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阿含经中关于八关斋戒经典【耀正下载整理,明证2010年1月9日星期六再整理】大正藏第01册No.0026中阿含经1、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晡利多品(有十经)(第五后诵)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二○二)中阿含晡利多品持斋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于东园鹿子母堂。尔时,鹿子母毗舍佉平旦沐浴,著白净衣,将子妇等眷属围绕,往诣佛所;稽首作礼,却住一面。世尊问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优婆塞戒经》八戒斋品第二十一语译:善男子,如果有人从别人那里去三受三归依,并且三受八戒,就称为一日一夜优婆塞斋。这个优婆塞斋到了明天早上明相出来时,也就是太阳即将出来、天开始亮时,这个八戒斋才算结束,所以八戒斋不可以从佛像边求受,必须要从僧人边求受。所以必须在僧前如法受持,而且持八关戒斋之前要先三归,三归后自称持八戒斋。六种清 三摩地

2018-07-22

(原标题:关于八关斋戒经典) 三摩地

2018-07-22

)二、消灭罪障凡是想忏悔罪障人,必须受持此戒和斋。《优婆塞戒经》说,受持八戒,除五逆重罪外,罪障都可消除。(《优婆塞戒经》(北凉中印度三藏法师昙无谶译)八斋戒品云:善男子,若有从他三受三归,三受八戒,是名得具一日一夜优婆塞斋。明相出时,是时则失。是故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 三摩地

2018-07-22

灯光下,来客端正而年轻面庞透露着远行疲惫。主人关切地询问陌生人:「年轻人啊,怎么会大老远来到这里?」来客回答:「我是舍卫国人。在我们城内,不论男女老幼,都尊奉佛法,持守五戒、广行十善。然而,我在一次拜访昔日同窗因缘下,无法婉拒对方家人殷勤劝酒,于是喝酒破戒。父母知道我毁犯佛戒,又违逆两位老人家谆谆教诲,所以,把我赶出家门……。 三摩地

2018-07-22

除了夫归之间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邪淫范围,不唯不得与夫妇以外男女发生暧昧关系,即使自己夫妇,亦有限制:佛菩萨纪念日,每月六斋日,不得行淫;父母生日,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死亡之日,不得行淫;月经期中,妊娠期中,产前产后,不得行淫;除了,不得行淫;除了夜间卧室中,不得行淫。 三摩地

2018-07-22

前面说过,十信位所要学习具备,第一个就是所谓信心。这个初信位要具有信心,就是前面所谈,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胜妙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在布施给有苦众生时,为什么要先接引众生来受持三皈呢?最主要是希望这些有苦众生,能够破除世间种种痛苦和烦恼,享受无上寂灭法乐。所谓破除诸苦,无非就是三苦和八苦,而八苦是佛弟子们所耳熟能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苦。但三苦则比较少人知道。三苦就是苦苦、坏苦和行苦。苦苦意思是说,譬如我们不小心撞到了身体,感觉 三摩地

2018-07-22

十信位所要学习具备,第一个就是所谓信心。这个初信位要具有信心,就是前面所谈,我们必须要相信,因为有如来藏,所以有三世轮回,有善恶因果;除此之外,还要相信有佛地究竟无上胜妙功德;而且,佛菩萨都会无时无刻地护念着我们,指引我们依循着正理,一步一步往上修进。这就是所谓信佛。并且我们还要相信,确实有能出离三界法,确实有能够探究一切众生都具有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说,僧宝也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第一义僧,指还是一切有情如来藏,如来藏祂无形无色,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也无能烧害,不可思议,唯证乃知;祂才是一切众生最好福田,祂从来无受无取,具有无量诸功德法,常不变易,所以名为第一义僧。第二种僧宝,指是已经实际证果圣僧,包括所谓初果须陀洹,乃至四果阿罗汉、辟支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法宝,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法宝有三个层次:第一法宝,指仍是一切众生都有、与佛无差无别、自性本来清净、无生无灭如来藏,又称为是摩诃般若解脱法身。第二法宝,则是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等,戒定慧诸妙功德。因为修学这些法,就可以证得第一法宝清净法身,所以才被称为第二法宝。第三法宝才是指诸佛菩萨所开示经律论等。世尊又说,一切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只有能够信受佛,而且能够信受修多罗,那这样子人,他出家了才可以说他是僧宝,我们才可以说我们归依了僧宝。如果我们归依一个出家人,结果他否定了有佛陀一直存在,也否定说有第八识,那我们就可以知道,事实上这个人他本身就不相信佛、他本身就不相信法,那他怎么可能是僧呢?所以我们要知道,僧宝不是只是剃头着染衣叫做僧宝,而是他一定要相信有佛陀、有第八 三摩地

