也都是随从如来受教。所以释迦世尊入灭后,没有一位大阿罗汉敢自称成佛,因为智慧相差太遥远了。因此说如来是一切法藏,一切法都含藏在如来心中,如来能说一切法。由此缘故,有智慧人应当以至诚心,以精进、殷勤心 三摩地

2018-07-22

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上)余正文老师主讲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要跟各位来讨论是表相僧宝与真实义僧宝问题。那什么是表相僧宝?什么是真实义僧宝?顾名思义话,表相僧宝就是依著表面形像所显现出来僧宝形像;真实义僧宝就是因为有实体实义这样子一个僧宝。那这样子有什么差别呢?好,我们今天就是要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 三摩地

2018-07-22

朋友和我分享了他身边发生一个故事,他一位朋友是电力公司处长,看见朋友因为念佛而治愈好长期疾病,所以他也开始念佛。前不久外出,穿越马路时一直在念佛,突然迎面过来一辆悍马,车速极快,一下撞了上来。在靠近他一刹那,车子停了下来,司机急忙跳下车,跑到他身边看发生情况,这位处长说:别看了,快把车挪挪,还压着我脚了。司机连忙倒车,并表示要送他去医 三摩地

2018-07-22

从无相忆念拜佛到无相念佛之十种修学次第一、每天早晨及晚上各用十至二十分钟时间来拜佛,依本章第三节所解说方法来练习无相忆念拜佛。拜时不唱念圣号,亦不在心中出现圣号声音或文字,只要在心中忆念佛菩萨、想念佛菩萨,专注于一尊佛菩萨。虽然没有语言、文字、形像、而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在忆念那一尊佛菩萨,明明白白地知道在拜那一尊佛菩萨。心中绝不可以出现佛菩萨 三摩地

2018-07-22

定义──《杂阿含经》在与各位分享高僧传心得之前,先与各位说明什么是「僧」?因为现代佛门对于「僧」定义已经不清楚了,乃至于一般大众觉得身穿袈裟、住进寺院,剃头,受声闻戒就是「僧」了,殊不知在小乘佛法之中,对于「僧」定义是非常严格,普遍大众对于经典中所记载内容无法看懂,或无法深入,不过没关系,现在此世唯一通达经典正觉来为大家隆重讲解什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只有如来能把最究竟、最了义、最胜妙法教导我们。法界真实相究竟了义,只有如来能告诉我们,一切人、天皆做不到,一切阿罗汉、辟支佛都做不到,而菩萨也都是随从如来受教。所以释迦世尊入灭后,没有一位大阿罗汉敢自称成佛,因为智慧相差太遥远了。因此说如来是一切法藏,一切法都含藏在如来心中,如来能说一切法。由此缘故,有智慧人应当以至诚心,以精进、殷勤心 三摩地

2018-07-22

〗讲解:从这里开始,就是进入第四分(信分)法义了。什么是修习信分呢?这就是说明:要怎么样修学才能满足十信位?十信满足以后,才能够进入菩萨正修行位中。《起信论》中所讲修习信分,就是从初发心开始,要次第修学佛菩提道;换句话说:修习信分是为那些还没有生起正定人来说;是为那一些还没有获得定信人,是为那些心中还没有决定人来说信分。在修学信分而获 三摩地

2018-07-22

皈依三宝每一众生第八识如来藏都是无始以来就已经存在,故经论中说为「无始时来界」,乃是本自具足不是经由修行或造作才出生;因第八识如来藏常住不坏,才能有世、出世间一切法之出生,也因此才有利根众生随佛修学而悟得出世间佛法,再经久劫修行而成佛。当佛依于悲愿慈愍而出现于世间,应世间众生之根器而有四种悉檀三乘法要开示;也因为法雨普润畅演,就会有众多有情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