2018-07-22

那四不坏信归依僧清净呢?就要相信真正大乘菩萨僧或是声闻僧或是缘觉,他们之所以可以称为僧,那就是因为他是清净。表示他一定是远离这个不清净法,他一定对于双身法或是邪见他一定是远离。表示说这个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三宝本身,它本身就代表了戒法。表示佛陀有祂戒法,佛陀所教佛法也有戒法,僧宝也要遵守戒法,我们要相信三宝它是有戒。所以古代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是外道邪说呢?外道邪说就是对于修多罗里面他去否定它。譬如说他认为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像这样子就叫做邪说,就叫做外道。除了这个之外,事实上还要知道这个所谓意思就是它是一个轨则。什么样轨则呢?它指是就像我们物质有物理学、有化学,它是物质轨则,所以它也是法,表示它有轨则在里面,所以我们就有物理定律、化学定律。除了物理定律、化学定律 三摩地

2018-07-22

所谓八敬法又名八重法、八尊重法、八尊师法、八敬戒、八尊敬法、八不可越法,记载于比丘尼一百六十六条心忏悔戒之中,说明比丘尼要尊敬比丘。比丘尼有这八条戒涉及比丘,而比丘戒中也有十修戒涉及如何教诫比丘尼,这八条戒在上座部中广泛被接受,认为这是比丘尼根本戒;但是在大众部中则较不严格,戒律中虽有八敬法,但没有完整八条,也不认为这是比丘尼应该遵守根本 三摩地

2018-07-22

问:1、在《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淫戒第三中有这样:【若优婆塞共行淫,不与直者,犯邪淫不可悔;与直无犯。】这段让产生极大困惑:受戒后同卖身小姐行淫,若给钱就不算犯戒吗?另有:【若优婆塞,虽都不受戒,犯佛净戒人者,虽无犯戒之罪,然后永不得受五戒乃至出家受具足。】疑问:若未婚男女朋友中有一人受过邪淫戒(受戒方只是单独求受了邪淫戒和杀生戒),然后二人 三摩地

2018-07-22

《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解释说:僧伽就是汉文意思;众多比丘和合共聚一处,就称为僧伽。龙树菩萨解释说:譬如大树丛聚在一起,就称为林;只有单一一棵树,不能称为林;而除去一棵一棵树之后,当然树林也就不存在了。同样道理,一个单一比丘不能称为僧,除去了一个一个比丘之后,也没有僧可说了;所以众多比丘和合共聚一处缘故,僧这个名词就产生了。就像释迦牟尼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戒法中逆罪,就是指重大违逆罪大恶极恶行,如果造作了那就必定要堕入无间地狱、阿鼻地狱中受无间苦报。而逆罪又有五逆及七逆两种,五逆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及破僧;七逆则是出佛身血、杀父、杀母、杀和尚、杀阿阇黎、破羯磨转法轮僧以及杀圣人。五逆与七逆差异,一般认为只在五逆增加了杀和尚、杀阿阇黎二罪,然而除此之外五逆中破僧,与七逆中 三摩地

2018-07-22

------(《长阿含经》卷十《释提桓因问经》)沙门真正意义,就是受具足戒;受具足戒真义,却是在舍离受阴中喜受时专念不忘而远离种种求,以免自害及害他。但却要在舍离受阴以后,心中先建立一个灭尽五阴以后如,知道灭尽五阴以后不是断灭空无一切法空境界,而是真实不断灭,因此在灭除喜受时,比丘应当专念不忘而保持不退;接著再断除忧受爱著,再断除舍受爱著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我们要修学这个念佛法门时候,我们要把人天乘福德修集好之后,我们就应该要开始进入正法。进入正法第一步就是要“受持三归”,就是受三归依戒。这个三归依它本身就是戒,为什么它是戒呢?就好比说佛法就像一个学校,我们要进去里面学习时候,这个学校它有它校规,这个校规最基本校规就叫做三归依。所以如果我们要去这个学校去修学时候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